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裕为何将司马懿家灭族?而不效仿司马炎善待曹奂,也讲5个笑话

刘裕为何将司马懿家灭族?而不效仿司马炎善待曹奂,也讲5个笑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436 更新时间:2023/12/27 7:56:59

可是,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西晋一统后仅仅36年就亡了。公元316年,司马懿家的5大宗室就因“五少玩华”而4族团灭,仅司马睿1脉逃脱,侥幸在南方建立了东晋。那么到了420年,东晋权臣刘裕篡位时,又是怎么对待司马家的后代的呢?

刘裕篡位时,东晋末帝可完全不作死哦,很配合。禅位诏书怎么写,司马德文就怎么抄。为了活命还主动跟刘裕的下属说:我是自愿的。刘裕称帝后,立司马德文为零陵王,允许他享受一切旧制。可是……

司马德文在去往封地途中,刘裕就派人跟踪监视了。司马德文的日常也很憋屈:皇后刚诞1子就被弄死。他的饮食起居很小心,三餐皆由自己的皇后负责,没留下任何把柄。

最后刘裕崩不住了,直接派人用床单闷死了司马德文,遂灭了司马懿的最后一脉。一直到今天,全国14亿人,叫司马的不足3万……

那么,刘裕为什么执意要这么干?而不学习司马炎、曹丕善待废帝,而破坏了历代禅位时和谐的画风呢?

从刘裕个人角度来看:一是篡位时他已经快60岁了,戎马半生旧伤难愈,自知其命不久。且皇子全部未成年。他担心死后没人能控住司马一族的反扑,遂只能先发制人。二是他的出身不好:庶族。

而两晋积累下来的庞大士族力量,从感情上更倾向于司马家。三是他的篡晋过程实在太快,魏篡汉用了操、丕2代,晋篡魏用了懿、昭和炎3代。而刘裕前后不过20几年,积累不够,还未服众。

于是他被逼无奈,亲自手刃了司马懿仅存的一脉。因此,客观来讲刘裕倒真没想那么多,无非是为了维护稳定而采取的特殊手段而已。问题的关键是:司马家就真的是白莲花,很无辜吗?

当然不是,因为弑帝这样的行为,刘裕还真要拜司马家为师。众所周知,曹髦,也就是曹魏最后那位有气节的皇帝,可是被司马家当街击杀的。

他明知道左右有司马细作,却断然集合了由300多宫人组成临时部队,与权臣的亲兵肉搏。最后在大马路上,在半个京城老百姓的众目睽睽之下,上演了一场惨死街头的悲凉一幕。

如果能采访到当时的洛阳民众,其心情一定堪比60年代亲眼看到老肯被刺时的某国观众吧?华夏历史,自黄帝以来,第一次,开创历史的,1位皇帝在大白天被活活击杀在闹市街头。

这个时候别说曹魏死忠了,当时的路人杂役、满朝公卿、甚至司马亲兵们,内心深处一定有一种东西在悄悄融化吧?一些事情一旦撕开了一道口子,其崩裂之势也就如洪水猛兽一般。这是事后司马昭诛凶手满门也没办法弥补的。

是真弥补不了。因为到了自己掌权的时候,有些事情就不好讲啦!即:如何有逼格的管好国家?既然开国文皇帝就是一个弑君者,那么后世子孙又怎么好意思要求属下忠诚呢?于是,“唯以孝治天下。”

可他们也清楚,仅仅靠1个“孝”是哄不住人心,骗不了天下的。庙堂与地方的不信任感使晋天子们只能依托于宗脉,在“不称王”喊了几百年后,无奈又炒起了旧周的冷饭:分封制。

司马家一定读史而知“七王之乱”吧?然而真的没办法,只能寅吃卯粮寄希望“八王”能是个例外。问题是他们一定没注意到“七王”时期就有人暗连外族的这件“小事”。彼一时,刘濞失败了。此一时,司马越却办成了。所以……

两晋之后整整500年,一直到隋朝,华夏历史最黑暗的时代(没有之一)来临了。我说的是对于老百姓:不仅仅是大汉荣光的远去,而是整个北方男性汉人被屠净、女性成为外人“两脚羊”的问题。

看资治通鉴,《晋纪》是根本看不下去的。司马懿及其一族,比起两汉先帝,可以说在内部治理上是无能到极点。如果说两汉划清了25代的上限,那么两晋就划清了25代的底线。什么痴呆皇帝、奢侈荼蘼、无用清谈都不是问题。哪个朝代没有?

