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周朝到宋朝,古代是如何从贵族统治过渡到精英统治的?

从周朝到宋朝,古代是如何从贵族统治过渡到精英统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610 更新时间:2024/2/28 2:51:36

从夏商周到隋唐,在绝大多数时期内,贵族都始终垄断着权力,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不同之处只是在于不同时期、不同朝代贵族的更替罢了,除了权力洗牌时期,寒门想要获得上升通道极为困难。

受奴隶制和宗法制的影响,经夏商两朝的发展,到周朝时贵族统治已经形成定制,周朝的统治者更是通过“礼乐制度”对贵族阶层进行了严格划分,进而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统治架构。而且,这些贵族不仅垄断了权力,而且通过世卿世禄制使得权力的垄断得以传承。

进入战国后,虽然各个诸侯国皆通过变法来限制贵族权力,但除了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小的秦国之外,列国始终没能根治这个问题,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彻底废除世卿世禄制,才短暂的终结了贵族统治。不过,随着秦末天下大乱,秦朝统治的崩溃,贵族统治的时代便再度来临了。

西汉建立之后,虽然原本周朝的贵族已经覆灭,但通过秦末战争的洗牌,以西汉开国功臣和刘姓诸王为代表的新兴贵族却很快再度垄断权力,其中中央朝廷大权几乎全被开国功臣垄断,地方则以刘氏诸王为主。

之后,由于“诸吕之乱”的爆发,汉文帝开始有意限制开国功臣权力,后经文景两朝努力,到汉景帝晚年基本消除了开国功臣对权力的垄断,而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和汉武帝时的“推恩令”,则大力削减了地方诸侯的权力。然而,外戚却迅速填补了权力空缺,并最终导致了王莽篡汉。

与此同时,由于两汉时期以“察举制”为主的选官制度,导致民间开始出现一股新兴的贵族势力,即士族门阀。

东汉时期,在外戚、宦官、士族门阀的激烈交锋中,权力始终在这三股势力间流转。汉末黄巾起义后,东汉统治迅速崩溃,最终在“十常侍之乱”后陷入群雄割据的局面,在各路割据势力的较量之中,士族门阀可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曹魏的颍川荀氏、颍川陈氏、范阳卢氏,蜀汉的荆州集团,东吴的陆、顾、朱、张四大士族。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曹丕篡汉、司马炎篡魏都离不开北方士族的支持,而蜀汉的灭亡也不乏益州士族的原因。西晋“永嘉之乱”后,大量士族南迁,因此从东晋到南北朝的南朝,有大量士族充斥于朝堂,诸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兰陵萧氏等。

北朝方面,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则诞生了不少的新兴贵族,例如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等山东士族和以西魏八柱国为主的关陇士族。隋文帝杨坚之所以能夺取天下,便少不了当时关陇士族的支持,而李唐代隋背后同样有着贵族的影响。

唐朝初期,士族门阀的影响力虽然没有两晋南北朝时那么大,但在朝堂上仍然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以至于李唐皇室也多与这些士族门阀联姻。直到,唐高宗时期,为了消除长孙无忌、诸遂良等士族对自己形成的权力包围,最终通过“废王立武”事件确立了统治权威,太原王氏、南阳韩氏、河东柳氏等士族和长孙无忌、诸遂良、于志宁韩瑗来济纷纷被杀或被贬,而这给了武则天发展势力、填补权力真空的机会。

武则天执政以后,开始完善科举制,这使得大量寒门学子得以入朝为官。不过,终唐一朝,也只是处在贵族门阀与寒门学子的权力过渡阶段,虽然寒门学子取得了上升通道,但贵族门阀仍然对权力有着一定垄断,例如陇西李氏和范阳卢氏便各出了八位宰相,赵郡李氏出了九位宰相,荥阳郑氏出了十位宰相,弘农杨氏出了十一位宰相,而清河崔氏更是先后出了27位宰相。

到了五代十国,由于唐末以来的持续战乱,原有的权力架构彻底被打破,以军事起家的新兴阶层开始迅速崛起,不过由于彼时战乱频繁、政权更替太快,这些新兴军事集团并没有稳固下来,形成新的贵族阶层。

北宋建立之后,赵匡胤便通过一招“杯酒释兵权”便瓦解了麾下将领的兵权。此后,随着科举制成为主要选官制度,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学子开始源源不断的进入朝廷,我国开始进入精英统治阶段。

更多文章

  • 《姜子牙》模仿西方神话,口碑下滑?国产动漫之路没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姜子牙动漫宣传图,姜子牙国漫评价,姜子牙动画好看么

    且不论历史上苏妲己的真实原型,真正使她为人所知的是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书中写到苏妲己是千年妖精附体,受命来祸乱殷商,纣王在其魅惑之下残害百姓,最终被伐。《封神榜》《封神演义》《封神传奇》等电视剧的火爆,更使“苏妲己狐狸精附身,祸国殃民”的形象深入人心?可谁想过?苏妲己坐在轿子上前往商国时,早已

  • 从商朝“事死如事生”的礼制入手,浅谈古代人殉制度的始与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商朝传位制度,商朝历史殉葬制度,商朝的杀殉习俗

