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明朝多贪官,清朝多清官呢?

为什么明朝多贪官,清朝多清官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999 更新时间:2023/12/5 6:25:36

翻开中国历史,就能看到奇怪的一幕,即:谈到明朝清官,翻来覆去就海瑞等少数几人,相反贪官非常多,但谈到清朝清官,却是一说一大堆,比如汤斌、于成龙、孙嘉淦、施世纶、刘墉、曾国藩等,前前后后至少10多个广为流传的。

其实,不仅明朝给人印象贪官众多、清官稀少,而且汉唐宋元都是如此,唯独清朝给人清官多的感觉。那么,为啥清朝的清官如此之多?

需要说明的是,清朝和明朝官员俸禄一样,而且明朝物价较低,清朝物价较高(明朝中后期美洲白银大量涌入中国,导致货币贬值),反正清朝官员靠死工资,基本上别想让一家人小康生活。

首先,清朝历史上的某些清官,是不是真清官?

受清宫剧戏说的影响,原本并非清官之人,如今堂而皇之的成了清官,最典型的是刘墉。

刘墉名气非常大,鼎鼎大名的刘罗锅就是他,但刘墉爷爷刘棨是四川布政使,父亲是刘统勋。鲜为人知的是,刘墉当官不用参加科举,而是直接参加殿试,最后成绩还算行,但真正起家是靠主动掀起的文字狱(本已平息,却被刘墉又挑出),从而得到乾隆欣赏。

当然,官三代也有一颗清廉的理想,不能因此否定刘墉清廉,然而刘墉北京居所的驴肉胡同(礼士胡同),简直豪到天了,清朝人也看不下去,留下“(刘墉)故地在驴市胡同西头,南北皆是”的记载,真正清廉之人,能在北京二环之内置办如此房产?

更为夸张的是,刘墉用的纸张,都布满了金丝。演和珅出名的王刚,在鉴宝时说了这么一句话,令人捧腹:“这老东西,骗了我这么多年!”

其实,不仅是刘墉,清朝还有一些官员,比如施世纶、李卫田文镜等人,要么是官后代,要么是捐官出身(花钱买官,岂能不捞回来),即便他们不贪,不会利用手里权力,让家族得利?因此,宣传他们是大清官的人,真不怕天打雷劈!

其次,清朝清官有没有宣传,或者夸大的嫌疑?

翻开中国历史,会看到有趣的一幕,除了清朝皇帝,其他王朝的皇帝,鲜有夸赞官员清廉的。海瑞够清廉吧,万历皇帝夸他是清官了吗?没有,海瑞清廉是真清廉,靠的是身体力行,从而形成天下共识,但清朝的清官,往往需要皇帝盖章确认一下。

康熙称赞于成龙是“天下第一廉吏”,称赞张伯行是“居官清正,天下所知,为天下清官第一”,称赞施琅儿子施世纶(做官起点是泰州知府,一生都是肥缺)是“江南第一清官”,嘉庆称赞朱珪“半生唯独宿,一生不言钱”……所以这些人就此名垂中国清官史。

当然,不是说于成龙、张伯行等人不是清官,而是说康熙给予的名头,是不是太过了?毕竟,于成龙也好,张伯行也好,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鲜见。

至于其他王朝的清官,其实也很多,比如汉朝张汤,明末袁可立等人,只是缺少宣传、缺少皇帝金口罢了。

第三,为何清朝满蒙无清官,反而汉人多清官?

翻开清朝的清官榜,就会发现这些寒酸的清官,无一例外的都是汉人,而没有满蒙官员(包括入关之前的汉八旗,后加入汉八旗的汉人不算),为什么?

道理很简单,人家入关是来享福的,又岂能吃苦?至于为何都是汉人,除了老实人、不会贪等之外,还和文人追求有关。

古代官员的追求,可以用“修身齐家平天下”来概括,但清朝独特的政治生态,只准文人修身齐家,却不准治国平天下,因为这是清朝皇帝才能干的事情。康熙时期,甚至把解释儒家经典(即道统)这样传统的士大夫事业,也给拿走了。既然如此,清朝官员如何才能出名?

