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朝代顺序表中的“唐宋元明清”,为何有宋朝却只字不提辽、金?

朝代顺序表中的“唐宋元明清”,为何有宋朝却只字不提辽、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114 更新时间:2023/12/9 23:30:39

但正是因为有着历史记载,所以我们知道他们建立并没有那么太平。就拿其中宋朝来说,不管是南宋还是北宋,它的时局都是处在大分裂的动荡时期,金国、辽国先后的参入割据,相互瓜分了大部分的土地,且并没有人能做到统一中国一家独大的局面,这样的情况陆陆续续的持续了三百多年,一直到有了元朝交替才终于告一段落。

那么为何我们历史上一直只把“赵”家建立的宋朝视为正统年代,编入年代纪史,可是却只字不提辽、金的地位呢?

有人猜测,是不是一个时代不能出现两种以上的政权,又或者和民族属性有关?可是前有五代十国,后有蒙古人建立的元朝都被纷纷纳入了历史,而且并没有什么争议。那为何宋朝就不可以三家位列的情况呢?

因为上述的假设并不能真的成立。虽说赵家皇帝不但短命而且个个都很窝囊,到了后期更是像走马换灯般的更新。但是历史学家一直将宋朝纳入正统王朝,而忽略另外两家的,其实还是有独特意义的。

对于一个时代来说,它该归属于哪个朝代,历史学家的鉴定往往要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谨的多。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大宋入榜,而辽、金不能被历史所记住呢?原因还是慢慢道来。

三足鼎立改归谁?

事实上这个问题不但现代人疑惑,早在在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那里也纠结过,毕竟按照传统,他要立史书记载前朝历史,他打过大宋、打过金国、打过辽国才建立了元朝,可是究竟应该把谁视为正统王朝载入史册呢?忽必烈倒是蒙了。

由于始终想不出正确答案,直到元朝都已经过去了七十二年,这个被搁置着的工作才迟迟开始动工。

而且为了谨慎起见,丞相还干脆折中起来,他为宋、辽、金三国分别修建史书,各为正统,各系其年号,互不干涉。倒是把一个宋朝妥妥的描绘成一幅“三国志”。

不过这样的记载并没有很好的区别时代,因为宋、金、辽三国成立时间不同,持续时间也不同,还有他们分不匀的地盘。所以,他们之间关系可不是简单的三足鼎立时期,而是有着更数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大宋的正统身份

一般来说一个正统朝代从建立到灭亡都是要确定的年份,而且要和上下年代连接起来,中间不会有空窗期产生,这样才是承上下的王朝。

宋朝的由盛到衰就刚刚好符合这一特性。首先我们要知道,北宋虽然不是最先成立的那一个,但是它是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宋朝足足统治了319年,远远高于另外两国。

另外北宋承接了大部分都是原先唐朝的主体,包括人口、民族和文化,其占据的大部分都是开封、北京、河北、陕西等中原地区,即便是逃亡南方的南宋而有着临安、建康、平江等大城市,而且甚至南宋的经济社会更为发达。

所以,宋朝政权变迁只是从北到南发生了转移,它还是赵氏后人所立,社会属性没有发生什么实质变化,而且它当年完全有机会可以统一全中国的。

据记载,宋朝时期人口超过二十万城市的有六个,人口达到十万户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十几个增加到四十六个,史书上直接说道“(宋朝)京城资产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可想而知宋朝也曾经有过繁荣,有过稳定,这样文明发展其他两国无法比拟的。

甚至至今很多城市、比如杭州、苏州等,规格布局里依稀还能看见宋朝时期的影子,所以很难忽略大宋的存在感。把它放在首位是应该的。

其次,宋朝的建立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终结五代十国之乱,将大部分中原地带社会推入到和平稳定的发展局面。

至于它的灭亡也直到很晚。偏安一隅的南宋一直顽强的抵抗元朝,直到南宋亡国,才使得元朝真正实现南北方中国的大统一。这才是宋朝被纳入正统朝代的根本原因,这和辽国、金国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完全不同。

辽国和金国历史

辽国是由契丹人建立的,成型于五代十国之时,他的活动范围在今天的蒙古、吉林和黑龙江一带,最鼎盛的时期它的版图东至库页岛、西至阿尔泰山,和大宋交界处在天津的海河、河北的霸县和山西雁门关附近,总的来说它的疆土范围还是处在中国东北区域,并没有大面积的涉及中原地区。

最后它亡于金国的手中,终了也只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如果将它计入正统朝代的话,那么它处在五代十国和宋朝的中间,而且还有和上下朝代交叉的时期。那么这样又该如何去界定它的年份呢?

