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生平两次看走眼,看错了哪两个人?

诸葛亮生平两次看走眼,看错了哪两个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819 更新时间:2024/2/13 17:20:25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多智近乎妖”的形象,能借东风能借箭,能观天象能观人。其实我们知道,作者将蜀汉集团摆在了一个正统的位置上,诸葛亮恰好适应了“忠臣”这个角色,所以被美化一些很正常。真实的诸葛亮并不是完人,他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时,曾经拿出了《隆中对》,将天下大势分析得头头是道,这是诸葛亮在观天下方面的最高成就;而诸葛亮生平两次看走眼,都是看错了人,而且这两人都深刻地影响了蜀汉的命运,也造就了诸葛亮身上的两大争议点。

被诸葛亮高估了能力的人,谁都知道是马谡。不过诸葛亮对待马谡的态度始终有一些疑点,首先是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病逝前,曾经专门叮嘱过诸葛亮,马谡“言语浮夸、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为什么诸葛亮没有听从呢?

笔者认为,诸葛亮在隆中时曾经以管仲乐毅自比,跟了刘备以后,诸葛亮也把自己摆到了一个出谋划策、掌管大局的位置上,处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必须要有极度的自信,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诸葛亮的识人自信放在马谡身上,就让他吃了大亏。

其次,之前诸葛亮率军讨伐雍闿,马谡确实给过“以心理战为上”的好建议,帮助诸葛亮平定了南方,可马谡除了会提建议,并没有亲自带兵上过战场;公元228年,诸葛亮出祁山北伐,棉结街亭这个战略要地,诸葛亮为什么违背众人的意见,坚持让马谡带兵做先锋呢?

最大的可能,就是诸葛亮在给马谡机会,让他立功。身处诸葛亮的位置,光有忠心和能力也是不够的,诸葛亮也需要培植一定的势力。在《三国演义》中,是马谡主动请缨诸葛亮才派了他;而在历史上,诸葛亮是自己考虑后派了马谡的,结果导致街亭失利,北伐功败垂成。

而被诸葛亮低估了忠诚度的人,就是名将魏延。魏延虽然没有跻身“五虎将”,但他的实力是不容置疑的。巧合的是,魏延的情况与马谡完全相反,因为刘备生前欣赏重用魏延,到了诸葛亮时期,魏延的地位就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后,谁都以为他会让张飞做汉中太守,刘备却出人意料地提拔魏延,可见刘备是很信任倚重魏延的。魏延脑后没什么反骨,但他“性情极恶”,不擅长跟人打交道,诸葛亮曾经拒绝过他的“子午谷奇谋”,长史杨仪跟他势同水火。

不知为何,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前,似乎对魏延有几分疑心,宣布遗命把魏延排除在外,使得后来杨仪抓住机会,以“谋反”之名铲除了魏延,这一切难道诸葛亮料不到?魏延之死对蜀汉无疑是一大损失,此后“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标签: 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光武帝刘秀为什么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不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秀,汉朝,历史解密

    汉光武帝刘秀作为东汉王朝的建立者,他的历史知名度为什么那么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类的皇帝早已经化为尘埃的时候,他们的名气,他们的故事却反而有增无减,陆续被戏曲界、小说家、导演融入了他们的作品之中。可是汉光武帝刘秀融入泥土、化为尘埃时,却是真正的被时间所抛弃,被人们所忘却了,尤其中国的戏曲界,对刘秀

  • 大禹为什么要攻打三苗国?后来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苗国,上古,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大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重要性在于虽然大禹不是夏朝的开国君主,但是他做好了家天下一切的准备工作,到大禹去世的时候,其儿子启已经实力相当强大,其他人已经构不成对其威胁,所以夏朝就这样子建立起来了。而这样的一个过程,其实非常艰苦。那么,从部落首领到王朝君主的过程之中,一定不是那么容易的过

  • 唐朝时期,酒的来源途径是什么?探索酒文化的发展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酒文化,历史解密

    华夏有着悠久的酒文化历史,在不同的朝代有着独特的酒文化,酒文化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风气以及群众价值观的改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朝是古代历史上的盛世阶段,当时百姓生活的水平与其他朝代相比,显然更加富裕,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唐人的饮食文化中便出现了酒。不

  • 曹伯阳的称霸计划:他继位时曹国的局势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伯阳,春秋,历史解密

    1.曹国的内乱:曹平公在位只有四年就去世了,其子午继位,就是曹悼公。曹悼公在位的九年时间里,曹国并没有复兴,曹悼公也只是跟着晋国,郑国等大国一起参加一些会盟,在诸侯纷乱的社会里扮演一个配角,曹悼公去世后,其弟曹声公继位。曹声公第五年,曹悼公的弟弟通杀了曹声公,自立为君,就是曹隐公。曹隐公第五年,曹隐

  • 张飞和关羽都是一介布衣,为何武艺却如此高强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关羽,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中,武艺高强的人有很多,像什么,吕布,关羽,张飞,马超,赵云,他们的武艺高强,异常勇猛,都是那个时代一等一的猛将。但是按道理武艺高强的将领都是经过精挑细选,都是经过严格的训练和选拔的,但是关羽和张飞在没有跟随刘备之前,只是一介布衣,为什么跟随了张飞和刘备之后武艺却如此高强呢,感兴趣的读

  • 玄武门之变的导火索是什么?李建成主导的昆明池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昆明池政变是一次皇权之争,这次的主角便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武德九年,六月一日。唐朝边境乌城传来战报,突厥数万骑兵围攻乌城。这次是李建成主动出击,李建成主动向朝廷推荐李元吉做统兵元帅率军北征,李渊同意。李元吉很清楚李建成推荐自己的理由,于是他向朝廷申请抽调秦王府的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

  • 公孙述自称“白帝”,与刘秀争天下最后惨遭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公孙述,汉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公孙述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西汉末年,在王莽夺得天下大权之后,百姓生活也变得更加困苦,不久天下的豪杰们便纷纷揭竿而起。一时间,国家又陷入到连年的征战之中。在众多军阀中,当时占据蜀地的公孙述雄踞一方,他号称“白帝”,还与汉

  • 反清复明四大帝王:其中一位改名换姓,冒充崇祯十世孙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明朝,历史解密

    “反清复明”是反清民众提出的口号,希望推翻清朝,恢复大明统治。而事实上,清朝造反的人只是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真正恢复大明统治的少,大多数都是自立为帝王,成不成先过把瘾再说。下面就说说反清复明四大帝王,其中一位改名换姓,冒充崇祯十世孙。舒光富(1814—1855)。贵州遵义人,乳名舒大,幼读私塾,

  • 诸葛亮最初选定一位接班人,悉心培养二十年却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乔,三国,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诸葛乔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对于三国史事,许多读者想必都充满兴趣,不过在子渊看来,三国最为精彩之处却恰恰在三国君主称帝以前。曹公以察举孝廉步入仕途,起义兵讨群凶,驰骋中原志在九州,却未曾想在赤壁摔了大跟头,一统天下的局面

  • 赵匡义射箭射死嫂子,赵匡胤为何没生气?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匡胤,北宋,历史解密

    北宋时期,有位宋太祖,赵匡胤,他精通军事政治,也精通武术,他也是宋朝的开国皇帝。959年,周世宗驾崩之前,让他来看官禁军,之后的皇帝继位不久,他就攻打了很多联军,陈桥兵变完成回京城之后,原来的皇帝被迫让位,他就成了皇帝,国号为宋,在历史上成为“北宋”,他在位的时候,他也非常热衷于统一全国,会解散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