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之所以造成兵败自刎的结局,主要是被他的“儿童自我”害了

项羽之所以造成兵败自刎的结局,主要是被他的“儿童自我”害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265 更新时间:2024/1/25 7:02:48

项羽一路走来一路杀,杀出了威风杀出了地位,杀出了心得杀出了个性。太史公指责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既不看书学习,也不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拖条大砍刀一条路走到黑。项羽的体会是“大刀决定脑袋”,凭借将人家脑袋搬家的本事就可取得天下,还念什么书?

灭秦之后,项羽“尽王诸将善地,徒故王王恶地”,俺是大王,爱咋地咋地,你能咋地?混了个西楚霸王的名头,就急着衣锦还乡,回家报喜。爹娘都不在了,但左邻右舍、七大姑八大姨还在。“看项家的大小子,多牛”,乡亲们啧啧称赞,羡慕的眼神、敬服的目光,无不让项羽陶醉。几年征战,千万将士的生命似乎都只为满足他这孩子式的虚荣心。亲戚还没走,庆功的小酒还没灌够,烽烟再起,项羽扔掉酒碗,操起砍刀,骑上快马,重操旧业。“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谁没虚荣心?人家刘某人,坐稳天下第一把交椅、一番鼓捣之后,才回家显摆,摆阔时也不忘心忧边疆。两相比较,项羽就太小家子气了。

破釜沉舟之前,项羽拜范增做了干爹,但他不应该“关键时把干爹不当爹待”。鸿门宴上,刘邦孙子,项羽就真以为自己是他爷,干爹先前的苦口婆心早成了耳旁风。干爹频使眼色,项羽正眼也不瞧,跟干爹耍起了小性子,硬把入网的大鲤鱼毫发无损地放了。刘邦被困荥阳城,成了瓮中之鳖,项羽偏又怀疑干爹通敌叛国!要命吧,项羽坑爹!范老爹眼泪往肚子里淌,回家去吧,免得被干儿子给砍了!在广武相持时,项羽要把刘老爹给煮了,但刘大哥告诉他“你小子别忘了,哥的爹就是你的爹”。这下好了,自己饿肚皮,还得弄饭食养活“老爹”一家子。划定楚河汉界,签了个世代和平友好条约。项羽就把不能吃的刘老爹还给大哥,收拾收拾,拍屁股走人。至于大片领土、霸王的光环什么的,都摸摸心算了。

项羽认为按合同办事是理所当然的义务,痛痛快快地执行了。他没有意识到,缺少人民法院之类的权威机构的监督约束,单方面执行合同存在对方违约的巨大风险,而且对方还是刘邦这个天生无良的商家。果然,还没到家门口,刘邦就掩杀过来,项羽就此一蹶不振。

杀人不眨眼、“所过残灭”、“城无遗类”,不是不懂“百姓岂有归心”,都是冲动惹的祸。项羽和少年人心有灵犀,沟通起来就简单多了,外黄县13岁少年一席话就能劝阻他不滥杀。“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善良是他残暴背后的本性。一曲霸王别姬,响彻千年云霄,铁血的背后不无柔情。项羽的善良被天下英雄纷起、血海腥风的时代大潮不断淹没,但至死也未泯灭。

项羽冲动易怒、意气用事,仿佛一个不知总结经验教训的大孩子,总是跟着感觉走,集恭敬仁慈和浮躁狂暴于一身。究其原因,源于“儿童自我状态”在他的人格结构中总处于主导地位,他爱用孩子似的观点和思想看问题、想办法。自我状态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身为领导干部,在枪林弹雨中讨生活,“儿童自我”比重过高,冲动好奇、由情绪左右,恐怕就不是个好老板了,况且是做这种成王败寇的大买卖。可以说,即使没有刘邦,天下也不可能是项羽的。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李正虎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更多文章

  • 项伯为何会背叛项羽去相助刘邦?刘邦取得天下后,项伯过的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项伯为什么阻止项羽杀刘邦,项伯为何替刘邦挡剑,项伯恨项羽吗

    他有一个威震天下的侄子西楚霸王项羽,他的身份自然尊贵,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却多次背叛项羽而去相助刘邦,让人觉得很奇怪。还别说,项伯还真有些能力,他做了那些背叛项羽的事,而还能一直留在项羽身边,确实不一般。大家都知道,项羽勇武过人,在灭秦的过程中,他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一跃成为了诸侯间的霸主。然而后

  • 邓艾偷渡阴平:一场原本不可能成功的冒险,多亏刘禅帮了三个大忙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邓艾偷渡阴平灭蜀视频,邓艾偷渡阴平走的哪条道,邓艾偷渡阴平为何如此轻松

    当然蜀汉亡国其实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比如姜维放弃自魏延开始几任汉中都督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防守策略,弃守外围改以“敛兵聚谷”的策略使得钟会大军得以轻松突入汉中腹地,再比如姜维先后十余次北伐使得蜀汉国力疲弱,益州本土势力一心投降无心再战,宦官黄皓专权使得蜀汉朝政糜烂等等。但是不得不说主要责任还是在刘禅身上,

