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雉死后,吕氏家族被诛杀,武则天死后,武氏家族为什么安然无恙

吕雉死后,吕氏家族被诛杀,武则天死后,武氏家族为什么安然无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976 更新时间:2024/2/8 0:55:31

吕雉和武则天

吕雉和武则天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人都迷恋权力,都临朝称制,独揽大权,都心狠手辣,手段残忍,并且主政期间,都有效延续了先王的政策,让国家平稳健康发展,政绩斐然,最后,两人在位时,外戚都非常强大,甚至一度危机到刘李两家的社稷传承。然而细心的人们也许会发现,当两人都驾崩后,她们的家族却面临的结局是完全不同的,吕雉死后,吕雉家族被周勃陈平统统诛杀,而武则天死后,武氏家族都还活得好好的,甚至武三思在中宗时期还非常吃香,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就是武则天与吕雉的不同之处,也正是其精明之处,武则天只用了3招,就让皇族李氏及大臣们对武氏外戚的仇视和矛盾缓和下来,最终确保武氏安然无恙。

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晚年时,对于朝政已经非常疲惫,然而在选定继承人上,她也一直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虽然她有意立自己的侄子武承嗣为太子,然而忠于李唐的大臣都一致反对,其中狄仁杰就劝说道:“侄子和儿子那个更亲近呢?如果立侄子为太子,很少听说古代侄子做了天子反将姑姑供奉于太庙的,如果立儿子为太子,那么千秋万代之后将配食太庙,继承无穷。”狄仁杰的话着实打动了武则天,血毕竟是浓于水的,最后武则天决定还政与李氏,将儿子李显接回,立为太子。

然而武氏外戚毕竟曾有夺取李氏江山的想法和做法,如果自己的儿子做了皇帝,难免李氏上台后不会过河拆桥,屠杀报复武氏。所以武则天在召回李显后,就开始着手处理外戚的善后问题。首先,她召集李氏和武氏诸王,让他们立誓明堂,永言和好。史载699年,武则天命太子,相王,太平公主武攸暨等人为誓文,告天地与明堂,铭之铁券,藏于史馆。这也就类似于今天几个人在一起对天发誓,相互之间互助互爱,如果谁违反了誓言,就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之类的,并把双方的誓言记录在案。这很显然是对李氏的一个心理上的制约,因为李显以后是要做皇帝的,皇帝一个唾沫一个钉,君无戏言,同样这也给了武氏一个缓和双方关系的机会,赶紧就坡下驴吧!

武李联姻

然仅仅让双方盟誓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武则天又出了一招:联姻。在武则天出面主持下,除先前的武攸暨娶了太平公主外,又将皇太子之女嫁给武成业之子,将永泰郡主嫁给武承嗣之子,将安乐君公主嫁给武三思之子。通过双方的联姻,武则天试图缔造出一个李武政治婚姻集团来让双方化干戈为玉帛,亲如一家人,可谓用心良苦。

武则天

最后,抑制外戚的权力,警告百官不要挑拨离间。纵观武则天一朝,虽然武氏外戚官运亨通,荣耀无比,然而却没有什么实权,所以即便是自己死后,武氏外戚对于李唐皇室来说是没有什么大的威胁的,从而避免了武氏成为拥李派的眼中钉,肉中刺,这一点就跟吕雉的做法截然不同,吕雉把自己的兄弟提拔为大将军,让他们掌管京城部队,最终坐食恶果,自取灭亡,被屠杀殆尽。武则天做完这些后,又撰写了很多诏书给群臣看,其中以杨素的例子“感乱君上,离间骨肉”“生时不忠,死后子孙族诛”等警告群臣,不许他们在李武之间煽风点火,挑拨离间,不然小心重蹈杨素断子绝孙的下场。

神龙政变后的武则天

在做完以上3步后,武则天还觉得不是很稳妥,然而不久后便发生了神龙政变,自己被囚禁,再也无权干涉朝政了。不过鉴于她晚年的努力,武氏宗族最终保住了荣华富贵和性命,没有被秋后算账,遭受大肆屠杀。在这一点上,武则天远远比吕雉明了利害,眼光长远。

更多文章

  • 悲凉是相通的,全诗仅仅20字,李白道出悲凉的最高境界,堪称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白伤感的六句诗,李白凄惨的诗句有哪些,李白坦然洒脱的诗句

    中国历史上,我欣赏与钦佩的人有两个,唐代的李白与宋代的苏轼。这两个人看似风格相似,但其实又多有不同。我总感觉,李白的诗词在豪放处胜过苏轼,但是苏轼的睿智与对生活的那种真实感的的确确优于李白。 毕竟,李白仅仅是做过几天翰林,留下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等诗词后便辞职归去。在仕途来看李白过得

  • 皇帝发妻,安史之乱生太子,泾原兵变舍命救夫,却只做了三天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安史之乱泾原兵变哪个早,泾原兵变最新消息,泾原兵变和唐朝的关系

