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在对身后政治布局中载沣空有监国之名,实权交由隆裕之手

慈禧在对身后政治布局中载沣空有监国之名,实权交由隆裕之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481 更新时间:2024/1/23 3:39:52

除此之外,慈禧太后还接连下发数道懿旨,为大清的皇位传承、朝廷的权力布局甚至连叶赫那拉氏家族的权力延续做好了全面安排。

根据《清实录·德宗实录》的记载,光绪皇帝病重以后,慈禧太后接连下发了二道懿旨:第一道: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著在宫内教养,并在上书房读书。第二道:醇亲王载沣授为摄政王。

两道懿旨,让醇亲王载沣父子成为了最大赢家,一位摄政王、一位嗣皇帝,如此“父子组合”远超清初时期多尔衮顺治皇帝的“叔侄组合”。仅就此来看,光绪皇帝驾崩以后,甚至是慈禧太后崩逝以后,实际掌握军国大政的摄政王载沣,无疑会掌握大清的最高权力。

叶赫那拉·杏贞

咸丰皇帝驾崩就牢牢掌控晚清最高权力的慈禧太后,真就那么轻易的将最高权力交付出去?更何况,此时的慈禧太后尚未出现病危状态;更何况,此时的后宫中还有她即将升级为皇太后的侄女——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也就是后来的隆裕太后。

所以,这两道懿旨并非慈禧太后对晚清权力安排的真正意图,光绪皇帝驾崩以后,慈禧太后的权力安排才正式开始。

慈禧太后对晚清权力的布局

两道懿旨以后,光绪皇帝“疾增剧”、“疾大渐”并很快驾崩于瀛台的涵元殿。光绪皇帝驾崩以后,慈禧太后又接连下发两道懿旨:宣布溥仪为嗣皇帝,入继大统、登基为帝;宣布溥仪“承继同治皇帝为嗣,并兼承光绪皇帝之祧”。

当然,这两道懿旨只是溥仪继位为帝的合法程序,并不关乎权力布局。

所以,慈禧太后还有第三道懿旨:“现值时事多艰。嗣皇帝尚在冲龄。正宜专心典学。著摄政王载沣为监国。所有军国政事。悉秉承予之训示。裁度施行。俟嗣皇帝年岁渐长。学业有成。再由嗣皇帝亲裁政事。”

爱新觉罗·载沣

也就是说,载沣徒有“监国”之名,溥仪更是尚不能亲政的幼年君主,一句“所有军国政事,悉秉承予之训示,裁度施行”,再次明确了慈禧太后对大清最高权力的掌握。

只不过,慈禧太后在宣统朝对最高权力的掌握,仅仅维持了20个小时,便崩逝于仪鸾殿。

慈禧太后崩逝,最高权力落于谁手

纵然对最高权力恋恋不舍,但慈禧太后毕竟是肉体凡胎,早晚也有崩逝的那一天。只不过,就算是临终之际,慈禧太后也仍未放弃对身后权力的安排,或者并未忘记延续叶赫那拉氏对晚清政权的实际控制。

光绪皇帝驾崩次日,“太皇太后疾大渐”,临终之际,慈禧太后再发一道懿旨:“昨以降谕,以醇亲王为监国摄政王,秉承予之训示,处理国事。现予病逝危急,自知不起,以后国政,即完全交付监国摄政王,若有重要之事,必须禀询皇太后者,即由监国摄政王禀询裁夺。”

叶赫那拉·静芬

这道懿旨,慈禧太后代表了两层意思:军国大权,正式移交给监国摄政王载沣;遇重要之事,必须征求皇太后(隆裕太后)的意见,而后施行。

正如时人对这道懿旨的评价,“凡熟知宫廷情形及太后一生之历史者,观上列懿旨,皆知摸数语之重要”。也就是说,这道懿旨的重点在于最后一句,乃系慈禧太后给予叶赫那拉族以掌权机会、维持叶赫那拉族永久之权势、巩固叶赫那拉族所占之地位。

所以,慈禧太后崩逝以后,真正掌握最高权力的并非监国摄政王载沣,更非两岁的宣统皇帝,而是已经升级为皇太后的隆裕太后叶赫那拉氏!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洪秀全做的这一件事,竟逼走了对自己忠心耿耿的石达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洪秀全最怕石达开什么,洪秀全是石达开吗,石达开为什么不取代洪秀全

    在太平天国的历史上,石达开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历史人物。他战功赫赫,拥有一流的军事指挥才能,是一位难得的帅才。早在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传教初期,石达开就从自己的家乡——广西贵县,前来投奔洪秀全(贵县石达开亦来入教)。很快,洪秀全身边就聚集了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洪秀全的妹夫)、石达开、秦日纲、林凤祥等一

  • 大清朝离奇案件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十大奇案真实案件,真实清朝奇案,清朝十大灵异案件

