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落第举子投敌并成中原大患,迫使宋朝改革科举制,惠及所有读书人

落第举子投敌并成中原大患,迫使宋朝改革科举制,惠及所有读书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026 更新时间:2024/2/7 0:26:18

科举制在宋朝迎来真正的兴盛期,大量贫寒子弟通过考试入仕,甚至封侯拜相,堪称人生赢家。然而有得意者,便有失意者,由于录取名额有限,在考试中被淘汰者极多。在这些科场的失意人中,有两人因屡试不中,最终竟愤而投靠西夏,并帮助敌国屡屡入侵中原,堪称宋朝的心腹大患。这两个人,便是张元、吴昊。

张元本姓张,名不详,原是北宋永兴路华阴县人,年轻时好读书、喜任侠,常以意气风流自诩,与吴姓同学关系极好。张、吴二人自诩有廊庙之才,然而在科场上却连番名落孙山,连出仕的资格都没有,在蹉跎多年、伤心绝望之余,最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投靠西夏李元昊

张元本是宋朝落第举子,后叛投西夏成宰相

张、吴潜入西夏后,为迅速引起轰动效应,便借助李元昊的名讳,分别改名为张元、吴昊,并在酒店的墙壁上提下“张元、吴昊来饮此楼”等字,故意等待官差的抓捕。李元昊见到二人后,便愤怒地质问他们为何不避讳,张元、吴昊却说:“大王连自己姓什么都不在意,又何必在乎名字呢?”(李元昊本姓拓跋,其先人曾先后接受唐、宋皇帝所赐的国姓)。

既入国,二人自念不出奇无以动听,各更其名,相与诣酒肆,剧饮终日,引笔书壁曰“张元、吴昊饮此”。逻者执之,元昊责以入国问讳义,二人大言曰:“姓尚未理会,乃理会名耶?”...闻言竦然,异而释之,日尊宠用事。见《西夏书事·卷十四》。

李元昊欣赏张元、吴昊的勇气,便与之交谈,在发现两人是大才后,便提拔他们做官。张元、吴昊感激于李元昊的知遇之恩,便竭尽全力地辅佐他跟宋朝交战,所建功勋极多,尤以张元为甚(此后,吴昊的事迹不见于史书中)。不久(1038年),李元昊称帝(更名为嵬名曩宵),并拜张元为中书令(宰相)。

曩宵在张元的辅佐下屡次入侵,成为宋朝大患

曩宵称帝的消息传至宋朝,宋仁宗勃然大怒,为惩罚他的僭越之举,便下诏削除其官爵、停止互市,并在边境屯驻重兵,由此导致双方矛盾愈趋激化。曩宵为破解困局,便在张元的建议下,率主力入侵宋朝的泾原路,并在好水川(今宁夏隆德西北)设伏围歼万余名宋兵,令宋廷无比震惊,时在1041年。

好水川之战后,在张元的极力主张下,曩宵派兵进犯渭州,并伺机攻取长安。然而夏军深入渭州后,却遭到宋朝原州知州景泰的顽强阻击,几乎全军覆灭。战事的失利让曩宵无比震惊,加上宋朝实行的封锁政策又让西夏经济凋敝,无奈之下,只好跟宋朝进行议和。但对于此,张元却持强烈反对意见,由此渐被曩宵疏远。

宋夏鏖战4年,最终达成“庆历和议”

1044年,宋朝与西夏达成“庆历和议”,规定曩宵取消帝号并向宋朝称臣、奉正朔,由宋朝册封其为“夏国主”(实际上在国内仍自称皇帝)。作为交换条件,宋朝每年赐给西夏银7万两、绢15万匹、茶3万斤,并在边境设立榷场,恢复双边贸易。和议达成后,两国间的战争正式结束,进入相对和平的局面。