写文章,有文字狱风险;平天下,皇帝又不让干;骂皇帝,可能立马被砍……于是,一些喜欢博取名声的士大夫,大概只能做清官了。只要身子受点苦,肠里没油水,却可以留下千古美名,这也不算错。大清官汤斌、孙嘉淦(gàn)等人,基本上是这么做的。

清朝之所以给人印象清官多,未必是真的多,而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比如一些不负责任的清宫剧,将刘墉、纪晓岚等刻画成清官形象,还有康熙的评价,直接拔高了这些清官的历史地位等。总而言之,每个朝代清官都不少,只是清朝的会宣传,后人会赞美罢了。

标签: 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宋庄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庄公,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庄公十一年(前683年),魏国派大将郭穆率兵十万突然袭击宋国安阳。郭穆善用兵,仅三天就攻陷安阳城,安阳守将韩让单人匹马逃走。急报传到宋国国都睢阳,宋庄公急召群臣商议对策。大夫关其思道:“魏国与本国是邻国,国力兵力相近,两国素来和睦共处,今魏国不宣而战,袭我要塞之城,决不能等闲视之。大王应速速下令

  • 唐太宗智囊团的"十八学士":没有他们也许就没有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唐朝,历史解密

    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能够建立世间少有的太平盛世,人民生活富足安康?人们把他的统治期间的丰功伟绩称颂为贞观之治,没有哪个皇帝比他更懂得身上肩负的责任,没有哪个皇帝拥有如他一般无与伦比的治国才能,没有哪个皇帝比他拥有更强的洞察世事真相的能力,他是贤能皇帝的模范,他的时代是中国历史的顶峰。正是这样一位伟大的

  • 根达亚文明是真实存在吗 有关于他们三只眼睛的事是真的假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根达亚文明,超能力,历史解密

    在我们的人类的进程中,其实是出现了很多文明。有一些文明我们可以掌握它们的一些生活方式和技术,可是有一些我们都不确定它们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在这么多文明中,根达亚文明就是其中的一种。曾经玛雅人就预言过这样的文明会出现,它们是属于地球的第一个太阳纪。在传说这,这个文明中的人都有着3只眼睛,而且它们的文明己

  • 唐代的儿童教育是怎样的?家训对儿童教育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代,儿童教育,历史解密

    唐朝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对于儿童的教育也逐渐开始重视起来。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代通过在儿童的日常学习之中将原本的忠孝观念等等灌输到儿童意识之中,不少的教材都是以伦理为主要的内容。通过鼓励自家的儿童树立远大志向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儿童的思想上要封建伦理。唐

  • 张郃是怎么死的?为什么诸葛亮会忌惮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张郃,历史解密

    曹魏阵营中有很多出色的将领,就连诸葛亮也要对他们忌惮三分,张郃便是其中的一个。当年诸葛亮攻打魏国时,马谡负责守卫街亭,虽然他失守是不听命令造成的,但后来一想,他的对手是张郃,即使他听了指挥,也不是张郃的对手,所以街亭丢失是迟早的事。张郃如此厉害,但是当他被诸葛亮除掉之后,诸葛亮才反应过来,张郃背后之

  • 三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四家帝王呢 这四家帝王又是如何沉浮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光武帝,历史解密

    三国时代为什么会出现四家帝王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东汉末年分了三国,按照道理三国时代有三家天子!可从历史书的记载来看,三国时代却出现了四家帝王!这是啥情况呢?四家帝王又是如何沉浮呢?220年,光武帝的汉朝灭亡了。老曹家的江山在洛阳正式建立了,

  • 兵部侍郎的官职有多大?是什么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兵部侍郎,唐朝,历史解密

    各朝代的制度不同,同样的职位在不同的朝代权力自然也是不同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在一些古装宫廷影视剧中,常常会听到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侍郎等职称。至于户部、礼部、吏部,想必大家都比较能容易理解。那兵部侍郎是一个怎样的职位呢?古代的兵部侍郎,就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在古

  • 宋朝时期的理学文化是什么?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理学文化,宋朝,历史解密

    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繁荣的朝代,分为南宋和北宋,宋朝的农业和工商业发展良好,经济实力远远高于唐朝,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新时代。两宋时期在中国封建社会历

  • 揭秘:为什么说曹真不死便无司马?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真,三国,历史解密

    曹真,字子丹,本名秦真,曹操的三大养子之一。他“幼年丧父,力大勇猛”,被曹操授虎豹骑将领。曹真是第二代曹魏宗亲大将,深受魏文帝曹丕和魏明帝曹叡的器重,成为了曹魏大将军,曹魏军队的栋梁。有人说曹真如果没有早死,也就也不会有公元249年的高平陵之变,司马懿也不会架空皇帝曹芳,司马炎也不会以晋代魏了。真的

  • 刘禅是一个亡国之君,他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刘禅,历史解密

    在很多人的眼里,刘禅是一个亡国之君,并且在国亡了之后,他居然还能够说出“乐不思蜀”这样一番话,实在是愧对于刘备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在我看来,刘禅并不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而且他与大家在影视作品当中看到的形象并不同,不是一个疯疯癫癫,什么事情也不知道的“二傻子”,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