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侯君集被赐死后,李世民从他家里搜出的两位食人乳的美女去哪了?

侯君集被赐死后,李世民从他家里搜出的两位食人乳的美女去哪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900 更新时间:2024/1/23 2:28:29

将门之后,没落子弟,成为唐朝开国功臣

侯君集出身将门之后,其祖父侯植是北周名将,曾经官职骠骑大将军,其父侯定远是北周车骑大将军,不过其父早丧,所以侯家到了侯君集这里就已经没落了。

侯君集少年时期不学无术,不爱读书,也不爱习武,就有一个爱好,喜欢吹牛说空话大话,是个典型的浪荡子弟。不过侯君集倒是靠着浮夸的言语最终获得李世民重用。

当时正好唐高祖李渊太原起兵攻占了长安,李世民为李渊起兵立下汗马功劳,李渊册封李世民为秦王,特许李世民开府治事。

有了开府治事的权力之后,李世民就开始招募人才,侯君集就是这时候进入李世民的秦王府。当时李世民面试侯君集的时候,侯君集文不能写文章,武不能拉开弓,但他去李世民的秦王府面试却不怯场,与李世民侃侃而谈,大话炎炎,号称自己的勇武冠绝当世,不过李世民却不认为侯君集是说大话,反而认为侯君集颇有才能,于是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当作亲信培养。

侯君集后来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果然表现得十分勇武,虽然文武都不怎么地,但却颇有勇气,所以李世民也越来越倚重他,由此成为李世民的亲信。

大唐平定天下之后,李世民军功极高,威望与人气基本不输于太子李建成,于是李世民就有野心要图谋皇位,这就造成了李建成与李世民为争夺皇位展开了明争暗斗。

在李世民与李建成争位之时,侯君集果断跟随李世民,即使李建成多次派人拉拢和收买侯君集都没有起到效果,要知道当时唐高祖李渊是支持李建成的,李世民与李建成争夺太子之位实际上在各方面力量都稍差于李建成,所以这时候的侯君集很够意思,在李世民势弱时也对他不离不弃忠心耿耿。

在李世民与李建成争位到白热化时,也是侯君集和尉迟敬德长孙无忌张公瑾四人力劝李世民先下手为强发动玄武门之变,四人对李世民的劝告坚定了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决心。

可以说玄武门之变时,侯君集是从策划到行动全程参与其中,是侯君集和尉迟敬德率领军队控制住了唐高祖李渊,最终力保李世民登上了帝位。

李世民登基之后开始大力提拔重用原来秦王府旧部,侯君集被李世民任命为右武卫大将军兼兵部尚书,可以说是非常重用。

李世民登基后,侯君集除了备受重用,还跟随大将军李靖攻灭了吐谷浑,此战中侯君集身先士卒,立下赫赫战功,侯君集得胜归来后,李世民就晋封他为陈国公、吏部尚书。

之前侯君集一直是武官,吏部尚书是文官,负责人事选拔、调动,再加上侯君集年轻的时候不学无术,没有学问,一代明君李世民为何会让侯君集出任这样的官职呢?这主要在于侯君集在越来越受李世民重用后,也越来越勤奋好学,他拼命学习文化知识,弥补自己之前的缺陷,所以侯君集在地位的提升下,能力也在逐渐提升,成为了能文能武的全能人才。

因此李世民才能用侯君集为吏部尚书,侯君集在吏部尚书任上非常负责,他重视官员选拔,并制定了完善的官员选拔考核制度和考核项目。就这样曾经文不成武不就,只有一副好口才的侯君集成为了出外能上马打仗,归内能理政议事的文武全才,一时之间出将入相,被人刮目相看。

贞观十三年(639年),高昌国王鞠文泰联结西突厥不礼敬唐朝,李世民震怒,于是派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挂帅征讨鞠文泰。

本来鞠文泰以为西突厥能帮他,结果西突厥听闻侯君集大军将至,立刻闻风而逃,留下鞠文泰独自面对大唐军队,这一下就把鞠文泰吓死了,鞠文泰死后其子鞠智盛继位,这位末代高昌国王很倒霉,继位不到半年就被侯君集攻灭生擒。

侯君集攻灭高昌国立下大功,本以为班师回朝会受到李世民大赏,结果就是此次攻灭高昌国也为侯君集日后身死埋下了伏笔。

现代有儿子坑爹,古代有女婿坑丈人,侯君集就是典型被女婿坑了

李世民在历史上不算一个爱杀功臣的皇帝,相比于刘邦和朱元璋来说,李世民算是对待功臣非常温和的皇帝了,但李世民也杀掉过几位功臣,当然这些人多数是自寻死路,侯君集就算是自寻死路的功臣之一。

