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演义中,司马懿真看穿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三国演义中,司马懿真看穿了诸葛亮的空城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579 更新时间:2024/3/2 23:11:14

有人说空城计是虚构的。而据明代兵书《百战奇略》引用战例。却是真有的。只是当时城中并非仅有弱兵二千,而是有驻军一万余。兵书非野史,凡兵书引用战例,皆是有可信度的。而根据军事常识,凡主帅,则必有精锐亲军护卫。所以,兵弱是不可能的。同时主帅驻地,必亦是大军辎重屯集地。

那么真实情况就是,城内有甲兵一万,军械粮草充足。司马懿真要硬攻,可能会磕掉了门牙。

《奇略》曰:魏延等率蜀军主力东出,而司马懿督魏军约二十万西进。由于行军路线不同,使魏蜀两军错道而过,魏军就直扺了诸葛亮亲驻的阳平城。而所谓魏军二十万,也不可能全涌到阳平城下。军队行进不是逃难,要讲行军序列的。此处略过。

人们谈论演义中的空城计时,常说,城中仅诸葛亮等一干文臣,又无大将,难以一战。故而诸葛亮被迫行险。

如此说法,也是受了演义误导。古代打仗,绝不是像小说中一样,由两军大将出马单挑而定胜负。 决定战斗胜负的,永远是部队的训练、装备与军事组织体系。此为胜负关键,不论古今,皆是如此。

诸葛亮亦绝非文臣,勿用文武分道之后的明清文人去对标汉代的所谓文臣。两汉时文武一体,县令郡守以上的官员,少有文武之分,都是能上阵打仗的。诸葛亮身为蜀汉军事统帅。既然亲驻城中,岂说城中无大将?他自己就是蜀汉第一大将。

又问:那开打后,莫非让诸葛亮带队冲锋?

答:又有谁说打仗,就一定要大将提着长矛身先冲锋的?曹操《军策令》曰:“督帅尚不当亲战”况大将乎!

再看城中万余驻军,按汉代军制,每七百至千人为一营,则城内至少有十个以上营级建制。临战被甲执兵、先登陷阵,那是诸营校尉与军侯屯长们的事。

而大将的职责,就是指挥调度这十余营兵力。论指挥,三囯时能超过诸葛亮的,真不多。

诸葛亮的练兵之能,蜀军营阵之精锐,历年北伐战事中得到了验证,每让魏军不得不坚壁以避其锋芒。

直至诸葛亮病逝后,司马懿详细察看了蜀军遗留营地部置与丢弃的军书文册,深为之折服。叹曰:亮乃天下奇才也!这是史书中浓墨重笔记下的事。

所以,说诸葛亮因大将尽出而无一战之力,实乃不知兵之谬论。

那么,诸葛亮又为何要命诸营偃旗息鼓,而后大开四门洒扫呢? 因为主力不在,以万余兵力对十万大军,众寡悬殊。所以先示之以虚,实则就是用阳谋告诉敌军,城内是真有伏兵,敞开了门也不怕你打。其目的,当然是为了让魏军知难而退。毕竟统帅中军所在地,若是真让敌围困强攻,那也是很伤国家脸面与士气的事。

还有,古代攻城战,亦非想攻就能攻的。

类似这样的攻城,只能用于偷袭。列堂堂之阵攻城,必定要攻具器械齐备,弩砲齐发的火力掩护之下,才能展开攻击,否则就是自杀。

攻城并不是简单的搭个梯子蚁附攀爬,先得离城数里,择地挖壕沟筑营垒。数万大军驻扎地,必须与敌城保持安全距离,岂能草率行事?

然后四出伐木、由随军工匠制造攻城器械等等,这东西体积庞大,无法带着行军,只能现地制造。一切战斗准备就绪,没小半个月根本完不成。別以为,古代打仗只是提根长予拿一把刀拼杀一阵,打仗,自古至今拼得都是体系对抗。

但就算全部准备就绪,仍也不一定攻得下来。无他,就因为守城的是诸葛亮本人,守兵又是诸葛亲自训练出来的劲卒。

况且,魏军顿兵于坚城下,如果再让游弋在外的蜀军主力截断了粮道,那就犯了兵家大忌。而以司马懿之知兵,岂会干这事!

所以,撤军是双赢选择。皆大欢喜。而所谓司马懿忧兔死狗烹、养寇自重者,更是胡扯。东汉三囯,朝廷连部曲私兵都允许,更无猜忌强臣的习惯。魏明帝对司马懿,向来信重,又何来猜忌之说

更多文章

  • “赤壁之战”中,兵力占优的曹操,是如何败给孙刘联军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赤壁之战曹操和孙刘联军兵力分析,赤壁之战曹操真的有百万大军吗,赤壁之战曹操的军队与孙刘的军队

    曹操兵力虽然占优,但却并非占据绝对优势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在提到“赤壁之战”双方兵力时,我们总会想到曹操的八十万大军,从而认为曹操在兵力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然而,真实情况却是,曹操虽然在兵力上占优,但却并非占有绝对优势。所谓“八十万大军”,出自于《江表传》曹操写给孙权的信,其中提到“今(曹操)治水

