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记》中你没发现的那些事:孙膑所引起的思考

《史记》中你没发现的那些事:孙膑所引起的思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824 更新时间:2024/2/8 13:50:45

[var1]

三家分晋后的赵魏韩

1、城濮之战奠定了春秋时期的基本格局。

2、晋阳之战奠定了战国时期的基本格局。

3、马陵之战意味着三晋的衰落。

4、长平之战扫清了秦国统一的最后一块绊脚石。

整个春秋战国,就是围绕着中原地区而进行的一场兼并战争。

晋国之所以能够取得霸权,那得感谢晋献公的心狠手辣。他把叔伯兄弟杀了个精光,从而取得了晋国的绝对领导权。虽然后来晋文公经过城濮一战取得了中原霸权,但是也为三家分晋埋下了伏笔。

整个春秋战国也是国家权力架构的重新组合

最有名的就是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与鲁国三桓、郑国七穆,不管用什么人,最后都会架空国君的权力。君主只能通过制度建设来保证自己的权利。最后变成了一种皇权至上、多方制衡的权力结构。

与中央集权相反的是井田制的瓦解

生产力的提高改变了生产方式。从为集体服务到为实现个人价值,井田制的瓦解代表的不仅是生产力的提高,而且还代表了个人价值的觉醒。

个人价值的觉醒才是春秋战国的时代特色!秦国的君主专制、晋国的三家分晋、齐国的田氏代齐以及井田制的瓦解,这些都是代表了个体迫切的需要在集体中实现个人价值。

战国第一个霸主,魏国

晋阳之战,智伯被赵魏韩反杀,最终造成了三家分晋。赵、韩的思维方式,依然是统一晋国;但是,魏文侯却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方式。以三家联盟的方式向外扩张,这个时期的齐、楚、秦可是吃够了三家联盟的亏。

[var1]

魏文侯在政治上任用李悝变法,做到了国富民强。在文化上,他拜子夏为师,让魏国一举成为文化圣地。在军事上,他任用吴起,让魏国称雄于天下。当然,还有像西门豹乐羊等文臣武将,都为魏国的强大作出了贡献。

这些人都有一个共性,不再是世家大族的子弟。他们到魏国,都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他们不像晋文公时期的六卿,是为了家族而跟随晋文公。

这些到魏国的人,包括魏文候,都实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所以我们看到了,历史上的魏国人才济济。但是,三家分晋的历史经验教训太深刻了。所以魏武侯继位以后,魏国公室的力量逐渐占据了朝堂。所以我们看到了,先是魏武侯死后,二子争权,后是公叔痤用计赶走了吴起,公子卬接任了魏国的卿相,这实际上就是公族与客卿争权。吴起就是这种权利斗争的牺牲品。庞涓就不是这种权利斗争的牺牲品吗?庞涓和孙膑其实代表了另一种权力斗争,这时的魏国已经深陷于权力斗争的漩涡之中。

三晋联盟因赵国侵卫被打破

魏文侯制定的三晋联盟,让魏、韩吃饱喝足了,赵国却被限制住了。

在公元前383年,赵国终于忍不住出手了,第一个目标就是卫国。魏、赵的三年战争正式开打。最后的主角却变成了被魏武侯赶走的吴起。这是一场因为魏国的内部权力斗争,而造成的外部联盟瓦解的战争。从此之后,魏国内有朝堂之争,外有赵国的掣肘之患,失去霸权只是迟早的事。

[var1]

王族与士人争权

魏国霸权的失落

魏国这个平台让很多人实现了个人价值,所以人才全都往魏国跑。当然,子夏也是功不可没。但是因为朝堂斗争,很多人成为了牺牲品。

比如说,孙膑。

孙膑和庞涓是不是师兄弟,这不要紧。但是孙膑肯定是被庞涓陷害的。孙膑到魏国难道不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吗?魏文侯为士子们打造的这个舞台,已经彻底的变质了。这才是魏国衰败的真正原因。

所以赵国第一个跳出来挑战魏国的霸权。权力斗争的失败者吴起,证明了不仅仅只有魏国一个平台,在楚国也可以实现人生目标。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魏国不是被别的国家打败的,而是被自己打败的。魏国所设计的权利架构,已经妨碍了魏国的发展。

吴起、孙膑、商鞅、张仪等等,这些魏国培养的人才,都给了魏国致命的一击。他们难道不想为魏国效命吗?

在集体中实现个体价值,这一定是人类存在的意义所在。

更多文章

  • 抵御外族,平定边患,燕国的这位猛将秦开,曾在东胡当人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开为燕国夺地了吗,名将秦开大破东胡,燕国派谁攻伐东胡

    战国时,七雄称霸中原,年年征战的同时。处于中原北部的边界并不安宁,那时候,趁着诸侯无暇,匈奴、义渠、东胡等游牧民族渐渐强大,族群人口众多,他们这时候不再满足于边疆的恶劣环境。狼子野心开始显露出来,常常骚扰列国。特别是地处北地的秦、赵、燕三国,成为了东胡的主要骚扰对象。他们抢夺牲畜,屠杀百姓。[var

  • 《山海经》中隐藏千年的秘密,一旦被证实,人类的历史势必被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揭秘山海经背后不为人知的秘密,山海经的历史秘密,山海经中隐藏的最大谜团