  • 说刘备是伪君子真小人是有道理的,不信你看刘备喝醉说过的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为人处世的法则,为什么有人说刘备是伪君子,曹操放走刘备后刘备说的话

    在拿刀互砍的年代,输能理解,但输的裤裆都当了,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对此有人这么解释,说刘备当时跑路时除了带出来的一万多人军队之外,不忍心属地百姓受杀身之祸于是就带了十来万百姓跟着自己一起跑路。面对突如其来的魏军虎豹骑,刘备军队分散在百姓里,被虎豹骑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因此刘备就此输了。说完理由,还不忘带

  • 韩信不过是个执戟郎,为何却可以直接向项羽进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这一说法究竟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呢?据《淮阴侯列传》记载,“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韩信在项羽手底下上班时,官职不过郎中,具体工作是执戟侍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执戟郎。郎中是帝王的侍从官,属于郎官的一种,郎官又分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均是中下级官员。其中议郎、中郎秩比六百石,侍郎秩比四百石

  • 郭嘉临死前劝曹操诛杀司马懿,他是怎么看出司马懿有“反骨”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郭嘉死前要杀司马懿,司马懿郭嘉曹仁能玩吗,司马懿谈郭嘉完整版

    郭嘉不但足智多谋,而且极具慧眼,最开始追随的主子是袁绍,因为看到袁绍胸无大志,鼠目寸光,于是选择了离开袁绍,归隐山林。直到6年后,也就是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当时颇为器重的谋士戏志才去世后,他在好友荀彧的推荐下来到了曹营。此后郭嘉得到了曹操的宠信,成为他的第一谋士。而郭嘉也没有令曹操失望,用

  • 贾诩在三国登场极少,做事随性,为何被称为三国顶级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最聪明谋士 贾诩,贾诩是高级谋士还是顶级谋士,三国谋士贾诩活了多大

    言可以兴邦、也可误国早年的贾诩并不为天下任何一个诸侯所有,但并不会影响他发挥才能,因为他的主公是董卓,可贾诩对董卓并没有献一言。此时的贾诩不过是西凉军中的辅军,身居这个职位的人,董卓怎么可能瞧得上。后来董卓被杀,贾诩的谋士能力便体现出来了,司徒王允打算清除董卓余党,这让西凉军各将心里都是不安定,纷纷

  • 街亭之战,即使诸葛亮不用马谡,依旧会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如果不让马谡守街亭,街亭之战诸葛亮为何用马谡,如果马谡守住了街亭会怎么样

    公元227年,诸葛亮上书出师表,开始第一次北伐战争。首先,诸葛亮坚持北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兴复汉室的这个目标。兴复汉室,作为刘备生前的夙愿,同时也是诸葛亮出山的原因,一直都是诸葛亮奋斗到最后的目标。而这恰恰也是蜀国能够建国的根基所在,刘备凭借其为自己统一天下提供正当性,兴复汉室是蜀国的立国之本,可

  • 葭萌关张飞对战马超,两人真的是打成平手吗?其实胜负早已分晓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飞马超和谁配比较好,张飞马超大战葭萌关在第几集,张飞打马超完整视频

    葭萌关张飞对战马超三国武将如此之多,他们的武力间的对比就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慢慢的三国武将有了如下这样的排行: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张飞。我们可以通过发现前五名的将领中有三位是蜀国的将领。通过三国演义葭萌关大战的描写张飞和马超的大战一共打了两次,每次都打了两百多个回合,最终是两人不分胜负。如果

  • 汉武帝时期,汉朝对匈奴,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军事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武帝与匈奴打了几年战,汉武帝北击匈奴的军事措施,汉武帝后期对匈奴的政策

    1.公元前129年,大将卫青、公孙敖、公孙贺、李广分别出上谷、代郡、云中、雁门四路进击,这一年并没有收获。两年后,卫青与李息再出云中向西迂回进击,这一次开始有大的收获,匈奴大败,西汉将匈奴驱出河套地区。2.公元前124,卫青率6位将领,分别出高阙、右北平、朔方,三路进攻匈奴,深入匈奴汗国300公里,

  • 郭嘉跟随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出谋划策,大败袁绍等人稳定了统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郭嘉分析曹操十胜袁绍十败,郭嘉 曹操战袁绍,郭嘉为何离开袁绍投奔曹操

    曹家建安八年(公元203年)二月,曹操大举进攻黎阳,与袁谭、袁尚在×a黎阳城下展开大战。袁谭、袁尚败走退回城,曹军占领了黎阳。四月,曹操大军追到邺城,为了充实军粮抢收了地里的小麦。曹军将领都提出要乘胜攻打城,郭嘉建议说:“袁绍生前很宠爱这两个儿子,以致没有能够确定继承人。现在,他们两兄弟的势力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