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为何跟这位“平民百姓”死磕到底,非要杀之而后快?

汉武帝为何跟这位“平民百姓”死磕到底,非要杀之而后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777 更新时间:2023/12/22 8:53:58

郭解,不是出身于世家贵族,甚至连个有钱人都不能算。若非要追根的话,则只能说,他是秦汉之际的著名相士许负的外孙。但到了郭解这代已属于平民百姓了。那么这种身份的郭解,是如何惊动了汉武帝呢?

事情都要从公元前127年说起,这一年汉武帝下达了一个命令,将各地的有实力的豪强迁移到外地,标准便是:家资有三百万。郭解根本达不到这标准,可却被当地官员,列入迁移者名单。

由此,第一件奇怪的事发生了。郭解进入迁移者名单,却没有人敢来具体操作。原来郭解在当地是出了名的“豪侠”人物,从小就争强斗狠,背负过命案,由于运气好,被大赦了。郭解便聚集起一彪亡命徒们,横行无忌,连当地官员都怕他。

所以这才出现了,官员虽把他列为迁移者名单,却没有人敢来实际操作的现象。但问题恰恰出在这里,上了官府名单,就意味着必须要执行。而郭解想要留下,也就必须得到汉武帝的同意。

于是,第二件奇怪的事发生了。堂堂大将军卫青,竟然亲自找到汉武帝,替郭解求情,言称:郭解根本不具备迁移条件。卫青的这句话,让汉武帝警觉起来,因为这实在反常,一位平民百姓,竟然能惊动大将军卫青来求情。所以汉武帝由此关注到了郭解,下了死令,管你够不够条件,必须迁移!

第一个问题:若说当地官府不敢对抗郭解,是因他势力强悍的话,那么郭解到底是如何惊动了卫青的?即,郭解和卫青之间,有啥关系?

从现在是史料记载来言,毫无线索。但在古代那种等级森严的社会体系下,这种事的发生,只能证明了一点,那就是郭解的势力,已经延伸到了汉武帝身边了,甚至不排除,卫青是郭解的真正后台。

但哪料,虽有了汉武帝的死令,但郭解的侄子,去杀掉了提议迁移郭解的县掾的儿子。县掾家人来长安喊冤,被郭解的手下,杀死在皇宫门前。此事的性质变了——这等于是在向汉武帝公开叫板了。就这样,郭解成了逃犯。

可接下来的事情,却让汉武帝震惊了。郭解虽成了逃犯,可却是一路逃亡,一路享受着被“供奉”般的待遇,以至于有些官员,为了掩护郭解逃亡,还选择的路自尽!

第二个问题:郭解为何拥有这么大的“魅力”,以至于能在逃亡中,连汉朝官员都为了替他掩盖行踪而自杀?

史料上给出的答案是,许多人都敬仰郭解的为人,因而才一路关照。但这个解释,笔者是不信的。联系到卫青替郭解求情,答案其实已经非常明显了。人们不是敬仰郭解,而是卫青。

因为卫青的身份既是大将军,还是皇亲国戚,他姐姐是汉武帝的皇后。所以正是由于卫青的求情,让郭解变得异常不凡了。当然害怕郭解势力的报复,也是一种原因。但唯有这个“敬仰说”,实在不伦不类。

面对这种情况,如何让汉武帝踏实起来?所以,郭解只要在汉朝地面上,就注定了必会被抓住。果然郭解被抓了。可让汉武帝再次震惊的事,又发生了。

审理郭解案的官员,竟然也替郭解开脱,言称:许多事郭解根本不知道,是他手下人做的,所以无罪。关键时刻,公孙弘道:“怎么可能无罪?郭解是一平民百姓,但却恣意扰乱国法(专意行侠,玩弄权术),他虽不知情,但这正是他最大的罪过,应判大逆不道之罪,杀之。”

郭解终于被正法了。但此事的影响却异常巨大,因为堂堂汉武帝,竟然跟一位平民百姓死磕到底,这实在不可理喻!但显然,卫青为郭解求情,却是此事的转折点,以至于后面发生的那些不正常现象,比如郭解势力在皇宫前杀人,官员为掩护其逃亡宁肯自尽等,卫青是不可能摆脱关系的。

所以汉武帝跟郭解死磕,仅仅是一种表象,真正的原因虽已无从知晓,但卫青在其中的作用却是主因!因为在卫青身上,又牵扯到了抗拒匈奴、后宫,甚至太子等重大的事情,汉武帝岂能掉以轻心?

那么卫青跟郭解是否有联系?如今只能猜测了。无外乎两种可能。其一、郭解是卫青培植的势力或两家有渊源。其二、郭解通过关系,运作到了卫青这里,卫青不得不来求情。当然,这仅仅为抛砖引玉,到底如何,各位读者都可发表意见……

更多文章

  • 三国时的门阀势力:司马懿家族虽牛,却被另一个家族打压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家族视频,司马懿家族被谁灭了,三国中司马懿有多厉害

    司马家族最厉害的人物是司马懿,他的孙资司马炎最终统一了三国,建立了西晋王朝,司马懿除了个人能力出众之外,之所以能成功发动高平陵之变,跟他所在的家族支持分不开,司马家族中有八个厉害人物,合称为"司马八达"。"司马八达"是指司马防生下的八个儿子,分别为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