    在大清朝的历史上,确实也出现了很多奇葩的事情。但是在嘉庆以前,清朝还处于旺盛期,还没有听说独行大侠刺杀皇帝的事情发生。至于吕四娘刺杀雍正皇帝,那只不过是小说家们的超级想象而已。嘉庆八年,即1803年,一场刺杀真正地发生了,并且还是在宫门口!一位普通的平民手持一把小刀,冲进人群直奔嘉庆。太荒谬了吧!不

  • 洪秀全去世后,他的那些老婆去哪了?死前立一条严格家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洪秀全的88个妃子下场,洪秀全,洪秀全和程妃吻戏

    说起洪秀全的大名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洪秀全作为太平天国的领导人其在历史上自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太平天国运动在我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大家也知道,最终太平天国运动以失败而告终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不仅仅是因为清政府镇压这么简单,其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太平天国政权本身的农民局限性

  • 清朝最后一个大内高手,武艺到底有多高强?讲出来你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大内侍卫真实战力,清朝武功最高的大内侍卫,清朝后期大内高手

    在许多古装电视剧以及文学作品中,没少看到大内侍卫的身影,作为皇上的保镖组织,若是没有通天的本领,必然无法完成严密的护卫工作。那么在江湖上被传的神乎其神的大内侍卫随着清朝的落寞,还有存在的吗?今天我们就来讲述清朝最后一个大内高手,那么他的武艺到底有多高强?说出来你别不信。 大内侍卫的6+1选拔方式 自

  • 雍正的帝王之术,究竟有多厉害?从三个方面来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雍正是最勤勉的帝王吗,雍正的帝王术有多高,历史上的雍正的深度解析

    当然,这倒不是说清朝的灭亡让人感伤,而是清朝末年,腐朽昏庸的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人不由得义愤填膺。 为了保全皇室的利益,肆意出卖自己的国土和尊严,这样的王朝最终走向灭亡,绝没有任何人会伤心难过。 好在就清朝前中期的发展来说,也算是中国古代封建历史上,少有的鼎盛时刻。尤其是康乾盛世的出现

  • 王辅臣既然跟着吴三桂反清为何后来却投降了?投降后为何又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吴三桂和王辅臣谁厉害,王辅臣与吴三桂,康熙王朝吴三桂反清

    在康熙时期吴三桂爆发三藩之乱时,当时身为陕西提督的王辅臣跟随吴三桂反叛康熙,在三藩之乱时王辅臣的叛军距离京城最近,曾经一度对康熙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不过他最后却在关键时刻投降了康熙,使得三藩之乱的局势进入了新拐点,加速了吴三桂的败亡,但令人不解的是投降后的王辅臣却最终选择了自尽,这又是为何?下面就来说

  • 清朝有位小女孩,不到10岁就死在宫中,康熙皇帝却追封她为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康熙殉葬的妃子,康熙含冤而死的妃子,康熙去世的宫女

    话说在这些宫女当中,有一位非常独特的宫女,她只有10岁,却早就被太后暗自定位未来的皇后人选。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位小女孩就是康熙后宫的慧妃,也叫博尔济吉特氏。慧妃的背景其实是不错的,她是孝庄太后的娘家堂侄女。由于非常机灵,活泼,又聪明,所以深受孝庄太后的喜爱。但后来朝中形势变化。在康熙初年的时候,鳌拜

  • 清朝时期的和珅,明知嘉庆是下一任皇帝,为什么不提前巴结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嘉庆干掉和珅是对是错,和珅给嘉庆送礼说的话,嘉庆把和珅的钱都花哪了

    其实这是和珅的一种无奈。我们总以为皇帝喜欢清官不喜欢贪官,其实皇上更喜欢的是能臣,和珅就是这样的人。“贪”是和珅的护身符,那么聪明的和珅如果不贪,意味着对皇权的巨大威胁;“贪”,表明和珅没有二心,何况他又不能把财产转移到别的地方去,再怎么转,也是还是在大清之内,所以,和珅一家人吃吃喝喝能够用掉多少钱

  • 清朝有位女子,只被皇帝宠幸一次,却历经3朝,无儿无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皇帝最宠爱的嫔妃,清朝历代皇帝最宠爱的女人,清朝唯一受三代皇帝宠爱的公主

    话说在清朝道光年间,却有一位这样的女子,她只被皇帝宠幸了一次,却历经3朝,只可惜始终无儿无女。她是谁呢?她就是道光皇帝后宫中的李贵人。说起李贵人,有幸运也有不幸。幸运的是,由于长得漂亮,在宫女选选秀中成功突围,并受到当时将近60岁道光皇帝宠幸,随后被封为贵人。但是这个贵人的位置并没有当多久,也不知何

  • 清朝乾隆皇帝,为什么要将玉玺封存起来,再也不使用?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的玉玺找到了吗,乾隆玉玺青玉图片,清乾隆玉玺大全

    但是,传国玉玺传到清朝乾隆皇帝的时候,乾隆直接将其封存起来,再也不使用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根据乾隆自己所掌握的资料,他知道,所谓的传国玉玺,其实早就失踪了,而且做工极其精美,所以自己手上拿到的这块玉玺,是仿造出来的,是自己的老祖宗皇太极为了方便称帝,而叫人私自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