东汉有几个儿皇帝?司马昭当街击杀天子,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使后人心安理得的借鉴复效,而司马懿的子孙被篡位时也遭到了灭族的下场。所以:即使是从理性来说,刘裕的行为是得了赦免权的。

讲司马家的几个笑话。1、魏、蜀、吴的官员在讲一起吹牛。吴臣说:天下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跟着皇帝打合肥,很快就回来了,天子还有赏赐。蜀臣说:天下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加班写材料,没写完就睡着了,醒来发现孔明已经帮你完成了。

魏官说:天下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半夜睡着了,禁军的人忽然闯进来:“王凌先生,跟我们走一趟。”“你没搞清楚,王凌是我邻居哦。”

2、司马懿便服出宫,偶遇一盲人,盲人顿时跪下:“草民万死,拜见太傅大人。”司马懿觉得很奇怪:“我一身便服,又没告诉其他人,你1瞎子是怎么认出我的?”“给我带路的狗正在后退。”

3、京城瓦肆正在上演一出热剧。司马昭前来汇报:“父亲,听说此剧极火,不仅把您的功劳都写进去了,而且演员一提到您的姓名,大家就热烈鼓掌。”

司马懿窃喜,完朝后换便装去看。现场果然火爆。而且剧里说的都是他的丰功伟绩。于是不自觉地陶醉在昔日的金戈铁马之中……突然有人拉了他一下,说:哎,你怎么不鼓掌?你不想活了吗?

4、西晋一统。有一天,司马炎请刘禅孙皓吃饭。席间,司马炎出题:谁能让这只猫吃掉花椒酱?孙皓说:这还不容易。说着就把酱往猫嘴里灌。司马炎:这叫野蛮。”刘禅一笑,将花椒酱夹在鱼干中,让猫吞下了。

司马炎:这叫虚伪。于是自己抱起猫,把花椒酱敷在猫屁股上。猫痛得拼命舔腚。司马炎哈哈大笑:你们看,这是它自己吃的啊,不是我强迫的哟。

5、曹操、曹丕、司马懿一起出门、分坐一车。到了一岔路口,左边路牌上写道:跳反自立。右边则写着:忠心耿耿。曹操见了思前想后,末了一声叹息,车往左行。曹丕一看,不假思索,驱车右行。

司马懿一看,二话没说就冲向路牌,把左右两块互换之后,朝着“忠心耿耿”那块牌子驶去。你以为我是在讲笑话吗?我都是在回答问题哦。

更多文章

  • 贺兰敏之作为武则天的亲外甥,深得器重,最后为何反被武则天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为啥要杀了贺兰敏之,武则天和贺兰敏之的关系,武则天电视剧贺兰敏月

    比如说,贺兰敏之曾经将武则天未过门的儿媳妇,也就是当时的准太子妃给强行侮辱了。又比如,贺兰敏之还侮辱了太平公主身边的贴身侍女,让年幼的太平公主,从小就产生了巨大的心理阴影。更有甚者,据史书记载,贺兰敏之和自己的亲姥姥,也就是武则天的亲妈,好像还有一点不可言说的事情。史书上对于这段历史,用的是‘烝’这

  • 中国封禁千年的山,从唐朝开始下禁令:入山者斩,究竟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千年封禁之地铜钹山,中国历史上有没有封过城,唐朝千年古墓事件

    唐王朝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一段繁荣昌盛的时期,百姓安居乐业,统治者以仁义治天下,分封诸侯,各大藩王对朝廷本是礼敬有加,维持着皇室的安稳。然而总有藩王不甘屈居人下,意图谋权篡位、改天换地,导致安史之乱爆发。叛乱平定后,各路诸侯不再对天子忠心耿耿,他们各自为营,明争暗斗,天威已失,地方割据势力占地为王,社会

  • 令人毛骨悚然的“安史之乱”:人口财富损失殆尽,尚武精神遭削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安史之乱进展图,安史之乱最惨烈的守卫战,唐朝尚武

