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光武帝刘秀为什么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不高?

汉光武帝刘秀为什么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不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819 更新时间:2023/12/6 9:14:19

汉光武帝刘秀作为东汉王朝的建立者,他的历史知名度为什么那么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类的皇帝早已经化为尘埃的时候,他们的名气,他们的故事却反而有增无减,陆续被戏曲界、小说家、导演融入了他们的作品之中。

可是汉光武帝刘秀融入泥土、化为尘埃时,却是真正的被时间所抛弃,被人们所忘却了,尤其中国的戏曲界,对刘秀更是敬而远之,喜欢不起来,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

归根到底其实只有一个原因,刘秀太完美了,以至于被完美所累,成为了一个毫无名气的创业帝王,说到这里可能会有很多人迷惑,完美不是好事吗?中国的皇帝之中缺乏的不就是这样的人吗?这样的人更应该被宣扬才是啊!怎么会因为完美而成为他名气之低的原因呢?

弄明白这些问题之前,首先要搞清楚一个概念,就是完美的人是没有任何话题性的,没有话题性自然就不会有人帮他宣传,没有人帮他宣传当然也就会慢慢的被历史遗忘,就像今天的很多明星,为什么明明演技爆棚,却总是火不起来,因为他们的身上没有绯闻,没有绯闻就不会有记者追踪报道,宣传曝光,这样的明星自然也就不会有媒体记者喜欢,火不起来也就不难理解。

古今中外,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年代,不管是谁,想要有知名度就离不开传播,过去的传播渠道,只能通过戏曲界,民间百姓的口口相传等方式,所以,功绩多少取决于本人自己的能力,而名气大小则取决于民间百姓的传播。

但是民间传播有一个特征,他们不会传播一个人身上的优点,只会传播一个人身上的缺点,因为人性天生喜欢的就是谈论他人的是非,用今天的词就是八卦,这就是为什么秦始皇、汉武帝、曹操赵匡胤杨广李世民等人在民间的人气指数始终居高不下。

民间对于上述帝王的传播,功绩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他们身上的污点,比如秦始皇的暴政、虐民;汉武帝的杀伐、求仙丹;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欺负后周的孤儿寡母,宋朝被外族的凌辱;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囚父屠侄等事件。

至于曹操的污点就更多了,这一点相信即使不说,也都明白,所以曹阿瞒很荣幸的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名气最大的人,不是因为功绩,而是因为他的绯闻。这些帝王身上的污点,在刘秀身上却根本没有。

他有的只是傲人的功绩、巅峰的人生、高尚的品格。他出身农民,青年时期因为下地耕种而获得劳模的荣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是他打的;妻子贤惠,儿女成器;善待功臣,封侯者多达三百人之多,与功臣共享天下,绝不搞兔死狗烹的那一套;最有学问,最有心胸等等。

可以说刘秀是中国历史上被史学家,历代臣子最为推崇的皇帝,没有之一,后世之人都梦想能够遇到一个汉光武帝刘秀这样的主子,但是刘秀这样的人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像三国时期的袁绍、曹操、孙权等人都是在刻意模仿刘秀,比如袁绍当时在河北制定天下战略的时候,曹操的官渡焚书、得陇望蜀等事件都是出自刘秀之手,而袁绍和曹操只是对心中偶像的一个模仿。

所以刘秀在政治界的声誉、人气、受欢迎度很高,在民间的人气却很低,因为政界皇帝、官员和民间、戏曲界的角度、关注点不同,影响一个人的历史地位恰恰是民间、戏曲、荧屏所决定。

标签: 刘秀汉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禹为什么要攻打三苗国?后来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苗国,上古,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大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重要性在于虽然大禹不是夏朝的开国君主,但是他做好了家天下一切的准备工作,到大禹去世的时候,其儿子启已经实力相当强大,其他人已经构不成对其威胁,所以夏朝就这样子建立起来了。而这样的一个过程,其实非常艰苦。那么,从部落首领到王朝君主的过程之中,一定不是那么容易的过

  • 唐朝时期,酒的来源途径是什么?探索酒文化的发展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朝,酒文化,历史解密

