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贵为公主的哀姜,她的一生为何身不由己?

贵为公主的哀姜,她的一生为何身不由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959 更新时间:2024/3/7 22:49:34

贵为公主的哀姜,她的一生为何身不由己?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文姜倒是纵情肆意地活过了一生,但她那不容于世的爱情,到底还是搭上了许多人的性命,从前是她的丈夫,而今是她的侄女兼儿媳哀姜。

哀姜从出生开始,就是个不被重视的孩子,尽管她是齐襄公的嫡女。她的母亲周王姬,自嫁给襄公不久后,就发现了她丈夫那与禽兽无异的“爱情秘密”。

对丈夫和文姜的苟且,周王姬满心地鄙夷与憎恶,然而由于性子太过温良缄默,她无法将这样不堪的丑闻公之于世,何况襄公的心,半分也不在她身上。

在这样无望的婚姻里煎熬,该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啊!

王姬整日郁郁不乐,不久就生了病,在勉强生下哀姜之后,更是加重了病情,她早已心存死志,再好的神医圣手,也无力回天。

周王姬过世之后,襄公和文姜更加肆无忌惮。

他俩在你侬我侬,柔情蜜意之时,立下了儿女间的婚姻之约,让文姜的儿子鲁庄公,迎娶齐襄公的女儿哀姜为妻。尽管那时的哀姜,还只是个不足周岁的小女婴,而庄公已经是个成年男子了。

鲁庄公不同意这门亲事,但拗不过母亲的坚持,只好同意待哀姜长大,行完及笄礼之后,再迎娶她为国君夫人。

其实文姜的坚持,有着两重含义:一是齐鲁结亲,能巩固儿子的国君地位;二是借此弥补她与襄公无法光明正大厮守的遗憾。但她强扭的这个瓜,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苦如黄连的结局。

十五年转瞬即逝,哀姜出落成了美貌非凡的大姑娘,庄公也按照当年的婚约,来与她的叔叔齐桓公商量亲事了。

对于这桩婚事,哀姜心里满是“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浪漫憧憬。婴儿时失去母亲,幼年又失去了父亲,哀姜的人生路,从小就不好走,虽然她是尊贵的公主,但失去父母爱怜呵护的孩子,能体尝到几分亲情的温暖呢!

也因此,哀姜对爱情的渴望,就愈加热切与期待。此时的她,像所有豆蔻年华的小姑娘一样,期待来娶她的人,能够一直牵起她的手,走向地老天荒的尽头。

但很可惜,鲁庄公对待这位以最隆重的规格,最盛大的礼仪迎娶来的妻子,如同对待一块破布那样,哀姜很快被冷落在了王宫的角落里。

当年齐襄公的杀父之仇,对母亲的种种蛊惑,对庄公名誉的积年侮辱,历历在目,如今都化作厌恶,倾泻到了哀姜的身上。

父亲当年造的孽,如今竟要女儿来偿还,哀姜何其无辜,又何其悲凉。

何况庄公早已有了心爱的女子孟氏,且生养了儿子,此外还有诸房姬妾,他无意打破岁月静好的日子。娶哀姜进门,既然只是为了政治上的便宜,目的达到之后,这个女人也就无足轻重了。

