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皇帝登基遭宗室元老挑战?殿帅带禁军护航?

北宋皇帝登基遭宗室元老挑战?殿帅带禁军护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311 更新时间:2024/2/18 9:00:09

宋仁宗是北宋第四位皇帝,三个亲生儿子全部夭折后,便收养了宗室赵允让第十三子赵宗实为子,仁宗去世后,赵宗实继位,是为宋英宗,但英宗继位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曾遭到宗室元老赵允弼的强力挑战,英宗最终能够顺利登基,宰相韩琦居功甚伟,但殿前都指挥使李璋同样功不可没!

李璋,字公明,是北宋外戚,为宋仁宗的舅舅李用和之子,凭恩荫补三班借职,积官为天平军节度观察留后、知澶州,累迁武胜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

任职期间,李璋擒捕敢于白天杀害县令、拦路抢劫的盗贼;征调民夫筑路数十里,夹道植柳,颇有政绩,但李璋一生中最值得称道之事,当属帝位交替之际,带兵震慑觊觎皇位的宗室赵允弼,保证英宗顺利登基,避免了北宋王朝出现内乱。

宋英宗赵宗实原本是宗室赵允让之子,四岁时被无子的仁宗收养,但仁宗并未给予赵宗实皇子的名分,因为仁宗并不甘心将皇位传给别人,同时对自己生育子嗣尚且抱有一丝希望,故大臣们纷纷催促仁宗早立接班人时,仁宗称:朕很快就有儿子了,你们再等等。“后宫一二将就馆,卿且待之。”

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豫王出生后,仁宗大喜,立即把赵宗实送回家中。令人遗憾的是,豫王和其他两个男孩先后夭折,仁宗再次面临无子的尴尬处境,只得再次把赵宗实接到宫中,并于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立为太子,改名赵曙

赵曙并非成为仁宗皇子的唯一人选,其时,仁宗后妃和宦官们也都有各自的人选,所以,赵曙并未得到所有人的支持和拥护。

仁宗也意识到这一点,担心自己驾崩后,赵曙继位时出现不可预测的变故,就提前找到两个重量级人物,托付他们为赵曙保驾护航,他们一个是宰相韩琦,另一个就是殿前都指挥使李璋。“宴近臣群玉殿,酒半,命大盏二,饮韩琦及璋,如有所属。”

殿前都指挥使,也被称为“殿帅”,掌握“三衙”之一的殿前司禁军,《水浒传》中的高俅即为此职,三衙虽然没有调兵权,但在京城内,殿帅对朝局还是有极大的影响力,绝对不容小觑,宋仁宗为了让李璋这位表兄弟能够尽心竭力,还亲自书写了“忠孝李璋”四个字赐给他。

仁宗驾崩后,朝局果然出现暗流涌动之势,摄政的曹皇后首先发难,她对赵曙被立为皇子一直颇有微词,此时更是公然对宰相韩琦宣称“官家无子”,韩琦说:“皇子在东宫,何不便宣入?”曹皇后却说“只是宗室,立了他,后莫有人争?”

对赵曙被选为北宋王朝的接班人一事,宗室元老赵允弼一直忿忿不平,此刻更是跳出来质问韩琦:“岂有团练使为天子者,何不立尊行?”团练使指的即是赵曙,因为赵曙此前的官阶仅为岳州团练使,而尊行则指的是自己,赵允弼与仁宗同辈,比赵曙高一辈,且被封为北海郡王,辈分和官阶都要高于赵曙,故有此言。

当时,觊觎皇位的宗室不止赵允弼一人,还有人暗中煽动三衙禁军,传播流言,一时间,军心惶惶,“时禁卫或相告,乾兴故事,内给食物中有金,既而宫中果赐食,众视食中无有,纷纷以为言。”

三衙禁军一旦卷入此事,后果将不堪设想,宰相韩琦面对曹皇后和赵允弼能够据理力争,毫不退让,可禁军一旦有异动,恐怕根本无力阻止。

关键时刻,李璋挺身而出,召集禁军士兵训话:“天子未临政已优赏,汝何功复云云,敢喧者斩!”于是,“众乃定”,李璋及时的制止了士兵喧哗和传播流言,稳定了军心!