至于金国,它虽然亡国比辽国晚,但是它的成立时间也是最晚的一个,而且只短短存在一百多年。金国是女真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它和辽国本身势不两立,所以即便从辽国手里拿下了江山,但它从来也不承认自己传承是辽国领土,更不会承认自己辽国的后人。

当然了它能上位,主要还是靠它自己。金军的战斗能力是相当彪悍的,能先后灭掉辽国和北宋,占领了他们大部分领土,足迹可是踏遍了北京、天津、山东、东三省大部、内蒙古东部、朝鲜北部、俄罗斯远东滨海地区,统治的总面积达到了惊人的300万平方公里,成为了当时东亚最大的政权。

可惜金国并没有完全灭掉大宋,逃亡南方所建立的南宋依旧稳固而坚挺,让金国望而却步。而且事实上,金国到最后不但没能抢先灭掉南宋统一中国,反而是让自己被蒙古族所灭。最终让蒙古的忽必烈建立元朝。

但是1271年成立的元朝和1234年被灭的金国中间还整整的差了30年,这段空窗时期又该归属于谁呢?所以将辽国纳入正统朝代显然也不合适。

值得一提是像辽国、金国这样的游牧民族起源于关外,他们原先是被视为蛮夷之荒般的存在,不会有中原一般的文明。

反倒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建立起各自政权后开始逐渐汉化,比如说他们的饮食、服饰和语言都有受汉民族的影响,而且他们还开始编纂自己史书,颁布自己法律,这样高度文明的发展处处都是有着模仿宋朝的痕迹,所以只能说他们是附属宋朝存在,但并非正统朝代。

小结: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宋朝之所以能以“宋”为主,还是和他的历史背景脱不了干系。大宋代表着当时的主流文化,占据中国大部分的中原地区。况且它有着稳定发展时代,能把中国发展带入到一个新的高度。

像著名的唐诗宋词、唐宋八大家都有着宋朝文人的身影,四大发明有三个都出生于宋朝,抗金英雄岳飞是宋人、编写《资治通鉴》的司马迁是宋人,变法革新派领袖王安石是宋人,一代清官包拯是宋人。

不管是人还是物,它都给后世留下太多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以至于到今天我们都在使用或是提及宋朝产物。

所以,在当时宋朝虽然是个深陷战火的年代,各种作乱纷争让自己无力换回。但是撇去外因,从社会制度和文化底蕴来说,很难不提它为华夏文明所创下的贡献。

这是他区别与辽国、金国的地方。不管从哪方面来看,它都属于正统的时代,不该被称为“宋国”,而是在整个中国都因以“宋朝”以主。

更多文章

  • 元朝覆灭后,朱元璋如何处置10万蒙古女子?这办法比杀了她们还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1368年,朱元璋将中国从蒙古人手中夺回,中国再次成为汉冷统治的国家。汉族人民松了一口气,眨眨眼看着他们周围的蒙古人,他们终于等来了自己人统治的时代,汉族人民再也不用在蒙古人面前畏畏缩缩、低人一等了。蒙古人有一条规则:如果蒙古人杀死汉人,只要赔一头驴;但如果汉人胆敢杀死蒙古人,那就要惩罚这个人的整个

  • 河南81岁老人自称皇室后人,相貌酷似朱元璋,家中有圣旨冰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老人拿龙椅证明朱元璋后人,河南农户家发现朱元璋真人画像,祖传明太祖画像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夏商建立起统一的封建王朝,周公兴礼乐御天下,到秦始皇成为第一位皇帝开始,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伴随着朝代更替不断向前发展。各个王朝或长或短,由纷争四起到一统江山,从兴盛王朝走向衰败,而后又被新的王朝所取代,历史更迭往复不断。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们往往都是拥有超凡的才智与过人的胆识,但在

  • 赵匡胤随口作了半首诗,400年无人敢续,朱元璋:如此简单我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古人擅长将自己所见的景物核心与心中的情感写成诗作,因为所处时代的不同,也就造就了多种诗歌流派,各有各的特色,又因为诗人的心境不同,又出现了感情复杂的创作风格。从最早的西周到百年前的清朝,诗歌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发展,在各朝各代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繁荣。古代诗词在唐宋时期有了较为出彩的发展,这个时期,未必每

