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成功袭杀李建成,摧毁李渊强大卫队的真相

揭秘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成功袭杀李建成,摧毁李渊强大卫队的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494 更新时间:2024/2/20 4:45:40

成功的路上从来不是一番风顺,总会伴随着多多少少的血雨腥风,而李世民就是那个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人,最终荡平坎坷,建立伟大的宏图霸业。李世民的称帝之路并不好走,前面有太子李建成的阻挡,后有齐王李元吉的纠缠,他想要登上王位,就必须处理掉这两人。

李世民借故说李建成和李元吉秽乱后宫,逼迫他们和自己在皇帝面前对质,这样才有杀他们的机会。李世民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论这番告状能不能把这两人告倒,他心中都有另外的计谋,以确保自己稳操胜券。而李建成和李元吉明知事有蹊跷,却也不得不去殿前对峙,因为皇帝震怒,不去则是心虚,大有默认的嫌疑。

六月初四的早晨,李世民早就带着自己的亲信守候在玄武门前,这是李建成和齐王进宫的必经之路。只要两人一出现,李世民便让人将他们二人杀死在门前,永绝后患。事实也正如李世民所料想的一般,李建成走到玄武门前发现事有蹊跷已经来不及,正想逃走,被骑马尾随在身后的李世民射杀在弓箭之下,接着尉迟敬德也领着骑兵,射杀了李元吉。

太子和齐王都死于李世民之手,再也无人能阻挡李世民的称帝之路。快,东宫得知消息派大批兵马前往玄武门找李世民复仇,可是事已至此,无可挽回,最终在李世民援军到来、皇帝手谕和太子与齐王的首级被示众之后,这场事变才终止下来,李世民成最大赢家。

常何是汴州浚仪县人,唐朝初年将领,朝散大夫常绪的儿子,他在这次玄武门事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在玄武门事变中,及时关闭玄武门,阻止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援兵进门援助。间接保证了李世民迅速除掉太子,干掉心腹大患,不然时间被拖得越久,对李世民就越不利。

李元吉的死亡对李世民后来和皇帝李渊对抗至关重要,因为李元吉已经身死,后面赶来复仇的军队不论战败还是战胜,都会被扣上一个失职之罪,难逃一死。所以后面的卫队斗志并没有多强烈,反而帮助李世民,有可能成为有功之臣。于是屯营兵也帮助李世民反抗复仇大军,使得李世民的计谋更加成功。

除了屯营兵的加入,还有秦王府的800勇士在战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不过这800勇士是最后才加入战斗的,那么之前他们去了哪里呢。这就要说到李渊的侍卫了,身为皇帝,自然有自己的大内侍卫,李世民早就料到成功刺杀太子和齐王之后,还要面对皇帝的责难,所以早有准备,让800勇士在秦王府隐忍不发,目的就是牵制住皇帝的军队。

李渊,身为唐朝的开国皇帝,大权在握,万人臣服。可是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之后,却只能忍下自己两个儿子被杀,自己被赶下皇位的现实。在他接到李世民投诉太子、齐王淫乱后宫之时,便只能在太子和李世民之间选择。而在尉迟敬德带兵逼宫时,他也无反抗之力,只能让出皇位,大势所趋,大势已去,最终被软禁在秦王府过完一生。

事件的主导者李世民同样是身不由己,在“太白经天”的寓言在宫中传得沸沸扬扬的时候,与李世民势同水火的李建成自然会想尽办法杀掉和自己争抢皇位的李世民。若是李世民不早做打算,先下手为强,那么说不定最后死的人就会是李世民自己了。对李建成同样是如此,两人必须争个你死我活,哪怕进宫对峙事有蹊跷也不得不去,不然便是不战而败。

而参与这场事变的其他人,李世民一队的士兵尉迟敬德、长孙无忌等人,从兵变一开始就必须一条路走到黑,只有拼尽全力赢得胜利,才不会连累家人,祸及九族。太子一队的将领们,冯立、薛万彻也必须为主公报仇雪恨,哪怕结果已经无法更改,他们也必须硬着头皮上。

世事无常,命运多变,个人的命运只会掌握在我们个人的手中。正是因为李世民的果断勇敢,才能避免一场即将到来的杀机。成功称帝的李世民一心为民,励精图治,开创“贞观之治”,使得大唐繁荣富强,强盛无比,可谓是一代明君。只是晚年的李世民过得并不快乐,因为弑父杀兄的污点伴随一生,怎么也洗刷不掉。

参考资料:

《新旧唐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千牛卫多大官?为何李元芳老是四处炫耀?和现在一个称谓很像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元芳何时被封为千牛卫中郎将,李元芳千牛卫官职,千牛卫李元芳相当于什么官

    李元芳是何人?他是当时唐朝有名的大官——千牛卫大将军。现在说来千牛卫大将军,这个职位大家大概都不了解,但是在当时那个朝代,这个官可是非常大的,受到好多人的尊敬。它是皇帝授予的职位,李元芳也总是经常把它挂在嘴边向人炫耀。“千牛卫大将军”其实本应该跟随在皇上身边,为皇上效力与卖命,时刻保卫皇上的安全,但

  • 将军被赐驸马,公主不与他同床,唐太宗送他一把刀,公主立即宠幸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太宗最宠幸的大臣,唐太宗的女儿选驸马,唐太宗重用的敢于直言的大臣