执政此前打算加强京城警戒的兵力,李璋担心部队调动,会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否决了这个提议。“帝崩,执政欲增京城甲士,璋曰:例出累代,不宜辄易。”

北海郡王赵允弼在韩琦面前飞扬跋扈、气势凌人,但当李璋率领全副武装的殿前司禁军赶到之时,赵允弼气焰顿消,不敢继续坚持皇位继统应当“立尊行”的论调。

李璋和侍卫亲军马军司指挥使(马帅)郝质嘱咐殿前班值士兵:“一会入殿之后,看到我们叩拜新君时,你们就跟着一起跪拜。”

李璋向宰相韩琦请求上殿拜见新君,韩琦向曹皇后禀报,得到允许后,李璋上殿,看到太子赵曙散发被面,覆以帽子,便上前轻轻拨开其头发,确认是赵曙无误之后,立即退后几步,跪下高呼万岁,殿前诸班值士兵随即跟着山呼跪拜。“徐搢笏拂开发,审观之,降殿山呼拜,殿前班亦山呼拜。”

眼见禁军都参拜新君了,赵允弼也只好跟随众人跪下行礼,彻底打消了身登大宝的念头。

这一年,赵曙已经三十多岁了,在即位之前竟然披头散发、狼狈之极,可见其虽为仁宗指定的接班人,却对自己能够顺利继位并没有多大信心,甚至一直处于惶恐不安之中,连最起码的仪表都无法顾及,赵曙继位之后出现精神方面的问题,应该和这次受到的强烈刺激有一定的关系。

赵曙即北宋王朝第五位皇帝宋英宗,宋英宗对李璋的拥戴心怀感激,不仅让李璋兼武胜军节度使,还诏令李璋管军,同百官入。

觊觎皇位的宗室赵允弼则被英宗拜为中书令,徙往东平府,熙宁二年,赵允弼去世。

李璋和韩琦坚定的支持英宗继位,避免了北宋王朝在皇位交替之际出现内乱,得到世人的赞誉,“时朝论称有如此宰相、殿帅,天下岂不晏然!”

宋神宗时期,李璋以振武军节度使知郢州,还朝时,在襄州去世,时年53岁,追赠太尉,谥“良惠”,朝廷录其子五人,各迁一官,未仕者三人,为左侍禁。

李璋虽然是外戚出身的武将,但喜欢读书,所有俸禄全部用来购书,以至于去世后竟然没钱治丧,李璋的弟弟驸马都尉李玮向襄、唐、许三州各借一千缗官钱才得以置办丧事,事后,将所借之钱还给朝廷左藏库,宋神宗知道后,将李玮所借之钱全部赐还,“其以所贷钱赐之。”

标签: 宋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里谋士众多,他们都各有什么绰号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诸葛亮,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每一个主公都有着自己得力欣赏的谋士,这些谋士弥补了武将的不足,和武将们相互配合,为自己国家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魏国曹操最推崇的谋士就是郭嘉了,郭嘉虽然年轻,但是他的计谋确实是天下无双,吴国的孙权最欣赏的谋士就是周瑜了,周瑜不仅相貌堂堂,而且才华横溢,而蜀国的刘备更是运气很好

  • 王肯堂有着哪些医疗学说?对后世有着什么影响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王肯堂,明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1、王肯堂对伤寒的贡献。王肯堂虽然不能说是伤寒大家。但《伤寒准绳》却倾注了他一生学《伤寒论》、研究伤寒学说、治伤寒病、论伤寒学派得失的心血,对后世伤寒的研究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王肯堂尊祟张仲最。认为张仲景若儒门之孔子,2000年以来的名医。为后世所师承者未有不从仲景之书悟入者。他认为伤寒之法不仅仅可以