但是,一个历经风雨的中年男人久历世事磨砺出的现实与冷酷,映在一个单薄少女的身上,就显得格外残酷。

从此深宫寂寞。

才十六岁的哀姜,已经过上了一眼就能望到老死的日子,这跟她之前的种种憧憬,竟是天地之别。哀姜的人生,还来不及丝毫盛放,却将枯萎了。

这时,一个别有居心的男子却盯上了哀姜,并逐渐走进她的生命里。这个人,就是鲁庄公的庶兄庆父

庆父对于王位,始终存有觊觎之心,只是庄公正在盛年,他遍寻不得机会。

如今庆父对饱受庄公冷落的哀姜大献殷勤,关怀备至,其实是想利用她,以伺机谋夺王位。可是心思单纯的哀姜,却以为她遇到了真爱。

自从庆父出现在哀姜的生命里,那亘久的山川日月,忽然都有了颜色,有了活力,有了可以期待的未来,哀姜又重新活过来了。

数年之后,鲁庄公病重,他的儿子们还都未成年,庆父意识到机会来了,开始在朝中拉拢大臣,广布党羽,为谋篡王位做着准备。

庄公临终前,分别向公子叔牙和公子季友征询,问立谁为储君最合适。叔牙作为庆父的同母弟,自然举荐庆父,而季友作为庄公的同母弟,则支持由庄公的庶长子公子般继承王位。

季友很清楚庆父和叔牙的居心险恶,国君之位断不能落入这二人手中,于是先发制人,假借王命毒死了叔牙,并在鲁庄公薨逝之后,立即协助公子般登基。

庆父大怒,指使刺客杀死新君,接着又去刺杀季友,季友逃脱,远走他国避祸。

自此,庆父把持了鲁国朝政,他立庄公的幼子为傀儡君王,实际自己一手遮天,后宫之中则由哀姜执掌,两人就这样过上了虽无名分,却大权在握的日子。

继位的鲁闵公虽然只有八岁,却很清楚目前的形势对他很危险,他的母亲是当初随哀姜一起嫁来鲁国的叔姜,因此他派人偷偷告知外祖父齐桓公,诉说了鲁国当前的种种形势。

不久后,在齐国的强力干预下,季友得以返回鲁国,襄助鲁闵公重掌朝政。但庆父不甘心大权旁落,他故技重施,再次派刺客杀死了鲁闵公,鲁国又一次陷入混乱。

季友再次出逃他国,并将鲁庄公仅剩的一个儿子公子申救走。

而这一次,鲁国大臣及百姓,全都愤怒于庆父的恶行,他们罢工罢市,发动起义,冲击了庆父的宅邸,为了逃命,庆父果断撇下哀姜,趁乱逃出了鲁国。

一向沉浸在情爱之中,对庆父言听计从的哀姜,再次失去了所有的依靠和希望,惊慌失措的她,独自逃到了邾国。

后来,齐桓公协助鲁国平复了叛乱,接公子申和季友回国,追杀庆父,然后又派人前往邾国,接哀姜回鲁国赔罪。

哀姜惶恐无比,她根本不敢回鲁国,齐国又不肯接纳她,而她崇拜深爱的那个男子,更打破了哀姜对生活的一切幻象,将她推到了最黑暗的深渊里。

天地之大,既无处可去,又无处为家,能容纳她的,唯有死亡的怀抱。

三尺白绫,终结了哀姜短短的一生。

这个悲凉入骨的女子,没人宠,没人疼,错把虚假的利用当作是爱情,就这么一路凄凉地,沉落了下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孙权为什么如此礼遇蜀国来使?还要给他们大量馈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权,三国,历史解密

    刘备去世前和东吴签订了和约,后来刘禅和诸葛亮继承了这一国策,多次重申两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但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一国皇帝不可能到另一个国家去,除非你自愿承认自己是儿皇帝。这样一来,两国友好的任务就落在了使者肩上,而能不能很好地完成国君的使命,则是考验一个使者能力智慧的重要体现。自刘备开始,蜀汉国派出

  • 清朝宫女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她们生活过的有多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对清代宫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宫女生活有多悲凉?在清代皇宫里,宫女的数量要远远超过太监的数量,不过宫女们的生活要比太监痛苦得多,按照清代的规定,每三年选妃一次,而宫女是每年一次,选宫女的职责主要是交给内务府来执行,在清代,宫女被称为“秀女”或者“官书”,这些宫女被选

  • 三国真正的单挑王都有谁?吕布并不在其中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最猛的将领,很多人第一个会想到吕布,除了吕布,再者就是关羽,张飞等人,他们都有过人的战绩和辉煌的事迹,但是,要说三国真正最猛的单挑王,上述的三位都算不上,这个人就是排在蜀国五虎将末位的赵云。为什么赵云会超过关张,吕布,马超这样的战将成为单挑王呢?因为他和众多武将的单挑记录中,几乎是没有败绩的

  • 真实的三国历史真的有五虎将吗?其实不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三国,黄忠,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塑造了不少出色人物形象,其中属蜀汉五虎将的形象被人们耳熟能详,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每个人都有鲜活的人物特点,但有人说五虎将中有一将是个“水货”,又是为何?其实真实的历史中却并不存在五虎将,而只有四虎,赵云之所以被罗贯中编到五虎将中,多半是因为陈寿的《三国志》将五人合为一传的缘故

  • 耿恭有一支部队,与影视剧中的“第八团”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在影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第八团”的故事被刻画的十分生动、演绎得分外感人。那么,真实历史上是否真有这样的铁军,他们是否真的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家国情怀而舍生忘死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第八团是男主张小敬所在的部队,《长安十二时辰》的导火索就是第八团后期指挥官闻无忌

  • 三国有哪些大将是不杀降卒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有哪些大将是不杀降卒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攻打樊城曹仁,曹操派于禁督七军三万多人救援曹仁,结果遇到一场连绵秋雨,汉水暴涨,于禁七军被淹没,关羽乘船进攻于禁军,于禁战败被俘后投降,关羽随即俘虏了于禁七军三万多人。关羽抓住了于禁,没

  • 古代将军在打仗的时候 他们身上为什么要挂着披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古代披风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战场上,将军们为何一直挂着披风?古代战场上的将军们总是能够凭借自己勇猛的战场行为以及出色的风度吸引人们的注意,在战场上最拉风的莫过于他们身上挂的那些披风。想必大多数人也都在影视剧当中见到过,可是这种披风挂在身上又有着什么样的作

  • 朱元璋本打算重用张昶,为什么最后却下令诛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张昶,元末,历史解密

    张昶,元末明初时期政治家,曾担任元朝户部尚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张昶尤善章草,书类伯英,时人谓之亚圣。曾经作为使者出使朱元璋处。这样的人才,朱元璋是不会轻易放走的。所以便让他留在了自己身边,做了参知政事。正所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可朱元璋虽然没有杀,却留着自己用了,这不免让

  • 古代文学中和尚为何大多数都是坏的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和尚,历史解密

    还不了解:古代和尚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和尚地位到底是什么样的?每个时代都有什么不同?皇帝又是怎么看到的?我们都了解和尚的规矩的非常多的,既然和尚那么有规矩,为什么在古代文学中看到的和尚没几个是好的呢?当然也有好的,只是非常少见,就像鲁智深一样,他人正直,不过在寺庙

  • 周武王为什么孟津观兵?详解周武王孟津观兵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周武王孟津观兵的故事。孟津观兵是中国历史上比较早的规模较大的阅兵之一。约前1048年,周武王为了检验自己的号召力,试探各诸侯国的态度和商王纣的反应,举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周武王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举行了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