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官渡之战前,田丰向袁绍献计未被采纳,如采纳能否改变战争结局?

官渡之战前,田丰向袁绍献计未被采纳,如采纳能否改变战争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22 更新时间:2024/1/21 16:07:48

在著名的官渡之战前,袁绍的谋士田丰曾经向他进献了一条计策,那就是不要向曹操发动攻势,而是采取持久战术。在对内休养生息的同时,派遣精锐部队向曹操发动奇袭。这样双方的实力差距拉大后,再对曹操发动攻势。但是袁绍没有采纳这条计策,而是一意孤行地发动了官渡之战,最终遭到了惨败。那么,如果袁绍采纳了田丰的计策,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吗?

一、田丰实际进献是两条互相矛盾的计策。

我们看历史记载,就会发现田丰在官渡之战前,并非是向袁绍进献过这一个计策,他向袁绍进献了两条计策,并且两条计策自相矛盾。袁绍对这两条计策都没有采纳,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田丰进献的第一条计策是让袁绍袭击许都。那是在建安五年,曹操率领部下去攻击徐州的刘备。田丰向袁绍献计,要求袁绍派兵袭击曹操的后方。袁绍推说自己的孩子有病,拒绝了田丰的建议。田丰为此还气得用手杖击打地面,说袁绍因为小儿的病症,就失去良好的机会,实在可惜。

田丰进献的第二条计策就是劝阻袁绍发动官渡之战。在袁绍的人马都已经准备停当,准备发动官渡之战的时候,田丰建议对曹操采取持久战术,不派主力与曹操决战。在袁绍拒绝田丰的建议后,田丰进谏得越发恳切。最后袁绍以扰乱军心的罪名把田丰关押了起来。

我们如果从时间上来看,田丰向袁绍进献这两条计策就显得十分突兀。曹操亲自率军攻打刘备是建安五年正月的事情,而且曹操是速战速决,当月就解决了战斗。袁绍亲自率军发动官渡之战则是在二月的时候,这中间的时间间隔很短。

从这段历史来看,田丰建议袭击许都的时间是在建安五年正月,阻止袁绍发动官渡之战则是在建安五年二月前。在短短的时间里,田丰连续向袁绍进献两条完全矛盾的计策,这实在不合情理。难怪袁绍会摸不清头脑,不予以采纳了。再加上田丰“刚而犯上”,遭到了袁绍的关押。在官渡之战失败后,袁绍感到无法面对田丰,于是找了个理由将田丰杀掉了。一代著名谋士,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二、袁绍不采纳田丰计策的原因。

那么,我们看当时的情况,如果袁绍采纳了田丰的建议,是否能够挽回战争的结局吗?其实,如果客观地来看,并不见得。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袁绍采纳了田丰的停止开战的建议,就肯定不会遭受官渡之战的惨败,但是并不能挽回战争的走向。

田丰向袁绍的建议,让袁绍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来拖垮曹操。这在表面上来看,如果面对普通的对手是可取的。但是,实质上面对曹操这样的对手是无效的。这是因为曹操的能力要远超袁绍,在开创基业的过程中,曹操的速度要远超袁绍。

袁绍和曹操在讨董联军解散的时候,两人诉说自己的战略计划。袁绍是要先统一河北,再挥师南下。而曹操则是占据中原,随机应变。在开创基业时,袁绍依靠着四世三公的社会资源,先占据了冀州为根据地。在随后的战争中,他统一了河北的轻、冀、幽、并四州,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而曹操的创业则艰难得多。他依靠家族的势力,勉强拼凑了一支军队。他依靠这支军队,最终夺取了兖州和徐州等地。虽然他在官渡之战前,占据的地盘和军队数量不如袁绍,但是从他创建基业的速度上来看,要远超袁绍。而且曹操还利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使得周围的割据势力大多和自己保持良好的关系。

