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轼的三位夫人谁最有才华?

苏轼的三位夫人谁最有才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463 更新时间:2024/1/15 13:32:50

不过苏轼的初恋不是王弗,而是他口中的“小二娘”,是他的堂妹,苏轼13岁的时候,堂妹因其父的调任,寄居在苏轼家,这一呆就是五年,两人天天玩在一起。苏轼非常调皮总是气走老师,不得已父亲苏洵亲自当老师。苏轼读书,堂妹就无所事事,之后,苏轼提出让堂妹和他一起读书,父亲苏洵为此高兴一番,觉得儿子觉悟很高,其实,苏轼只是想有人一起玩。

两人渐渐长大,小二娘的父亲回来了,他要带女儿走,还给女儿许了一门亲事,对方是一个叫柳仲远的商人。这一年苏轼18岁,堂妹15岁。苏轼写道:

羞归应为负花期,已是成荫结子时。

几十年后,小二娘先于苏轼去世,苏轼深情写下:……万里海涯,百日讣闻。拊棺何在,梦湿濡茵。长号北风,寓此一尊。

这就是苏轼的初恋,小二娘如果一直跟随苏轼学习,相信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女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苏轼写给王弗的,他们感情很好,可惜王弗福薄命浅。苏轼与王弗,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苏轼自己的选择。苏轼有一个好有叫王庆源,王庆源与王弗的哥哥认识,竟而苏轼与王弗结识。王弗也爱好诗书与苏轼兴趣相投,王弗的父亲王方也非常中意苏轼,特别是老人家摆个“鸿门宴”给鱼池取名,苏轼以“唤鱼池”更令未来岳父青眼有加。

顺理成章,两人择吉日成婚,王弗聪明贤惠,博闻强识,也留下了“幕后听言”的千古美谈。大文豪苏轼交友广泛,但是对王弗可谓言听计从。王弗也懂得给丈夫面子和尊严,总是选适当的时候提出建议。可见,王弗的才华是非常得苏轼的认可。可惜,两人仅仅相守了十年,王弗就病逝了。

王弗是个贤媳,去世后,苏轼的父亲苏洵为她素食三日,建议将王弗葬在苏轼母亲的旁边,苏轼照做了,又在安葬的山头,种了三万株松树。

四年后,苏轼娶了王弗的妹妹王闰之,王闰之已经21岁了,在古代也算错过最佳择偶年纪。王家没有在王闰之最好的年纪把她嫁出去,应该是与苏家已有婚约,而这个婚约极有可能是王弗临终的遗言。

王闰之的容貌,学识都不及姐姐王弗,以苏轼的眼光应该看不上她,不过,他们的婚姻竟然成了一段佳话。王闰之擅长的是养蚕做饭的家务活,她不会论诗作对,这也使得王弗促成这段姻缘的说法增加了可信度。

苏轼对王闰之感情与日俱增,不是因为她是王弗的妹妹,而是王闰之靠自己的修为赢得了这一切。本来她没有名字,闰之是苏轼给她取得,还有字:季璋。没有姐姐的才情,王闰之一心相夫教子,照顾家庭,熙宁四年,苏轼任杭州通判,节假日总是拜访朋友不回家。王闰之在家,要照顾姐姐留下的儿子苏迈,还要照顾自己的孩子苏迨和两个侄孙,加上年迈的婆婆。

因为苏轼爱干净,家里的地面和家具总是被王闰之擦了又擦,一尘不染,王闰之总是做好美味的饭菜等待苏轼回来,自己从不先吃。日久见人心,苏轼从此不让王闰之空等,他还赞美王闰之是“老孟光”,孟光是东汉著名的隐士梁鸿的妻子,就是“举案齐眉”的主人公。

侍妾王朝云是王闰之为苏轼选的,她觉得自己不会琴棋书画,姐姐去世十年后苏轼《江城子》也令王闰之“泪千行”,她想找一个女子填补苏轼心中的这段空白。王闰之陪伴了苏轼25年,也撒手人寰了。