    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计久丧,为久禁从事者也,财以成者,扶而埋之,后得生者,而久禁之,以此求富,此譬犹禁耕而求获也,富之说无可得焉,此为辍民之事,靡民之财,不可胜计也。——《墨子·节葬》说起盗墓,不少人会脊背发凉。但对于古代的那些盗墓者而言,他们却趋之若鹜,

  •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神仙们都不敢杀纣王?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封神中谁是纣王最害怕的人,三妖杀纣王,封神中的纣王很厉害吗

    但纵观全文,我们发现,没有任何一个神仙能杀得了纣王,即使是圣人女娲娘娘也是如此。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纣王毕竟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因为荒淫无道,实行暴政被周取而代之。如果写成被神仙杀死,就有点歪曲历史了。二,不是神仙不敢杀商纣王,而是不愿违背天意,要顺其自然。天意是要

  • 封神演义中的闻仲,修为和法术都比姜子牙高,为什么总被姜子牙打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封神榜闻仲和姜子牙打架,封神英雄榜大结局姜子牙大战闻仲,闻仲大战姜子牙

    而闻仲呢?是商朝太师,地位上就超过姜子牙。修为方面,原著中提到,闻仲跟随师父金灵圣母修行了50年,却已经修成了金仙境界,甚至已经快达到大罗金仙的境界了,法术极强,一点不输过姜子牙的那些师兄们,比如十二金仙。但奇怪的是,当闻仲率兵去讨伐姜子牙的时候,却总被姜子牙暴打,这是为什么呢?也许你会说,那是因为

  • 封神演义中的孔宣,为什么阻挡姜子牙伐纣,却不想伤姜子牙的将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孔宣的原身是一只上古孔雀,而他的母亲,则是混沌时期的第一只凤凰。在夏末时期,凤凰下凡落于商朝,随即商朝崛起,灭了夏,当时的人们就把凤凰作为商朝的保护神,这就是传说中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所以孔宣继承了母亲的愿望,自燃要护商,但又不愿意伤及平民,他也知道纣王无道,在两军对垒时,也多处提及不要伤害对方城

  •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截教灭亡,商朝也跟着灭亡?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封神演义截教和阐教,封神演义为啥要打击截教,封神演义截教与阐教的损失谁更大

    可见,女娲娘娘是不能直接灭掉纣王的,更不能直接灭商。神仙讲究一个因果,而纣王当时还是人王,收受人族气运。哪个神仙如果杀了纣王,将会缠上因果而导致其修行不得寸进。所以只能让纣王自寻死路而不能直接动手。王有帝王之气,在气数未尽的时候,是有气运户主的!妲己也不敢一次到位,而是一点一点的腐蚀。不仅是让纣王沉

  •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姜子牙不能成仙?原因只有2个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为什么姜子牙不能成仙呢?有人说,姜子牙应该有仙缘,不然怎么能主持封神大会?只是没有入封神榜,不受封神榜的限制,做一个逍遥的神仙而已。其实笔者认为,并不是,姜子牙不能成仙的原因只有2个,一是元始天尊说他与修仙无缘,二是他代元始天尊封神,长期沾惹了凡尘。而修行之人,一旦沾惹了太多的凡尘,是影响修行

  • 封神演义中有位神仙,最早知道妲己是狐妖,纣王差点就杀了妲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纣王和妲己的第一次见面,狐妖附身妲己迷惑纣王,妲己纣王酒池作乐

    于是,随手用树枝削了一把木剑,就来到纣王的宫中,说是来除妖的。这位神仙就是云中子。他是阐教元始天尊旗下的一位散仙,实力比十二金仙还强,同时也是福德之仙。原著中是这样形容的:风姿清秀,相貌稀奇,道家风味异常,宽袍大袖,有飘然出世之表。十二金仙都曾被困黄河阵,被削去顶上三花,胸中五气,只有云中子不犯黄河

  •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元始天尊从不教姜子牙法术?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封神榜元始天尊和姜子牙,封神榜姜子牙为何厉害,封神榜中姜子牙为什么这么厉害

    原著中提到:“挑水,浇松,种桃,烧火,搧炉,炼丹。”这就是姜子牙从32岁上山,到72岁下山,整整40年所干的活,可以说,并没有什么高深的法术,都是一些佣人所干的活。那么,元始天尊为什么不叫姜子牙法术呢?原因很简单。姜子牙就是这个才智,他的定命就是主持封神行动,领导武王伐纣,四十年的修道生涯主要考察的

  • 封神演义中,为什么元始天尊不给周文王封神?原因有3个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封神演义中元始天尊,元始天尊在封神演义中的地位,封神榜元始天尊到底有多强

    但我们发现,姜子牙的封神榜上,根本就没有文王的名字。而这封神榜其实是元始天尊制定的。那么,元始天尊为什么不给文王封神呢?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能被封神的,都是周朝建立前死去的核心人物。而且是战死的,当然,并不是战死的都要被封神,而是最后要经过元始天尊挑选的。第二,元始天尊已经帮他儿子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