  • 2000多年前,秦始皇射杀的“大蛟鱼”,到底是什么动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代十大巨鲨,秦始皇杀鲛鱼,秦始皇真实杀过人鱼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统一了天下,并且开创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先河,被学者李贽赞誉为“千古一帝”。只是,在人生晚年,秦始皇做了许多的“糊涂事”,比如寻找长生不老药,而在寻找不死药的过程中,他还曾斩杀过一条“蛟鱼”。那么,这条蛟鱼是“蛟”吗?如果不是,他的真实身份又是什么呢?千古一帝秦始皇

  • 偷袭荆州之后,到夷陵之战前,孙权在谋划什么?别小看了他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夷陵之战孙权真的只有十万兵吗,夷陵之战孙权损失多大,夷陵之战孙权损失了多少兵马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这一年很热闹。上半年,刘备在汉中跟曹操死磕,然后孙权又趁机进攻合肥,形成了刘备跟孙权轮番上场打曹操的局面。到了下半年,关羽发现樊城空虚,趁机发动北伐,一度打得曹操想迁都。随后,曹操不停调派军队援救樊城,并在司马懿等人的建议下,联手孙权打关羽。孙权觊觎荆州久矣,既然关

  •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反遭诸侯攻击,那“挟天子”好处到底是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有实际作用吗,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讲了什么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好还是坏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三国时代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指建安元年 (公元196年)9月,曹操“请”汉献帝迁都许昌,把皇帝控制在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历史背景是这样的:董卓被杀后,政局混乱,中央最高权力频繁更迭,董卓旧将郭汜、李傕作乱,汉献帝仓皇出逃。后来几经周折,皇帝勉强回到洛阳,但洛阳已经被彻底破坏了,

  • 吕后一向刚硬,有仇必报,为何她会默默忍受匈奴单于的羞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吕后为什么被匈奴羞辱,吕后临终前犯了巨大的错误,吕后为什么那么凶狠残酷

    (冒顿剧照)冒顿单于的这个话,充满了挑衅和侮辱。说挑衅,是有“数至边境,愿游中国”这话。显然,冒顿单于并不是真的要到汉朝来旅游,而是有吞并汉朝的意思。说侮辱,表达的地方就更多了,比如“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比如“愿以所有,易其所无”等等。尤其是最后一句,不仅仅是侮辱,简直就是耍流氓了。吕后当然读懂了

  • 26岁追杀曹操,29岁追杀刘备,46岁追杀孙权,这位猛将是何方高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26岁追杀曹操29岁追杀刘备,曹操追杀刘备全过程,曹操杀刘备的历史故事

    然而,在三国时期同样还有一位骑兵猛将,他不仅曾追杀过曹操,甚至刘备、孙权也遭到过他的追杀,他就是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之一,前将军张辽。追杀乱世枭雄张辽,字文远,在他的辉煌一生中,曾经跟随过多位英雄好汉。张辽出生于东汉末年,从小在边境长大,饱受战乱之苦,张辽在战乱的环境之中,不断锤炼自己的本领,练就了一

  • 姜维为避祸黄皓而屯兵沓中,沓中究竟是什么地方?司马昭一招破防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姜维把司马昭困在铁笼山上,司马昭杀姜维片段,内不能制黄皓外不能制姜维

    尽管如此,姜维经常领兵北伐,所以在朝中也没啥人脉关系。同时,刘禅加紧提高尚书令和平尚书事的地位来制衡姜维,为啥呢?因为姜维在担任大将军的时候还兼任录尚书事,有一定的内政决策权。费祎死后,陈祗、董厥、诸葛瞻相继担任尚书令和平尚书事,执掌全国机要,把姜维排挤出决策圈子。这样一来,刘禅就通过玩权术,完美地

  • 项羽分封诸侯,做错一事,杀错一人,埋下兵败乌江的伏笔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项羽为什么要分封18路诸侯,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排名,项羽分封诸侯的真相

    公元前206年,项羽引四十万六国联军入咸阳,先入关中的刘邦还军灞上。项羽焚烧秦宫室,杀秦王子婴灭秦宗族后,为六国复仇之后,开始了分封天下。项羽分封天下十九王,自称西楚霸王,因做错一事,犯了个致命的错误。这埋下了他日后孤军深入作战,兵败乌江自刎人生结局的伏笔。这个错误,有人曾经提醒过他,被他一怒之下煮

  • 憨叔的故事,“阿斗”刘禅连吃刘备三个大耳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欢迎来到憨叔故事专场,点赞收藏关注不迷路,一起听精彩故事。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在三国时期,蜀汉的皇帝叫刘备。刘备是一个赤手空拳打下万里江山,从而达成人生各个目标的奇男子。据野史记载,刘备耳垂到肩膀,面如冠玉,手长过膝,是真真正正的奇男子。但是这个刘备虽然英雄盖世,却有一个让他伤透脑筋的败家

  • 马超和关羽谁更厉害?从3个方面分析,马超只能给关羽打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关羽和马超到底谁最强,马超和关羽谁更灵活,关羽和马超谁更有军事指挥力

    怎么办呢?当时诸葛亮分析刘璋所依赖的也就是马超,刘璋认为马超一定会阻击刘备,由此一来刘璋便奋起抵御。不过,后来诸葛亮亲自出马,说服马超,并且刘备也答应私下悄悄给马超部分精兵,但是前提是马超一定要拿下成都。在史料《三国志·马超传》中记载:鲁不足与计事,内怀於邑,闻先主围刘璋於成都,密书请降。从史料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