    在唐朝就有这样的一个公主,一位将军被赐做驸马,但是公主不与他同床,唐太宗送他一把刀,公主立即宠幸他。这位公主就是李世民的亲妹妹丹阳公主。丹阳公主是李世民最疼爱的妹妹,他们一母同胞,在李世民登基后,这个妹妹就被很好地保护起来,每天享受生活,丝毫不知道外界的一切。但这一切都随着他的哥哥李世民将她许配给一

  • 武则天年过76,还跟两个貌美男宠花天酒地,8年后才知道她的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武则天的四大宠男下场,武则天最爱的六个人,武则天的两大宠臣

    武则天在76岁那年,得到两个年轻貌美的男宠,这两个男宠分别是张昌宗和张易之,他们整天花天酒地,人们也难以接受这样的事情。而武则天作为女皇,她也有她的烦恼,在晚年期间一直考虑,到底是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亲儿子,还是传给侄子武三思。狄仁杰见武则天如此烦恼便说,陛下见过人们为自己的母亲立碑,立牌位,立庙的,可

  • 秦琼一病12年,李世民派人给他看病,太医刚走,秦琼马上把药倒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琼装病12年,李世民请太医给秦琼看病,秦琼死后李世民大哭

    在了解秦琼和李世民之间的关系之前,我们需要回顾一下秦琼的经历。那时,秦琼是大隋将军来护儿的士兵。在来护儿的提携下,秦琼的仕途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不过这种日子没有持续多久,来护儿被击败,秦琼就来到裴仁基帐下。然后与裴仁基一起投降到瓦岗军。李密垮了之后,秦琼心里盘算着要去王世充帐下听候差遣,不过因为他看

  • 1986年,一山东女子模仿武则天“称帝”,还招童男建造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女子效仿武则天登基,山东一女子模仿武则天称帝,山东武则天传奇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是唯一一位女皇帝,她不是一位普通女子,而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武则天曾是唐太宗后宫之人,却不受宠,随后李治当皇帝,想尽办法将武则天接进宫。武则天也通过自己的手腕一点点拉拢人心,最终成功上位,在李治去世后她成为了一代女皇。关于武则天的是非功过,人们无法擅自下定论。不过武则天在位时所做

  • 唐朝一代战神薛仁贵,死因究竟为何?真是被儿子一箭射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军事历史有薛仁贵此人吗,唐朝名将薛仁贵,真实的隋唐第一武将薛仁贵

    《新唐书》中记载:“薛仁贵,绛州龙门人。少贫贱,以田为业。”年轻时的薛仁贵家境贫寒,妻子柳氏鼓励他参军。因此,薛仁贵前往参军报名处报道,被张士贵招至麾下。这才有了薛仁贵征东的千古佳话。中华儿女从军梦,薛仁贵征东显将才。“薛仁贵征东”一事被许多影视剧作为拍摄题材,那么一战展才华,威名震华夏的名将薛仁贵

  • 唐太宗晚年昏庸到了什么地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太宗晚年什么病,唐太宗晚年是怎样的,如何评价唐太宗晚年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唐太宗李世民驾崩与长安翠微宫含风殿,享年52岁,这位百年不世出的天选之子,走完了一生的旅程,而中国历史上最辉煌、最灿烂的贞观时代,也在此刻宣告结束。 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用辉煌、传奇都不足以形容,玄武门中以强硬手段登上皇位,以一己之力,历经数年,将支离破碎的中华大地,

  • 武则天是如何夺走大唐天下的?你看李治在遗诏中,都说了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在李治身边多少年当了皇后,经典传奇李治武则天,武则天什么时候废李治

    公元649年5月26日,李世民驾崩于翠微宫。虽然李世民临死前,玩命替李治铺路,为此都不惜自毁形象,以莫须有的罪名,把李勣贬出了京都。但如今的李治,却如纯洁的小白兔一样,只知道抱着舅舅长孙无忌大哭。长孙无忌被李治哭烦了,扶着李治双肩,道:“太子——不是,是皇上,你现在已经算是皇上大哥了,能不能先不哭呢

  • 南北朝时期一个9岁太守背后不得不说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南北朝最悲惨故事,南北朝时期历史小故事,南北朝时唯一一个忠臣

    古时候甘罗12岁拜相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南北朝末年的这个9岁太守却是绝对的真事。事关他要去的地方只有他能治理得了。其实也不是他有多大本事能治理,而是他有一个很有本事和雄霸一方的老妈叫冼夫人。冼夫人其人,在广东呆过几年的陈霸先是认识的。而说起开化早期的广东,道家有一个说法叫“三十六峰七十二洞天”可能是

  • 刘裕为何将司马懿家灭族?而不效仿司马炎善待曹奂,也讲5个笑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裕为何灭掉司马家族,刘裕对司马家族的态度,刘裕和司马氏关系

    可是,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西晋一统后仅仅36年就亡了。公元316年,司马懿家的5大宗室就因“五少玩华”而4族团灭,仅司马睿1脉逃脱,侥幸在南方建立了东晋。那么到了420年,东晋权臣刘裕篡位时,又是怎么对待司马家的后代的呢?刘裕篡位时,东晋末帝可完全不作死哦,很配合。禅位诏书怎么写,司马德文就怎么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