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明明还有一个燕国,为何不叫四国而叫三国呢?

三国时期,明明还有一个燕国,为何不叫四国而叫三国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560 更新时间:2024/1/19 7:28:23

[var1]

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265年,魏国相国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280年,晋灭东吴,三国时期彻底结束。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国鼎立的这一历史阶段,还存在一个燕国。公元237年,公孙渊自立为燕王,改元绍汉,并设置百官,遣使持符节,授予鲜卑单于印绶,给游牧少数民族加封晋爵,并引诱鲜卑人去侵扰曹魏北方。那么,问题来了,三国时期,明明还有一个燕国,为何不叫四国而叫三国呢?

[var1]

一 首先,在三国之外,割据辽东的公孙氏,无疑是一股不能忽略的势力。早在东汉末年,公孙度被董卓任命为辽东太守。在群雄逐鹿中原的时候,公孙度趁机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建安九年(204年)病逝,子公孙康继承其位。公孙康在其父死后继任辽东太守。建安十二年(207年),擒斩图谋不轨的袁尚袁熙兄弟,将其首级献予曹操,被拜为左将军,封襄平侯。公孙康去世后,因二子年幼,由公孙恭继任。太和二年(228年),公孙渊夺其叔公孙恭位,被魏明帝拜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公孙氏长期割据辽东,但是,在大部分时间内,公孙氏都是臣服于曹魏的。

[var1]

与此相对应的是,孙权也曾臣服于曹魏。不过,在大部分时期,蜀汉和东吴都在对抗曹魏。曹丕称帝后,孙权便遣使请求成为魏的藩属,并将降将于禁等送回北方。十一月,曹丕赐给孙权九锡,册封其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节督荆、扬、交三州。不过,孙权向曹魏臣服,只是为了全力对抗蜀汉。在夷陵之战击败刘备之后,孙权就不把魏文帝曹丕当回事了。而就辽东的公孙氏来说,公孙度趁机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继则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半岛,越海取胶东半岛北部东莱诸县,开疆扩土;又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威行海外。 二 虽然公孙度在不断扩张实力,但是,在明面上,公孙度却没有直接和曹魏相抗衡,更没有称王甚至称帝的僭越行为。公孙康在其父死后继任辽东太守。建安十二年(207年),擒斩图谋不轨的袁尚、袁熙兄弟,将其首级献予曹操,被拜为左将军,封襄平侯。在曹操消灭袁绍势力的过程中,公孙康主动向曹操示好,表达了臣服的态度,比如愿意接受汉献帝刘协册封的官职和爵位。彼时,曹操因为还有众多诸侯需要对付,所以也愿意维持辽东地区的现状,没有继续征讨公孙康。

[var1]

换而言之,地理位置上偏离中原地区,成为公孙氏可以长期割据辽东的重要原因。在公孙康之后,公孙渊被魏明帝拜为扬烈将军、辽东太守。后遣使南通孙权,孙权立其为燕王,并遣甲士万人携珍宝前往辽东,公孙渊害怕魏国讨伐,于是斩送吴使首至洛阳,明帝拜其大司马,封乐浪公。对于公孙渊来说,虽然最终背叛了曹魏,但是,他大部分时期还是臣服于曹魏的。而我们之所以说三国鼎立,是因为魏蜀吴三方是各自割据一方,而不是长期臣服于某一方的。 三 另一方面,虽然公孙渊建立了燕国,并自称燕王。但是,燕国的存在时间,还是太短暂了,这成为没有人称呼为四国鼎立的重要原因。景初元年(237年),魏明帝曹叡派幽州刺史毌丘俭等携带书信印章去征召公孙渊。公孙渊闻讯,立刻发兵,在辽隧阻击毌丘俭,并与之展开激战。毌丘俭见形势对己不利,便退兵。在击退毌丘俭等人,公孙渊显然膨胀了,乃至于认为高估了自己的实力,认为曹魏也不过如此。所以,同年,公孙渊自立为燕王,还设置了百官。凡此种种,无疑突破了曹魏的底线,于是,魏明帝曹叡派出了当时的王牌——司马懿来讨伐燕国。