如果袁绍采纳田丰的建议,虽然能够给自己一定的休养生息的时间,却也会给曹操留下发展势力的时间。在当时,袁绍在统一河北四州后,已经没有了向外发展的空间。要想发展势力,就必须和曹操发生冲突。如果曹操只是一个平庸的君主,他可能会像田丰希望的那样,坐等袁绍恢复势力,等着灭亡。但是,我们从曹操的所作所为来看,他不是那样的庸才,等着束手待毙。

曹操已经消灭了对他威胁最大的刘备、吕布袁术等势力,他周边的势力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如果袁绍放任曹操发展下去的话,曹操的势力只会越来越强。这样,田丰的所谓等待曹操疲敝的愿望肯定落空。到那个时候,袁绍想要消灭曹操,会更加困难。

而田丰说的袁绍的部下经过长期作战,十分疲惫,需要休整的理由,也难站住脚。既然军队急需休整,田丰为何又要逼着袁绍出兵袭击许都。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再加上袁绍的部下经过长期的战争,那么曹操的部下经历的战争更加长期、残酷,岂不是更需要休整?那么,田丰的建议其实是对曹操更为有利。因此,袁绍在经过权衡后,拒绝了田丰的建议。

三、采取不采取田丰的计策不影响战争的结局。

我们从上面的分析能够看到,田丰的建议实际上是对曹操更为有利,因此袁绍才没有采纳田丰的建议。而实际上,我们纵观官渡之战的过程,就会发现,是否采纳田丰的建议,其实对战争的结局没有多大的影响。

如果袁绍采纳了田丰的建议,就会给曹操更多的时间来为战争做准备。他能够积蓄更多的力量,来增加自己胜利的筹码。由于曹操的能力远超袁绍,他的势力发展比袁绍要快得多。袁绍一旦失去发展的动力,他和曹操之间的实力差距会很快缩小。如果等到那个时候,袁绍发动战争失败的概率要比官渡之战高得多。

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失败,也并不是因为没有采纳田丰的建议造成的,这一点连田丰都心知肚明。在官渡之战失败后,看押田丰的狱卒对他说,官渡之战失败了,你以后肯定会得到重用的。田丰回答说,如果官渡之战胜利了,袁绍为了显示他的英明,会留我一条命。如果失败了,袁绍面子上感到难堪,肯定会杀我。不久,袁绍就派人到监狱杀害了田丰。

我们从这个记载中,就可以看到,田丰本人也并不认为官渡之战肯定会失败。他向袁绍进谏,只是阐明自己的意见,只是言辞激烈,惹怒了袁绍而已。否则的话,他既然知道官渡之战必然失败,失败后自己肯定会死,那他还在监狱里等什么呢?这只说明田丰也是在等待官渡之战胜利的消息,好让自己得到自由。

其实,袁绍就是不采纳田丰的建议,也不会对战争的结局有什么影响。在田丰向袁绍建议袭击许都的时候,袁绍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发动官渡之战。在这个时候,各个部队正在调动中,想要抽调一支精锐部队袭击许都并不是件立刻能够做到的事情。而且曹操发动攻打徐州的战斗,在许都留下荀彧镇守,不是一支奇袭军队能够迅速攻打下来的。

再加上刘备的徐州实在不堪一击。如果刘备能够在徐州坚守一段时间,仅仅十几天后,袁绍的大军就会出动发动官渡之战,那么田丰的建议就实现了。田丰袭击许都的建议,其立足点是在刘备坚守徐州的基础上的。正是由于刘备在徐州的迅速失败,使得田丰的建议根本不可能达成。所以说,袁绍没有采纳田丰的建议无可厚非。

田丰劝阻袁绍不要发动官渡之战的建议,其中心内容也在战役中被袁绍实现了。田丰的休养生息的建议,实际上是采取消耗战的手段,让曹操在袁绍的优势实力下疲于奔命。这样,在消耗到一定程度时,袁绍军再对曹操给以最后一击。

