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朝代养老政策都十分周全,清朝作为封建王朝最后一个朝代,养老制度已经达到一个发展顶峰,统治者十分在乎养老问题,千叟宴就是养老中的一个重点。
在先秦时期以及汉、唐宋等时期,都有饮酒礼来作为养老活动,目的就是形成一个养老示范,让后人都明白养老以及孝顺老人。
一、清朝时期举办的千叟宴
清朝时期一共举办了四次千叟宴,其中两次事康熙举办的,两次是乾隆举办的,在乾隆举办之后,就再没人继续举办了。
康熙举办的两次中,一次是1713年,当时康熙年仅60岁,昭告天下举办千叟宴,凡是65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去京城参加。
有了这样的机会,天下老人都纷纷前往京城参加千叟宴,场面十分热闹。后来过了不到十年,1722年,康熙继续举办第二次千叟宴,举办后不久康熙也去世了。
康熙去世后,千叟宴过了几十年无人举办,一方面是雍正过于工作狂,另一方面是乾隆刚登基时自己比较年轻,也没考虑到千叟宴这样的事情。
到了1785年,乾隆已经74岁高龄,举办了第三次千叟宴,这次规模比较大,但也算不上有多么神奇。
直到1795年,85岁高龄的乾隆举办千叟宴,基于国库丰裕,天下太平,这次来参加千叟宴的人十分众多,根据统计,来参与的老人一共有3056人,光90岁以上的就有33位,在那个年代,90以上毫无疑问已经是相当高岭之人。
这些老人参与完千叟宴,对乾隆皇帝感恩戴德,场面热闹非凡,让天下老人都看到这样的盛况,对尊老养老一事算是做到了极致。
可是这次千叟宴之后,很多参与过的老人都莫名去世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二、老人为何去世
当时京城天气不好,正月期间,正是寒冷时节,很多高龄老人从全国各地赶来,参与千叟宴,受到风寒也是很正常的。
受了风寒回家去世并没有什么独特,那时候医疗技术很差,出点这些事情都很正常。
此外,交通不方便导致那些老人舟车劳顿,原本年龄就高,再经过这样的长途跋涉,来回一折腾,回家兴奋劲一过,出事情去世也是正常的。
千叟宴自乾隆这次后,再也没有举办过,因为很多东西,表面上看起来不错,实际上却存在很多现实问题,根本不是那么简单。
千叟宴的举办初心是好的,结果并不乐观,这也是后人没有继续传承的原因,说孝敬老人,应该从实际出发,脱离现实的事情往往容易适得其反。
结语
中国历史上几千年的优秀传统美德,是值得后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只要仔细研究,其中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