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璜生母出身低微
永璜生母是死后被追封为哲悯皇贵妃富察氏,看到富察氏很多人都可能会想到乾隆的原配皇后富察氏,但是永璜的生母富察氏可非此富察氏,永璜的生母是噶哈里富察氏,而乾隆的原配皇后富察氏是沙济富察氏,虽然都是富察氏,按照女真人的归属地来说却并非来自同一个部落,所以永璜生母的富察氏家族身份地位比皇后富察氏可差远了。
而永璜的生母富察氏家族地位十分卑微,她的父亲是满洲正黄旗包衣管领下人,身份地位很低下,因此即便这位富察氏早在雍正四年(1726年)就入了还是皇子的乾隆弘历府上,但也只是一个侍妾,连侧福晋都没有当成,因为雍正对乾隆很重视,所以他不可能让乾隆娶一个出身低微的嫡福晋或侧福晋。
乾隆在雍正五年(1727年)才正式大婚,娶了嫡福晋也就是后来的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但是这位哲悯皇贵妃富察氏却在雍正六年(1728年)先诞下了皇长子永璜,孝贤纯皇后则在雍正八年(1730年)才生下了乾隆的嫡次子永琏。
庶长子和嫡次子都生出来了,但是待遇就不一样了,嫡次子永琏从出生起就受到祖父雍正的喜爱,并且被雍正赐名为永琏,隐示承宗器之意,但是永琏很可怜,在乾隆三年(1738年)年仅8岁就夭折了。
而永璜的生母富察氏也是红颜薄命,她都没等到乾隆即位就去世了,雍正十三年(1735年)这位富察氏比公公雍正还早一步就去世了。
乾隆继位后对这位身份地位都不高的侍妾还是比较有情义,而且也更多的是看在长子永璜的份上,乾隆在即位之后,也就是乾隆元年(1736年)先被追谥为哲妃,随后又在乾隆十年(1745年)被追谥为哲悯皇贵妃。
可以说永璜的生母富察氏是乾隆未登基前早逝的几位侍妾格格之中唯一被追封为皇贵妃的侍妾,也算是乾隆对她不薄,这其中更多的也是母以子贵,毕竟这些侍妾之中只有她生下了皇长子永璜,由此也可见,乾隆对这位庶出的长子永璜也是比较喜爱。
永璜却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抑郁而亡
乾隆原配孝贤纯皇后曾经生下两个儿子,也就是次子永琏和七子永琮,永琏在乾隆即位后就被秘密立为继承人,但是很可惜上面说过,永琏很快夭折了。
永琏夭折后,孝贤纯皇后深受打击,直到8年后才有生下了七子永琮,还是因为嫡子的缘故,永琮一出生也被乾隆迅速秘密立储为继承人,但是很不幸,永琮两岁夭折,而孝贤纯皇后经受不住打击,在永琮夭折后不久也去世了。
孝贤纯皇后去世后,对乾隆造成了很大打击,据欧洲在清传教士所记载,乾隆在孝贤纯皇后去世后深受打击,开始变得喜怒无常,而且根据史书记载,乾隆在这孝贤纯皇后去世后确实是性格大变,孝贤纯皇后的去世也对乾隆的性格和情绪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史书记载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乾隆经常对着富察皇后的牌位自言自语,可见乾隆对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爱恋之深。
而就因为乾隆太过于喜爱孝贤纯皇后,所以对她的葬礼要求极为苛刻,尽管在孝贤纯皇后葬礼上很多大臣都是尽心尽力操办,但是乾隆还是吹毛求疵,为此很多高官遭到罢官夺爵的待遇。
这其中最惨的就属皇长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因为他们俩在孝纯贤皇后葬礼上表现得不够悲伤,所以乾隆大为震怒,乾隆几近疯狂的拿脚狂踹永璜,痛骂永璋为畜生,还有两名重臣因为操办葬礼不力被杖毙在紫禁城内。
同时还有乾隆朝重臣阿桂之父礼部尚书阿克敦因为在祭文中将称谓整错了一点,就被乾隆判处了斩监候,秋后处决。幸亏乾隆当时只在气头上,消了气之后,他也觉得对阿克敦有些过分了,所以撤销了阿克敦的判决。
但是从这些都可以看出来乾隆在孝贤纯皇后去世后几乎失去理智,而永璜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嫡母去世表现不够悲伤,所以被乾隆痛打痛骂一顿,同时乾隆在当时直接暗示永璜,他的两个嫡子去世,按理应该是永璜继承皇位,但是看永璜如此不孝,乾隆决定终生不会让永璜继位,也就是永璜永远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
其实当时永璜只有20岁,虽然已经生有一个儿子绵德,但也不是年纪太大,而永璋更只不过12岁,年纪尚轻,再者过世的并不是自己生母,他们很难表现得呼天抢地,豪哭流涕。
