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隆基处死了太平公主的所有子嗣,为何唯独没有杀她儿子薛崇简?

李隆基处死了太平公主的所有子嗣,为何唯独没有杀她儿子薛崇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391 更新时间:2023/12/18 3:06:36

公元713年8月1日作为李隆基亲姑姑的太平公主被他赐死,而太平公主的儿子也基本都被李隆基赐死,唯独薛崇简却被李隆基赦免,不仅被赦免,还被李隆基赐姓为李氏,此后享受到了李唐宗室待遇。为何薛崇简能成为太平公主诸子中唯一没有被李隆基诛杀的儿子?李隆基又为何非要置亲姑姑太平公主于死地呢?其实这一切还得从两次政变开始说起。

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的甜蜜期,姑侄二人联手发动了唐隆政变

一代女皇武则天在“神龙政变”之后被迫退位,皇位由武则天第三子也是太平公主的三哥唐中宗李显继承。

由于李显的结发妻子韦皇后在当初他被母亲武则天贬为庐陵王时不离不弃,是患难之妻,因此李显继位后,对嫡妻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极为宠信,赋予了韦皇后很大的权力。

而韦后一直以婆婆武则天为榜样,她希冀努力能成为婆婆武则天,也当一把女皇,而她的女儿安乐公主也是如此,因此母女俩勾结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在朝廷上遍布党羽,大有将来成为第二个武则天的形势。

李显继位之后册立第三子李重俊为皇太子,但由于李重俊并非韦后所生,加之李重俊颇为刚毅,因此成为韦后和安乐公主母女把控朝政方面的绊脚石,韦后十分猜忌李重俊,安乐公主也十分憎恨这个异母哥哥,所以母女俩经常在李显面前构陷李重俊,安乐公主甚至公开对父亲李显说过废掉太子李重俊改立自己为皇太女的话。

不过李重俊得到了当初发动“神龙政变”逼武则天退位拥护李显复位的功臣宰相张柬之等重臣拥护,韦后和安乐公主以及武三思等人对李重俊的构陷每次都被张柬之等人化解,因此韦后集团决定先除掉张柬之等忠于李唐皇室的忠臣,就这样张柬之等多位对李显复位有功的重臣都被韦后等人构陷除掉。

张柬之等拥护李重俊的重臣或被贬或被杀之后,李重俊在朝廷中央已经没有拥护者了,因此他敏锐地感觉到了自己的危机,因此李重俊被迫发动了景龙政变,他在玄武门诛杀了武三思父子,本想率禁卫军攻进皇宫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但是功败垂成,李显露面劝降了跟随李重俊发动政变的禁卫军,结果跟随李重俊的人全部反戈,李重俊反被杀。

李重俊死后反而助长了韦后的气焰,韦后的势力更加猖狂,朝廷不少重臣一看太子李重俊相反对韦后都被杀了,因此纷纷投靠到她的集团之中。

当时唐朝中央除了韦后政治势力集团还有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老爹相王李旦为首的李唐皇室政治势力集团,李旦为人宽厚兼且优柔寡断,韦后到并不忌惮这个小叔子,但太平公主为人机智果决,武则天都曾夸她很像自己,因此韦后十分害怕太平公主这个小姑子。

李重俊是李唐皇室血脉,他在世时是太子,还能平衡太平公主和李旦集团与韦后集团之间的关系,现在李重俊因韦后而死,太平公主和李旦势必会感到危机感,因此韦后就想借着李重俊政变的事情把太平公主和李旦也牵连进来,把他俩一起除掉。

所以韦后攀诬太平公主和李旦与李重俊勾结企图谋反,李显对妻子韦后是十分宠信,就想派人调查妹妹太平公主和弟弟李旦,如果李显真要派人调查的话,韦后很可能会借此给太平公主和李旦坐实谋反的问题。

后来多亏了太平公主的党羽御史中丞萧至忠哭着对李显说:“皇上您能容纳四海,却容不下一弟和一妹,而让人罗织罪名残害他们?”