    昭德皇后王氏,出身官宦之家,知书达理,14岁嫁给还是郡王的德宗李适。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她跟随丈夫四处漂泊,期间生下长子李诵,即后来的唐顺宗。母凭子贵,生下李诵后,李适对王氏“特承宠异”,两人愈发恩爱有加。唐代宗死后,李适即位为皇帝,册封王氏为淑妃,排在众嫔妃之首,行使皇后权力,王氏的族亲兄弟也因此加

  • 李治胆小懦弱,为何李世民还要将皇位传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世民对李治有多好,李世民是李治后代吗,李世民为什么选李治当太子

    至于为什么我会说李世民“没得选”了,得从李治的亲哥哥,同为嫡子的大哥太子李承乾、二哥魏王李泰夺嫡说起。公元619年,太极宫承乾殿中传来了一声啼哭,李世民与长孙氏的嫡长子降临这个世界,因为其生于承乾殿,所以,他的名字便叫李承乾。因为这是自己的嫡长子,所以李世民对他尤为重视,为了培养李承乾,可以说是掏心

  • 历史上最愚蠢的几位皇帝:唐朝只一人,却能排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最伟大的三个皇帝,唐朝史上最悲催的皇帝,唐朝最惨的皇帝排名

    封建社会家天下,帝位父子相传,这就难免不会出现皇帝儿子都智商不够用还能主宰天下的情况。当然,如果前任帝王足够负责,怎么也不至于把皇位传到傻子手里,可是大晋朝的君主们就拿天下当儿戏,你有什么办法?晋惠帝司马衷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弱智皇帝,关于他范傻的记载如:1、天下灾荒无粮可吃,官员汇报后他问为什么不吃肉

  • 唐朝送出去和亲的,为何都是假公主?藩国首领:真的我们也不想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有哪些藩国,唐朝和亲之路,唐朝时哪几个公主和亲

    即使是著名的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也全部都是冒牌的。据历史典籍所载,文成公主只是一个宗室女。然而,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说明是哪一位李姓宗室的闺女,因为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说明,这表示她和皇帝的血缘关系实际上很远。金城公主也是如此。尽管她的父亲是唐高宗李治的孙子,但他与他那时的皇帝李显并不亲近。此外,金城公主的

  • 隋唐第一猛将李元霸,为何死得那么蹊跷?其师父:他必须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隋唐第一猛将李元霸之死,李元霸师父,李元霸是隋唐第一人吗

    .隋唐英雄-李元霸在《隋唐英雄传》当中,如果说谁的武力值最高,那么大家的答案一定是李元霸。李元霸从小力大无穷,非常勇猛,在战场上屡建战功。根据《隋唐英雄传》中所写,李元霸一人硬是将十八路反王打服,在军队中几乎没有对手。即使当时李元霸碰到了同样用锤的裴元庆,也是三锤打出内伤。要知道裴元庆当时的战力也是

  • 武则天陵墓里到底有什么,为什么千百年来,没人能进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武则天陵墓ppt,武则天的墓为什么至今都没有开着,武则天陵墓无头石人怎么回事

    但有这么一座皇陵武在冷兵器时代被刀剑劈过,热兵器时代又被机枪、大炮轰过,但是,迄今为止无数人想去光临这座陵墓,却都进不去。这座陵墓便是乾陵,可能很多人会将这座陵墓当成是武则天的陵寝,其实,准确来说乾陵应该是唐高宗李治的陵墓,武则天只是以高宗皇后的身份葬入了乾陵。武则天在晚年的时候发生了政变,被迫退位

  • 李世民:大唐会灭在谁手中?袁天罡:此人止戈不离身,两目长在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袁天罡对李世民说哪十七个字,李世民与袁天罡密谈,唐朝末年李世民能否挽救危局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开拓疆界,扩大领土,保护环境和人民,选拔人才,明晰官员管理,再加上他宽容宽容的态度,贞观之治很快出现。李世民看着他脚下的大河和山脉,非常激动,希望他的子孙可以永远统治这片土地。但他也知道,这不太可能发生,因为最接近的就是隋朝的二世而亡。为了消除子孙后代的隐患,李世民找到了当时的著

  • 揭秘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成功袭杀李建成,摧毁李渊强大卫队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成功的路上从来不是一番风顺,总会伴随着多多少少的血雨腥风,而李世民就是那个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人,最终荡平坎坷,建立伟大的宏图霸业。李世民的称帝之路并不好走,前面有太子李建成的阻挡,后有齐王李元吉的纠缠,他想要登上王位,就必须处理掉这两人。李世民借故说李建成和李元吉秽乱后宫,逼迫他们和自己在皇帝面前

  • 唐朝千牛卫多大官?为何李元芳老是四处炫耀?和现在一个称谓很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元芳何时被封为千牛卫中郎将,李元芳千牛卫官职,千牛卫李元芳相当于什么官

    李元芳是何人?他是当时唐朝有名的大官——千牛卫大将军。现在说来千牛卫大将军,这个职位大家大概都不了解,但是在当时那个朝代,这个官可是非常大的,受到好多人的尊敬。它是皇帝授予的职位,李元芳也总是经常把它挂在嘴边向人炫耀。“千牛卫大将军”其实本应该跟随在皇上身边,为皇上效力与卖命,时刻保卫皇上的安全,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