侯君集与同位唐朝开国功臣的李靖、李勣等人低调行事不同,史书载,侯君集性骄饰,好矜夸,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生性骄奢,还喜欢吹牛说大话,所以这样的人一旦取得成绩就会沾沾自喜,自以为是起来。

侯君集军事生涯的巅峰就是独立带队灭掉了高昌国,这也让他的功绩与声名达到巅峰,也是在灭了高昌国之后,侯君集彻底开始居功自傲,放纵自我了。

攻灭高昌国之后,侯君集还没有班师回朝就已经开始飘飘然,堕落首先就是从金钱和美色开始,侯君集就是如此。

侯君集为人十分贪财好色,攻灭高昌后,侯君集先是发现了两名美女,这两名美女与众不同之处在于肌肤犹如婴儿一般,侯君集就很好奇,询问之下才得知她们是高昌王室的美姬,自幼就没断过奶水是喝奶长大。既然是高昌王室美姬,那侯君集自然不会客气,将其收入府中。

侯君集除了私纳美女,他还开始大肆私藏高昌王室的珍宝,“得金簟二甚精,御府所无,亦隐而不献”,所谓金簟应该就是用金丝织就的床席,这种东西当时非常稀有,连李世民都没有,但侯君集发现这个珍宝之后居然没献给李世民,而是自己私吞了。

侯君集私吞了很多高昌国的金银珍宝,上梁不正下梁歪,身为主帅的侯君集都肆意私藏珍宝,那手底下的将士私藏珍宝侯君集更没法制止了,毕竟大家一起出生入死,不能光你一个人拿啊,所以侯君集对手下将士私藏珍宝也是睁只眼闭只眼,这样一来人一多了就容易被他人知道,御史们知道了之后就弹劾侯君集自己私藏高昌珍宝和纵容士兵劫掠高昌财物。

侯君集就这样在攻灭高昌班师回朝之后就立刻被司法部门抓到监狱问罪,其实李世民也不是小气的人,他本身并不想处罚侯君集,人家可是为他立了大功,攻灭了一个国家的功臣,拿点钱财还能怎样?但毕竟御史言官都死揪着侯君集不放,所以李世民也没法赦免侯君集。

这时候中书令岑文本站出来替侯君集说话,岑文本在朝堂上明言侯君集为国家立有很大功劳,岂能因为贪财这点小事就被司法问罪,可以让侯君集功过相抵,于是请求李世民释放侯君集。

李世民本有此意,只是不好由他提出来,而岑文本正好给了他理由,他就借坡下驴下旨赦免了侯君集,当然侯君集也就功过相抵,但李世民也怕凉了他的心,所以也没有追缴侯君集私藏的高昌珍宝。

就这样本以为立下大功会得到更大封赏的侯君集莫名其妙地蹲了半天监狱,出来之后还来个功过相抵,合着打了半天高昌等于白玩了,这他肯定不高兴,于是侯君集对李世民就有了抱怨之心。

贞观十七年(643年),侯君集曾经的战友同样是唐朝开国功臣的张亮被外派到为洛阳都督,侯君集就故意问张亮是不是遭到排挤才被外派到地方出任官职,张亮说如果外派大臣都是排挤,那地方官就不用做了。然后侯君集就开始吐槽自己平灭高昌国却险些获罪,然后还劝张亮如果受到排挤就应该反抗,正好他去洛阳当都督,如果他将来要在洛阳造反,一定要叫上侯君集一起造反。

(侯君集说)郁郁不可活,公能反乎?当与公反尔!

张亮这个人的人品非常不好,他最后确实因豢养五百勇士被人告发谋反,最终李世民以谋反罪将张亮诛杀,当然,这是侯君集死后的事情了。

所以人品不好的张亮听完侯君集的话也很对得起他,出门就去皇宫把这话告诉给李世民了。就侯君集说的这些话放在哪个朝代都是谋反诛九族的大罪,如果落在朱元璋手里那他死得会非常惨,但李世民却是不善于杀开国功臣的皇帝,他听完张亮的反馈之后,反而告诫张亮不要将这件事传扬出去,毕竟侯君集只告诉你一个人,如果真告起来,他必定不承认,这件事也拿他没办法。

(李世民语)卿与君集俱是功臣,君集独以语卿,无人闻见,若以属吏,君集必言无此。两人相证,事未可知。——《旧唐书·侯君集传》

之后李世民并没有憎恨侯君集,对待侯君集如初,当时绘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时,李世民还是让侯君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十七位。

