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丘湖
高唐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经有2800多年了。春秋时期,齐国就设置了高唐邑,作为保卫齐国西部边境的重要城池。当时的高唐县城并不在现址,而是在现在禹城县境内的“禹息故城”。禹是大禹,息是息土,是传说中的一种可以自己生长的土,可以用来堵洪水。“禹息故城”据说是大禹治水的指挥部之一。后来,因为黄河泛滥,才把高唐县迁到现在这个地方。
到了西汉初,高唐置县,一直到元代升为高唐州,至民国初年才又撤州复县。水浒中“李逵大闹高唐州”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直到现在,县城内还有柴府花园、李逵井等名胜。
柴府花园
高唐为什么叫高唐呢?有人说得自于古“高国”, 有人说因为古代县境内有座山叫唐山,因此得名。据东汉学者高诱说:“高,大也,唐,防也。高唐亦大防之意。”这倒是符合齐国设置高唐邑的初衷。总之因为时代太过久远,已经没有确切的答案了。高唐的县名叫的好好的,但是历史上却有三次不得不改名,并且是因为三个皇帝。
第一次是得罪了武则天。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成为中国第一个女皇。但是武则天对高唐这个名字很不满,因为她非常忌讳这个“唐”字,并且在唐前面还有个“高”字,那就更不爽了,于是武则天下令:改。改成什么呢?把“唐”改成老娘的姓——“武”,把“高”改成崇高的“崇”,比高还高,从此高唐就叫崇武县了。顾名思义,就是崇拜武则天的意思。
当然了,后来人家老李家又复了国,就在公元705年恢复了高唐的原名。
再后来还有两次,都是因为避皇帝讳而改名。一次是公元907年,朱温取代了唐朝,建立后梁,因为“晃”与“唐”同韵母“ang”,为避帝讳,欲改高唐之名,因县城东南有小土山,其形如鱼,称鱼丘山,于是改称鱼丘县。923年,后梁被后唐所灭,第二年复名高唐县。
再一次是公元936年,石敬瑭被契丹立为皇帝,改国号后晋,因“瑭”与“唐”发音相同,于是改高唐县名为齐城县。当然,等后晋一玩完,县名就又改回来了。
这就是高唐三改县名的故事。俗话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无论多么强大的王朝都会被扫进历史的故纸堆,与其改地名显威风,不如干点实事好事,在历史上留下良好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