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根本无力拯救明朝,他那个“意外”死亡的哥哥,才是明朝救星

崇祯根本无力拯救明朝,他那个“意外”死亡的哥哥,才是明朝救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772 更新时间:2024/1/20 7:12:45

本来可以做个逍遥王爷,结果哥哥最后莫名其妙把皇位传给了他,一脸懵逼的朱由检被推到了皇帝位上。既来之则安之,当就当吧!崇祯也算是个勤快的君主了,比不上秦皇汉武,也是个守成之主一类的。刚即位就杀了魏忠贤,铲除了阉党,一心扑在政务上,后宫常年就皇后一个女人,而且简朴到衣服都打补丁了,大臣都惊呼“舜在世也”!

可惜朱由检遇到的是一个内忧外患、孱弱积弊的国家。朱由检天赋算不上优秀,只能靠后天的勤奋去弥补,想在实践中摸索一条救国之路,可惜时局给不了他那么多时间。而且“肯办事”和“会办事”是有很大区别的,崇祯皇帝就是这样一位“肯做事”但“不会做事”的人。

由检一上台,先办了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但是随即出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朝廷没钱了!以前魏忠贤在的时候,虽然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但好歹还能向地主商人阶层收税弄点钱,维持国家正常的周转。魏忠贤倒了之后,朝廷立即穷的底朝天了,连士兵的军饷都发不出,谁还肯卖命打仗?崇祯没办法,只能跑去西北地方收税,而西北本来就有天灾,还加收赋税,这不是逼着百姓造反吗?

魏忠贤在世时,还可以压制朝中的东林党,老魏一死,东林党扬眉吐气了。东林党人借讽议朝政、评论官吏之名,行包庇地主,为富商巨贾争利之实。他们虽然提出了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等进步口号,然而实质上却沦为了大地主,大商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对明末饥荒灾民的悲惨现实视而不见,对征款赈灾行为极力阻挠。

东林党人一味地指责武官战事不利,贪污军饷;而自己则在另一边中饱私囊。崇祯对他们言听计从,直到1644年,李自成的大顺叛军攻破了北京城,国家彻底崩溃。崇祯才看清朝中卫道士的嘴脸,临死前,崇祯皇帝愤恨的丢下一句话:“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为亡国之臣!”然而东林大臣却说他:“独夫授首,何足道哉!”

崇祯上台时,时局虽乱,但尚有可为。怎奈其刚愎自用、用人疑人、战守两端反复不定,以致最后进退失据、内外两面失守,终致败亡。在用人问题上,崇祯就是典型的没能力还甩锅,甩得最严重的就是陈新甲事件,简直毫无担当,一出问题都是员工的责任,忠臣都被崇祯坑死坑残,墙头草反而过得很好,谁还会替老板打工?在这一点他要比哥哥天逊色太多。

天启皇帝朱由校,几乎是明朝最聪明的皇帝,至少可以甩崇祯几条街。朱由校上台之时只有15岁,上台前一年,明朝刚刚在萨尔浒之战惨败,辽东女真人步步紧逼,随后不久四川又爆发土司叛乱,朱由校有点措手不及。慢慢地,他开始重用太监魏忠贤,通过发展监党来稳固皇权。一面打压、屠杀误国的东林党人,一面到处安插亲信。短短7年,朱由校重建了皇帝的权威。

平定四川叛乱,稳住辽东局势,宁锦防线稳固,东江镇的毛文龙就像一颗钉子一样插在后金的背上,皇太极如鲠在喉。明朝刚刚有转机有起色,又要换主人。1627年,朱由校“意外”病死,传位弟弟崇祯,拉着手跟崇祯说了句掏心窝子的话:“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结果崇祯根本没听,先办了魏忠贤,又把天启帝打压了一辈子的,那群“宽于待己,严以待人”,饱读圣贤之书的废物东林党放了出来,让大明在亡国的轨道上加速前进。

朱由校在澳门问题上态度强硬,还与荷兰殖民者两次在澎湖交战,并且获胜。终天启一朝,皇帝利用宦官压制文官集团,征得大量税收有力地维护了军队机器,最终得以守护这样一个末世王朝。崇祯虽然勤政,但他到死都没有领悟治国之道。帝王之术在于制衡,任由一方独大,必将祸患无穷,有时所谓祸国殃民的真小人,远胜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更多文章

  • 明代奇人王阳明到底有多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代大师王阳明,明代王阳明有多厉害,明代大咖王阳明的传奇人生

    1:出生的家庭就很牛王阳明的一生确实非常牛,首先他出生的家庭就是个名门望族,牛人世家,传说他的祖上可以追溯到晋朝王義之书圣,父亲是当朝当红状元郎王华,王阳明很好的遗传了他父亲的基因。通常牛人、奇人出生都会有很多特别的现象,据传他的母亲怀孕超过十个月才分娩,在他诞生之前,他的祖母梦见天神抱着一赤子,从

