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洪秀全做的这一件事,竟逼走了对自己忠心耿耿的石达开

洪秀全做的这一件事,竟逼走了对自己忠心耿耿的石达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045 更新时间:2024/2/4 18:28:03

在太平天国的历史上,石达开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历史人物。

他战功赫赫,拥有一流的军事指挥才能,是一位难得的帅才。

早在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传教初期,石达开就从自己的家乡——广西贵县,前来投奔洪秀全(贵县石达开亦来入教)。

很快,洪秀全身边就聚集了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洪秀全的妹夫)、石达开、秦日纲、林凤祥等一批能人。

金田起义之后,这些人都成了起义军中的骨干人物。

不久后,洪秀全听从杨秀清的建议,在永安建立了太平天国,并且封了太平天国初期的六位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洪大全为天德王(以秀清为东王,萧朝贵西王,冯云山南王,韦昌辉北王,石达开翼王,洪大全天德王)。

这就是太平天国初期历史上,知名度颇高的六王。

在到达南京之前,天德王洪大全、西王萧朝贵和南王冯云山先后战死。

洪秀全占领南京后,为了维护太平天国的稳定,石达开和韦昌辉带领着各自的人马,在外围进行作战,为太平天国开疆拓土。

咸丰六年,东王杨秀清在彻底击溃了围困南京两年之久的清军江南大营后,心态日渐高傲起来,竟然有了想取代洪秀全的想法。

想想也就算了,他竟然逼迫洪秀全到自己的府中一坐,让自己的部下高呼万岁(秀清自以为功高,阴谋自立,胁秀全过其宅,令其下呼万岁)。

洪秀全心中很是清楚,这是杨秀清在暗示自己快些让位。不然的话,他不一定能够控制得住他的这些部下(当年赵匡胤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心中很是不安的洪秀全,回去之后就联络了同样和杨秀清有矛盾的北王韦昌辉。

于是,两人一拍而和,认真谋划了除掉杨秀清的计划。

最终,杨秀清在家宴上,死在了韦昌辉的刺刀之下(酒半,昌辉出不意,拔佩刀刺之,洞胸而死)。

之后,韦昌辉在洪秀全的指示下,对杨秀清的部下进行了大清洗。

远在湖北作战的石达开,在得知太平天国内部生变后,第一时间从湖北赶了回来。

在理解了具体情况和,石达开责备韦昌辉不应该听从洪秀全的指示,把杨秀清的部下全部杀死,毕竟他们之中有很多人都是被胁迫的,都是多年来南征北战的功臣。

然而,此时的韦昌辉,俨然又是一个杨秀清,根本就听不进去石达开的话,反而认为是石达开看不起自己。

为了防止石达开制衡自己,韦昌辉也对石达开举起了屠刀。

好在,石达开反应迅速,带领几个随从顺利从南京逃了出来。

但是,他的老婆孩子却并没有来得及逃离,全部死在了韦昌辉的屠刀之下(达开缒城走宁国,昌辉悉杀其母妻子女)。

后来,洪秀全也指责韦昌辉不应该杀害石达开一家老小,杀戮太重。

此时的韦昌辉,居功自傲的情绪达到了顶点,他的心中已经连洪秀全也无法容忍了。

于是,他亲自率领大批人马,前去围攻洪秀全的天王府。

然而,韦昌辉不仅没有攻进去,反而被洪秀全天王府的护卫军打得大败,从南京逃了出去。

最后,被南京城外的巡逻人员发现,抓住送了回去(昌辉遁,渡江为逻者所获)。

为了震慑那些有叛逆之心的人,洪秀全下令把韦昌辉本人凌迟处死,其家满门抄斩(磔之,夷其族)。

除掉韦昌辉后,洪秀全身边又失去了一个得力的助手。

为此,洪秀全便想把石达开请回来,来协助自己处理军事事务。

石达开听从了洪秀全的安排,很快就回到了南京。

但让石达开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在前代历史上多次出现的、让人心寒的一幕,竟然也发生在了自己身上——有人劝告洪秀全,石达开不仅手握重兵,而且功勋卓著,小心他又是一个杨秀清(或谓达开兵众功高,防其又一杨秀清也)。

而对石达开最有效的防治手段,就是把他留在南京,并且解除他手中的兵权(留之京师,解其兵柄)。

经过两次动乱之后,洪秀全心中也有些担忧起来——毕竟人心隔肚皮,还是防备一些比较好。

于是,洪秀全听从了那人的建议,下令解除了石达开的兵权,让他留在南京辅佐自己。

对于洪秀全的这一举措,石达开心中很是不安——难不成洪秀全连自己也不相信了么?

见石达开愁容满面,他的一个部下这样劝说石达开——大王深得将士之心,没必要受制于人,您完全可以开辟出属于您自己的一片天地。中原地区拿不下的话,那您可以效仿三国时期的刘备,去四川建立自己的独立王国,和清廷、太平天国成鼎足之势(王得军心,何郁郁受人制?中原不易图,曷入川作玄德,成鼎足之业)。

就这样,石达开听从了部下的建议,悄悄离开了南京,率领自己的人马开始了另一段人生。

参考史料:《清史稿·洪秀全传》

更多文章

  • 大清朝离奇案件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十大奇案真实案件,真实清朝奇案,清朝十大灵异案件