萧至忠的话打动了李显,因此李显才打消了派人调查太平公主和李旦的主意。而从这时起太平公主和李旦也意识到李显对韦后有多么宠信,他们很难打击倒韦后,此后就越发低调,尽量不与韦后产生正面冲突。

李重俊被杀三年之后也就是公元710年,韦后和安乐公主为了实现彻底操控朝政的目的,母女俩联手下毒谋害了唐中宗李显,在李显去世后,韦后立刻让自己的韦氏族亲接管了京城卫戍部队,并将朝廷重臣全部换成自己的心腹党羽,从而彻底控制了朝政。

但是韦后当时还是十分忌惮太平公主,她为了平衡太平公主和李旦的势力,她让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一同起草李显的遗诏,册立李显幼子李重茂为太子继位,由相王李旦辅政,韦后为太后摄政。

但是韦后的这一决定被她的党羽宗楚客给否定了,宗楚客建议韦后效仿武则天继位,并准备除掉太平公主和李旦,这样就没人能阻挠韦后继位了,因此后来韦后又把李旦改封为太子太师,这样就等于用荣誉性虚衔把他架空。

李旦被改封为太子太师,而韦后却拥立了李重茂继位,改元唐隆,并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摄政,这引起了以李旦和太平公主为首的李唐皇室的危机感,李唐皇室真的是被武则天整怕了,要知道当初武则天对李唐皇室那可是大开杀戒,因此李唐皇室十分担心韦后如果将来成为第二个武则天,也会对他们继续大开杀戒。

李旦的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危机感最强烈,他的性格刚毅果断,因此他力劝父亲李旦不可坐以待毙,并暗中积极与亲姑姑太平公主联络,准备推翻韦后的势力集团。

太平公主身份敏感,更是深受韦后猜忌,因此她不敢在面上与侄子李隆基走得太近,怕引起韦后的警觉,所以她派自己与前夫薛绍的次子薛崇简与李隆基联系,毕竟他们是表兄弟年纪相仿,互相之间有走动交际也很正常,加之薛崇简年幼时就与李隆基关系亲密,所以就成了传递两方消息的最佳之人。

李隆基很快拉拢到了禁卫军将领,这些禁军将领都明确表示支持李旦,因此710年六月二十日,李隆基在薛崇简和禁军将领葛福顺、陈玄礼、李仙凫等人的协助下,禁卫军打出了“诛诸韦以复社稷,立相王以安天下”的旗号发动了“唐隆政变”。

李隆基发动政变的手段非常雷厉风行,在一个上午的时间内,李隆基带领薛崇简和陈玄礼率禁卫军杀光了韦后和安乐公主母女及其所有党羽。

安乐公主更是被杀个措手不及,早起起来正在洗漱,就被突然攻进府中的禁卫军砍下了脑袋,李隆基指挥禁卫军攻打玄武门,在玄武门被攻破后,韦后就慌忙逃往飞骑营,企图借助飞骑营反攻皇宫,可是此前李旦已经以相王名义对外宣布了韦后和安乐公主合谋毒杀李显的事,并明言韦后乱政,凡助韦后者诛灭三族。

李唐皇室的威慑力毕竟比韦后要大得多,因此飞骑营没有买韦后的账,韦后跑到飞骑营之后反而直接被飞骑营将士砍了脑袋,并将韦后之头飞骑传送李隆基。至此韦后和安乐公主母女乱政被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合发动政变所除掉,韦后母女及其韦氏家族全部被李隆基杀光。

韦后被杀后,唐幼帝李重茂也让位给李旦,由此李旦继位,是为唐睿宗。

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也说明了他们姑侄二人曾经关系还很亲密,而薛崇简也是在这时候与李隆基关系越发亲密,他内心更加对李隆基雷厉风行的手段,英明果断的性格钦佩不已,成为李隆基的拥护者。

