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国人的创造力,你有没有?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楚国人的创造力,你有没有?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562 更新时间:2024/2/12 23:48:53

楚国人为什么有这么强创造力呢?

首先是信仰!历史上的楚人,认为自己是祝融的后裔。传说祝融是上古时代的火神,掌管着火的秘密。火天然带有美感,有木有,所以楚国人是追求完美的。火又代表着发明创造力,所以楚国人的创造力可能和这个有关。在古代中原人崇拜的图腾是龙,而楚国人崇拜的图腾是凤凰,认为凤凰才是最有神性的动物。凤凰的五行也属火,象征着美和对世俗力量的超越。

[var1]

第二点就是勤奋!大概在商朝的时候,楚国人也生活在中原,但商朝认为楚国人都是蛮夷,所以将他们驱赶出境。从中原一路南,可以说颠沛流离,一路上都是无人居住的荆棘之地。他们衣衫褴褛,开垦农田,砍伐树木,正是这种开拓、勤奋和实践造就了楚人的创造力。

[var1]

第三点就是开放!楚国人还有个特点,就是不断吸收外来化,同时又保存自己的特点。这就说明楚国人思想开放,又善于保存自己的个性,这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是创新能力了。当时的楚国人是带着中原文化而漂泊到蛮荒地带的。和蛮族人同处,自身是有一种优越感的。因为自己的文化先进,他们的创新跟他们所带来的中原文化也是有关系的。

[var1]

第四点就是不被认可!其实楚人被驱逐后,一直认为自己是中原人(其实本来就是)。并且告诉自己的子孙后代,自己永远是中原人。他们渴望有朝一日再回到中原,但是当时处在商王朝的中原人,并不认可他们,把他们当作蛮夷对待。中原人对蛮夷从来都不屑一顾的,所以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可以说是从别人的不认可中逼出来的,比如当今的中国。

[var1]

第五点就是挫折!楚人受到的挫折太多了,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太多了,想到这眼睛都湿润了。当年忠心耿耿的楚国首领帮周朝打败商王朝,连自己的酋长都死在这场战争中,可周朝分封土地时候却没有楚人的份。直到过了几代帝王,到周成王的时候。因念及楚国人曾帮助先祖打天下,所以大发慈悲。召唤楚王入朝,封了五十里的地。现在来说跟一个村庄差不多大,还要楚人年年朝贡,哎……

[var1]

第六点就是做自己!对于楚国人这种不公平事情太多了,后来楚人对中原失望透顶,不再那么积极了,也不在乎什么中原不中原的了,不在乎是否被认可了,也不想朝贡了。结果因为不朝贡竟然惹怒了周王朝。被周王朝定了叛乱罪!当时诗经有云:蠢尔蛮荆,大邦为仇。这句诗的意思就是,愚蠢可笑的楚人啊,你们竟然敢与强大的中原大邦为仇。

[var1]

后来周朝派兵讨伐楚国,这场战争中楚国人胜利了,周昭王在这场战争之中落水而死。这场胜利足以证明:其实我们不被别人认可不要放在心上,只要我们自己认可自己就够了,活出真我,就是创新。实力强大了,不用取悦任何人,别人也会尊重你。既然你们认为我们是蛮夷,那么就请尝尝蛮夷的厉害吧。

[var1]

第七点就是进取!楚国人还有一个弑君的传统,平庸君主会被取而代之。当然这有些大逆不道了,建议大家不要把这个放在心上。但小编觉得,这未尝不是一种创新力。中国封建制度下朝代频繁更替,所以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有创新能力的。老子就曾在楚国生活过,他所提出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种生生不息的思想就是创新能力。中国之所以发展这么快,就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像中国这样的创造力。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应该感到骄傲。

参考资料【楚国八百年】

更多文章

  • 楚国感人皇族!战数倍秦军断一臂,城破时做一决定感动后人两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抗击楚国的50万秦军,秦军灭楚国真实视频,60万秦军灭亡楚国

    [var1]楚国怀王统治前期,楚国与齐国仍旧处于同盟状态,楚、齐两国同盟严重威胁到了秦国扫灭六国的虎狼之心。此时的楚国处于楚怀王的统治下,怀王的父亲楚威王留给他的还是一个比较强大的楚国,实力强劲正是秦国的敌手;齐国是中原的强国,实力虽不及秦国、楚国,但是却依然算得上是威胁秦国统一的障碍;因此秦国不破

  • 《大秦赋》毛遂好酒,赵偃娶倡女为妻,两者助推了赵国的衰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国毛遂之死,毛遂时代赵国国君,赵国公子赵偃

    1、赵偃从小喜欢欺负在赵国为质的嬴政,还差点杀死嬴政,是申越先生舍命才救下了嬴政母子。所以当赵偃听到嬴政已经在秦国当了亲王以后,他心理上很不平衡,也要当赵国的王。可是哥哥赵佾是太子,而且父王喜欢赵佾,不喜欢他。赵偃就挖空心思想门路了,喜欢拍他马屁的小跟班郭开鬼点子很多。2、赵偃娶倡女为妻,赵王是很恼