  • 郭威临终在四个地方埋了六样东西,柴荣不解其意,赵匡胤成功篡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郭威柴荣赵匡胤什么关系,郭威柴荣,形容柴荣和郭威的诗句

    在赵匡胤之前,后周两位帝王都堪称一代雄主,他们就没看出这位殿前都点检的野心吗?如果我们细看《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就会发现后周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郭文仲,对将相擅权尾大不掉是有一定警觉的,他在临终前把六样东西埋在四个地方,并千叮咛万嘱咐,让继位的后周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柴荣常去看看。只可惜英明

  • 明末猛将曹变蛟,李自成被打到剩7个兵,皇太极见他就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自成十大预言,明末抗击李自成名将,李自成兵败过程

    曹变蛟是山西大同人,他生于1609年,他是曹文诏的侄子,少年时就跟随曹文诏打仗,且每战必胜。明朝末年,虽然军队实力大大减弱,但曹文诏却勇猛无比,因此他被冠以“第一良将”的美称。那曹变蛟比起曹文诏来说,又有多厉害呢?1633年,曹文诏被改派镇守山西大同,山西巡抚许鼎臣找了个借口,将曹变蛟留在了山西中部

  • 朱元璋到大臣家探病,看到美人!大怒:天意呀,此人不能留!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大怒,刘伯温死后朱元璋大怒,马皇后被打朱元璋大怒

    朱元璋听到,为了表达他的关心,就带着心腹太监和两个守卫低调前往李庸的家里参观和问候。四人一个丝绸店外,远远看到一个白色的女人慢慢悠悠的走过来。朱元璋不禁看向她,他看到了女人,皮肤似乎凝脂,身材是非常棒的,他看着她都忍不住想表扬一番。朱元璋正看得出神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小乞丐冲到女人面前

  • 朱元璋为皇后庆祝寿辰,宴请百官却只上4道菜,群臣脊背冒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最后一次上朝,朱元璋立下的规矩,朱元璋都有哪些规矩

    所以古代有句话叫做“自古帝王多薄情”,不过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与他的妻子马皇后,却明显是一个例外。朱元璋与马皇后相逢于微时,他本来出身极为低贱,年少时父母去世,“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徜徉”,甚至于不得不靠乞讨才能够养活自己,可以说是尝尽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直到1352年,24岁的朱元璋娶了2

  • 金朝迁都开封的影响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大量的金朝领土被蒙古军队占领。金朝之所以选择向开封地区进行都城的迁移,就是因为开封位于国家的南部地区,蒙古军队在金朝的北方地区不断的进行进攻,虽然在双方进行了和谈之后暂时休战,但是蒙古军队却并不想就此放弃拓展自己的统治疆域和领土范围的机会,因此在金朝将都城迁到开封之后,蒙古军队总是借口金朝迁都开封是

  • 明朝文官第一人:击破十万叛军,哲学思想震古烁今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时期文官有多厉害,明朝军队作战史,历史上第一个统兵出征的明朝文官

    一、龙场悟道王守仁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士大夫家庭,他的父亲王华是状元出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王守仁早年间对军事很感兴趣,他亲自来到居庸关、山海关考察,甚至出塞,“纵观山川形胜”。后来,王守仁考中进士,不过他与其他人不一样,“好言兵,且善射”。1506年,王守仁惹祸上身,他因上书为言官求情,从而得罪了刘瑾

  • 宋朝是最富裕的王朝?宋太宗的一笔“败家投资”,让大宋赚足了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宋太宗简介,宋太宗对宋朝的贡献,宋太宗和宋朝皇帝关系

    原因就是修路的本质在于“连接”,将更多的“交易节点”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交易网络以后,经济贸易发展自然能够得到极大的增强。 而这样的发展方针不仅适用于现代社会,古代社会也同样适合。如果贸易不够成熟,国家想要发展经济,往往只会是闭门造车。 提起中国古代社会之中,最强大的王朝各有争论,但最富裕的

  • 柴荣、赵匡胤之前,还有哪个时代有可能统一中国?为何没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柴荣赵匡胤关系,柴荣为什么怀疑赵匡胤,赵匡胤柴荣视频完整版

    五代能统一全国的,在柴荣之前还有谁?他对历史进程有何影响?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了北宋。不久,北宋灭掉各地的割据政权,终于结束了持续了七十多年的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唐末后分裂的中国,这次是怎样走向统一的呢?人民渴望安定和平,商业发展要求打破交通的障碍,为了共同对付北方的契丹势力等等,这些都是重要的客

  • 包拯第35代后人:从不外出打工,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包拯后人名单,包拯一生的真实经历,包拯后人都去哪了

    历史中的北宋朝代中,出现了一位以明察秋毫出名的断案神奇人物。他每次都可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明确的选择,不会让好人心寒,也不会让一个坏人逃走。而关于他的文学作品和影视资料,更是多到不胜枚举。他就是以黑黝黝的面容,青白色的月牙著名的包拯,也被百姓们称为“包青天”。那么,历史上的包拯是什么样的?至今为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