    《山海经》,作为我国一部最富传奇色彩,也是最古老的书籍,自古以来人们对它的评论就存在很大争议。司马迁直言其内容“余不敢言”,鲁迅认为这是一本“巫师方士之书”、还有人认为这其实是一本地理著作。 但其实《山海经》中隐藏了一个传承数千年的秘密,而这个秘密一旦被证实,那么人类的历史也将会被改写。到底是什么秘

  • 《大秦赋》:秦灭六国之后,六国国君下场如何?燕王喜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国灭六国后六国下场,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历程,秦国灭六国后的结局

    《大秦赋》这部电视剧,虽是以嬴政如何一扫六合为主视角。然而,《大秦赋》前2/3的篇幅,基本上是用来描写嬴政与嫪毐、吕不韦、赵姬等人之间的纠葛,导致最重要的“秦灭六国”主剧情,被压缩严重。[var1] 在《大秦赋》最后几集里,导演只使用了几个镜头,便迅速结束了秦国灭亡六国的重要情节。 甚至秦国攻打燕国

  • 《大秦赋》樊於期为何叛秦,樊於期和秦王有什么仇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樊于期为啥背叛秦国,秦王为何要追杀樊于期,樊于期个人资料

    [var1] 都知道“荆轲刺秦”的故事,荆轲带着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去见秦王,这样就能让秦王放松警惕,为刺杀争取机会,据悉秦王下令谁要拿到樊於期的头颅,就赏赐一千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于是樊於期自杀,希望对荆轲刺杀秦王有帮助,可惜最后刺杀失败,樊於期白白牺牲。 [var1] 剧中五国合纵攻秦损失惨

  • 《大秦赋》嬴政化身大文豪,李牧重现战神,赵姬隐藏的小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大秦赋嬴政与赵姬的对话,嬴政评价李牧,大秦帝国嬴政赵姬

    尤其是给字体命名的时候,兴致高昂,好像天地灵气,都汇聚到了龙骨之上,让嬴政文采奔涌,滔滔不绝,而周围的大臣,都是如见旭日东升,只得仰望。[var1] 大王之词如同滚滚长江,势不可挡,而李斯的表情,也是很好地映衬了这气势如虹的气场,他的眼睛,被嬴政所言,给亮到了一样,似乎一下子合不上了,或许李斯内心在

  • 《大秦赋》倡后历史原型介绍,倡女陷害赵佾如愿成为赵国王后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国赵偃的哥哥赵佾生平,赵国赵佾最后死得惨吗,大秦赋赵佾结局

    [var1] 赵佾当初前往秦国为质是赵偃设计好的,而赵偃背后的军师则是倡女,赵佾刚走不久,赵孝成王便逝世了,赵偃趁机坐上赵国王位,他曾承诺倡女等继位成功便立倡女为后,可是一直没兑现,直到赵佾返国之际,倡女利用此事逼迫赵偃履行之前的承诺,赵偃无可奈何只能答应倡女。 [var1] 赵佾在秦兵的护送下踏上

  • 《大秦赋》之赵王迁:宠幸郭开,冤杀李牧,导致赵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var1] 不过,郭开直接派人埋伏李牧将军,将其杀害。在李牧被冤杀之后,赵国将士群龙无首,难以继续抵挡下去,只能接受被秦国消灭的结局。紧接着,秦王政亲赴邯郸,下令将赵王迁废为庶人,赵氏宗庙迁至咸阳。 在《大秦赋》这部电视剧中,赵王迁没有太高的存在感。换而言之,在赵悼襄王去世后,倡后掌握了赵国大权。

  • 《大秦赋》之蒙恬:消灭齐国,北击匈奴,却惨遭冤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蒙恬征匈奴,蒙恬北击匈奴收复哪里,蒙恬亲自率领30万大军进攻匈奴

    [var1] 在《大秦赋》这部历史剧的结尾,秦朝正式建立,秦王嬴政也变成了秦始皇嬴政了。虽然后面的情况,《大秦赋》没有继续阐述了,不过,大家都知道,秦朝在建立10几年之后就灭亡了。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秦朝自然是存在时间较短的大一统王朝了。至于秦朝的灭亡,显然不是三两句就可以说完的。不过,通过笔者今天要

  • 《大秦赋》中小人物陈驰:撒了弥天大谎,凭一张嘴灭掉齐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var1] 在《大秦赋》中,陈驰的出场时间很短,且极为滑稽。当时,秦国刚发生嫪毐之乱,嫪毐和吕不韦倒台,许多秦国门客投奔赵国,赵悼襄王不惜筑黄金台招揽贤士,李斯为了破坏赵王的计划,派秦国使者陈驰到邯郸,陈驰下馆子不给钱,住店也不给钱,到黄金台更是现场让赵国难堪,轻易破坏了赵国“千金买骨”的宏伟计划

  • 《大秦赋》中含嬴政在内的五代秦王,都是被妖魔化的仁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秦赋嬴政霸气拔剑,嬴政是大秦第几代皇帝,大秦赋中嬴政与华阳夫人对话

    [var1] (秦始皇) 热播剧《大秦赋》的作者显然熟读《左传》《史记》《战国策》这三部史学巨著,故能将扑朔迷离的历史真相和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重现在影视剧中,为后人留下厚重真实的历史影像。 但是,许多观众公然无视“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