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汉、隋朝和唐朝,都城都在长安,3个长安是同一个地方吗?

西汉、隋朝和唐朝,都城都在长安,3个长安是同一个地方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45 更新时间:2024/2/6 23:18:03

1100年前王朝的更迭,已将中古时期中国最伟大的都城给摧毁。但是当我们翻开历史的长卷,大唐长安城跃然而出。这是一座规模宏大,设计极为细致,市井生活井然有序的大都市。一条南北中轴线纵贯全城,东西均衡对称。这座城市是我国中央集权的标志,也是中国里坊制封闭城市的典型。 理想的地形造就出辉煌的都市,这一切都是天作之和吗?

今天的西安

一、六条高坡成就一座大都市

唐长安城的前身是隋朝的大兴城。隋朝的历史极短,仅仅30来年就灭亡了。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隋炀帝是一个不学无术,只会享乐的皇帝。其实从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隋朝是很有作为的朝代,它成功地结束了中国近300年来的乱世,完成了南北方的彻底统一。

我们常说的唐长安城,其实就是隋文帝时期著名的建筑师宇文恺的杰作,唐代的辉煌也掩盖不了隋朝的光辉。

影视剧中的隋文帝

581年,杨坚将都城定为在长安城,但因为当时汉代长安城年久失修,所以不得不考虑重新设计一个新的城市。最后选择在汉长安城东南的龙首原南坡兴建新都。杨坚在建立隋朝之间被奉为“大兴公”,新都于是便取名为 “大兴城”,寓意永远昌盛繁荣。

汉代长安城遗址(作者摄)

西安东南高,西北低,浐河与灞河发源于秦岭,受到了地形的制约,纵贯西安东南地区,趋向西北流入渭河。这些河流将西安切割成了大小不一的平原,龙首原就是其中之一。

龙首原位于今天西安城中部,它正好处于汉代长安城与隋代大兴城之间。汉长安城在这块平坦开阔地的北部,唐长安城则立于它的南部。

从龙首原到南部的少陵原之间就是唐长安城,也就是隋大兴城的所在,这块位置整体地势平坦, 被河流切割成了六道岗坡,它的海拔从北往南,从西往东之间约为400-450米,将都城建立在这里,对设计者来说有极高的考验。

唐长安城布局图

从地势来看,唐长安城南高北低,很利于水源的供给,同时这座城市还遵循了《周易》的原则,对城市的风水进行了详细了考究。

透过唐长安城的平面图,我们的脑海中就可以勾勒出当时城市的具体的样貌,从唐长安城六个坡的高度来看,地势从南到北依次降低,宫城所处的位置就相对较低。不把宫城设计在海拔高的位置,或者另有原因。

根据天上星宿的位置来看,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紫微星(我们熟悉的北京紫荆城设计也是源于这个道理),它以北极为中枢,东、西两边共有15颗其他的行星相互环绕。而紫微宫就是皇宫的意思,皇帝贵为天子,地上的君王与天上的星宿相对,所以皇宫只能被安排在北面。

西安出土文物中的大唐荣光(作者摄)

二、唐长安城的内部建构

后来,唐帝国在隋朝大兴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长安城进行扩建与改造,使其成为了占地84平方公里的大都城。唐长安城在人口峰值时,人口多达百万之多(加上当时的流动人口)。全城大体为方形的布局,以坐落在北部的宫城为主体,皇城、宫城与外部的郭城依次展开。

唐代长安城的天坛遗址(作者摄)

唐长安城每面城墙都会开三扇大门,这样是沿袭了汉代的制度。一条宽约150米南北向的朱雀大街为中轴线,将都城分为两边,街东部与西部各有50个以上的坊组成。坊的数目与位置的排列,面积的大小以及形制等,都是左右对称,宛如棋盘。

各市约1平方公里的面积,四边都修筑有围墙,坊市里面各有东西、南北向的四条大街。管理两市的衙署设置在市的正中央,两市之间店铺与货物鳞次栉比。时东、西两市共有商铺220行。

在大唐西市原址上建立的博物馆(作者摄)

这些商铺有唐帝国的人,也有外国来的商人,他们经营的行业有药行、肉行、杂技、酒肆等。东、西两市除了进行物资的交换外,还有买卖奴婢的市场,同时这里还是政府行刑一些犯人的场所。

博物馆中模拟的唐长安城里坊布局图(作者摄)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长安城被叛军占领,这场战争也让长安城遭受了重大的打击,虽然不久以后,唐又重新收复了长安,但长安城的辉煌与荣光,自此开始走向下坡,再后来经黄巢朱温等人的破坏,唐长安城渐至面目全非,至宋代之后彻底衰落。

今天的西安城墙(作者摄)

文史君说

唐长安城是在隋大兴城的基础上建立的,隋代将大兴城设在龙首原以南的位置,从选址以及当时的城市规划来看,这个设计几乎都是首屈一指的。今天的西安地铁还有龙首原这个站点,只是相较于唐代,由于生态的变化,今天的龙首原已经小了很多了。唐长安城的一个突破就是,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的东西对称格局,其实中轴线的格局设计起源于北魏,但是唐长安城将这个理念提升到了极致。东西对称的里坊格局,以及东市与西市的建构,都可以看到唐长安城设计理念的精湛与大唐帝国的辉煌。

参考文献

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中国国家地理》(陕西专刊上),2005年第7期。

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禹贡行者)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更多文章

  • 曹操统一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何至死没有篡汉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视频,曹操为什么要统一北方

    应该说,曹操最初起兵的时候,或许没有改朝换代的想法,但随着现实的转变,开始有了建立新政权的想法。应该说曹操不是不想称帝,而是遇到了一系列现实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他个人的原因,也有外部因素,还有政权内部的问题。我大概总结了三方面的原因。其一、曹操个人的因素219年,曹操与孙权联合,取得襄樊之战的胜利。