泪尽目干。旅殡国门,我少实恩。唯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

苏轼在祭文中写道,死后与她同穴,没有多少才华的王闰之却用自己的贤惠换来了丈夫死后同眠的深情。苏轼去世后,他的儿子也遵循他的遗愿,把他与王闰之合葬。

现在只剩下王朝云,苏轼可能跟王姓女子特别有缘,认识王朝云是在杭州做通判,与王闰之一起游西湖时,他们在酒楼吃饭,王朝云是席间助兴的舞女。

王朝云5岁时被卖给大户人家做童养媳,15岁时终于逃了出来,靠卖艺生活。苏轼赞美她的舞艺,王闰之看在眼里,暗中把王朝云买了下来,给苏轼做丫鬟,那一年苏轼40岁。显然王朝云与苏轼有更多的共同话题,还能很快把苏轼的词唱出来。王闰之临终要王朝云无论如何不能离开苏轼,王朝云也用她的行动践行了诺言。

晚年苏轼仕途更加不顺,被贬到遥远的惠州,遣散了丫鬟,只有王朝云始终陪伴左右,跋山涉水。在惠州,王朝云还给苏轼生了一个儿子,不过之后身体一直不好,最终在34岁那年也离苏轼而去。苏轼把她葬在惠州西湖,墓边筑“六如亭”。

可以说,苏轼的三位夫人都非常贤惠,也是人生之大幸,即使不会做诗,没有博闻强识,用心的生活一样换来幸福,这也是王闰之的修为和幸运。人生总有缺憾,王弗才华横溢,可惜去世太早。

更多文章

  • 宋朝末年有2位名将,一文一武,后纷纷殉国,他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名将一览表,宋朝各个时期的名将,南宋末年名将有哪些

    文臣就是非常著名文天祥。他是状元出身,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至今还在留存,成为名言名句。文天祥在宋朝末年相当于宰相,他为宋朝做了大量的事情。由于宋朝末年处于乱世,朝廷不给力,文天祥即使有再大的能力,也无济于事。但即使如此,他依然散尽家财招募勤王兵马5万人,后又以使者的身份在元营中面斥

  • 宋朝唯一的白痴皇帝,在位十年把国家搞乱,死后两年帝国便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朝十八位皇帝在位列表,宋朝在位最久皇帝,宋朝如何灭亡

    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之所以最终被蒙元灭亡,跟一位白痴皇帝的各种造、各种作有很大关系。这位白痴皇帝,便是宋度宗赵禥。宋度宗的一生充满荒诞色彩,甚至在娘胎当中时便与众不同。赵禥是荣王赵与芮的私生子,他的出生便是一场闹剧。赵禥的生母黄氏本是赵与芮正妻李夫人的陪嫁丫头,因为有几分姿色,入府没多久便被王爷看中并

  • 宋江吴用僭用天子銮舆,谋逆之心已昭然若揭,为何不敢带领梁山好汉杀向京城?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江吴用简介,宋江是被吴用逼上梁山的吗,宋江与吴用谁厉害

    宋江是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为了升官发财,脸皮和情义都可以不要,为了当上没品级的郓城县押司,他居然甘愿背负逆子之名,他父亲宋太公的话,虽然是造假,但宋江的“忤逆”却是有案可查的:“不孝之子宋江,自小忤逆,不肯本分生理,要去做吏,百般说他不从。因此老汉数年前,本县官长处告了他忤逆,出了他籍,不在老汉户内

  • 古代很多皇帝的陵墓当中,为什么发现不了元朝皇帝的陵墓?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元朝皇帝陵墓找到了吗,元朝皇帝为什么不修建陵墓,元朝皇帝陵墓有多少个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说元代的帝陵太隐秘了,还是蒙古人的下葬有什么独特习俗呢?对此,笔者认为。元朝作为一个蒙古族的王朝,皇帝的丧葬也是以蒙古为准。蒙古皇帝死后,放入棺木后,在草原埋入深坑,然后会让军队万马踏平,踏平还不算完,还会派军队守护封锁,直到坟地长出和周围一模一样的草地之后,才会撤走,这时你已经根

