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正史封杀的南宋名将,坚守孤城,击杀蒙古大汗,为国家续命21年

被正史封杀的南宋名将,坚守孤城,击杀蒙古大汗,为国家续命21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78 更新时间:2024/2/5 12:22:18

从蒙古大军因“端平入洛”事件进攻南宋开始,到崖山之战结束,在45年的时间里,曾涌现过一大批让元朝(蒙古)头疼的南宋将领,其中最让他们痛恨的,非王坚莫属。为了消除王坚的影响力,元朝在撰写《宋史》时故意不为他立传,试图全盘“封杀”他的事迹。那么,王坚是何许人也?他为何会遭到元朝如此深深的忌恨?

王坚雕像

王坚是南阳邓州人,生于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年),本是金国治下的汉民,但因为不愿意接受外族的统治,遂在嘉定十二年(1219年)加入宋朝荆鄂都统制孟宗政组建的“忠顺军”,戊守唐、邓两州。王坚虽然出身农家,但自幼禀赋异常,在军事谋略方面无师自通,并且作战勇敢,因此在军中屡建功勋,渐渐升迁至劲军统制。

金国灭亡后,原本跟南宋结盟的蒙古汗国撕毁盟约,在从四川到江淮的漫长战线上,屡次对南宋发起进攻。嘉熙四年(1240年),蒙古大军驻屯于丹江沿岸,准备造船南侵襄阳,王坚得知消息后,率领所部潜入蒙军的驻地,将其船材全部焚毁,迫使蒙古放弃进攻计划。由此,王坚得到名将孟珙的赏识,并跟随他入川御敌。孟珙病逝后,王坚又隶属于四川安抚使余玠,并率军收复兴元府等地。

钓鱼城地形图

宝祐二年(1254年),王坚因功晋升为兴元府都统兼知合州,主持钓鱼城的防务。王坚到任后,调集数万军民加固城防,加筑从城上至南北江边码头的一字城墙,从而将敌军阻截在城墙与大河之间。与此同时,王坚还带领军民在城中练兵屯田、积蓄粮草,并挖井92眼,开掘池塘养鱼,从而使钓鱼城内部物资供应充足,不必担心敌军围城。

钓鱼城控遏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处,南、北、西三面环水,地势十分险要,顺江而上可收复川西失地,向下而行可捍卫重庆,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不仅如此,钓鱼城居高临下,依靠天险设寨,城中由高到低修筑数道坚固的城墙,可谓固若金汤。所以从城寨构建成功的那天起,便成为蒙古必须要拔除的“眼中钉”。

钓鱼城之战形势图

宝祐六年(1258年),蒙古大军分四路进攻南宋,其中大汗蒙哥亲率主力攻略四川,一路上连战连捷,很快便打到钓鱼城下。在劝降王坚遭拒后,蒙哥亲自赶到钓鱼城东五里的石子山督战,要求前锋汪德臣务必尽快拿下该城。然而,蒙军围城3个多月,尽管付出极为惨烈的代价,却始终无法攻破防守严密的钓鱼城,连前锋汪德臣都毙命于城下。

汪德臣之死令蒙哥扼腕悲痛,遂不顾群臣的劝阻,继续发疯一般强攻钓鱼城,却依然连连碰壁。当年七月二十一日,蒙哥亲自登楼窥探钓鱼城内的情报,结果被宋兵发出的飞石击伤,6天后即死于军中。蒙哥死后群龙无首,蒙古将领们遂停止攻城,并护送大汗的灵柩北还,而其他3路蒙军也被迫撤军。至此,持续近半年时间的钓鱼城之战,以宋军完胜而告终。

蒙哥汗画像

蒙哥毙命钓鱼城下、蒙古大军撤退的消息传至京城,宋理宗龙心大悦,下令晋升王坚为宁远军节度使、左领军卫上将军、御前诸军都统制兼知合州,进封清水县开国伯,并依旧统率兴元府、合州等地的兵马。此后2年间,王坚继续加筑钓鱼城,使其坚固程度更胜于之前,而蒙古慑于钓鱼城的威力,此后再不敢轻易进犯,而是将进攻重点放在襄阳。

随着名望、地位的攀升,王坚的影响力大增,几乎要赶上抗金英雄岳飞,而权相贾似道对此甚是嫉妒、忧惧。为防止王坚取代自己的位子,贾似道遂以优宠老臣的名义,劝说宋理宗将王坚召回临安养老,并解除他的全部兵权,时在景定元年(1260年)。王坚在京师度过了最后5年的闲散生活,最终在景定五年(1264年)病逝,终年67岁,谥号为忠壮。

蒙哥汗期间蒙古征战形势图

王坚去世15年后,南宋灭亡,而钓鱼城也被迫投降蒙元。如此说来,王坚领导的钓鱼城之战粉碎了蒙古迅速灭宋的计划,为南宋续命21年时间,真可谓功高盖世。然而,出于对王坚的愤恨,元朝政府对他的事迹极尽“封杀”之能事,在组织人员编写《宋史》时,故意不给他立传,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王坚事迹,都散见于其他人物的传记中,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钓鱼城遗址

不过,虽然元朝极力“封杀”王坚,但民间对他的敬仰却始终没有停止。正因为王坚备受南宋军民的爱戴,所以合州军民得知他的死讯后如丧考妣,并建立庙宇来祭祀他,建碑记以记载其功劳。如今,这些庙宇和碑记依然还存在,向世人默默陈述王坚的功绩。

史料来源:《宋史》、《续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明朝三大牛人,于谦,张居正,王阳明,究竟才是明朝第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于谦和张居正,张居正如何评价王阳明,于谦王阳明