  • 武则天时期名叫“旱鸭凫水”的酷刑,为何人们会谈之色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旱鸭凫水是什么暂且不说,先看看这种刑罚被发明出来的时代背景。这种刑罚是在武则天统治时期发明出来的,众所周知,武则天是千古第一个女皇帝,在古代,女性的身份地位都是比较卑微的,能够在普通人中有较高的地位也主要是靠着家里关系,而武则天却坐上了千古皇帝的宝座。武则天当上皇帝是所有人都愿意看到的情况吗?并不是

  • 每日读史:南唐是江南最强大的国家,为什么却被赵匡胤一年攻灭?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唐是被赵匡胤灭的吗,赵匡胤攻打南唐视频,赵匡胤灭南唐唐朝灭亡

    随着后周军不断缴获南唐军的船舰,后周军水军实力已经增强。此外,为了顺利将北方的军粮运抵到淮南前线,后周又疏通了隋唐时代就赖以运粮的通济渠等诸多河道。从此,汴水水道便于能与淮水顺利地沟通。凭借后周的大力整顿,后勤无忧的后周军队将南唐国主打的连忙上贡叫停,并承认丢失的江北十四州,共六十个县。所以,截止到

  • 吕雉死后,吕氏家族被诛杀,武则天死后,武氏家族为什么安然无恙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吕雉谁厉害,吕雉和武则天的结局,武则天武氏家族人员

    吕雉和武则天吕雉和武则天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人都迷恋权力,都临朝称制,独揽大权,都心狠手辣,手段残忍,并且主政期间,都有效延续了先王的政策,让国家平稳健康发展,政绩斐然,最后,两人在位时,外戚都非常强大,甚至一度危机到刘李两家的社稷传承。然而细心的人们也许会发现,当两人都驾崩后,她们的家族却面临的结局

  • 悲凉是相通的,全诗仅仅20字,李白道出悲凉的最高境界,堪称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白伤感的六句诗,李白凄惨的诗句有哪些,李白坦然洒脱的诗句

    中国历史上,我欣赏与钦佩的人有两个,唐代的李白与宋代的苏轼。这两个人看似风格相似,但其实又多有不同。我总感觉,李白的诗词在豪放处胜过苏轼,但是苏轼的睿智与对生活的那种真实感的的确确优于李白。 毕竟,李白仅仅是做过几天翰林,留下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等诗词后便辞职归去。在仕途来看李白过得

  • 皇帝发妻,安史之乱生太子,泾原兵变舍命救夫,却只做了三天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安史之乱泾原兵变哪个早,泾原兵变最新消息,泾原兵变和唐朝的关系

    昭德皇后王氏,出身官宦之家,知书达理,14岁嫁给还是郡王的德宗李适。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她跟随丈夫四处漂泊,期间生下长子李诵,即后来的唐顺宗。母凭子贵,生下李诵后,李适对王氏“特承宠异”,两人愈发恩爱有加。唐代宗死后,李适即位为皇帝,册封王氏为淑妃,排在众嫔妃之首,行使皇后权力,王氏的族亲兄弟也因此加

  • 李治胆小懦弱,为何李世民还要将皇位传给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世民对李治有多好,李世民是李治后代吗,李世民为什么选李治当太子

    至于为什么我会说李世民“没得选”了,得从李治的亲哥哥,同为嫡子的大哥太子李承乾、二哥魏王李泰夺嫡说起。公元619年,太极宫承乾殿中传来了一声啼哭,李世民与长孙氏的嫡长子降临这个世界,因为其生于承乾殿,所以,他的名字便叫李承乾。因为这是自己的嫡长子,所以李世民对他尤为重视,为了培养李承乾,可以说是掏心

  • 历史上最愚蠢的几位皇帝:唐朝只一人,却能排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最伟大的三个皇帝,唐朝史上最悲催的皇帝,唐朝最惨的皇帝排名

    封建社会家天下,帝位父子相传,这就难免不会出现皇帝儿子都智商不够用还能主宰天下的情况。当然,如果前任帝王足够负责,怎么也不至于把皇位传到傻子手里,可是大晋朝的君主们就拿天下当儿戏,你有什么办法?晋惠帝司马衷为历史上最著名的弱智皇帝,关于他范傻的记载如:1、天下灾荒无粮可吃,官员汇报后他问为什么不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