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成王和其弟虞玩的正欢,高兴之余,随手把一片梧桐树叶削成珪的形状,对虞说"老弟,这个封给你"。说着无意,怎奈听着有心,旁边的史佚快速将其记录于册,成王一看感觉史佚小题大做"我和弟弟闹着玩,这也要记录?"史佚不吃这一套,一句"天子无戏言"直接怼了回去。成王无奈,便把唐地封给了虞,于是虞在这种稀里糊涂的情况下,成为了唐国的国君,虞的儿子燮又改国号为晋,晋国正式成为诸侯中的一员。
晋穆侯七年,攻伐条戎,没想到大败而归。晋穆侯深感耻辱,正值姜氏生下了第一个儿子,便给儿子取名"仇",并立其为太子,以示不忘条戎之耻。几年后穆侯于千亩大破条戎,刚巧小儿子也在此时出生,遂起名"成师"。
前784年,晋穆侯去世,其弟晋殇叔也想过一把国君的瘾。于是篡位要做晋国国君,殇叔高兴了,可有人不高兴了,本应名正言顺即位的仇不干了,在毫无商量余地的情况下,仇击败殇叔,继承大位,史称晋文候。
晋文候在位35年后其子昭候继位,时值曲沃有内乱发生,昭候便命自己的叔叔成师前去平乱。成师自带胜利buff加之武德充沛,很快就把内乱平息,昭候心想曲沃本就是是非之地,既然有本事打,自然有本事管理,也不吝啬,把曲沃封给了成师。麻烦来了,当时的曲沃是比晋国的都城"翼"还要大的城市,即使成师不会谋乱,可你没法保证成师的后人也不谋乱啊!毕竟国君的地位还是很令人眼馋的。终于经过76年的战争,成师的子孙,消灭了仇的子孙,当上了晋国国君,史称"曲沃代翼"。晋国国君也从文候一脉转到了成师一脉。国君换成了晋武公。前677年武公死,其子诡诸即位,史称晋献公,献公深刻吸取了前人教训,在位期间除了扩充领土之外,主要做的事就是屠杀宗族。
献公时成师的子孙不少,由于身上就躺着成师的血液,无时无刻不想复盘当年曲沃代翼的辉煌经历,晋献公整日身处惶恐之中,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大夫士蔿看出了献公的处境,献计离间群公子,献公大喜,令士蔿放手去干,在士蔿的一系列操作下,献公用了八年时间,将本家杀的也差不多了。
[var1]
公元前672年,献公伐骊戎,得一美人,称为骊姬,骊姬深知色衰爱驰的道理,开启了给儿子的谋权之路,挑唆献公杀别的儿子,献公之前屠杀宗族的惯性还没停住,于是便把屠刀伸向了儿子们。申生自尽,重耳、夷吾出奔,开启了晋国的传统"宗室不立于国",也为后世卿大夫做大埋下了种子。
[var1]
晋文公在外流亡十九年,遍历各国。晋文公四年于城濮之战大败楚国,一举奠定了晋国百年霸主的地位。晋文公于战前设立三军,每军设一名将佐,地位高低依次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并按照长逝次补的原则,轮流执政。这些随文公出亡的心腹,成为了晋国称霸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在百年霸业后子孙也亲手埋葬了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