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上演了姑侄争权,最终引发了先天政变

李旦继位之后立李隆基为皇太子,封妹妹太平公主为镇国太平公主,并命其参与决策朝政大事,还实封太平公主万户封邑,由此太平公主成为唐朝历史上权势最大也最为富有的公主。

除此之外,太平公主的四个儿子薛崇胤、薛崇简、武崇行、武崇敏全部被册封为王爵,看到这里应该会有人纳闷为何太平公主四个儿子却两个姓氏,这还得从太平公主的感情史说起。

太平公主成年后被指婚给了自己的表哥薛绍为妻,生下了两个儿子薛崇胤和薛崇简。薛绍的生母是唐高宗李治同母妹妹,是唐太宗李世民与嫡妻长孙皇后的外孙子,其家族世代与李唐皇室联姻,家世显赫。

不过太平公主的老妈武则天却十分不喜欢女婿薛绍,她瞅薛家也十分不顺眼,毕竟薛家与李唐皇室关系密切,后来薛绍的哥哥薛顗参与琅琊王李冲反抗武则天专政的事情,薛顗被武则天诛杀,这件事本来和薛绍没有关系,武则天趁机把薛绍牵扯进来,将其关入大牢中并饿死。

当时薛崇简才刚刚满月,父亲薛绍却被外婆武则天给弄死了,武则天在折磨死女婿薛绍之后,她也不能看着女儿太平公主守寡啊,于是她就把女儿嫁给了自己最为老实厚道的侄子武攸暨,而她为了让侄子武攸暨娶女儿太平公主而下诏赐死了武攸暨的结发妻子,可以说太平公主与武攸暨的第二段婚姻十分残酷。

太平公主和武攸暨后来又生育了两个儿子也就是武崇行和武崇敏,因此太平公主生的四个儿子却是两个姓氏。但是武攸暨的性格老实厚道,谦虚谨慎,而太平公主又经历了母亲武则天如此强横干预自己婚姻之后,就开始逐渐放纵起来,她在与武攸暨的婚姻期间大肆包养男宠,还与多名朝廷重臣私通,给武攸暨带了一堆绿帽子,不过靠美色拉拢重臣成为党羽也成了太平公主的主要手段之一。

到了李旦继位之后,太平公主已经权倾一时,李旦继位后每遇国家大事,他都会先问大臣这件事与太平商量过了吗,然后再问与三郎(即李隆基)商量过了吗。可见当时的朝廷大权实际是掌控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二人手中。

上面说过太平公主是个非常有野心的女人,她是一个很像老妈武则天的女人,她想要的是独揽大权,操控皇帝。作为哥哥李旦性格优柔寡断,宽厚仁义,可以处处都听妹妹太平公主的话,也让太平公主达到了揽权目的,但是李旦将来去世了呢,作为太子的侄子李隆基可是一个很有主见,又英明果断的人,他根本不会任由姑姑太平公主所操控,因此在权力问题上太平公主就和侄子李隆基从之前的姑侄亲密无间合作闹掰了,姑侄二人反目成仇。

而夹在两人中间的李旦其实他既不想妹妹受到伤害,更不想儿子受到伤害,所以他努力地在两人中间寻找政治平衡点,避免伤害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二人中的任何一人,不过李旦的努力在姑侄二人争权面前都白费了。

此后李旦在位期间,基本成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姑侄二人斗法的舞台,在712年时彗星出现,太平公主认为构陷李隆基的机会到了,于是她让党羽向李旦进言,星象有变,太子想当皇帝。

太平公主本意是想暗示李旦太子想谋反当皇帝,挑拨李旦与李隆基之间的父子关系,结果李旦为人宽厚谦和,根本没往这上想,直接顺势让位给了李隆基,既然天象有变太子该当皇帝,那我就退位当太上皇吧,李旦的这份宽厚谦和古今帝王中少有。