  • 关羽的三个短板,恰好是张飞的长处:张飞才是镇守荆州的最佳人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上张飞和关羽谁更有智谋,关羽和张飞最开始是做什么的,历史关羽张飞谁更强

    在出征襄樊之前,关羽已经预料到孙权可能背后捅刀子,并且采取了有效的防范措施:“去沿江上下,或二十里,或三十里,选高阜处置一烽火台,每台用五十军守之;倘吴兵渡江,夜则明火,昼则举烟为号。”关羽的小心谨慎,并不能阻止吕子明白衣渡江:曹魏孙吴两面夹攻,即使是刘备和诸葛亮都在荆州,也只能收缩防线甚至弃荆州而

  • 视频丨为何说项羽不过江东,是最明智的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项羽为什么至死不肯过江东,项羽过江东的真正原因,项羽不肯过江东明智吗

    但如果他真的放下身段过江,结局就会不一样吗?楚汉战争末期,项羽在垓下遭遇十面埋伏,他带领800多人浴血奋战杀出重围。在汉军的一路追杀下,到达东城时只剩下28骑兵,身后却是几千汉军,按理说这个时候项羽已经走投无路,但他却没有选择自尽,反而带领手下冲入敌阵,斩杀百余人又将汉军逼退。铜墙铁壁的包围项羽都毅

  • 刘邦称帝后,救命恩人前来求官,为何被无情斩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历史上遇上高人却没留下姓名,刘邦做了皇帝为什么要杀丰县人,刘邦救命的恩人

    刘邦,自小家境贫寒,即便这样,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众人的相助,很快就走到了亭长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刘邦的势力不断的扩大,期间也遇到了竞争对手,那就是项羽,相比刘邦,项羽在战争的表现非常的惊人,简直就是文韬武略,但是最终还是败给了刘邦。战争非常的残酷,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变化,有一处,项羽派季布和丁公

  • 诸葛亮病逝后,司马懿为啥到死都不敢进攻蜀汉?是为了救自己的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大哭,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何不攻蜀国,司马懿死蜀汉有希望吗

    司马懿可以算是诸葛亮一生的死敌,但是两人也是知己,对对方了解的很透彻,诸葛亮当初上演空城计时看似镇定,其实不过是假装出来的而已,城中都是残兵弱将,还有老弱妇孺,如果司马懿想杀自己,就算疑心病重也会派人来试探,绝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那么司马懿为何果断撤军了?还不是他读懂了诸葛亮的意思,诸葛亮每走一步

  • 张郃位列“五子良将”,为何会蠢到孤军追击诸葛亮,最终走入绝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诸葛亮为何说张郃死了中计了,诸葛亮该不该杀张郃,诸葛亮错杀张郃诸葛亮怎么想的

    张郃是三国时期一等一的良将,早年在袁绍麾下就是著名的“河北四庭柱”之一,后来投靠了曹操,也位列曹魏政权的“五子良将”。但这样一位智勇双全的良将,竟然在追击撤退蜀军的时候孤军深入,被诸葛亮安排的伏兵乱箭射死,成为“五子良将”中唯一死于战场的一位,不得不令人惋惜。据《三国志·魏书·张郃传》记载:“诸葛亮

  • 孙尚香墓出土江苏,打开墓室以后,专家说:刘备不厚道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孙尚香墓图片,孙尚香帮刘备逃回荆州,历史上真实孙尚香画像

    孙权的家里正好有一个妹妹仍然还没有嫁人,他的妹妹就是孙尚香,此女虽然是吴国的公主,但是却性格刚烈,喜欢玩弄那些武器,就像一个男人一样,就连她的上百人的侍从,也都是一个个的腰里配着剑,非常的威风。公元208年,战争结束了,而她就被自己的哥哥做主嫁给了驻扎在荆州的刘备,她正是年轻的时候,所以对于这个已经

  • 秦始皇成功路上的两块基石,后代帝王很少同时拥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始皇的3大贡献,秦始皇有没有后代,秦始皇都有哪些事迹

    楚国人李斯也在返乡人员中。和别人不同的是,他在路上给赢政写了封信,就是有名的《谏逐客书》。李斯指出,秦国自穆公以来一直保持着不问国籍,不重门第出身,重视人才,重用人才的传统,各国的人才才会纷纷而来。且客卿一直以来都对秦国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推动了秦国的发展。现在,秦王的这道逐客令等于是把人才拱手让

  • 诸葛亮为何要杀魏延,以前想不明白,等明白后更钦佩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上诸葛亮真的杀了魏延吗,诸葛亮杀魏延真实原因,魏延有意杀诸葛亮吗

    自古以来,杀主投敌之人都不受人欢迎,不管你将来有多大成就,都摆脱不了不忠不义的烙印。而三国时期的魏延,就深有体会,他杀韩玄,迎接刘备入城,可以说为蜀汉立下大功。刘备虽然很欣赏他,但诸葛亮却认为他不忠不义,甚至还指出他脑后有反骨,要不是刘备极力阻拦,魏延恐怕早就一命呜呼了。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为何一

  • 没发迹前被嫂子羞辱,刘邦称帝后给侄子这一封号,使其被嘲笑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没发迹前,刘邦就是沛县的一个流氓小混混,整日里跟几个二流子一起吃喝玩乐。如此作为让家里人非常看他不起,其中最痛恨刘邦的当属他的嫂子。因为刘邦当年是没有正当工作的,没有工作就没有钱,所以一到饭点,他就准时来到大哥家蹭饭吃。有一天,刘邦按照惯例来大哥家蹭饭,结果嫂子为了羞辱他,便拿起铁勺“蹬、蹬、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