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光绪皇帝一生抑郁不得志,是谁的原因?是他自身还是慈禧?

光绪皇帝一生抑郁不得志,是谁的原因?是他自身还是慈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468 更新时间:2024/1/15 12:45:47

即便没有慈禧光绪也很难得志。

为什么?

原因就在于光绪这个人能力不行,而且性格又相对软弱,并且极度缺乏主见和决断力。

即便没有慈禧,或者说即便慈禧没有掌权,同治皇帝去世了之后,光绪即位了之后,权力也会落到奕訢手中。

光绪在1898年在康有为、梁超等人的扶持之下发动了维新变法,看似很有进取心,实则却不然。

他之所以会发动变法,根本原因其实是为了想以变法为契机,从慈禧手中夺回皇权。

可是,他在这个过程中却明显没有占据主导性,也缺乏了一个帝王所应该具有的格局和决断力。

光绪当时表面上已经亲政了,可是实际上手上却几乎没有一点权力,至少朝政仍然由慈禧把持。

而且手握兵权的大臣,也都属于慈禧这一方。

所以,光绪手中根本没有一兵一卒,他在这个时候妄图以变法而夺权根本就是与虎谋皮。

这个时候的光绪最应该选择的就是蛰伏,要么暗中发展势力并拉拢朝中大臣,要么什么也别做。

其实对于光绪而言,最稳妥的办法就是什么也不做,而是熬,而是等!

光绪生于1871年,慈禧却生于1835年,只要光绪有那个耐心熬,那么慈禧百年之后,权力自然回到他手上。

然而光绪却在康、梁等人的鼓动之下失去了一个帝王所应该具有的决断力,任由康、梁等人牵着鼻子走。

哪怕是后来光绪妄图拉拢袁世凯以一举除掉慈禧,也一样是在康、梁等人的鼓动之下所为。

光绪作为一个帝王,从来没有过自己的判断和主见,这一点就注定了光绪这个人的结局。

即便没有慈禧,光绪这样的能力,他难道就能在成年之后真正地掌控权力了吗?恐怕还真未必。

倘若没有慈禧,谁又能够压制得住奕訢?

到了那个时候,光绪不过是从被慈禧控制变成了被奕訢控制而已,根本上并没有太大的变法。

哪怕没有慈禧和奕訢,光绪这样的性格和能力,他就算亲政了,权力也一样还是会落到权臣手上。

光绪发动了维新变法之后,得意忘形的翁同龢也一度凌驾于光绪之上。

所以,哪怕没有慈禧的阻碍和控制,光绪皇帝其实也很难得志,这是光绪自身原因所导致的结果。

而有了慈禧之后,只是让光绪皇帝抑郁不得志有了一个更加合理,或者说更让人同情的说辞罢了。

慈禧是一个极度贪恋权力的人,咸丰尸骨未寒,她为什么就迫不及待联合奕訢从顾命八大臣手中夺权?

原因不仅在于顾命八大臣掌权之后对慈禧和慈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打压,更在于慈禧对于权力的渴望。

同治皇帝即位于1861年,一直到了1873年17岁那年才亲政。

可是,他真的亲政了吗?并没有,权力仍然掌控在慈禧手中。

同治皇帝在1875年驾崩了之后,慈禧才选择了让奕譞的儿子载湉当皇帝。

同治病逝之时才19岁,又无子嗣,按说应该从宗室子弟当中选择同治的子侄辈作为嗣皇帝。

然而慈禧才耍了一个心机,她没有选择同治的子侄辈,而是选择了同治的同辈。

她为什么这么做?

原因就在于清朝从来没有过太皇太后听政的先例,她如果选择让同治的子侄辈继位当皇帝,那她便不能继续听政。

毕竟当时慈安尚在,慈禧想要以太皇太后的身份继续听政,可能过不了慈安这一关。

而选择了同治的同辈,那么慈禧也就堵住了悠悠众口。慈禧之所以会在同治的同辈当中选择光绪,原因也不复杂。

第一,光绪的生母是慈禧的亲生妹妹。

第二,同治病逝之时,光绪年仅4岁,慈禧可以此为由继续听政掌权。

第三,光绪的生父奕譞始终唯慈禧马首是瞻,是慈禧的忠实拥趸。

奕譞对慈禧有多忠诚?