于是李隆基登基即位,并改元先天,也就是后来的唐玄宗,李旦则成为了太上皇。这一下太平公主可慌了手脚,这是弄巧成拙,反而加快了让李隆基登基即位。

因此太平公主十分气愤,她更加想要快速除掉李隆基。眼看着母亲太平公主和表兄李隆基斗法,薛崇简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是十分钦佩李隆基的英明果断,他深知母亲斗不过李隆基,所以薛崇简多次跪下恳求母亲太平公主放弃权力,收手吧,她有万户封邑足以让子孙后代享之不尽,何苦贪恋权力。

结果太平公主非但不听儿子的劝告,反而恼恨儿子不帮自己却偏向外人,因此每当薛崇简劝她时,她都会拿鞭子抽打薛崇简,本来薛崇简是太平公主最喜爱的儿子,最终母子二人却因为李隆基反目,薛崇简也成了太平公主最恼恨的儿子。

后来太平公主为了加速除掉李隆基,她决定效仿韦后毒杀李显,她和党羽窦怀贞、萧至忠等人密谋在李隆基的食物中下毒将其毒杀。

而李隆基也早就不满太平公主专权,他也想除掉太平公主收回皇权,因此他对太平公主提防很严,并且也密谋准备除掉她。

如同上一次对付韦后一样,李隆基在发动政变时都会抢先一步,他不会给敌人伤害自己的机会,因此还是李隆基率先发动了政变。

公元713年,李隆基联合大将郭元振、宦官高力士、禁军将领陈玄礼、四弟岐王李范、五弟薛王李业发动了“先天政变”,李隆基亲自带领禁卫军从玄武门出发,开始在长安城中四处围杀太平公主的党羽。

李隆基这一次发动的“先天政变”依旧和之前“唐隆政变”一样杀伐果断,根本不给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喘息之机,太平公主的心腹党羽基本都被杀戮殆尽,其余党羽皆被流放,太平公主当时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哥哥李旦,她跑入宫中向李旦求救。

李旦亲自向儿子李隆基求情,希望赦免太平公主,但是李隆基明白自己已经与太平公主结成死仇,这场权力之争二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因此他言辞拒绝了父亲李旦的求情,一条白绫赐死了姑姑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的儿子也基本被李隆基赐死,连已经去世且老实谨慎的太平公主第二任丈夫武攸暨坟墓都被李隆基下诏摧毁,唯独平日与李隆基关系亲密且时常提醒他提防母亲太平公主的薛崇简被李隆基下诏赦免。

李隆基在得知薛崇简为了劝母亲太平公主放弃与自己争权还遭鞭打之后,还是十分感动,因此他下诏赦免了薛崇简,并且赐薛崇简改姓李氏,并允许他享有宗室皇亲待遇,还保留了他的官职和郡王爵位。

因此薛崇简是凭借与李隆基的关系亲密和坚决反对母亲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争权才得以在“先天政变”之后获得赦免。

其实最后薛崇简的结局并不好

按照史书上的记载在“先天政变”之后,薛崇简被李隆基赦免之后,但却销声匿迹了,此后在史书上再无记载,不过按照《资治通鉴》中李隆基对薛崇简是又保留爵位和官职,又给赐姓的记载,薛崇简似乎应该是被李隆基荣养起来,但根据近现代出土的《大唐故袁州别驾薛府君墓志铭并序》记载却并非如此。

原来虽然在“先天政变”之后李隆基没有杀薛崇简,并且还保留了他的爵位和官职,不过要知道薛崇简毕竟是太平公主的儿子,李隆基和薛崇简虽然之前两人关系亲密,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了,毕竟李隆基已经与他结下杀母之仇,因此薛崇简总在朝廷任职,李隆基总看到他心里也不舒服。

因此在“先天政变”之后不久,薛崇简身处嫌疑之地,很快就被人弹劾,李隆基也以此为理由褫夺了薛崇简的赐姓和爵位,并且将他贬官出长安,薛崇简先是被贬为蒲州(今山西永济)别驾,后来薛崇简依旧难逃被人弹劾之命运,于是李隆基干脆直接将他罢官,投闲安置在溪州(今湖南龙山)数年。