和议的达成对宋朝、西夏来讲均是好事,但对于野心家张元来讲,却意味着梦想的破灭。因为在他心中,一直还期望曩宵能攻取中原,做全中国的皇帝,而他也可借此名垂青史。如今,这一切全成梦幻泡影。就在和议达成的同年,张元郁郁而终,临终前整日对着天空喃喃自语,迹类疯癫。

和议签订后,宋仁宗默认曩宵称帝

元至夏不二年,官至太师、中书令。国有征伐,辄参机密。常劝元昊取陕右地,据关辅形胜,东向而争,更结契丹兵,时窥河北,使中国一身二疾,势难支矣。既元昊议和,争之不听,及与契丹构兵,知所志不就,终日对天咄咄,未几,疽发背死。见《西夏书事·卷十七》。

张元、吴昊因为屡试不第,竟然叛宋降夏,祸害中原多年,令宋朝君臣愤怒、震撼之余,也不得不从其中汲取教训。等到嘉佑二年(1057年),宋朝在科举制度上做出重大改革,规定在殿试中不再采取“末位淘汰制”,即使成绩极差者,也授予“同进士出身”,以尽量避免再出现人叛逃为敌所用之事。如此一来,天下读书人受惠极大。

宋朝改革科举制,惠及天下读书人

旧制,殿试皆有黜落,临时取旨,或三人取一,或二人取一,或三人取二,故有累经省试取中而摈弃于殿试者,自张元以积忿降元昊,为中国患,朝廷始囚其家属,未几复纵之。于是群臣建议,归咎于殿试。嘉佑二年,诏进士与殿试者皆不黜落。是一畔逆之士子,为天下后世士子无穷之利也。见《燕翼诒谋录·卷五》。

史料来源:《宋史》、《西夏书事》、《续资治通鉴》、《燕翼诒谋录》

更多文章

  • 被正史封杀的南宋名将,坚守孤城,击杀蒙古大汗,为国家续命21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南宋抗蒙十大名将,历史上真实的南宋猛将,南宋末年抗击蒙古的将领

    从蒙古大军因“端平入洛”事件进攻南宋开始,到崖山之战结束,在45年的时间里,曾涌现过一大批让元朝(蒙古)头疼的南宋将领,其中最让他们痛恨的,非王坚莫属。为了消除王坚的影响力,元朝在撰写《宋史》时故意不为他立传,试图全盘“封杀”他的事迹。那么,王坚是何许人也?他为何会遭到元朝如此深深的忌恨?王坚雕像王

  • 明朝三大牛人,于谦,张居正,王阳明,究竟才是明朝第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于谦和张居正,张居正如何评价王阳明,于谦王阳明

    后来朱瞻基很年轻的时候就走了,可以说朱瞻基是一个短命的皇帝,朱朱瞻基过世后,9岁的朱祁镇当上皇帝,9岁的朱祁镇根本不懂是什么,关键的这个时候,是靠着于谦一直保护着。明英宗被蒙古瓦剌军抓走后,明朝全靠于谦誓死保卫北京,北京保卫战,京城保卫战全靠的于谦。于谦也用了一个手段在对付瓦剌,端木颜,当瓦剌军拿朱

  • 明朝200多年历史,为什么只有一个丞相?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最厉害的丞相,明朝有多少位宰相,明朝一共有几任丞相

    然后朱元璋发现,好像有没有这个丞相对我的影响不大嘛,我还是可以管理好整个帝国嘛,要丞相干嘛,所以就没有这再设置这个官位。到了明成祖朱棣手里,这个在历史上口碑分化的皇帝,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好皇帝,十二分的精神管理这个国家,但是毕竟精力有限,所以,内阁这个专属皇帝的秘书机构就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从此左右

  • 成吉思汗和秦始皇,谁的贡献更大?答案很明显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吉思汗与秦始皇的贡献,成吉思汗与秦始皇谁的本事大,成吉思汗与秦始皇哪个厉害

