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也知道,不能硬来,得积极寻找向武则天劝谏的时机。
不过,狄仁杰的想法和李德昭等人略有不同。他想让李唐子弟中做太子的人不是李旦,而是庐陵王李显。
徐敬业和契丹人叛乱不是做拿李显做文章吗?这就说明了李显在民间的分量比李旦大,狄仁杰这一着棋不走则已,一走,必须准、狠、稳。
而且,站在武则天的角度上想,接受李显,明显比接受李旦容易。
盖其原因,除了李显在民间的影响力大之外,李显从帝王变为郡王,被发配到房州,那是从天堂下了地狱,对前途已没有任何希望,已经是万念俱灰,一旦得重新立为太子,那还不得对武则天感激涕零得肝脑涂地?而李旦就不一样了,李旦现在就是皇嗣,从皇嗣到太子,少了这份天壤之别,感激之情就会大打折扣。
还有,因为李显远在房州,离开国家政治中心已经长达十五年,在朝廷没有任何势力,立他为太子,放心,容易管理。相比之下,李旦这些年都没离开过洛阳半步,武则天对他多少还会有些顾忌。
最主要的是,李旦和武承嗣之间有血海深仇,如果李旦登上了帝位,会不会对武家子弟不利呢?武则天绝对不愿意看到武家遭受灭门之灾。而李显就不一样了,李显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和武承嗣等武家子弟并没有直接原因。
基于上述方面考虑,狄仁杰决定把李显定为未来的太子人选。
当然,要想让武则天把李显接回来当太子,也不能采取王庆之那种耍无赖、玩流氓、软磨硬泡的方式,这既不是狄仁杰的作风,也不符合狄仁杰的性格。
狄仁杰想好了,自己一不能硬来,二不能搞什么阴谋诡计,硬来,只能鸡飞蛋打,落个徐敬业式的下场,而搞阴谋诡计,人家武则天可是搞阴谋诡计的祖奶奶,你自己一个正人君子,能玩得过人家吗?
自己所能凭借的,就是持之以恒,用自己的诚心和耐心去打动武则天。
他在武则天他面前不说话则已,一说话就千方百计地把话题转到庐陵王身上去,争取三天一提醒、五天一评论。
有一天,武则天在朝堂上魂不守舍地说了一句:“朕夜来做了一怪梦,梦中有一神气活现的大鹦鹉,偏偏两翅皆折,怎么也飞不起来,真是奇哉怪也!”
狄仁杰一看机会来了,马上出列,朗声应答说:“陛下姓武,那只神气的鹦鹉应该就是陛下的化身,陛下有两个爱子,但是他们现在都不得自由,所以鹦鹉的两个翅膀折了,如果陛下起用两个爱子,就好比鹦鹉的翅膀长好了,则陛下就又可以展翅高飞了。”劝武则天重用皇嗣李旦,并把庐陵王接回来。
武则天此人,虽然强势凶悍,却十分怕死,极度迷信。不用说,狄仁杰这一解梦行为对她的思想影响极大。
还有一次,武则天又做了一个梦。本来,年老体衰,梦多也不足为奇,可武则天因为梦中情境,还是心神不宁,又找人解梦。
这次,她梦到的是自己在下双陆棋,却越下越臭,一输再输,异常懊恼。
据考,双陆棋起源于古代伊朗,约在魏晋时传入中国,曹魏时才子曹植在由印度传入的波罗塞戏基础上,糅合六博的特点所创设的,初期有两枚骰子,唐朝末年后逐渐加到六枚。双陆棋子为马形,黑白各十五枚,两人相博,掷骰子按点行棋,即根据掷出骰子的点数移动自己的棋子,谁先把棋子移动到大本营谁获胜。其棋理有点类似今天的飞行棋。民间很多人用这种棋进行赌博,到了清乾隆年间,为了禁止这种赌博风气,乾隆下旨禁止了这种游戏,遂使在中华大地上绵延数千年的双陆棋逐渐消失。
听武则天说梦中输棋,狄仁杰又充当解梦高手,抢先回答说:“双陆不胜,就是因为宫中无子,这真是上天在向陛下托梦啊,陛下,国家可不能久虚储位啊。”
武则天被他说得有些心虚,迟疑着说:“此乃朕的家事,决断全在于朕,卿似乎不应该介入干预吧?”
狄仁杰当仁不让地说:“帝王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况臣备位宰相,岂得不预知乎!”
武则天没词儿了,一张干瘪且布满了皱纹的嘴巴哆哆嗦嗦嗦地抖动着,就差没点头同意狄仁杰的建议了。
狄仁杰一看打迷信牌有用,就继续出这个方向的牌。
你武则天不是担心死了没人祭祀吗?好,我整个狠的。
某天,狄仁杰恐吓武则天说:“太宗皇帝栉风沐雨,亲冒锋镝,以定天下,传之子孙。先帝病危,以二子托陛下。陛下获取帝位十几年,便要传位给异姓,这岂不是要逆天行事?况且,姑侄与母子相比,到底哪样更亲?陛下立庐陵王为皇太子,则千秋万岁后仍能常享宗庙,若立侄子为皇太子,武氏宗庙里是不会有您这姑姑的神主牌位的。”
这番说辞极其高明,其一,从继承的法理上提醒武则天不应该把太宗皇帝打下的江山另付他人,而应该传给子孙万代,可谓晓之以理;其二,充分利用了武则天和唐高宗的夫妻之情、武则天和李显的母子之情,可谓动之以情;其三,直接指出武则天和武承嗣、武三思等人是有隔阂的,应该从母子和姑侄的亲疏间尽快做出选择,可谓喻之以义。这三个道理层层深入,让武则天无话可说。
而最最重要的是,狄仁杰还充分利用了武则天过度迷信的弱点来向她施压——在封建社会,人死后能不能得到祭祀,那是关乎生死轮回的大事,是来不得半点马虎的,只要想想鲁迅小说《祝福》里祥林嫂为捐那一根门槛所做的种种努力,这事儿就不难理解了。尤其,对武则天这种生前享尽了荣华富贵的人,对自己死后的待遇,可以说是她这辈子最大的一件心事了。
大臣吉顼和武则天的两个心肝小宝贝张易之、张昌宗同任控鹤监供奉,吉顼曾对他们兄弟说:“你们兄弟得此荣华富贵,却并不是靠品德和功业所取,天下人对你们侧目切牙齿者不在少数,没有大功劳于天下,用什么保全自己?我替你们兄弟担心哟!”
张氏兄弟本来也觉得武则天年纪已老,去日无多,时时为自己的将来担忧,听吉顼提起,赶紧向吉顼求计。
吉顼乘机说道:“天下士子庶民都没有忘记大唐的功德,都想念庐陵王。现在主上春秋已高,大业须有托付;武氏诸王都非她所属意的。你们何不力劝说主上立庐陵王,以系苍生之望!如此,非徒免祸,尚且可以长保富贵。”
二人听后,连连点头,屡次在武则天枕边劝说。
现在,狄仁杰又这样说,武则天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