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膑的“围魏救赵”是千古奇谋,但是破解起来非常简单

孙膑的“围魏救赵”是千古奇谋,但是破解起来非常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808 更新时间:2024/1/22 2:58:44

[var1]

公元前353年,魏国以庞涓为主帅率领10万大军出兵赵国,很快魏军包围了赵都邯郸,这时候赵国为了存活向齐国求援,齐国当然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于是派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领齐军救援赵国。

田忌的本意是率领齐国人马直奔邯郸,和赵国人马并肩作战打退魏国军队。作为军师的孙膑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跟田忌举例子说“要解救被打的人不能直接自己替他作战,而是要寻找对手的弱点,一招致命”。

[var1]

接着孙膑又对田忌分析,正在攻打赵国的是魏国的精锐军队,我们如果长途跋涉到了赵都邯郸,以疲惫之师攻其精锐,胜利的希望微乎其微。不如直接攻击魏国的都城,切断前线魏军的粮道,扰乱他的后方,一旦庞涓回师救援就可以顺势伏击,这样邯郸的危机自然解除。

我们站在庞涓的角度想一想,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到底要不要回军救援?回师救援,赵国的危机就被解除了,自己可能也会在路上遭遇伏击。不回军救援,自己后方就要沦陷,10万大军就没了粮草。分兵救援,齐军可能将部队拦腰截断,然后再各个击破。

[var1]

历史上的庞涓选择回军救援,还和齐军打了一场马陵之战,庞涓大败而回。事实证明,孙膑的计策成功了,但是这条计策真的无解吗?其实解法很简单,庞涓只要弄清楚齐国的真实意图就能够解了自身危机。

首先是齐国的真实目的是什么?齐国是想解除赵国邯郸的危机,而不是打下魏国都城。整个布局来说,真正解除邯郸危机的是马陵之战,是齐国在这里胜了魏国,而不是齐国对魏国大梁城的围困。如果庞涓谨慎一些,没有落入孙膑的陷阱进而拿下马陵之战,那么他就可以再次围困邯郸。

[var1]

坚持攻击邯郸也是个不错选择,庞涓可分出多支小股部队营造回师的假象,趁赵国放松警惕之时再反攻邯郸,能够尝试的方法有很多,可惜庞涓选择了最直接的方法,直接回师大梁,马陵之战的结果也彻底让魏国丧失前期的作战成果。

其实曹操就曾破过“围魏救赵”,官渡之战曹操奇袭乌巢,袁绍原本可以派大军解决乌巢危机,但是袁绍选择了“围魏救赵”,他派出大军进攻曹操大营,企图一举拿下曹操主力,但曹操亲自坐镇中军,曹军大营固若磐石,袁绍的乌巢被烧了个精光,直接影响了当时北方割据力量。

[var1]

“围魏救赵”让你来破解,你会怎么破呢?有什么好方法吗?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赵国整个朝堂的失策。赵括葬送40万大军,身负骂名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长平之战赵括的下场,长平之战赵括有多厉害,长平之战赵括对赵国的评价

    而长平之战呢,赵国并没有准备好,只是在一件偶发的事件中被迫参与战争,前期没有战争准备,后期对战争的残酷程度也没有很好的预期,导致最终惨败。本来这场战争赵国并没有参与,实际上是秦国攻打韩国,赵国是后期参战的。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

  • 楚国文王三分雄鸷七分昏庸,但却是古代帝王中少有的正常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楚史》中对熊赀有着一个很明确的评价,“强硬如挟雷带电,诡谲如翻云覆雨。除了七分雄鸷,还有三分昏庸。但若顺其天性,遂其所欲,又可能是三分鸷,七分昏庸。”这个评价在他身上也算恰如其分。[var1]【幼年楚文王】熊赀还小的时候他的父亲楚武王开始在南方称王。这个时候的楚国地盘还不大,文化也很落后。但是楚

  • 为何楚国国君可以称王,而其他六国国君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怎么能称王,楚国国君称王,楚国的国君谁最厉害

    周代有伯子男五等,各诸侯国按其王爵级别划分,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级别与我们平时所了解的不甚相符。齐国,建国于公元前1044年,姜太公为二等诸侯;秦国,建国于公元770年,秦穆公,为三品诸侯;晋国,建国于公元1033年,唐叔虞(初为大唐,后为晋国),封为二等;燕国,建国于公元1044年,国君召公,二

