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国北进的死敌:“汉阳诸姬”联盟诸侯群

楚国北进的死敌:“汉阳诸姬”联盟诸侯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593 更新时间:2024/3/7 15:18:46

在史书中有个叫“汉阳诸姬”的联盟诸侯群,他们的位置大概在楚国的北边,夹杂在大巴山与大别山之间,正好在长江的北面,淮河的周围,是楚国北进中原室南拓的中间地带。当然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这里生产铜矿,要知道殷商以来,王室贵族们对青铜的需求量非之大,汉阳诸姬所在地,周天子就不会放弃。因此自武王建国,就没有放松过对这些蛮夷地区的战争,数代之间皆有相应的记载。在西周中前期,周昭王数次率领大军进攻楚国,结果死在了汉水之滨。

这件事情非常奇怪,周昭王数次征伐楚国,都曾取得巨大胜利,甚至还铸器铭功,但在后来的第六次进攻楚国,却死在了汉水。《竹书纪年》载:“天大曀,雉兔皆震,丧六师于汉”,当时汉阳诸姬如果知道周昭王遇难,应该不会袖手旁观,而是出动大军帮助周昭王。但关于这段往事,诸姬根本没有出现在史书中,也就有一种可能,即是当时的汉阳地区,可能刚刚为周昭王所征服,处于政治过渡的空白期,根本无暇顾及周昭王的死活。史界据此判断“汉阳诸姬”的分封时间,就是在周昭王、周穆王时代。

昭、穆发动对这个地区的战争,除了所谓的征服淮夷、于越、荆楚的说辞,更有夺取战略物资“铜矿”的目的,占据汉阳地区,就是打通了保护铜矿运输的通道,同时还能遏制楚国的征伐。当时的周天子,数代之间都在纠缠于与前朝殷商旧族的缠斗之中,即是拖累在中原地区,根本无暇顾及南方的政治格局。显然的是,西周初期分封的楚国祖先,在南方披荆斩棘,拓展疆域,逐渐的已经具有相当的经济实力,由于常年与蛮夷相处,数代而后也就跟周王室的礼乐体系渐行渐远,出离在主流社会外,成为姬姓诸侯们眼中的异类。

昭、穆两代国君的努力,终于将汉阳地区占据,自然不会让这个地方再为蛮夷所侵占,而是深度吸取了当年分封异姓诸侯到如此物产丰富的地方的教训,将姬姓诸侯分封到了这里,其中可能就包括随、申、唐、蔡、应、息、弦等国,这些国家互为犄角,一方面为周天子供奉铜矿,一方面抵御着南方的楚国,这些诸侯国在后世就被称为“汉阳诸姬”。他们控制着淮水上游、汉水中游地带,可谓是占尽天时地利,但后来的数代周天子们,显然对这个地区非常重视,尤其是到周宣王时代,申国得到天子的政策支持,军事力量呈现飞速上升状,甚至称为周天子征伐四方的主要力量,到周幽王时期,申国与犬戎南北合击,竟而攻灭镐京城,可见汉阳诸姬在西周末年,可能已经是周王室中最为重要的亲族势力团队。

更多文章

  • 《山海经》不是神话,很可能是人类丢失了12万年的一个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山海经真实历史,山海经是史前文明记录吗,山海经算是神话故事吗

    然而,跟古人比,现代人的想象力,实在是太“宅”了。《南山经》真正记录的,很有可能是一条古人类迁徙之路。因为在《南山经》中提到的很多动物,在中国可能找不到原型,但是如果把眼光放到全世界,就一定能看到类似的动物。比如《南山经》中记载的第一座山,招摇之山。这里有一种名叫狌狌的动物,形状像猴子,但是长着白色

  • 为什么有人会说晋国胡里胡气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代,有个胡里胡气的国家,就是我们今天人都知道的晋国。为什么要说晋国胡里胡气呢?因为在晋国的疆域范围内,生活着很多“胡”人,这个“胡”人跟后来的“胡”人不同,这里的“胡”人更多说的是戎狄部族。晋国地处于太行山以东和函谷关以西,所谓“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恰好就是在中原与北方、中原与西方过渡地带

  • 晋国名将魏犨武力值爆棚,一生充满传奇,曾恶斗怪兽威震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魏犨后人,魏犨和南宫长万,晋国大将魏犨