在被闲置期间,薛崇简的日子过得应该是十分压抑,而让他雪上加霜的是不久妻子武氏病逝,薛崇简的妻子是方城县主武氏,她是武三思的女儿,自幼就被武则天指婚给了外孙子薛崇简,因此夫妻二人感情非常深,而武氏去世对当时处境十分不好的薛崇简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所以薛崇简在妻子武氏去世之后心情一直都十分抑郁,即便不久他被复职为袁州别驾,他的心情依然是十分苦闷抑郁,因此在妻子武氏去世半年多之后,饱尝世间冷暖辛酸的薛崇简带着无限的苦闷在袁州别驾官舍去世,享年36岁。

虽然在官方正史中是明确记载李隆基赦免了薛崇简,还保留了他的爵位和官职,并给他赐姓李氏,让其享受宗室皇亲待遇,可是正史中并没有明确交代薛崇简的最后结局,而实际上薛崇简的结局极为凄惨,李隆基根本没有让他享受到皇室宗亲的待遇,因此李隆基最初对他的那一套只不过是因为他为了李隆基与母亲太平公主决裂,甚至被母亲鞭打的消息被传了出来,李隆基为了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宽仁,故意邀买人心而已。

因此李隆基虽然在“先天政变”之后赦免了薛崇简,但是对他也并不好,薛崇简最后的结局还是十分凄惨,毕竟他的老妈太平公主太能惹事了,如果太平公主听他劝告,主动放弃与李隆基争权,他们母子的结局至少不会像历史上那么凄惨。

更多文章

  • 李白一生都没有正经当过几天官,却一直游山玩水,他的钱从哪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答案很简单,李白其实也是历史上有名的赘婿,一千多年以前李白就已经想明白了吃软饭的好处,而且李白的软饭还是硬着吃的。李白出身商贾之家,家庭本身就十分富足其实李白本身家境算是比较富裕的,李白的父亲李客早年曾当过任城尉这类的小官,但是李客后来因为抱打不平伤了人命弃官潜逃了,后来改名李客经商致富。李白的老爹

  • 李世民的一句话,虽成全了薛仁贵,却使这位大唐名将被摸黑了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和薛仁贵,薛仁贵啥时候遇到了李世民,李世民跟薛仁贵的关系

    所谓有英雄,就有小人,如今薛仁贵成了英雄,那么小人是谁?《隋唐演义》中的答案是张士贵。提起《隋唐演义》中的张士贵,能恨得人牙根痒。由于李世民做了一个梦,梦中他被一员番将追赶的狼狈不堪,正危机时刻,突然出现了一位手持方天画戟的白袍小将,一放天画戟就干掉番将,救了李世民。由此李世民也就惊醒了。第二天就找

  • 武则天跟了李世民十二年没有子女,为何与李治能生育了六名子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武则天和李世民李治的关系,武则天与李治和李世民是什么关系,武则天李治吻戏

    很多人都认为武则天得到过李世民的宠幸,是因为她当过李世民的才人,但这其实是大众对唐代才人的误解。唐太宗李世民早年与民生息,倡导勤俭节约,是有道明君。“贞观盛世”后期逐渐国富民强,一代贤后长孙皇后和被李世民誉为镜子的著名谏臣魏征又相继去世,失去长孙皇后和魏征约束的李世民也逐渐开始骄奢淫逸,除了广修宫殿

  • 手握秦琼、程咬金的王世充,为何败给了李世民?这两件事,太作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其一:李渊在这一年称帝了,由此拿到了半决赛的资格。其二:之前呼声最高的瓦岗山的李密,在这一年惨败给了洛阳的王世充。隋唐第一大势力瓦岗山,从此灰飞烟灭。李密投奔了大唐,而秦琼、单雄信、程咬金、裴行俨等一彪悍将,都被王世充招降。由此王世充出人意料地杀入了半决赛。其三:河北窦建德,依旧保持稳健之风,把河北