  • 秦国并非所向无敌,殊不知战国时期仍有四人,把秦国打到怀疑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国内乱当时秦国的兵去哪了,秦国对战五国秦国到底有多强,秦国覆灭老秦人没有救秦国

    [var1]南下吞并巴蜀之地,消除后顾之忧,东出函谷关,击碎了六国的合纵之梦,韩赵魏,楚燕齐相继被秦国所灭,最终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吴起出生在卫国一个富裕的家庭之中,本来按照吴起的家庭,一辈子吃喝玩乐,完全足够的。[var1]但是吴起一心想要在乱世之中谋取功名,四处奔走,花费颇

  • 古代奇葩的法律:秦国男子哭泣真的要判刑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秦国法律有多残酷,秦朝十大奇葩法律,秦国法律规定

    [var1]即使随着当年历史的变迁,关于秦国商鞅变法时候的法律,很多条文都是很残缺的,但是在一些历史记载中,我们能够或多或少的看到一些影子。从最开始出土的秦简,到后来张永死老婆时或多或少的描绘,秦国都明确规定,成年男性流泪必然遭到处罚,处罚的具体内容为,刮去胡子与眉毛。这个法律的效应极为严苛,就连相

  • 诸葛亮也只是普通人,父早死由叔叔带大,特崇拜管仲走上谋士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管仲和诸葛亮,诸葛亮为啥很受人推崇,历史上诸葛亮是丞相还是谋士

    [var1]与兄弟姐妹相依决定出人头地本来以为能够有一个较为温暖的家庭,可是叔叔也逐渐的年龄增长,在他16岁的时候也生病去世了,只留下了他与几个兄弟姐妹相依为命。从那时他就决定以后一定要出人头地,再加上他本来头脑就非常的灵活聪明,因此跟随一位非常有学识的夫子学习一些东西,还学习的分析政局,逐渐的他就

  • 战国第一战神是如何坑跑大将廉颇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战国时期的廉颇有多强,战国四大名将廉颇之死,战国末期赵国名将廉颇

    [var1]郭开最主要的是郭开是赵国人,为了一己私利,促使了赵国的灭亡。郭开是赵悼襄王赵偃的伴读,也算是好兄弟了。赵偃继位后,当时还是赵国代理丞相的廉颇处处与郭开作对,还在朝廷上公然的骂他。郭开就在赵王面前吹起了耳旁风,当即下令撤了廉颇的丞相之位,并且削了廉颇的兵权。最终导致廉颇出走,跑到了魏国。[

  • 长平之战,赵国用一次次“最优”的选择换来了最后的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长平之战赵国有胜算吗,赵国第二次收回长平

    这场战争发生在战国时期,交战双方是赵国和秦国。主要人物有赵国国君赵孝成王,秦国国君秦庄襄王,赵军统帅先是名将廉颇后期被“小将”赵括替代,秦军先是名将王龁后期被战胜白起替换。想必大多数人一提起长平之战,第一反应就是“纸上谈兵”。对这场战争的大概印象是秦国派大军入侵赵国,赵国派出名将廉颇进行防守,双方就

  • 晋国是如何从实力雄厚到三家分晋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晋国是怎样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晋国是怎么被分为三家的,三家归晋晋国存在多久

    [var1]晋国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国,在与秦、楚、齐等国较量的过程中,有明显的优势。主要是因为整体实力较高,其中有六卿异姓士族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为晋国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从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晋国可以说成也公卿,败也公卿,正是因为对他们的重用,才导致了政权无法控制,君臣之间更是失去了信任,因此

  • 战国初期魏国为何能成为第一霸主?辉煌过后,又为什么迅速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国时期魏国最强时期,战国时期魏国的衰落,战国风云纪录片魏国

    [var1]然而在战国初期,秦国并非是首屈一指的强大帝国,而魏国的强大在当时却有目共睹。魏国的军队在一段时期内甚至没有败绩,连地域广袤的楚国都是魏国的手下败将,其战斗力可想而知。但是到了战国中期,魏国却逐渐沦为了一个三流国家,为何一个曾经称霸于世的强国会在短时间内急速衰落,这期间魏国究竟经历了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