    春秋时期,晋国是地处中原的大国。晋文公时,晋国人才济济,曾经打败了强大的楚国。晋文公重耳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时,大将魏犨是一位颇具传奇的勇将。晋公子重耳逃难的时候,跟随其左右的魏犨首次展露出来了惊人的战斗力。当时重耳逃到了楚国,楚王对待重耳非常好,两人还一起在云梦打过猎。打猎时,楚王

  • 嫪毐与赵姬之间的私生活在秦国并非大问题,其自称假父则犯大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嫪毐和赵后情史,嫪毐与秦王什么关系,怎样评价秦国嫪毐

    嫪毐是赵国人,赵姬也是赵国人,同乡音同习俗,易于亲近,可解帝太后孤身一人在异国他乡的忧愁。嫪毐是具有超强性功能的男子,而且可以作性表演,对成熟妇人有吸引力。太后宫中,戒备森严,不相干的男人岂能随便进入。帝太后买通主持刑罚的官吏,仅仅拔去嫪毐的胡须,就把他当作太监送进宫中。帝太后得到嫪毐,受用后大为兴

  • 弹丸之地的卫国,都出了哪些改变历史的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卫国出了哪些人才,卫国历史上的人才,战国时代卫国的人才

    这个时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涌现出了诸多思想流派,在当时的中华大地之上互相交锋,擦碰出来有史以来最绚烂的思想火花。同样的,这个时代也是人才辈出,群英荟萃,众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思想大家都在这个时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孔子、老子、墨子 、韩非子、荀子、孙子等等,都是各学派的精神领袖,其

  • 诸侯内斗 王室内乱,齐桓公如何以霸主的身份维持中原联盟的稳定?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齐桓公怎样坐上春秋霸主宝座,中原霸主齐桓公,齐桓公如何成为春秋霸主

    上一篇讲到,齐国经过多年的经营,在前680年组织众诸侯在鄄(juàn)地会盟,齐桓公正式当上了中原的霸主。齐桓公获得盟主这个位置依靠的手段是兼并周边小国扩张自己的势力;再拉拢其余地区的小国结盟打造自身的国际地位;进而通过联盟的力量向剩下的中原大国施压,胁迫使其承认齐国霸主的地位。也就是说,如果考虑恩

  • 商鞅变法并不完美,有两个缺陷无法解决,但秦国仍要说一声:谢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商鞅变法最大的弊病,商鞅变法真的很成功吗,商鞅变法以后怎么样了

    由于商鞅变法的名气实在太大,我们读到战国史的时候,就必然会读到商鞅这一段。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错觉: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变得强大,而其他六国则无所作为,所以一直很弱,最后被秦国吞并。事实上,变法这事几乎是战国每个国家的共识,并不是秦国一家独有。商鞅不是第一个变法的,也不是最后一个。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

  • 一口气看懂春秋历史!纷乱的春秋乱战,为何最后战国七雄会胜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春秋五霸和战国春秋七雄,春秋战国七雄争霸,春秋战国七雄争霸历史背景

    [var1]据说当年鲁国的史官,按照时间顺序,记录历史。这份历史记录本来是没有名字的,但是后来孔子把这些历史整理了一下,修订成了一本书。既然是一本书,那自然就要取一个名字。因为之前鲁国史官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记载历史,所以孔子就把这本书取名为《春秋》。因为孔子修订了这本书,而这本书后来又成了儒家最核心

  • 长平之战的责任真的在于赵括?其实开战时赵国的结局就已注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赵括兵败长平完整版,长平之战不用赵括赵国能赢吗,长平之战赵括有多厉害

    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规模少见的大战,秦国、赵国双方各自动员数十万人,那是一段极具悲剧性的、波澜壮阔的、血腥而且具有转折的战役历程。长平之战,相持三年,赵军落败,40万赵国将士的生命消逝,赵国由盛转衰,历史也把这样的重责推到了赵括身上。当我们正视这段历史时就会发现,赵括这样一个以身殉国的忠勇军人,被打在

  • 作为春秋五霸中最后一位霸主,越国为何没能称雄战国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越国最大版图,越国属于春秋五霸吗,春秋越国详细历史

    说起先秦时代的越国,你会想起什么?相信多数人会想起越王勾践。也只能想起越王勾践。因为越王勾践以后的越国,几乎毫无存在感可言。[var1]事实上,越王勾践被视为春秋五霸中,“后五霸”中的最后一位霸主。事实上,勾践称霸那会儿,已经是春秋后期,凭借越国的实力,即便不能在后来战国群雄中脱颖而出,也完全可以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