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后一向刚硬,有仇必报,为何她会默默忍受匈奴单于的羞辱

吕后一向刚硬,有仇必报,为何她会默默忍受匈奴单于的羞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011 更新时间:2024/2/18 22:11:01

冒顿剧照)

冒顿单于的这个话,充满了挑衅和侮辱。说挑衅,是有“数至边境,愿游中国”这话。显然,冒顿单于并不是真的要到汉朝来旅游,而是有吞并汉朝的意思。说侮辱,表达的地方就更多了,比如“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比如“愿以所有,易其所无”等等。尤其是最后一句,不仅仅是侮辱,简直就是耍流氓了。

吕后当然读懂了冒顿单于的侮辱,所以她非常生气,把这封信拿到朝廷中,把文臣武将召集起来讨论。樊哙当时说,给我十万人马,我将横扫匈奴。季布却说,樊哙这个人,可以拉出去斩了。当年高帝率领四十万大军,尚且被被匈奴困在平城。樊哙说他十万人马就能打败匈奴,难道他比高帝还厉害?再说了,秦朝当年就是强打匈奴,才引发了陈胜起义。而我们现在创伤都没治好,怎么打?

吕后听了后,便放弃了攻打匈奴的打算。回了一封信,说我年老气衰,牙齿脱离,走路不稳,不值得单于你玷污自己。如果我们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还请你宽恕。接着,为单于送去车马这些物品,表示将继续和亲。

这一封回信,可以说非常的低三下四,忍气吞声了……

我们知道,吕后是一个非常刚硬的人。刘邦去世后,她对刘邦的后宫及儿子们大肆屠杀,带来了一场腥风血雨。那么,面对冒顿单于那样的侮辱,她为什么却一反常态,如此的低眉顺眼呢?

(吕后剧照)

我认为,吕后之所以有那样的处事方式,主要有以下一些考虑。

一、无人支持。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史记》的记载没有。司马迁在《史记》中,除了记载樊哙表示愿意带十万兵前往讨伐以外,其他人,包括周勃、灌婴等武将,陈平、王陵等文臣都没有说话。唯一说话的,是季布。

季布本来是项羽手下的一面得力干将,作战勇猛,多次打败刘邦。也因此,刘邦当皇帝后,便发布命令四处捉拿季布,要斩了他报仇雪恨。后来,还是刘邦的车夫夏侯婴站出来为季布说情,刘邦才饶了他,还封他为郎中。

周勃、灌婴、陈平、王陵这些人不说话,说明大家不会支持她。毕竟吕后上台后,对刘邦的嫔妃、儿子及旧臣都有打压。那些人,人人自危,就算不支持,却也不敢说出口,只能用沉默表示。

季布不一样,本身是降臣,而且曾经也是刘邦的敌人,是刘邦欲除之而后快的人。他自然不会帮着刘邦的嫔妃及儿子们说话。而恰恰他不帮他们说话,因此,他说出的话才是比较真实的,也是代表那些没说话的人的心声的。

(樊哙剧照)

二、无将可用。

刘邦当初在攻打匈奴的时候,不得不自己带兵出征,根本的原因,就是无将可用。刘邦厉害的大将是韩信,除此外,彭越、英布也不错。但是都被刘邦和吕后给搞死了。剩下的曹参也在刘肥那里,不可能让他带兵打仗。周勃、灌婴等人,当年已经证明能力比较一般了。

最为关键的是,就算这几个人打仗很厉害,吕后也没胆量把兵权交到曹参、周勃、灌婴任何一个人手里。这些人都是刘邦的忠心老臣,如果他们把兵权拿到手里,联合刘邦剩下的那些儿子们造反,吕后还有活命吗?

吕后对这一点有深刻的感受,他在去世前,反复强调吕禄吕产等人一定要把兵权拿在手里,就说明她知道兵权有多重要。

实际上,真正可以用的,就只有樊哙一个人。然而,樊哙也就是一个壮士而已,再加上那时候他已经很老了,连壮士都算不上,他能带兵打仗吗?刘邦带兵打匈奴的时候,他就参与了的,已经证明他打匈奴不行,能派他去么?再说了,刘邦当年尚且领兵四十万,他却说十万就可以横扫匈奴,可见,他多么没脑子。这样的人去打仗,能赢吗?

三、国内不稳。

吕后之所以敢有恃无恐排除异己,就是因为樊哙在国内掌控着兵权。如果把樊哙派出去了,国内就空虚了,这时候,地方上如果有人反叛吕后,或者朝中大臣想要反叛吕后,吕后都会束手无策。

因此,吕后为了确保国内稳定,无论如何是不敢把樊哙派出去的。

后来,刘盈去世时,吕后光嚎不哭。张良的儿子就对陈平说,这是因为太后手中没拿着兵权,不放心呢。于是陈平建议吕后由诸吕带兵,这样,吕后看见国内稳定了,她的眼泪才流出来了。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吕后实在是不敢和匈奴打这一仗的,因此她也只敢忍气吞声。

(参考资料:《史记》)

更多文章

  • 26岁追杀曹操,29岁追杀刘备,46岁追杀孙权,这位猛将是何方高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26岁追杀曹操29岁追杀刘备,曹操追杀刘备全过程,曹操杀刘备的历史故事

    然而,在三国时期同样还有一位骑兵猛将,他不仅曾追杀过曹操,甚至刘备、孙权也遭到过他的追杀,他就是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之一,前将军张辽。追杀乱世枭雄张辽,字文远,在他的辉煌一生中,曾经跟随过多位英雄好汉。张辽出生于东汉末年,从小在边境长大,饱受战乱之苦,张辽在战乱的环境之中,不断锤炼自己的本领,练就了一