而在官渡之战中,袁绍也正是采用了消耗作战的办法,让曹操陷入了绝境。袁绍在初期损兵折将后,就采取集中兵力,稳步前进的战术。在官渡地区,他和曹操的主力陷入相持。这样,袁绍实际上在战场上实现了田丰的消耗战建议,而且比田丰建议的效果要更好。

在官渡之战的后期,曹操已经难以为继,他的控制区百姓纷纷逃亡,他的部下暗中和袁绍串通。曹操只得向荀彧写信准备撤退,只是在荀彧的鼓励下才坚持下来。曹操在最后时刻,对给他送粮草的民夫许愿,说很快就打败袁绍,以后就不辛苦大家了。

在等到许攸投降后,曹操火烧乌巢,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在胜利后,在处置那些暗中串通袁绍的部下信件时,曹操还心有余悸地说,自己当时也差点难以幸免,何况他人,让把信件烧掉了事。从这些方面来看,袁绍虽然没有采纳田丰的建议,也差点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因此,十分采纳田丰的建议,并不是决定官渡之战胜败的关键。

结语:

田丰在官渡之战前给袁绍献过两条计策,被后人评价说,要是按照这些计策行事,官渡之战的胜负还未可知。其实这两条计策并没有那么神秘,袁绍采纳它们与否,都不会对官渡之战结局产生太大的影响。

田丰建议发动偷袭许都的行动,只是在官渡之战前一个月以内。这个时候采取倜然行动,并不能产生特别的效果。如果刘备在徐州再多坚持几天,依然能够产生更好的效果。而采取休养生息的战略,只能给曹操带来发展的时间,为下一步战争带来更多的困难。袁绍没有采纳田丰的建议,依然险些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更多文章

  • 汉武帝为何跟这位“平民百姓”死磕到底,非要杀之而后快?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千古一帝汉武帝,王立群讲汉武帝,攻守易形汉武帝

    郭解,不是出身于世家贵族,甚至连个有钱人都不能算。若非要追根的话,则只能说,他是秦汉之际的著名相士许负的外孙。但到了郭解这代已属于平民百姓了。那么这种身份的郭解,是如何惊动了汉武帝呢?事情都要从公元前127年说起,这一年汉武帝下达了一个命令,将各地的有实力的豪强迁移到外地,标准便是:家资有三百万。郭

  • 三国时的门阀势力:司马懿家族虽牛,却被另一个家族打压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懿家族视频,司马懿家族被谁灭了,三国中司马懿有多厉害

    司马家族最厉害的人物是司马懿,他的孙资司马炎最终统一了三国,建立了西晋王朝,司马懿除了个人能力出众之外,之所以能成功发动高平陵之变,跟他所在的家族支持分不开,司马家族中有八个厉害人物,合称为"司马八达"。"司马八达"是指司马防生下的八个儿子,分别为司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司马馗、司马恂、司马进、司马

  • 三国志平话:张飞带着一支“足球队”,洗了一个澡,就把黄巾消灭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张飞参加过黄巾战役吗,三国志平话版十大猛将,关羽张飞平定黄巾

    在书中,我们看不到卢植、朱儁,更看不到董卓和曹操,只有一个皇甫嵩,因为已经被设定成汉灵帝时期的宰相,所以挂帅出征便成了皇甫嵩的职责,跟很多同类型的评书讲述方式都一样,在招募义军的过程中,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带着简雍、糜芳以及三千多人马登场了,接下来的故事就直接让刘关张唱主角,简单到有些儿戏般,皇甫

  • 邓艾军事上是天才,灭亡了蜀汉,为何政治上如此幼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邓艾灭亡了蜀汉,立下了盖世奇功,从军事上来说,他奇兵制胜,是一位难得的将才,也可以说是军事天才,仅此一战,邓艾便跻身武庙六十四名将之列。然而,邓艾灭亡蜀汉之后不久,他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按理来说,邓艾是灭蜀第一功臣,应当重赏,但是,没想到,最后却被杀了,而且,邓艾在洛阳的儿子都被杀光,妻子也被发配到