乾隆就孝纯贤皇后葬礼事件表现出来的严酷,确实是有些精神失常的表现,而他痛打痛骂永璜,还直接告诉他因为这件事他永远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可见这件事会对并不成熟的永璜打击有多大。
史书记载,经历孝纯贤皇后葬礼事件后,永璜彻底被父亲乾隆整的得了抑郁症了,整天抑郁寡欢,闷闷不乐。
抑郁了两年后,永璜最终身体熬不住了,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永璜因为抑郁症开始病重不能下床。
最搞笑的就是乾隆,这时候慈父乾隆突然展现出了伟大的父爱,他亲自将永璜接到皇宫中养病,专门派了陈志敬和王炳两位太医院医术最高超的御医替他看病,这期间乾隆对永璜是嘘寒问暖。
所以说乾隆喜怒无常,你早知道这时候心疼孩子,当初干嘛对他又打又骂整成了抑郁症这毛病,这种病在现代都是绝症,更何况还是在古代了,这就是典型的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事情。
所以说陈志敬和王炳医术再高超也挽救不了永璜的性命,乾隆十五年三月十五日申刻永璜最终还是因抑郁症去世。当天,永璜病逝,临终前对父亲乾隆说“不能伺候皇父了。”享年22岁。
永璜去世后,乾隆悲痛欲绝,更倒霉的还是陈志敬和王炳这两位太医,本来永璜就是被老爹乾隆折磨出的绝症抑郁症,反而这锅还得由太医背,乾隆认为陈、王两位太医没有尽心尽力治好儿子,将两人罢官并抄没家产流放宁古塔。
从史书上来看,这两名御医真的算是非常倒霉的御医了,也由此看出了乾隆在孝贤纯皇后去世后是多么喜怒无常。
原配去世,还连累长子永璜也跟着抑郁而亡,乾隆最会做的就是事后补偿了,在永璜抑郁去世后,乾隆先是追谥永璜为定安亲王,后来又在年老之时写了很多首哀悼永璜的诗词。
事后做再多又有何用,没有当初乾隆对永璜那一顿痛打痛骂,永璜何至于22岁就英年早逝,所以归根到底的错还是在乾隆自己身上,但是乾隆可不会认为自己做错了,所以陈志敬和王炳这两名倒霉的太医就只能默默承受乾隆的怒火。
永璜虽然早逝,却让乾隆见到了六辈子孙
虽然永璜去世的很早,但是永璜在19岁是就已经生下儿子绵德,让当是36岁的乾隆顺利的当上了爷爷。
而永璜的后代也很出彩,差点让乾隆在临死前看到第八辈人,成为八辈祖宗。
乾隆在55岁的时候也就是公元1767年,永璜长子20岁的皇长孙绵德为爷爷乾隆生下了长曾孙奕纯。
到了73岁时17岁的长曾孙奕纯很争气的让乾隆当上祖宗,生下了载字辈长孙载锡。
乾隆对于永璜长房这一辈能如此繁衍,也是十分高兴,他一直都希望载字辈长孙载锡能尽快为他生下第七辈溥字辈长孙。
所以乾隆在88岁大寿时,亲自为14岁的长玄孙载锡赐婚并在同年举行了大婚,乾隆当时是满心欢喜的盘算着再过一年半载能见到载锡生下溥字辈的长来孙。
结果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乾隆没有熬过90岁的大关,载锡结婚一年后89岁的乾隆去世。
其实乾隆如果能再熬三年,晚死三年,也就能见到载锡的长子溥庆出生了,载锡在乾隆去世三年后,也就是大婚第四年才生下了溥字辈长子溥庆。
以前一直以为乾隆距离溥字辈的子孙年代很久远,其实现在看来他只需要多熬3年就能成为八辈祖宗了,很可惜老天不给乾隆机会见第七辈人了。
诚然乾隆寿命很长,但是很可惜他的子孙后代都没遗传到他的基因,长子永璜算是被他整的英年早逝抑郁而亡,但是他的长孙绵德也没有这么长的寿命,绵德在见到孙子载锡两年后就挂掉了,年仅40岁。
乾隆熬死了儿子和孙子,不过好在他的长曾孙奕纯没有被他熬死。
下面说一说乾隆继承人嘉庆帝颙琰这一支与长兄永璜这一支的年龄差距,就可以发现永璜对乾隆最大的贡献就是让他在有生之年过上了五世同堂的生活。
嘉庆帝出生于公元1760年,比大哥永璜小了35岁,他比自己的侄子绵德还小了13岁,仅比侄孙子奕纯大7岁。
绵德作为绵字辈长孙,比嘉庆帝的继承人道光帝旻宁大了整整35岁;而奕字辈长孙奕纯比咸丰帝奕詝大了整整64岁;载字辈长孙载锡比光绪帝载湉大了87岁;至于载锡的长子溥庆则要比末代皇帝溥仪大了103岁。
所以说如果乾隆按照只有嘉庆帝这一支传下去,他顶多见到孙子道光帝,而长子永璜则让乾隆见到载字辈的子孙,甚至差一点见到溥字辈子孙,这也算是永璜对父亲乾隆最大的贡献了。
写在最后
所以说永璜的结局很不好,作为乾隆长子他其实主要就是被父亲乾隆折磨的抑郁而死,这也主要在于乾隆受孝纯贤皇后去世的打击,导致喜怒无常,情绪和性格大变,所以也连累死了儿子永璜。
乾隆的这个问题也应该给天下父母一个警示,不要把怨气撒在孩子身上,尤其是还不成熟的孩子,不然很容易造成抑郁症,其实看看清宫之中,很多皇子和王公贵族以及朝廷重臣都是得抑郁症或者死于抑郁症,这个病从古至今都很可怕。
所以这么说来,帝王之家和王公贵族之家未必幸福,他们反不如普通百姓平凡的活的逍遥自在。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