  • 侯君集被赐死后,李世民从他家里搜出的两位食人乳的美女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处理侯君集,李世民和侯君集的关系,侯君集比李世民年龄大吗

    将门之后,没落子弟,成为唐朝开国功臣侯君集出身将门之后,其祖父侯植是北周名将,曾经官职骠骑大将军,其父侯定远是北周车骑大将军,不过其父早丧,所以侯家到了侯君集这里就已经没落了。侯君集少年时期不学无术,不爱读书,也不爱习武,就有一个爱好,喜欢吹牛说空话大话,是个典型的浪荡子弟。不过侯君集倒是靠着浮夸的

  • 袁天罡对此人说:你会成为宰相,哪料不久后,李世民却要杀掉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世民问袁天罡,李世民手下有袁天罡吗,袁天罡与李世民的真相

    说起刘仁轨,其身世可不简单,乃是帝王之后,东汉第三任帝王汉章帝刘炟的后代。当然,这个身份在唐朝初期,已不算个啥了。毕竟汉朝早就亡了,刘仁轨岂能如刘备一样把“皇叔”挂在嘴边?虽然他也跟刘备一样家里很穷,可却是非常喜欢读书,由此也算小有名气了。在贞观年间,被调任为了陈仓尉(相当于如今的县公安局长)。恰好

  • 隋唐中罗松能一枪挑开李元霸和罗士信,但是打得过罗成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罗松与罗成,罗松李元霸谁厉害,罗成能打过李元霸吗

    在隋唐演义评书中,有四猛四绝十三杰。四猛之首是罗士信,四绝之首是罗松,十三杰之首是李元霸。当初四平山之战,一猛一杰难分胜负,罗松一枪挑开了双方,实力无比强悍。罗成是罗松同父异母的弟弟,在十三杰中排名第七,不过相比罗松还是差得远了,他家传的罗家枪不过是罗艺从姜家所学的。罗艺学姜家枪隋唐之时,姜家的五虎

  • 少林的十三棍僧,真的救过唐王李世民吗?别再被影视剧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少林寺十三棍僧救李世民真实吗,少林十三棍完整版,十三根僧棍救唐王

    其实,史书上根本找不到任何有关十三棍僧救唐王的记载,唯一有点资料只是少林寺中碑碣的铭文。铭文有三:其一、《唐太宗赐少林寺教书》,其二、《少林寺碟》,其三、《皇唐嵩岳少林寺碑》。其中《唐太宗赐少林寺教书》的碑文原件已不在,流传至今的都是转录与北宋金石大家赵明诚的《金石录》。在三块石碑中并没有任何“唐王

  • 从唐朝到清朝,这块土地一直属于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国土有唐朝大吗,唐朝vs清朝,清朝至今的领土变化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印控克什米尔的东部是拉达克,这里生活着大量的藏族人民。现在所说的克什米尔地区,是广义的克什米尔,包括巴尔蒂斯坦、拉达克、克什米尔三部分。巴尔蒂斯坦基本与巴控克什米尔重合,而拉达克加上狭义的克什米尔基本就是印控克什米尔。拉达克王国疆域地形图拉达克地区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和喀喇昆仑山脉之间

  • 武则天长什么样子?容貌复原!怪不得李世民不喜欢,李治却爱极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李治吻戏,李治武则天容貌复原图,武则天的容貌到底怎样

    武则天是历史上的一位女皇,她不是唯一的,但是却是绝无仅有的,因为在她治下,江山稳固,并不输给李世民和李治。武则天原本进宫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宫女,被李世民看上这才封了才人,而随着她一起进宫的还有一个,名叫徐慧。武则天就像是一团耀眼的火,而徐慧就像是一汪温柔的水,所以对于喜欢温柔女子的李世民来说,他更中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