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讲到,齐国经过多年的经营,在前680年组织众诸侯在鄄(juàn)地会盟,齐桓公正式当上了中原的霸主。
齐桓公获得盟主这个位置依靠的手段是兼并周边小国扩张自己的势力;再拉拢其余地区的小国结盟打造自身的国际地位;进而通过联盟的力量向剩下的中原大国施压,胁迫使其承认齐国霸主的地位。
也就是说,如果考虑恩怨和自身利益问题的话,齐国打造的这个联盟并不是绝对稳固的,而是容易松散的。
这是中原联盟内部的矛盾。
同时,中原之外的南部、北部地区的荆楚和山戎等边远部落也已经逐渐发展壮大。
他们在齐桓公称霸这段时期持续对中原进行侵扰,一步步啃食中原列国的生存空间。
这是中原列国面临的外部问题。
除此之外,同时期周王室也爆发了内乱。
我个人认为,王室的内乱可以说是中原列国矛盾的延伸。
周室虽形同虚设,但依然是当时分封体系的支柱;
它是诸侯可以利用和操控的工具,这是另外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02.联盟内部的矛盾
上一篇文章提到,齐国召集联军对宋国出兵解决了宋国的内乱,让宋国迫于压力向齐国低头。
而
在第二次篡夺政权后,国内局势不稳,他希望依附齐国来换取国家的稳定。
可以说郑、宋两国是迫于形式,较为被动地承认齐国的地位。
而郑宋之间,由于相互干涉他国内政,一直处于敌对的关系。
[var1]
因此,齐国刚组成的联盟暂时并不能解决这两国之间的纷争。
就在联盟结成的后一年(前679年),郑国趁宋国攻打郳国的间隙,偷袭了宋国的领土。
显然,为了维护秩序,齐国在不久后就邀约宋国向郑国发动进攻。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伐郑除了联盟内的诸侯外,还有南方的楚国。
也就是说,荆楚的势力已经向北渗入了中原的控制范围,郑国正是两股势力交锋的交汇点。
[var1]
郑国被列国轮番征讨,迫于压力向齐国投降。
可是郑厉公在稳定政权之后,似乎一直想要摆脱齐国的限制。
不久后郑国再一次对齐国表示了不满;同时,被齐国灭掉的遂国遗民也向齐国发起反抗。
鲁国趁齐国无暇管控各方局势的时候,试图拉拢莒国以此脱离齐国的控制。
不过列国这些试图摆脱齐国管束的行动,都被齐桓公利用军事力量所镇压。
不难看出,这一时期一些诸侯已经蠢蠢欲动,而齐国需要分出精力来扫平这些障碍。
03.体现在王室内的斗争
个人认为,在这个时期,衰弱的王室是各诸侯进行博弈的第二战场。
[var1]
前676年,
在世袭了天子的头衔后,为满足自己的私欲,侵占了蔿国以及士大夫的土地和财产。
被触碰了利益的诸侯和士大夫们,已然对这个天子心生怨念。
他们合伙串通另立周惠王的叔叔
王子颓
为新的周王,并联合发兵向王室进攻,计划推翻周惠王的政权。
不过,王子颓这第一轮发起的政变攻势被周惠王所抵御。
王子颓在兵败后逃往卫国,寻求刚复位的
卫惠公
的帮助。
卫惠公之所以支持王子颓而背叛王室,是因为周惠王收留了导致他先前下台的政敌。
可见,在那个礼乐崩坏的年代,礼仪不过管控对方的游戏规则,利益的争夺才是背后的本质。
前675年,卫国拉拢了南燕国,以拥立王子颓的名义向周室进攻。
说到底,此时王室已经沦落到与诸侯差不多的实力水平。周惠王无法镇压此次政变,他被卫国人赶下了台,王子颓暂时篡夺了王位。
[var1]
前面提到,郑厉公一直企图摆脱齐国的控制。在这个时候郑国试图借王室的内乱达成这个目的。
前674年,郑厉公主动出面调停周惠王与王子颓之间的矛盾,意图让郑国左右王室的走向。
不过郑厉公的计划进行得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两个政权的意见没有达成一致。
而后,郑厉公收留了周惠王,把他带回郑国;郑厉公这么做的目的是想趁王室内乱,把赌注押到周惠王身上,通过重振周惠王政府的旗号,借此操纵王室。
前673年,郑国拉拢了虢国,向王子颓的政府发起冲击,这一次郑厉公的计划得逞。他们成功推翻了王子颓的政权,重新拥立周惠王复位。
郑国计划流产:前673年,郑厉公去世,其操作王室的计划终止。周惠王把自己的领土拿出来对勤王有功的郑国与虢国进行奖赏。郑文公对周惠王赏赐的分配比重不满,就对周室和王室心生了怨愤。可见,周、郑、虢这个联盟也是极度的不稳固。
04.霸业初成的齐国
郑厉公死后数年间,中原列国里面没有出现反抗齐国的挑战者;迫于外部的威胁和齐国的强盛,中原的势力反而逐渐向齐国靠拢。
陈国发生内乱,齐桓公收留了陈国的政治犯(田完),并对陈国的内政进行干涉。陈宣公不敢就此对齐桓公做出反抗的回应。
同时,鲁庄公用了超出当时礼制规模的待遇迎娶了齐国皇室家族的哀姜为妻。这场政治联姻,可见鲁国是极力向齐国拉拢示好。
吕氏与田氏的斗争:有意思的是,田完作为齐桓公收留的对象,在齐国受到重用。田完的后裔在齐国逐渐掌握了主导权。到了战国时期,田氏家族经过近300年的经营,篡夺政权并取代了吕氏家族的齐国。这一事件在历史上称作"田氏代齐"。
前667年,⻬、宋、陈、郑在幽地又进行了盟誓。这一次连周惠王也派人来为齐桓公进行册封,王室承认了桓公霸主的地位。
紧接着,周惠王以卫国先前支持王子颓的罪名,要求齐国对其征讨。齐桓公审时度势发兵向卫国施压,用武力再一次教训了卫国。
[var1]
这一时期,虽然中原的联盟虽出现了松动,但处于颓势的列国,依然受齐国的管控。
不过,齐桓公虽暂时维护了联盟内部的稳定,但中原之外的民族也发展了起来。
异族为了更进一步扩张,逐渐把目光投向了中原。因此,姬氏体系的诸侯们即将面临着来自外部的威胁……
下一篇文章我们将继续以齐桓霸业的主线,讲述春秋的历史发展,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