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先秦时代的越国,你会想起什么?相信多数人会想起越王勾践。也只能想起越王勾践。因为越王勾践以后的越国,几乎毫无存在感可言。
[var1]
事实上,越王勾践被视为春秋五霸中,“后五霸”中的最后一位霸主。事实上,勾践称霸那会儿,已经是春秋后期,凭借越国的实力,即便不能在后来战国群雄中脱颖而出,也完全可以称霸一方。
但是,在战国时代,越国似乎消失了。这其中原因何在?
本小编认为:
1、财政问题
越国的财力问题,制约了越国的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黄河流域是开发最早的。先秦时期,长江流域的开发水平远远不如黄河流域。这意味着黄河流域能给周边各国提供的财力,要远远强于南方的楚国和越国。这也是为什么楚国虽然版图庞大,但最终还是没干过秦国的原因之一。而秦国之所以能脱颖而出,除了商鞅的耕战改革体系以外,很大原因还和秦的关中、巴蜀物产丰富、水利体系发达,能为秦提供大量的战略物资有关。
[var1]
楚国的基本盘,大约是今天的湖北省,而越国的基本盘,大约是今天的浙江地区。虽然如今的浙江是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之一,但是在二千多年前,这还真是一片蛮荒之地。因此,越国的财政水平相对有限。
当然理论上来说,越国可以通过对外扩张来增加地土。但实际上这个方式也行不通。因为越国虽然吞并吴国实现强盛,也确实从周边国家那里抢走不少地盘,但是,越国如果真的想灭掉齐国、三晋,单靠越国的实力,也不那么现实。所以,虽然越王勾践在位时期,越国虽然一度强盛,但这种强盛终究是不能长久维持的——毕竟,财政水平制约了越国的发展。更何况,如果越国想吞并齐国,就意味着需要和齐国打长期战争,到时候,只怕齐国没能垮台,越国先自爆了。
2、内乱问题
当然,单就财政弱、底蕴差,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要知道,楚国开国那会儿,祭祖的牛都是偷来的,但也丝毫不影响楚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地盘最大的国家。但是,越国在越王勾践去世没多久,就爆发了一系列的内乱。这一系列的内乱,导致越国的决策层人心惶惶的同时,也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越国的正常发展。最终,越国的实力陷入衰败。而这一衰败时期,偏偏处于战国时期。
[var1]
春秋和战国的不同之处在于,春秋时期,强国很少吞并弱国,而战国时期,大国吃掉小国,已经是寻常的不能再寻常的事情。越国严重衰败于战国时代,后果可想而知。
3、革新
此外,战国时期,战国七雄陆续都开始了改革。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秦国的商鞅变法。在商鞅变法之前,其他有影响力的诸侯国,也都有一定的改革。比如魏国改革军事。
而越国由于内乱不断,这就意味着,即便是有人主张越国改革,也没有任何的施展空间和余地。
这就意味着,当其他几个国家蒸蒸日上不断发展的时候,越国还在不断衰败状态。
事实上,越国后期,楚国也把扩张目标对准越国。最终,越国被楚国消灭。当然,越国的一些残余势力继续存在,由于影响力不大,所以,楚国也没有对越人进行全方位追杀。越的一些残余势力,甚至一直延续到西汉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