当无数人都希望慈禧能够归政于已经成年的光绪的时候,奕譞站了出来,极力劝阻慈禧。

当慈禧已经装腔作势地让光绪亲政了之后,奕譞又一次站了出来,跪着哭着恳求慈禧继续把持朝政。

这些原因就促成了慈禧选择了光绪。

慈禧之所以选择光绪当皇帝,并不是因为光绪适合当皇帝,而是因为让光绪当皇帝更有利于她继续掌权而已。而慈禧这个人不仅是一个贪恋权力的人,更是一个极有政治手腕的人,光绪根本就不是慈禧的对手。

不仅光绪不是慈禧的对手,咸丰、同治和奕訢三人也一样不是。

论政治手腕,咸丰、同治和光绪三人联手可能也不是慈禧的对手。

奕訢是道光皇帝的儿子当中能力最强的那一个,可是当他遇到了慈禧之后,仍然还是输给了慈禧。

慈禧手腕如此之厉害,又掌权多年,性格软弱而又没有主见和决断力的光绪自然也就只能被她压制。

而光绪皇帝之所以一生抑郁不得志,自然也离不开慈禧对于权力的贪恋和手腕的厉害。

不过,我始终认为光绪皇帝之所不得志,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他自身能力太弱,而不应怪对手太厉害。

更多文章

  • 超慈禧武则天,她20岁守寡,4次临朝摄政,历经6位皇帝,执政27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武则天和慈禧谁最厉害,武则天和慈禧分别是多少岁守寡,慈禧和武则天谁权力更大

    正文:壹四大家族公元318年,司马懿曾孙司马睿南渡后于建康(今南京)称帝,建立东晋,并借助琅琊王氏王导、王敦两兄弟的力量逐渐在江左站稳脚跟。由此始,东晋四大家族琅琊王氏(王导、王敦为代表)、颍川庾氏(庾亮、庾冰、庾翼为代表)、谯国桓氏(桓温、桓冲、桓玄为代表)、陈郡谢氏(谢安、谢石、谢玄为代表)轮番

  • 顺治将多尔衮掘墓鞭尸,对多尔衮唯一的女儿,他又是怎么处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顺治为何要掘墓多尔衮,顺治对多尔衮的处理方式,多尔衮女儿

    像清朝时期的多尔衮、鳌拜、年羹尧、和珅等等,就都在前期享尽荣华富贵,最终下场却十分悲惨。虽说这一切都和他们自身逾矩的行为有关,但清朝皇帝们的心思也着实难猜。仅从这一点来看,也算得上“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了。不过要说这些权臣中最惨的一个,还应该是顺治年间的权臣多尔衮,在他死后仅仅两个月,顺治皇帝就

  • 华盛顿竟然和乾隆同时代,中国历史同时期的外国在干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乾隆听说过华盛顿吗,乾隆跟华盛顿是一个时代的么,乾隆和华盛顿是一个现代人吗

    到了蒙元时期,欧洲文明进一步发展。延佑二年1315年,意大利医生lz在医学院为学生展示了被解剖的尸体,后来他带着学生研究人体,这是现代医学出现的标志之一。但是要注意,在这个时期,解剖尸体是极其特殊的教案。现代医学的理论八字还没有一撇,当时的欧洲人和其他地方的人差不多,还是在相信阴阳四根的医学理论。根

  • 嘉庆的帝王心机!布局三年,只用十天便逼得和珅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嘉庆如何处理和珅,嘉庆是怎么处理和珅的,嘉庆为何能轻易扳倒和珅