  • 姜维为避祸黄皓而屯兵沓中,沓中究竟是什么地方?司马昭一招破防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姜维把司马昭困在铁笼山上,司马昭杀姜维片段,内不能制黄皓外不能制姜维

    尽管如此,姜维经常领兵北伐,所以在朝中也没啥人脉关系。同时,刘禅加紧提高尚书令和平尚书事的地位来制衡姜维,为啥呢?因为姜维在担任大将军的时候还兼任录尚书事,有一定的内政决策权。费祎死后,陈祗、董厥、诸葛瞻相继担任尚书令和平尚书事,执掌全国机要,把姜维排挤出决策圈子。这样一来,刘禅就通过玩权术,完美地

  • 项羽分封诸侯,做错一事,杀错一人,埋下兵败乌江的伏笔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项羽为什么要分封18路诸侯,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排名,项羽分封诸侯的真相

    公元前206年,项羽引四十万六国联军入咸阳,先入关中的刘邦还军灞上。项羽焚烧秦宫室,杀秦王子婴灭秦宗族后,为六国复仇之后,开始了分封天下。项羽分封天下十九王,自称西楚霸王,因做错一事,犯了个致命的错误。这埋下了他日后孤军深入作战,兵败乌江自刎人生结局的伏笔。这个错误,有人曾经提醒过他,被他一怒之下煮

  • 憨叔的故事,“阿斗”刘禅连吃刘备三个大耳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欢迎来到憨叔故事专场,点赞收藏关注不迷路,一起听精彩故事。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在三国时期,蜀汉的皇帝叫刘备。刘备是一个赤手空拳打下万里江山,从而达成人生各个目标的奇男子。据野史记载,刘备耳垂到肩膀,面如冠玉,手长过膝,是真真正正的奇男子。但是这个刘备虽然英雄盖世,却有一个让他伤透脑筋的败家

  • 马超和关羽谁更厉害?从3个方面分析,马超只能给关羽打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关羽和马超到底谁最强,马超和关羽谁更灵活,关羽和马超谁更有军事指挥力

    怎么办呢?当时诸葛亮分析刘璋所依赖的也就是马超,刘璋认为马超一定会阻击刘备,由此一来刘璋便奋起抵御。不过,后来诸葛亮亲自出马,说服马超,并且刘备也答应私下悄悄给马超部分精兵,但是前提是马超一定要拿下成都。在史料《三国志·马超传》中记载:鲁不足与计事,内怀於邑,闻先主围刘璋於成都,密书请降。从史料来看

  • 不顾诸葛亮劝阻,刘备执意要杀掉此2人?事后来看还是刘备更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诸葛亮给刘备的三条锦囊妙计,诸葛亮和刘备之间的所有事件,诸葛亮与刘备的分歧

    董卓死后,曹操、袁绍、袁术等各地势力纷纷崛起。天下虽然乱了,但却总有人在坚持自己心中的道义,这些坚持自己心中大道的人之中,最为被后人熟知的就是汉室皇叔——刘备。汉献帝退位三国时期天下大乱,在经历多年战乱之后,最终形成了以曹魏、孙吴和蜀汉为首的三国鼎立的局面。天下13州,曹魏政权独占了9州,蜀汉占领了

  • 关羽、张飞死后封神,为何赵云不行?你看赵云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羽张飞能死后封神为何赵云不行,赵云单骑救主赵云的特点,历史上关羽与赵云谁厉害

    虽然说,“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都是属于蜀中五虎上将,但是,关羽和张飞极为特殊,因为他们从桃园三结义开始,便跟随刘备,是刘备的结拜兄弟,从这一关系的亲疏程度上,是赵云等人无法与之匹敌的。《三国演义》中,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关羽,关于生前战绩斐然,从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诛杀颜良文丑、水淹七

  • 为何诸葛亮偏要让关羽守华容道?若换别的武将,刘备的麻烦就大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派关羽守华容道,诸葛亮为什么让关羽守在华容道,如果诸葛亮没有派关羽守华容道

    建安十三年,一统北方的曹操亲率80万大军,想要就此一统天下。面对来势汹汹的曹军,孙刘两家被迫联合抗敌,一场足以改变后汉三国历史的惊世之战就此拉开了序幕。曹操兵败华容道为了一举平定天下,曹操此次出征可谓是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战船、水师每一项战争所需的资源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开战前夕,曹操更是以大汉天子

  • 为何张飞一遇到吕布武力就暴涨,多次大战而不败,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正史吕布和张飞谁厉害,正史里张飞和吕布正面交战过吗,真实历史上张飞和吕布交手

    一方面是说他长相英俊潇洒,高大威猛,让人一见就会眼前一亮,被他的相貌和气势所吸引。另一方面就是指他的实力,吕布力大无比,技术高超,而且有勇有谋,是个难得的人才。吕布不仅自身条件好,他还拥有天下人都想得到的宝贝,一个是天下第一宝马——赤兔马。马通体红色,凶猛得像老虎,乃是马中极品。另一个则是有“闭月”

  • 临终之前,诸葛亮留下了12字预言,千年后预言字字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死前预言大全,诸葛亮死前一个月的预言,诸葛亮临终前留下12字预言

    对于诸葛亮,很多人都是通过《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了解到的,现在他虽然去世了千年之久,但诸葛亮的“江湖”依然没有结束,人生的传奇历久弥坚。可以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奇门异术还略有知晓,并在民间留下了诸多的故事。曾经,诸葛亮在去世之前留下了“12个字”,而这12个字在千年之后全部应验了。这是一种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