但是侯君集并没有为此改变,他依旧怨恨着李世民赏罚不明。这一年的下半年,也是李世民的两个儿子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为了争夺储位斗争到白热化阶段,李世民虽然立李承乾为太子,但他更偏爱第四子魏王李泰,在李世民的偏爱之下,李泰已经具有夺取太子之位的野心,所以李承乾自认为太子之位岌岌可危,就想有所行动。

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在东宫出任官职,李承乾就知道了侯君集对李世民十分不满,于是他就想拉拢侯君集为自己所用,于是李承乾通过贺兰楚石联系上侯君集,就向他请教如何保住太子之位。

侯君集就想到了玄武门之变,他还是以这个道理告诉李承乾先下手为强,不如先发制人抢先夺取皇位。侯君集与李承乾勾结也是非常有野心,李承乾为人懦弱无能,将来如果侯君集拥立李承乾为帝,他就更好容易操控李承乾擅权专政了,所以侯君集就建议李承乾抢先发动政变,逼迫李世民退位。

李世民是什么人,玄武门之变发动者,他对这方面是非常敏感,当他发现侯君集与李承乾越走越近,他就觉得这里面有不对的地方,于是李世民就把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叫来问话,然后就出现了现代有儿子坑爹的戏码,唐朝有女婿坑丈人的戏码,贺兰楚石就上演一出坑死老丈人的大戏。

贺兰楚石为老丈人侯君集和李承乾搭桥牵线,结果李世民都没打他,刚一找他问话,他就把侯君集和李承乾的密谋一五一十交代的清清楚楚。

李世民都没想到贺兰楚石这么痛快地就说出了侯君集全部预谋,于是侯君集和李承乾密谋逼迫李世民退位的阴谋还没来得及实行就被掐灭在萌芽状态了。

李承乾是李世民嫡子,培养了二十来年,父子之情深厚;侯君集追随李世民出生入死多年,也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君臣情谊也很深厚。所以这二人李世民谁都不想杀,但群臣都劝李世民必须严惩以儆效尤。

最终李承乾留了一命,毕竟是皇子,被废为庶人,但侯君集却不能赦免,李世民本想免侯君集死罪,可是朝廷群臣都认为这是有违国法,都坚持请李世民杀侯君集以正国法,李世民最终赐侯君集自尽。

李世民在侯君集临死前含泪与侯君集诀别,问侯君集有何心愿,侯君集请求李世民宽恕妻子和儿子,留下后人好能为自己守孝,谋反之罪本是株连全家,但李世民为了侯君集破例赦免了他的家人,将侯君集的妻子和儿子流放岭南。

侯君集被杀之后,他的家产当然要被抄没充公,于是侯君集贪得那些高昌珍宝就回到了李世民的手中,这其中就包括李世民都没有的两个金簟,当然还包括那两位只吃奶水长大的美姬。

李世民见到这两名美姬之后也惊为天人,他难以想象她们的肌肤可以如婴儿一般,李世民就很好奇的问她们是如何保养,当得知她们自幼喝奶长大,李世民着实大为惊奇,于是李世民就将这两名美姬纳入后宫。

以后每当李世民想念侯君集时,他都会去找这两位美姬深入的交流一番,这也算是睹物思人吧。

参考史料:《旧唐书》、《新唐书》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更多文章

  • 袁天罡对此人说:你会成为宰相,哪料不久后,李世民却要杀掉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问袁天罡,李世民手下有袁天罡吗,袁天罡与李世民的真相

    说起刘仁轨,其身世可不简单,乃是帝王之后,东汉第三任帝王汉章帝刘炟的后代。当然,这个身份在唐朝初期,已不算个啥了。毕竟汉朝早就亡了,刘仁轨岂能如刘备一样把“皇叔”挂在嘴边?虽然他也跟刘备一样家里很穷,可却是非常喜欢读书,由此也算小有名气了。在贞观年间,被调任为了陈仓尉(相当于如今的县公安局长)。恰好

  • 隋唐中罗松能一枪挑开李元霸和罗士信,但是打得过罗成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罗松与罗成,罗松李元霸谁厉害,罗成能打过李元霸吗

    在隋唐演义评书中,有四猛四绝十三杰。四猛之首是罗士信,四绝之首是罗松,十三杰之首是李元霸。当初四平山之战,一猛一杰难分胜负,罗松一枪挑开了双方,实力无比强悍。罗成是罗松同父异母的弟弟,在十三杰中排名第七,不过相比罗松还是差得远了,他家传的罗家枪不过是罗艺从姜家所学的。罗艺学姜家枪隋唐之时,姜家的五虎

  • 少林的十三棍僧,真的救过唐王李世民吗?别再被影视剧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少林寺十三棍僧救李世民真实吗,少林十三棍完整版,十三根僧棍救唐王