  • 《史记》中你没发现的那些事:孙膑所引起的思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史记孙膑简介,读史记说说对孙膑的看法,史记里面的孙膑在哪一页

    [var1] 三家分晋后的赵魏韩 1、城濮之战奠定了春秋时期的基本格局。2、晋阳之战奠定了战国时期的基本格局。3、马陵之战意味着三晋的衰落。4、长平之战扫清了秦国统一的最后一块绊脚石。整个春秋战国,就是围绕着中原地区而进行的一场兼并战争。晋国之所以能够取得霸权,那得感谢晋献公的心狠手辣。他把叔伯兄弟

  • 抵御外族,平定边患,燕国的这位猛将秦开,曾在东胡当人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开为燕国夺地了吗,名将秦开大破东胡,燕国派谁攻伐东胡

    战国时,七雄称霸中原,年年征战的同时。处于中原北部的边界并不安宁,那时候,趁着诸侯无暇,匈奴、义渠、东胡等游牧民族渐渐强大,族群人口众多,他们这时候不再满足于边疆的恶劣环境。狼子野心开始显露出来,常常骚扰列国。特别是地处北地的秦、赵、燕三国,成为了东胡的主要骚扰对象。他们抢夺牲畜,屠杀百姓。[var

  • 《山海经》中隐藏千年的秘密,一旦被证实,人类的历史势必被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揭秘山海经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山海经的历史秘密,山海经中隐藏的最大谜团

    《山海经》,作为我国一部最富传奇色彩,也是最古老的书籍,自古以来人们对它的评论就存在很大争议。司马迁直言其内容“余不敢言”,鲁迅认为这是一本“巫师方士之书”、还有人认为这其实是一本地理著作。 但其实《山海经》中隐藏了一个传承数千年的秘密,而这个秘密一旦被证实,那么人类的历史也将会被改写。到底是什么秘

  • 《大秦赋》:秦灭六国之后,六国国君下场如何?燕王喜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国灭六国后六国下场,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历程,秦国灭六国后的结局

    《大秦赋》这部电视剧,虽是以嬴政如何一扫六合为主视角。然而,《大秦赋》前2/3的篇幅,基本上是用来描写嬴政与嫪毐、吕不韦、赵姬等人之间的纠葛,导致最重要的“秦灭六国”主剧情,被压缩严重。[var1] 在《大秦赋》最后几集里,导演只使用了几个镜头,便迅速结束了秦国灭亡六国的重要情节。 甚至秦国攻打燕国

  • 《大秦赋》樊於期为何叛秦,樊於期和秦王有什么仇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樊于期为啥背叛秦国,秦王为何要追杀樊于期,樊于期个人资料

    [var1] 都知道“荆轲刺秦”的故事,荆轲带着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去见秦王,这样就能让秦王放松警惕,为刺杀争取机会,据悉秦王下令谁要拿到樊於期的头颅,就赏赐一千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于是樊於期自杀,希望对荆轲刺杀秦王有帮助,可惜最后刺杀失败,樊於期白白牺牲。 [var1] 剧中五国合纵攻秦损失惨

  • 《大秦赋》嬴政化身大文豪,李牧重现战神,赵姬隐藏的小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大秦赋嬴政与赵姬的对话,嬴政评价李牧,大秦帝国嬴政赵姬

    尤其是给字体命名的时候,兴致高昂,好像天地灵气,都汇聚到了龙骨之上,让嬴政文采奔涌,滔滔不绝,而周围的大臣,都是如见旭日东升,只得仰望。[var1] 大王之词如同滚滚长江,势不可挡,而李斯的表情,也是很好地映衬了这气势如虹的气场,他的眼睛,被嬴政所言,给亮到了一样,似乎一下子合不上了,或许李斯内心在

  • 《大秦赋》倡后历史原型介绍,倡女陷害赵佾如愿成为赵国王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国赵偃的哥哥赵佾生平,赵国赵佾最后死得惨吗,大秦赋赵佾结局

    [var1] 赵佾当初前往秦国为质是赵偃设计好的,而赵偃背后的军师则是倡女,赵佾刚走不久,赵孝成王便逝世了,赵偃趁机坐上赵国王位,他曾承诺倡女等继位成功便立倡女为后,可是一直没兑现,直到赵佾返国之际,倡女利用此事逼迫赵偃履行之前的承诺,赵偃无可奈何只能答应倡女。 [var1] 赵佾在秦兵的护送下踏上

  • 《大秦赋》之赵王迁:宠幸郭开,冤杀李牧,导致赵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var1] 不过,郭开直接派人埋伏李牧将军,将其杀害。在李牧被冤杀之后,赵国将士群龙无首,难以继续抵挡下去,只能接受被秦国消灭的结局。紧接着,秦王政亲赴邯郸,下令将赵王迁废为庶人,赵氏宗庙迁至咸阳。 在《大秦赋》这部电视剧中,赵王迁没有太高的存在感。换而言之,在赵悼襄王去世后,倡后掌握了赵国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