  • 陈宫参与下邳叛乱,被平叛者当面指认,吕布为何不下令将其擒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知吕布有勇无谋陈宫为何投降他,陈宫为什么和吕布交战,陈宫吕布

    演义小说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马超和张辽的故事,笔者已经写过了,咱们今天的话题,是要讲一讲陈宫与吕布的复杂关系:明知陈宫参与了叛乱,而且被平叛者当面指认,吕布为何不下令将其擒斩?如果陈宫参与下邳叛乱的时候吕布将他斩杀,白门楼上吕布还会被缢死吗?看过三国相关史料的都知道,“捉放曹”的故事确实有,但是陈宫

  • 明知武力不敌关羽,徐晃还在樊城主动挑战关羽,难道他不怕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徐晃击败关羽真实的历史,徐晃樊城,关羽vs徐晃完整视频

    徐晃是关羽在曹营中的两位好友之一,另外一位好友是张辽。当年在白马之战中,关羽与张辽、徐晃并肩作战,斩颜良诛文丑,成就了自己最大的功名,获封汉寿亭侯。但是,关羽和徐晃终究分属两个阵营。最终,受命运的安排,两人在襄樊之战中兵戎相见。在襄樊之战初期,关羽率领荆州主力攻打襄樊。关羽利用襄樊一带秋雨连绵,汉水

  • 这14个姓氏不一般,是秦始皇嬴姓的分支,你的姓在其中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始皇的真实姓氏,哪些姓氏与秦始皇有关系,秦始皇时期最厉害的姓氏

    祖先们原本过的是家族氏的聚居生活,后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发展,人员越来越多,不得不将成员进行划分。为了方便区分和管理不同家族的人,出现了姓氏,同宗族的人会使用相同的姓氏。而之后又会继续细分,一些最初的大姓又会发展出很多分支姓氏。秦始皇是一个了不起的帝王,大家都知道他姓嬴,这个姓氏非常特别,因为它是一个非

  • 陈宫足智多谋,为何宁可去辅佐吕布,也不选择刘备、曹操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知吕布不行陈宫为什么不投刘备,陈宫辅佐过吕布吗,为什么陈宫愿意辅佐吕布

    在三国时期,群雄并起。吕布作为其中的一路诸侯,也曾绽放过异样的光彩。他在从关中来到关东后,辗转在袁术、袁绍之间,郁郁而不得志。后来遇到了陈宫,在陈宫的指点下,吕布夺兖州、夺徐州,成为了一方割据势力。在吕布手下,文有陈宫,武有高顺。到吕布灭亡的时候,他们三人一同殒命于白门楼上。在这些人中,最让我们感到

  • 若诸葛亮、赵云守荆州,刘备三兄弟、庞统守西川,能否一统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云守荆州庞统守西川,庞统取西川,诸葛亮庞统刘备可以配吗

    当刘备把目标定为统一三国的时候,实际上你就有了两个主要敌人:曹操和孙权。因为,曹操、孙权、刘备,都是想统一天下的人。而刘备却是三个人中最弱的一个,不管是单挑曹操或者孙权,都是没有胜算的,此时的他是不应该太张扬的。更应该借曹操的势力或者孙权的势力,来谋取自己的利益。只有当曹操和孙权相争的时候,或者他们

  • 刘备有五虎上将,曹操有五子良将,这十人的统兵能力该如何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的五虎上将谁最惨,刘备与曹操,三国时刘备的五虎将有哪些

    三国时期,刘备有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曹操则有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这些将领,都是那个时期优秀的将领,各自为自己的阵营立下了汗马功劳。那么,排除掉武艺的因素,仅仅从统兵指挥能力这个方面评定,这些将领的排名应该是怎样的呢?如果要从带兵指挥这个方面来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