[var1]

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召回太尉司马懿,令其率兵四万讨伐公孙渊。六月,部队到达辽东。公孙渊派将军卑衍、杨祚等率步、骑共一万多人驻守辽隧,在周围挖壕沟二十多里。司马懿于是领兵直奔辽隧城下,挖好了壕沟。正巧当时连日大雨,三十多日不停,辽水暴涨,司马懿的运输船可以从辽口直驶到辽隧城下。雨一停,司马懿立即在城周围堆起土丘,造望楼,准备了大量的石头,用弩弓直向城中发射。在身经百战的司马懿面前,公孙渊自然是无计可施,很快就遭到了包围。 四 最后,没多久,公孙渊全军溃败,他与儿子公孙修带着数百骑兵向东南突围而逃。司马懿大军在后面穷追不舍,杀死了公孙渊父子。因此,对于公元237年建立的燕国,仅仅维持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就被司马懿消灭了。与此相对应的是,在三国之中,魏蜀吴三国的存在时间,都达到了数十年之久。如果公孙渊能够打退司马懿的进攻,乃至于让燕国也存在数十年,或许三国真的就不叫三国,而应该称之为四国了。

[var1]

除此之外,自公孙度开始,到公孙康,再度公孙渊,虽然辽东公孙氏经历了多位主公。但是,因为地理位置上偏离中原地区,这导致公孙氏很少参与到中原诸侯的较量中。换而言之,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战役,几乎没有公孙氏的身影,这就像战国时期,虽然战国七雄之外,还存在卫国、鲁国、宋国、巴国、蜀国等诸侯国,但是,因为影响力太小等因素,这些诸侯国自然无法和战国七雄平起平坐了。至于中山国、越国、宋国这三个诸侯国,确实拥有不错的实力,但是这些诸侯国在战国中期就被灭亡了,也无法和战国七雄齐名。同样的道理,对于存在时间不过一年的燕国,显然也无法和曹魏、蜀汉、东吴相提并论。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一代圣人孔子竟然是私生子?就连儒学也并非孔子所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孔子真的是私生子吗,孔子和儒学的大概资料,孔子与儒学传统观后感

    [var1] 对于孔子的身世,现在的史书多写得含糊不清。在范文澜先生所编的《中国通史》第一册中有这样的记载:“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曲阜人。先世是宋国贵族,曾祖父逃难到鲁国。父叔梁纥,曾做鲁陬邑宰……孔子生于公元前552年,卒于公元前479年,终年73岁。” 在孔子出生的问题上,将各种史料综合考察,

  • 十六国时期的残暴,先别怪胡人,其实是这个人先起头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胡人女子照片,五胡十六国历史合集,五胡十六国混乱时期

    [var1]长沙王司马乂(yi),或许是西晋中后期皇室里的最后一根栋梁。但什么叫独木难支?这边厢,他刚刚击退了亲兄弟司马颖的20万大军。但转过头,张方又带着7万部队攻进了洛阳。于是司马乂飞也似奔回洛阳,击走叛军,保住了京师。但还没等他喘口气,张方又使出了一招“绝户计”。在洛阳四周堆山筑垒,彻底切断京

  • 隋末唐初雄霸江西的楚国皇帝林士弘,是怎么起家,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朝林士弘,林士弘是哪个朝代的皇帝,林士弘特大事件

    隋炀帝派遣将领刘子翊统兵征讨操师乞带领的起义军。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操师乞居然在作战中中箭身亡,林士弘临危受命,接过重任继续带领着起义军反抗隋军。[var1]不久,林士弘领着部下与刘子翊在彭蠡湖(鄱阳湖)开战,刘子翊大败被杀,隋军溃退,自此以后林士弘名声大震,短时间内就拥兵十多万。616年12月11日