    后来朱瞻基很年轻的时候就走了,可以说朱瞻基是一个短命的皇帝,朱朱瞻基过世后,9岁的朱祁镇当上皇帝,9岁的朱祁镇根本不懂是什么,关键的这个时候,是靠着于谦一直保护着。明英宗被蒙古瓦剌军抓走后,明朝全靠于谦誓死保卫北京,北京保卫战,京城保卫战全靠的于谦。于谦也用了一个手段在对付瓦剌,端木颜,当瓦剌军拿朱

  • 明朝200多年历史,为什么只有一个丞相?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最厉害的丞相,明朝有多少位宰相,明朝一共有几任丞相

    然后朱元璋发现,好像有没有这个丞相对我的影响不大嘛,我还是可以管理好整个帝国嘛,要丞相干嘛,所以就没有这再设置这个官位。到了明成祖朱棣手里,这个在历史上口碑分化的皇帝,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好皇帝,十二分的精神管理这个国家,但是毕竟精力有限,所以,内阁这个专属皇帝的秘书机构就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从此左右

  • 成吉思汗和秦始皇,谁的贡献更大?答案很明显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吉思汗与秦始皇的贡献,成吉思汗与秦始皇谁的本事大,成吉思汗与秦始皇哪个厉害

    首先,中国的皇帝制度是秦始皇建立,维持了差不多2000年。然后统一文字,保证了中国文明的统一性。就这两条,就足以说明秦始皇的成就有多大了。至于成吉思汗,是落后游牧对先进文明的征服,疆域再大,实际上所到之处都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摧残,造成文明退步。这很难说是成就吧。其次,秦始皇是千古一人,是他开启了中国

  •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要怎样做才能不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然后清藩王、改地制,让土地回到老百姓手里,防止大量的流民的出现,把藩王都给清掉,能得一大笔钱。接着收海关税,盐、铁矿国有化,手里有钱什么事都能干成,没钱啥也干不了。还可以重用一些大将,大臣,努力复苏明的国力,国力复苏,满人就不是过匪患而已。甚至也可以学习雍正皇帝的摊丁入亩,当然了,雍正皇帝那会还没出

  • 明朝有位皇帝,毫无兄弟之情,君臣之义,连江山都不在乎,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隐藏最深的皇帝,明朝君臣真实图片,明朝哪位皇帝最有成就

    朱元璋几辈人好不容易攒点家当,被他打着包的拿出去霍霍,最后还把自己给浪进去了,历史上有几个做俘虏的皇帝?徽宗和钦宗爷俩也没出去浪啊,人家是在自己家里被抓的,不像朱祁镇,自己送上门。被俘就被俘吧,却连一点骨气都没有,他居然带着敌人去敲自己家的门,那个皇帝能干出这种事呢?好不容易回来了居然好意思去夺门复

  • 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为什么却只有13座陵墓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16个皇帝有哪三个不在十三陵,明朝16位皇帝的陵墓都在哪里,明朝各个皇帝的陵墓在哪里

    1、太祖朱元璋我们都很清楚,他自己建立明朝后定都在了南京,最后埋葬在了明孝陵。2、建文帝由于他的叔叔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把他赶下了皇位,他便消失的无影无踪。3、第三个景泰帝,这个就尴尬了。本来和他哥哥关系很好,一辈子能做个安安稳稳的王爷。可他哥哥英宗却要去“北方打猎”,没办法,他自己做了皇帝。

  • 刘伯温参加朱元璋邀请的宴席,看到一个杯子后,为什么要提出辞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跟刘伯温谈话被人听到,朱元璋在刘伯温屋里吃面,朱元璋三请刘伯温

    所以就有了后来一系列的杀功臣的事情。但是要杀功臣,不能平白无故杀,至少要找一个充分的理由。当然了,如果功臣们识趣的话,主动辞职,或许就有可能不会被杀。为此,朱元璋也是有这个打算的。所以在一次中元节的时候,朱元璋要为打仗时候死去的将士们开坛祭天,于是宴请了全体功臣。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也是其中之一。只是他

  • 崇祯根本无力拯救明朝,他那个“意外”死亡的哥哥,才是明朝救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崇祯死后明朝还有机会翻盘吗,崇祯性格特点与明朝灭亡的关系,崇祯哥哥

    本来可以做个逍遥王爷,结果哥哥最后莫名其妙把皇位传给了他,一脸懵逼的朱由检被推到了皇帝位上。既来之则安之,当就当吧!崇祯也算是个勤快的君主了,比不上秦皇汉武,也是个守成之主一类的。刚即位就杀了魏忠贤,铲除了阉党,一心扑在政务上,后宫常年就皇后一个女人,而且简朴到衣服都打补丁了,大臣都惊呼“尧舜在世也

  • 明代奇人王阳明到底有多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代大师王阳明,明代王阳明有多厉害,明代大咖王阳明的传奇人生

    1:出生的家庭就很牛王阳明的一生确实非常牛,首先他出生的家庭就是个名门望族,牛人世家,传说他的祖上可以追溯到晋朝王義之书圣,父亲是当朝当红状元郎王华,王阳明很好的遗传了他父亲的基因。通常牛人、奇人出生都会有很多特别的现象,据传他的母亲怀孕超过十个月才分娩,在他诞生之前,他的祖母梦见天神抱着一赤子,从

  • 郭威临终在四个地方埋了六样东西,柴荣不解其意,赵匡胤成功篡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郭威柴荣赵匡胤什么关系,郭威柴荣,形容柴荣和郭威的诗句

    在赵匡胤之前,后周两位帝王都堪称一代雄主,他们就没看出这位殿前都点检的野心吗?如果我们细看《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就会发现后周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郭文仲,对将相擅权尾大不掉是有一定警觉的,他在临终前把六样东西埋在四个地方,并千叮咛万嘱咐,让继位的后周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柴荣常去看看。只可惜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