    其实,史书上根本找不到任何有关十三棍僧救唐王的记载,唯一有点资料只是少林寺中碑碣的铭文。铭文有三:其一、《唐太宗赐少林寺教书》,其二、《少林寺碟》,其三、《皇唐嵩岳少林寺碑》。其中《唐太宗赐少林寺教书》的碑文原件已不在,流传至今的都是转录与北宋金石大家赵明诚的《金石录》。在三块石碑中并没有任何“唐王

  • 从唐朝到清朝,这块土地一直属于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国土有唐朝大吗,唐朝vs清朝,清朝至今的领土变化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印控克什米尔的东部是拉达克,这里生活着大量的藏族人民。现在所说的克什米尔地区,是广义的克什米尔,包括巴尔蒂斯坦、拉达克、克什米尔三部分。巴尔蒂斯坦基本与巴控克什米尔重合,而拉达克加上狭义的克什米尔基本就是印控克什米尔。拉达克王国疆域地形图拉达克地区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之间

  • 武则天长什么样子?容貌复原!怪不得李世民不喜欢,李治却爱极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李治吻戏,李治武则天容貌复原图,武则天的容貌到底怎样

    武则天是历史上的一位女皇,她不是唯一的,但是却是绝无仅有的,因为在她治下,江山稳固,并不输给李世民和李治。武则天原本进宫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宫女,被李世民看上这才封了才人,而随着她一起进宫的还有一个,名叫徐慧。武则天就像是一团耀眼的火,而徐慧就像是一汪温柔的水,所以对于喜欢温柔女子的李世民来说,他更中意

  • 武则天长啥样,容貌复原!难怪李世民不喜欢,李治却爱极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治武则天容貌复原图,武则天李治吻戏,武则天与李治和李世民

    武则天,是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女人,要知道,在我国古代,女人的地位是比较低下的,更像是男人的附属品一样。但是武则天则是以女人的身份爬到了皇帝的位置,让人不得不敬佩。在男人聚集的朝堂之上,她展现出了自己绝佳的政治天赋,在他的治理下,非但没有让国家经济衰退,反而促使大唐走向巅峰。武则天除了在政治上有着巨大

  • 李昪因自己是徐温的养子,故力阻徐温称帝,而自己建立南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南唐徐温视频,南唐李昪手下名将,南唐李昪简介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日后的南吴太祖杨行密(时为淮南节度使)进攻濠州时,偶然间发现了乞丐群中的李昪,“杨行密攻濠州,得之,奇其状貌,养以为子。而杨氏诸子不能容,行密以乞徐温,乃冒姓徐氏,名知诰。”徐温字敦美,海州昫山人。少时以贩盐为盗。杨行密合淝起事,徐温投入帐下。与杨行密手下等人号三十六英雄

  • 李密降唐后不平衡的心态导致自己最终被李渊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密为什么斗不过李渊,李密投靠李渊后的结局,李密对比李渊谁厉害

    作为隋朝末年名气最大、实力最强的一支武装,瓦岗军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股农民起义力量,然而在实际上,它的首领李密跟李渊其实是一类人:关陇集团的重要成员、隋朝的统治基石。李密家世显赫,祖祖辈辈位居北朝的统治核心:他的曾祖父李弼,是著名的西魏八柱国之一;祖父李曜,身居北周太保、魏国公;父亲李宽,则是隋朝的上

  • 李密走投无路之下降唐,李渊欲擒故纵将其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密与李渊,李密和李渊谁有实力,李密投靠李渊后的结局

    这个失意贵族,对于《汉书》尤感兴趣。由于他专心读书,得到了隋重臣杨素的赏识,从而使他有机会和杨素的儿子杨玄感成为好友。大业九年(613年),李密参加了杨玄感推翻隋炀帝的战争。杨玄感失败后,李密也曾被捕。在被解往高阳(今河北高阳东)去见隋炀帝的途中,他设法逃跑。当时,正是农民起义军迅速发展的时候,他逃

  • 李存勖杀郭崇韬后郭从谦发动兵变弑帝,后唐灭亡也与骄兵悍将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存勖和郭从谦,李存勖为啥能大败契丹,郭崇韬郭从谦

    唐德宗时,有朱邪尽忠居北庭之金满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贞元中,吐蕃赞普攻陷北庭,沙陀向东迁移,居盐州(治五原,今陕西定边),隶河西节度使范希朝。范希朝移镇太原,朱邪尽忠子朱邪执宜徙居太原之北定襄(今山西定襄)神武川之新城。部落万骑,皆骁勇善骑射,号沙陀军。执宜子朱邪赤心,唐赐姓名曰李国昌,累官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