  • 通过尊王攘夷的人设,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网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齐桓公如何尊王和攘夷,齐桓公是如何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的,齐桓公在春秋争霸中的地位

    周王室有事第一时间通知齐桓公,诸侯有事不管是不是被蛮夷欺负了也是第一时间找齐桓公,齐桓公的手机都快被打爆了。成为春秋时期最大的网红,如果周朝那时候有电视台,报纸的话,头版头条永远是齐桓公的新闻……[var1]鲁僖公七年底,周王室出大事了,周惠王驾崩。周襄王害怕王叔造反,秘不发丧,先向齐桓公说明情况。

  • 孙膑的“围魏救赵”是千古奇谋,但是破解起来非常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围魏救赵中孙膑的计谋怎么样,孙膑围魏救赵时对阵谁,孙膑围魏救赵的办法好在哪里简短

    [var1]公元前353年,魏国以庞涓为主帅率领10万大军出兵赵国,很快魏军包围了赵都邯郸,这时候赵国为了存活向齐国求援,齐国当然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于是派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领齐军救援赵国。田忌的本意是率领齐国人马直奔邯郸,和赵国人马并肩作战打退魏国军队。作为军师的孙膑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跟田

  • 长平之战,赵国整个朝堂的失策。赵括葬送40万大军,身负骂名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长平之战赵括的下场,长平之战赵括有多厉害,长平之战赵括对赵国的评价

    而长平之战呢,赵国并没有准备好,只是在一件偶发的事件中被迫参与战争,前期没有战争准备,后期对战争的残酷程度也没有很好的预期,导致最终惨败。本来这场战争赵国并没有参与,实际上是秦国攻打韩国,赵国是后期参战的。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

  • 楚国文王三分雄鸷七分昏庸,但却是古代帝王中少有的正常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楚史》中对熊赀有着一个很明确的评价,“强硬如挟雷带电,诡谲如翻云覆雨。除了七分雄鸷,还有三分昏庸。但若顺其天性,遂其所欲,又可能是三分鸷,七分昏庸。”这个评价在他身上也算恰如其分。[var1]【幼年楚文王】熊赀还小的时候他的父亲楚武王开始在南方称王。这个时候的楚国地盘还不大,文化也很落后。但是楚

  • 为何楚国国君可以称王,而其他六国国君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怎么能称王,楚国国君称王,楚国的国君谁最厉害

    周代有伯子男五等,各诸侯国按其王爵级别划分,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级别与我们平时所了解的不甚相符。齐国,建国于公元前1044年,姜太公为二等诸侯;秦国,建国于公元770年,秦穆公,为三品诸侯;晋国,建国于公元1033年,唐叔虞(初为大唐,后为晋国),封为二等;燕国,建国于公元1044年,国君召公,二

  • 秦国并非所向无敌,殊不知战国时期仍有四人,把秦国打到怀疑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国内乱当时秦国的兵去哪了,秦国对战五国秦国到底有多强,秦国覆灭老秦人没有救秦国

    [var1]南下吞并巴蜀之地,消除后顾之忧,东出函谷关,击碎了六国的合纵之梦,韩赵魏,楚燕齐相继被秦国所灭,最终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吴起出生在卫国一个富裕的家庭之中,本来按照吴起的家庭,一辈子吃喝玩乐,完全足够的。[var1]但是吴起一心想要在乱世之中谋取功名,四处奔走,花费颇

  • 古代奇葩的法律:秦国男子哭泣真的要判刑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国法律有多残酷,秦朝十大奇葩法律,秦国法律规定

    [var1]即使随着当年历史的变迁,关于秦国商鞅变法时候的法律,很多条文都是很残缺的,但是在一些历史记载中,我们能够或多或少的看到一些影子。从最开始出土的秦简,到后来张永死老婆时或多或少的描绘,秦国都明确规定,成年男性流泪必然遭到处罚,处罚的具体内容为,刮去胡子与眉毛。这个法律的效应极为严苛,就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