  • 唐德宗想做圣明君王,为什么天下反而混乱,他做得很糟糕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我们可能知道唐德宗并不是一个优秀的皇帝,因为他任用宦官、埋下祸根,整个朝廷被小人把持。即便后来的皇帝再怎么努力,也没有挽救回来,他的儿子做没有到半年的皇帝就被逼下位子。其实在他年轻的时候,他曾心想要改变国家的命运,但是他经历了多次的忧患之后,开始转变性格反而不能容忍朝臣。有后人评价说,他这个人猜忌刻

  • 她是陈朝受宠的妃子,最后却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丽华,南北朝,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关于中国古代的一位皇后的故事。在中国古代,有过许多的君王,他们统治着他们所在的那个时代,有一些是中国人们心中的一代明君,他们为了国家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前进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是因为他们的出现那个时代的老百姓的生活才会过得安定、和谐,也就才能安居乐业、国泰民安。但是在中国的历史

  • 古代凌迟是怎么割下500刀的?优秀刽子手才会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一个正宗的刽子凌迟高手,为了练出一手凌迟绝活,狱押司的刽子手与大肉铺一般都建立了密切的联系,遇到执刑的淡季,师傅就带着他们,到肉铺里义务帮工。他们将不知多少头肥猪,片成了包子馅儿,最后都练出了秤一样淮确的手眼功夫,说割一斤,一刀下来,决不会是十五两。接下来是一个500刀级的优秀刽子高手的表演。首先刽

  • 3500年前股商时期的大国:孤竹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孤竹国,春秋,历史解密

    早在3500年前的股商时期,幽燕大地就曾诞生过一个北方大国—孤竹国,他从建立到灭亡,在历史上整整存在了1000余年。孤竹国是商汤分封的北方诸侯国,存在于殷商、西周、春秋时代,在西周以前一直是幽燕地区维护商王朝统治的北方大国,其疆域包括今天的河北北部,京、津和辽宁西部及内蒙古南部的广阔地区,孤竹国比后

  • 西藏不平,康熙帝的晚年为什么这么多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01异常不顺的晚年生活清王朝的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在历代帝王中可算是长寿者。从少年时期铲除权臣鳌拜,到讨平漠北、收复台湾等“不世之功业”。康熙的人生,真可以说是几近完美无缺。但是,这样一种认识,毕竟来自于他人,如果看看康熙朝末年所发生的事,我们会发现,康熙本人实际上过得异常不顺,那么是什么原

  • 崔杼弑君,元老级别的晏婴为什么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崔杼弑君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产生过一块儿骇人听闻的弑君恶性事件,弑君的人叫崔杼。崔杼的先祖是齐国创建者姜尚(姜子牙,吕尚)的儿子齐丁公姜汲,崔姓是齐丁公后人的一支。所以崔杼是齐国世族后代,在齐国也算是上卿。崔杼少年的时候深受齐惠公信任。齐惠公死后,齐顷公即位。齐国大夫高固(齐文公之子公子高后人)、国

  • 孙殿英进入陵墓后,为什么把乾隆的牙齿全敲掉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孙殿英这个军阀头子,之所以在我们国家现在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并不是因为他当年打了多少胜仗,也不是因为他干了多少卖国的勾当,而完全是因为他与东陵盗宝这件事纠葛在了一起。人们每次提到他的名字,总是会想起曾经发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的事情;而提起那个事件的时候,也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他当年盗墓时做出的最大

  • 他姨妈是皇帝宠妃,而他自己是开国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彬,北宋,历史解密

    曹彬是北宋开国功臣中,最为特殊的一个人物,曹彬特殊在哪呢?张氏是曹彬的亲姨妈,是后周君主最宠爱的嫔妃子之一。所以,曹彬算是后周的皇亲国戚了,而此时的赵匡胤是后周的官员,俩人相交不多,只是普通的同事关系而已。然而,赵匡胤登基为皇帝之后,俩人之间君臣相处和睦,对于曹彬,赵匡胤总是委以重任。这是到底怎么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