    在大清朝的历史上,确实也出现了很多奇葩的事情。但是在嘉庆以前,清朝还处于旺盛期,还没有听说独行大侠刺杀皇帝的事情发生。至于吕四娘刺杀雍正皇帝,那只不过是小说家们的超级想象而已。嘉庆八年,即1803年,一场刺杀真正地发生了,并且还是在宫门口!一位普通的平民手持一把小刀,冲进人群直奔嘉庆。太荒谬了吧!不

  • 洪秀全去世后,他的那些老婆去哪了?死前立一条严格家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洪秀全的88个妃子下场,洪秀全,洪秀全和程妃吻戏

    说起洪秀全的大名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洪秀全作为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其在历史上自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太平天国运动在我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大家也知道,最终太平天国运动以失败而告终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不仅仅是因为清政府镇压这么简单,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太平天国政权本身的农民局限性

  • 清朝最后一个大内高手,武艺到底有多高强?讲出来你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大内侍卫真实战力,清朝武功最高的大内侍卫,清朝后期大内高手

    在许多古装电视剧以及文学作品中,没少看到大内侍卫的身影,作为皇上的保镖组织,若是没有通天的本领,必然无法完成严密的护卫工作。那么在江湖上被传的神乎其神的大内侍卫随着清朝的落寞,还有存在的吗?今天我们就来讲述清朝最后一个大内高手,那么他的武艺到底有多高强?说出来你别不信。 大内侍卫的6+1选拔方式 自

  • 雍正的帝王之术,究竟有多厉害?从三个方面来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雍正是最勤勉的帝王吗,雍正的帝王术有多高,历史上的雍正的深度解析

    当然,这倒不是说清朝的灭亡让人感伤,而是清朝末年,腐朽昏庸的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人不由得义愤填膺。 为了保全皇室的利益,肆意出卖自己的国土和尊严,这样的王朝最终走向灭亡,绝没有任何人会伤心难过。 好在就清朝前中期的发展来说,也算是中国古代封建历史上,少有的鼎盛时刻。尤其是康乾盛世的出现

  • 王辅臣既然跟着吴三桂反清为何后来却投降了?投降后为何又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吴三桂和王辅臣谁厉害,王辅臣与吴三桂,康熙王朝吴三桂反清

    在康熙时期吴三桂爆发三藩之乱时,当时身为陕西提督的王辅臣跟随吴三桂反叛康熙,在三藩之乱时王辅臣的叛军距离京城最近,曾经一度对康熙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不过他最后却在关键时刻投降了康熙,使得三藩之乱的局势进入了新拐点,加速了吴三桂的败亡,但令人不解的是投降后的王辅臣却最终选择了自尽,这又是为何?下面就来说

  • 清朝有位小女孩,不到10岁就死在宫中,康熙皇帝却追封她为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康熙殉葬的妃子,康熙含冤而死的妃子,康熙去世的宫女

    话说在这些宫女当中,有一位非常独特的宫女,她只有10岁,却早就被太后暗自定位未来的皇后人选。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位小女孩就是康熙后宫的慧妃,也叫博尔济吉特氏。慧妃的背景其实是不错的,她是孝庄太后的娘家堂侄女。由于非常机灵,活泼,又聪明,所以深受孝庄太后的喜爱。但后来朝中形势变化。在康熙初年的时候,鳌拜

  • 清朝时期的和珅,明知嘉庆是下一任皇帝,为什么不提前巴结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嘉庆干掉和珅是对是错,和珅给嘉庆送礼说的话,嘉庆把和珅的钱都花哪了

    其实这是和珅的一种无奈。我们总以为皇帝喜欢清官不喜欢贪官,其实皇上更喜欢的是能臣,和珅就是这样的人。“贪”是和珅的护身符,那么聪明的和珅如果不贪,意味着对皇权的巨大威胁;“贪”,表明和珅没有二心,何况他又不能把财产转移到别的地方去,再怎么转,也是还是在大清之内,所以,和珅一家人吃吃喝喝能够用掉多少钱

  • 清朝有位女子,只被皇帝宠幸一次,却历经3朝,无儿无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皇帝最宠爱的嫔妃,清朝历代皇帝最宠爱的女人,清朝唯一受三代皇帝宠爱的公主

    话说在清朝道光年间,却有一位这样的女子,她只被皇帝宠幸了一次,却历经3朝,只可惜始终无儿无女。她是谁呢?她就是道光皇帝后宫中的李贵人。说起李贵人,有幸运也有不幸。幸运的是,由于长得漂亮,在宫女选选秀中成功突围,并受到当时将近60岁道光皇帝宠幸,随后被封为贵人。但是这个贵人的位置并没有当多久,也不知何

  • 清朝乾隆皇帝,为什么要将玉玺封存起来,再也不使用?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的玉玺找到了吗,乾隆玉玺青玉图片,清乾隆玉玺大全

    但是,传国玉玺传到清朝乾隆皇帝的时候,乾隆直接将其封存起来,再也不使用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根据乾隆自己所掌握的资料,他知道,所谓的传国玉玺,其实早就失踪了,而且做工极其精美,所以自己手上拿到的这块玉玺,是仿造出来的,是自己的老祖宗皇太极为了方便称帝,而叫人私自打造

  • 洪秀全的后宫有两千多人,他是如何管理的?说出来还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谈清朝历史,洪秀全是位绕不开的人物。这位7岁上私塾,参加了4次科举,连考了22年,却依旧是布衣回乡的读书人,终于病倒了,以至于性命都堪忧。所谓:一个没有梦想的人,跟咸鱼有什么区别。须知,洪秀全是背负着全家人的期待在读书奋斗的,在这种巨大压力下,其实已经让他不堪重负了,所以这才发生了这样一奇事。洪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