  • 宋江不是官员,林冲不是将军,花荣是民兵预备役上尉还是少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郑大官人一词,差点把提辖鲁达的鼻子气歪了。鲁提辖的鼻子没有气歪,却把郑大官人的鼻子打歪了,顺便还在郑屠眼睛和太阳穴上各赠送了一拳,郑大官人就变成了死大官人。鲁提辖是正规军官,当然容不得自称镇关西的郑屠猪鼻子插大葱——装象。但是称呼林冲和花荣为林将军、花将军就合适吗?江湖上讲究花花轿子人抬人越抬越高,

  • 宋江还有一个很贴切的绰号,知情人全被灭口,否则梁山会多一只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江的三个绰号,宋江绰号中隐藏着怎样的人物形象,宋江的绰号和事件简介

    宋江这个不为人知的绰号,叫做“郓城虎”,是清风寨文知寨刘高替他取的。话说宋江杀惜后逃难,用扛锄头的感觉扛了一把朴刀,腰里还挂着一把腰刀,大摇大摆上路了——他知道郓城知县发布的海捕文书,实际就是一纸空文,没有哪个都头衙役会真心抓他,同行之间才是刻骨的仇恨,在宋朝好像还不时兴。之所以说宋江抗朴刀像扛锄头

  • 建文帝朱允炆失踪后,叔父朱棣如何处置他的妻儿?实情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棣建文,朱棣把朱允炆葬在了哪,朱棣把朱允炆杀了后沉尸了吗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任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的长子,成祖朱棣之侄。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病逝后,朱允炆被册立为皇太孙,并在6年后登基为帝,时年21岁。建文帝上台后,积极改革祖父在位时的弊政,并推行宽刑省狱、严惩宦官等措施,使得明朝的局面蒸蒸日上,史称“建文新政”。建文帝朱

  • 水浒故事:宋江征辽,不听军师言遭首败,大刀双鞭玉麒麟连胜无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接下来,贺重宝赶赴幽州,将兵马分成三路,一路由他亲自率领镇守幽州,另外两路交给两个弟弟,贺拆与贺云,并且让贺拆去打霸州,贺云去打蓟州这两座被宋军攻占的城池。但贺重宝嘱咐弟弟,出去攻打宋军,许败不许胜,只要将宋江的主力吸引进幽州境地即可。结果,贺拆在霸州被卢俊义三回合打跑,贺云遇上了蓟州的双鞭呼延灼也

  • 明朝皇帝是如何打大臣屁股的?如果不懂其中套路,为何死都不清楚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皇帝和大臣的斗争,明朝廷杖对皇帝的影响,明朝哪位皇帝最能打

    先秦时期,国君对大臣多少还能顾及点儿脸面,就算是后者犯了死罪,最多也就是让他自行了断,鲜有在大庭广众之下用刑的,这就叫做“刑不上大夫”。但是自秦以降,帝王对待臣子便不再那么客气,尤其从金、元两朝开始,君主对公开处罚、侮辱臣子异常痴迷,这种“变态”的行为到了明朝达到顶点,最典型的形式便是廷杖。廷杖在明

  • 明朝最可怜的皇子,2岁被囚57岁才获释,出狱后六畜不分形同白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最惨皇子,明朝最可怜的皇子是谁,明朝最有骨气的皇子

    按照常人的理解,皇子们平日里锦衣玉食、出尊入贵,宛若生活在蜜罐中,不知羡煞多少普通人。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命运坎坷、晚景凄凉的皇子其实并不在少数,他们的结局有时还比不上普通人。就明朝而论,最可怜的皇子非建庶人朱文圭莫属。朱文圭是建文帝朱允炆的次子,恭愍太子朱文奎的胞弟,生母为孝愍让皇后马氏。作为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