    动了藩镇势力的“奶酪”,凝聚力和战斗力极其可怕!安史之乱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军事制度,当初武则天为了更好的控制天下,她给了府兵制的将军很多权力,因此唐代将领的兵多是世代为兵,忠心于将。而后来杨国忠打算废除府兵制,而使用募兵制,这种雇佣关系的士兵都是听令于皇帝,和皇帝雇佣的少数民族骑兵以组成步骑联军。但杨

  • 杨贵妃和父子混乱关系,说她有体态丰腴之美,看到体重是真丰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杨贵妃容貌复原图,杨贵妃高清免费看,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究竟有多胖

    唐朝是个养天才的朝代,也是一个养美人的朝代,最有名的莫过于杨贵妃。但是这样一位美人却命运多舛,小时候多灾多难,她的父亲在她十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她被寄养在她的三叔家里,机缘巧合下进宫,成就千古传说。杨贵妃和父子混乱关系,说她有体态丰腴之美,看到体重是真丰腴。作为古代四大美女的杨贵妃,自身的气质和过人的

  • 白马驿之祸:9位皇子被杀,30多位忠臣被投进黄河,唐朝走向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上的白马驿之变,唐朝杀薛家三百余口的原因,唐朝被冤杀的将军

    就如同中国许多王朝的末年一样,唐朝末年也曾爆发过农民起义,带领农民的黄巢甚至曾经攻进皇宫,差一步就登基称王。可惜,黄巢的犹豫使他与皇位失之交臂,也给了唐朝喘息的机会,唐朝表面上虽然借着这么一口气存活下来,但实际上早已名存实亡,藏在暗处的掌权者肆意操控着唐朝的皇帝,最终发动了白马驿之祸。这一场变动使九

  • 宰相写“青鹅”二字被杀,群臣疑惑,武则天:把字拆开念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武则天临死前留下的10个字,武则天为自己留下的石碑写什么,武则天登基杀了哪些老臣

    武曌,即武照,指的是武则天。曌是武则天在给自己取的名字,意思是日月凌空照耀大地,是她自己创的字。她一生共创造出十八个字,然而有十七个字已经被废除,只要曌字被流传下来,被人们熟知。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汉字文化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个字不仅有多种引申义,如果把文字拆开,还会有不同的意思。唐朝宰相写“

  • 杨贵妃的前夫、唐玄宗之子寿王李瑁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杨贵妃和寿王李瑁,杨贵妃丈夫是谁李瑁,杨贵妃究竟爱的是李瑁还是唐明皇

    说到杨贵妃很多人都会想到那个姿色出众、精通音律、舞艺超群的美女,也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羞花之貌、环肥之姿,留下了不少千古名句,其中李白最出名的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就是对杨贵妃容貌的赞美。可以说生前杨贵妃享尽了富贵与荣宠,但最后在安史之乱中被逼自尽,令人唏嘘不已。然而,有人想过她的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赢得并不轻松,胜负生死只在一箭,差点被翻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怎么埋伏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有多狠,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电视剧全集

    《旧唐书·长孙无忌传》:“六月四日,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九人,入玄武门讨建成、元吉,平之。”九人皆为秦府武将,比本纪可信。太子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不知阴谋,也一起正常入朝,骑马从玄武门经过。此时,高祖已经获悉了此事,遂将裴寂、萧瑀、陈叔达

  • 李渊那么多儿子为何只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斗得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是同胞兄弟吗,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的关系,李渊为何同时重用李建成与李世民

    太子李建成,出生于公元589年,二子李世民出生于公元598年,三子李玄霸(小说里的李元霸)出生于公元599年,四子李元吉出生于公元603年,五子李智云出生于公元603年。除了这五个孩子之外,剩下的十几个儿子,就全都是唐朝建立之后才出生的了。众所周知,唐朝正式建立于公元618年。也就是说,唐朝建立的时

  • 每日读史:祸水东引,为什么说长平之战楚国才是最大的受益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长平之战对后世的启示,长平之战留下的历史教训,长平之战楚国实力

    [var1]燕、齐:公元前314年,燕国内乱,齐国趁机重创燕国。继位的燕昭王为复仇,正在积极筹划攻齐。赵国:此时正处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其国正在对付心腹之患,即北方戎狄与东面中山。所以,赵国与秦国虽接壤却保持着有限的冲突。这时,秦国面对就只有魏、韩、楚三国。韩、魏两国在伊阙之战中被战神白起斩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