  • 三国志平话:张飞带着一支“足球队”,洗了一个澡,就把黄巾消灭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张飞参加过黄巾战役吗,三国志平话版十大猛将,关羽张飞平定黄巾

    在书中,我们看不到卢植、朱儁,更看不到董卓和曹操,只有一个皇甫嵩,因为已经被设定成汉灵帝时期的宰相,所以挂帅出征便成了皇甫嵩的职责,跟很多同类型的评书讲述方式都一样,在招募义军的过程中,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带着简雍、糜芳以及三千多人马登场了,接下来的故事就直接让刘关张唱主角,简单到有些儿戏般,皇甫

  • 邓艾军事上是天才,灭亡了蜀汉,为何政治上如此幼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邓艾灭亡了蜀汉,立下了盖世奇功,从军事上来说,他奇兵制胜,是一位难得的将才,也可以说是军事天才,仅此一战,邓艾便跻身武庙六十四名将之列。然而,邓艾灭亡蜀汉之后不久,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按理来说,邓艾是灭蜀第一功臣,应当重赏,但是,没想到,最后却被杀了,而且,邓艾在洛阳的儿子都被杀光,妻子也被发配到

  • 陈宫参与下邳叛乱,被平叛者当面指认,吕布为何不下令将其擒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知吕布有勇无谋陈宫为何投降他,陈宫为什么和吕布交战,陈宫吕布

    演义小说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马超和张辽的故事,笔者已经写过了,咱们今天的话题,是要讲一讲陈宫与吕布的复杂关系:明知陈宫参与了叛乱,而且被平叛者当面指认,吕布为何不下令将其擒斩?如果陈宫参与下邳叛乱的时候吕布将他斩杀,白门楼上吕布还会被缢死吗?看过三国相关史料的都知道,“捉放曹”的故事确实有,但是陈宫

  • 明知武力不敌关羽,徐晃还在樊城主动挑战关羽,难道他不怕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徐晃击败关羽真实的历史,徐晃樊城,关羽vs徐晃完整视频

    徐晃是关羽在曹营中的两位好友之一,另外一位好友是张辽。当年在白马之战中,关羽与张辽、徐晃并肩作战,斩颜良诛文丑,成就了自己最大的功名,获封汉寿亭侯。但是,关羽和徐晃终究分属两个阵营。最终,受命运的安排,两人在襄樊之战中兵戎相见。在襄樊之战初期,关羽率领荆州主力攻打襄樊。关羽利用襄樊一带秋雨连绵,汉水

  • 这14个姓氏不一般,是秦始皇嬴姓的分支,你的姓在其中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的真实姓氏,哪些姓氏与秦始皇有关系,秦始皇时期最厉害的姓氏

    祖先们原本过的是家族氏的聚居生活,后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发展,人员越来越多,不得不将成员进行划分。为了方便区分和管理不同家族的人,出现了姓氏,同宗族的人会使用相同的姓氏。而之后又会继续细分,一些最初的大姓又会发展出很多分支姓氏。秦始皇是一个了不起的帝王,大家都知道他姓嬴,这个姓氏非常特别,因为它是一个非

  • 陈宫足智多谋,为何宁可去辅佐吕布,也不选择刘备、曹操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知吕布不行陈宫为什么不投刘备,陈宫辅佐过吕布吗,为什么陈宫愿意辅佐吕布

    在三国时期,群雄并起。吕布作为其中的一路诸侯,也曾绽放过异样的光彩。他在从关中来到关东后,辗转在袁术、袁绍之间,郁郁而不得志。后来遇到了陈宫,在陈宫的指点下,吕布夺兖州、夺徐州,成为了一方割据势力。在吕布手下,文有陈宫,武有高顺。到吕布灭亡的时候,他们三人一同殒命于白门楼上。在这些人中,最让我们感到

  • 若诸葛亮、赵云守荆州,刘备三兄弟、庞统守西川,能否一统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云守荆州庞统守西川,庞统取西川,诸葛亮庞统刘备可以配吗

    当刘备把目标定为统一三国的时候,实际上你就有了两个主要敌人:曹操和孙权。因为,曹操、孙权、刘备,都是想统一天下的人。而刘备却是三个人中最弱的一个,不管是单挑曹操或者孙权,都是没有胜算的,此时的他是不应该太张扬的。更应该借曹操的势力或者孙权的势力,来谋取自己的利益。只有当曹操和孙权相争的时候,或者他们

  • 刘备有五虎上将,曹操有五子良将,这十人的统兵能力该如何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的五虎上将谁最惨,刘备与曹操,三国时刘备的五虎将有哪些

    三国时期,刘备有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曹操则有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这些将领,都是那个时期优秀的将领,各自为自己的阵营立下了汗马功劳。那么,排除掉武艺的因素,仅仅从统兵指挥能力这个方面评定,这些将领的排名应该是怎样的呢?如果要从带兵指挥这个方面来评定,

  • 曹操、刘备、孙权三方,每一个阵营里,都有大将不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刘备孙权谁最厉害,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个人的关系,曹操刘备孙权相差多大

    众所周知,张辽与李典不和,不仅如此,张辽与乐进也不和,包括于禁在内,这都是史书明确记载的。张辽与乐进、李典镇守合肥的时候,孙权率十万大军来进攻,张辽准备出战,这时,曹操写了一封信,赶紧派人送给张辽等三人,说等孙权大军来到之后,再看这封信,曹操写这封信的目的,就是因为张辽、乐进、李典三个人不和,有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