    华夏有着悠久的酒文化历史,在不同的朝代有着独特的酒文化,酒文化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风气以及群众价值观的改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朝是古代历史上的盛世阶段,当时百姓生活的水平与其他朝代相比,显然更加富裕,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唐人的饮食文化中便出现了酒。不

  • 曹伯阳的称霸计划:他继位时曹国的局势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伯阳,春秋,历史解密

    1.曹国的内乱:曹平公在位只有四年就去世了,其子午继位,就是曹悼公。曹悼公在位的九年时间里,曹国并没有复兴,曹悼公也只是跟着晋国,郑国等大国一起参加一些会盟,在诸侯纷乱的社会里扮演一个配角,曹悼公去世后,其弟曹声公继位。曹声公第五年,曹悼公的弟弟通杀了曹声公,自立为君,就是曹隐公。曹隐公第五年,曹隐

  • 张飞和关羽都是一介布衣,为何武艺却如此高强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关羽,历史解密

    在《三国演义》中,武艺高强的人有很多,像什么,吕布,关羽,张飞,马超,赵云,他们的武艺高强,异常勇猛,都是那个时代一等一的猛将。但是按道理武艺高强的将领都是经过精挑细选,都是经过严格的训练和选拔的,但是关羽和张飞在没有跟随刘备之前,只是一介布衣,为什么跟随了张飞和刘备之后武艺却如此高强呢,感兴趣的读

  • 玄武门之变的导火索是什么?李建成主导的昆明池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昆明池政变是一次皇权之争,这次的主角便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武德九年,六月一日。唐朝边境乌城传来战报,突厥数万骑兵围攻乌城。这次是李建成主动出击,李建成主动向朝廷推荐李元吉做统兵元帅率军北征,李渊同意。李元吉很清楚李建成推荐自己的理由,于是他向朝廷申请抽调秦王府的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

  • 公孙述自称“白帝”,与刘秀争天下最后惨遭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公孙述,汉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公孙述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西汉末年,在王莽夺得天下大权之后,百姓生活也变得更加困苦,不久天下的豪杰们便纷纷揭竿而起。一时间,国家又陷入到连年的征战之中。在众多军阀中,当时占据蜀地的公孙述雄踞一方,他号称“白帝”,还与汉

  • 反清复明四大帝王:其中一位改名换姓,冒充崇祯十世孙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明朝,历史解密

    “反清复明”是反清民众提出的口号,希望推翻清朝,恢复大明统治。而事实上,清朝造反的人只是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真正恢复大明统治的少,大多数都是自立为帝王,成不成先过把瘾再说。下面就说说反清复明四大帝王,其中一位改名换姓,冒充崇祯十世孙。舒光富(1814—1855)。贵州遵义人,乳名舒大,幼读私塾,

  • 诸葛亮最初选定一位接班人,悉心培养二十年却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乔,三国,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诸葛乔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对于三国史事,许多读者想必都充满兴趣,不过在子渊看来,三国最为精彩之处却恰恰在三国君主称帝以前。曹公以察举孝廉步入仕途,起义兵讨群凶,驰骋中原志在九州,却未曾想在赤壁摔了大跟头,一统天下的局面

  • 赵匡义射箭射死嫂子,赵匡胤为何没生气?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匡胤,北宋,历史解密

    北宋时期,有位宋太祖,赵匡胤,他精通军事政治,也精通武术,他也是宋朝的开国皇帝。959年,周世宗驾崩之前,让他来看官禁军,之后的皇帝继位不久,他就攻打了很多联军,陈桥兵变完成回京城之后,原来的皇帝被迫让位,他就成了皇帝,国号为宋,在历史上成为“北宋”,他在位的时候,他也非常热衷于统一全国,会解散兵权

  • 赫连勃勃:十六国时期胡夏国的建立者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胡夏国,晋朝,历史解密

    赫连勃勃(381年-425年),原名刘勃勃,或字敖云(北魏皇帝拓跋嗣给他取个侮辱性名字“屈孑”,屈孑是卑下之意,《晋书》误作为其表字。),匈奴铁弗部人,十六国时期胡夏国(又称赫连夏)建立者。其父刘卫辰曾被前秦天王苻坚任为西单于,督摄河西诸部族。407年,刘勃勃杀没弈干,并吞其部众,自立为天王,大单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