    1799年乾隆病逝,嘉庆继位后,首先要做的就是铲除和珅。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嘉庆皇帝登基十天后,就把和珅抓进了监狱,最后抄家,逼他在狱中自杀。那么,为什么在短短十天之内,权势滔天,朋党众多的和珅就被嘉庆扳倒了呢?嘉庆究竟用了什么雷霆手段,又是什么时候动了杀心?今天我们来谈谈嘉庆皇帝布局三年十日斩杀

  • 1925年孙中山病危,坚持睡地上还念叨有冰更好,宋庆龄都不知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夫人宋庆龄听到这话,感到十分的不解,以为这是丈夫病糊涂了,赶忙劝说道:“地上凉,咋们就睡床上好不好。”“不凉,我要躺地上”为国为民操劳一生的国父孙中山先生,晚年因为疾病而糊涂了。不过,在孙中山先生侧室陈粹芬,听到孙中山先生去世前的话后,却是痛哭流涕了起来。孙中山先生为何会提出睡地上的要求?这个又陈粹

  • 1922年溥仪大婚,北洋特使连行两礼:前者代表民国,后者代表奴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溥仪大婚是哪一年,1914年溥仪,溥仪大婚的历史

    荫昌荫昌是满洲正白旗人,可以说是清末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他早年曾经在德国留学,与德皇威廉二世还是同班同学。由于他留过学,又在德国学习过陆军,所以回国后便在北洋武备学堂任职。小站练兵时代,袁世凯与荫昌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曾先后向袁世凯推荐了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梁华殿等人,这些人都成为了日后北洋

  • 林则徐不为人知一面:他还一个情报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林则徐的简介资料,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100字,林则徐到底有多牛

    林则徐:不为人知的用谍高手林则徐接到钦差大臣的任命后,立刻干了一件人们想不到的大事,安排密谍,前往广州潜伏打探。两个月后,林则徐到广州开始禁烟时,他又建立了一套公开的情报系统。这一明一暗两套情报系统,牢牢地网住国际鸦片贩子。为林则徐广州禁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不能不感叹,真是想不到,林则徐还是一个

  • 勾践灭吴百余年后自己的后代也犯了和夫差同样的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夫差和勾践结局,勾践灭了吴国后怎么样了,勾践复国后把其他人都杀了吗

    吴越相争,其实没什么道德高下之分,也不存在复不复仇的概念。两国的国君家族虽然都来自中原华夏,但长期偏居东南一隅、与少数民族混居融合的现实,使得他们都沦为了断发纹身的“蛮夷”。所以在早期的春秋史料中,两国压根没留下多少记载,可谓难兄难弟。春秋中期,持续百年的晋楚争霸将无数小国裹挟其中,吴、越也难以独善

  • 楚国联军伐吴的大决战,最亲密的盟友却为何在生死关头背信弃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楚国灭吴,历史上吴楚之战,蜀军伐吴最终结果

    [var1]本期话题公元前519年,前后持续近80年的吴楚战争终于迎来了转折的时刻,楚国令尹阳匄和司马薳越率领七国联军在州来与吴国展开决战。原本以为这会是一场一边倒的战役,但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阳匄和薳越先后在战争中丧命,三个盟国的军队遭到吴国致命的摧毁。更重要的是,楚国原本最亲密的盟友竟然在生死时

  • 《知否》原著:生不出娃的齐国公府大少奶奶,丈夫羸弱,婆母强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知否盛老太太的双生子,知否原著里的八位国公,知否原著中的三个老太太

    有一回老国公做寿,明兰赴宴,见着齐衡的堂嫂齐大奶奶,偷眼看她身形举止,非但不似生育过,仿佛还未破身,明兰当时就在心里嘀咕——难道齐大公子的身子,真这般孱弱?齐大公子孱弱短寿,且无子嗣,这才有后来二房独子齐衡袭爵国公府。[var1]明明是自己儿子身子弱,可对于生不出孩子这件事,天下婆婆都爱怪罪儿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