    首先,中国的皇帝制度是秦始皇建立,维持了差不多2000年。然后统一文字,保证了中国文明的统一性。就这两条,就足以说明秦始皇的成就有多大了。至于成吉思汗,是落后游牧对先进文明的征服,疆域再大,实际上所到之处都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摧残,造成文明退步。这很难说是成就吧。其次,秦始皇是千古一人,是他开启了中国

  •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要怎样做才能不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然后清藩王、改地制,让土地回到老百姓手里,防止大量的流民的出现,把藩王都给清掉,能得一大笔钱。接着收海关税,盐、铁矿国有化,手里有钱什么事都能干成,没钱啥也干不了。还可以重用一些大将,大臣,努力复苏明的国力,国力复苏,满人就不是过匪患而已。甚至也可以学习雍正皇帝的摊丁入亩,当然了,雍正皇帝那会还没出

  • 明朝有位皇帝,毫无兄弟之情,君臣之义,连江山都不在乎,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隐藏最深的皇帝,明朝君臣真实图片,明朝哪位皇帝最有成就

    朱元璋几辈人好不容易攒点家当,被他打着包的拿出去霍霍,最后还把自己给浪进去了,历史上有几个做俘虏的皇帝?徽宗和钦宗爷俩也没出去浪啊,人家是在自己家里被抓的,不像朱祁镇,自己送上门。被俘就被俘吧,却连一点骨气都没有,他居然带着敌人去敲自己家的门,那个皇帝能干出这种事呢?好不容易回来了居然好意思去夺门复

  • 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为什么却只有13座陵墓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16个皇帝有哪三个不在十三陵,明朝16位皇帝的陵墓都在哪里,明朝各个皇帝的陵墓在哪里

    1、太祖朱元璋我们都很清楚,他自己建立明朝后定都在了南京,最后埋葬在了明孝陵。2、建文帝由于他的叔叔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把他赶下了皇位,他便消失的无影无踪。3、第三个景泰帝,这个就尴尬了。本来和他哥哥关系很好,一辈子能做个安安稳稳的王爷。可他哥哥英宗却要去“北方打猎”,没办法,他自己做了皇帝。

  • 刘伯温参加朱元璋邀请的宴席,看到一个杯子后,为什么要提出辞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跟刘伯温谈话被人听到,朱元璋在刘伯温屋里吃面,朱元璋三请刘伯温

    所以就有了后来一系列的杀功臣的事情。但是要杀功臣,不能平白无故杀,至少要找一个充分的理由。当然了,如果功臣们识趣的话,主动辞职,或许就有可能不会被杀。为此,朱元璋也是有这个打算的。所以在一次中元节的时候,朱元璋要为打仗时候死去的将士们开坛祭天,于是宴请了全体功臣。神机妙算的刘伯温也是其中之一。只是他

  • 崇祯根本无力拯救明朝,他那个“意外”死亡的哥哥,才是明朝救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崇祯死后明朝还有机会翻盘吗,崇祯性格特点与明朝灭亡的关系,崇祯哥哥

    本来可以做个逍遥王爷,结果哥哥最后莫名其妙把皇位传给了他,一脸懵逼的朱由检被推到了皇帝位上。既来之则安之,当就当吧!崇祯也算是个勤快的君主了,比不上秦皇汉武,也是个守成之主一类的。刚即位就杀了魏忠贤,铲除了阉党,一心扑在政务上,后宫常年就皇后一个女人,而且简朴到衣服都打补丁了,大臣都惊呼“尧舜在世也

  • 明代奇人王阳明到底有多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代大师王阳明,明代王阳明有多厉害,明代大咖王阳明的传奇人生

    1:出生的家庭就很牛王阳明的一生确实非常牛,首先他出生的家庭就是个名门望族,牛人世家,传说他的祖上可以追溯到晋朝王義之书圣,父亲是当朝当红状元郎王华,王阳明很好的遗传了他父亲的基因。通常牛人、奇人出生都会有很多特别的现象,据传他的母亲怀孕超过十个月才分娩,在他诞生之前,他的祖母梦见天神抱着一赤子,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