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秋雨阻行程,总部召开了一场自由辩论会,最终,李世民以啼哭取胜

秋雨阻行程,总部召开了一场自由辩论会,最终,李世民以啼哭取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944 更新时间:2024/1/19 23:10:12

这场绵绵的大雨连接下了十几天,还没有要停的意思,仿佛没完没了。

士兵们的刀枪生锈、衣甲发霉、被褥湿润,营房内全是水,浑浊无比,肮脏不堪。

更要命的是,军中的粮草已快耗尽了,后勤的补养和辎重车辆在泥泞小路中根本无法跟上。

开始有人讲怪话,发牢骚了。

“进又进不了,退又不愿退,呆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算什么事儿?!”

“妈的,我这条内裤穿了七八天了,水、汗、各种液体浸得超过它的饱和度了,味道浓得胜过今天吃的咸菜!”

“今天你吃咸菜了?怎么没我的份呀?我可两日不尝菜味了。”

……

军中的士气沮丧极了。

更让人抓狂的是,有人传言:刘武周勾结突厥人乘虚进取晋阳!

于是,全军上下一齐抓狂,你抓我抓大家抓,三万大军抓狂的情景,蔚然壮观,你帮我抓我帮你抓,大家互相抓。

军心上下动摇,乱哄哄一片。

李渊有点慌了手脚,不知所措,进退维谷。

高层管理人员关于“进”和“退”,展开了紧张激烈的辩论。

正方支持退兵,代表人物是裴寂

反方支持继续前进,代表人物是李建成李世民

……

正方一辩:不得了,现在到处都在传言说刘武周要打太原,我们得赶快撤军,保大本营要紧。

反方二辩:请对方辩手必须明确你的前提,你说的是传言,这不能作为我们退兵的依据。

正方一辩: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虽然现在咱们听到的只是流言蜚语,可是,谁能保证这没有成立的可能?

反方一辩:我能,我们出兵前就和始毕可汗谈妥了,他不能明一套暗一套,当面收了我们的银子,背后却要给我们捅一刀。

正方一辩:突厥人由猴子进化成人的时间比咱们短多了,你看看,他们全身都是毛,还没完全进化干净,你以为他真的会跟你讲仁义道德吗?他们只会看到眼前的利益……

反方二辩:对方辩手,请注意你的措词,这个社会讲究平等,你刚才的语言中带有明显的种族歧视了。

正方一辩:……

反方二辩:突厥人是比较贪婪,可是,我们给他开的价码比较高,远高出了取太原所得的纯利润的十几倍了,他为什么舍本逐末?他如果真要那么干,请给个理由先。

正方一辩:突厥人是得到了咱们许的种种好处了,可是,这里面,并没刘武周什么事,那刘武周会不会乘虚而入?

反方二辩:以现在的局势而言,刘武周表面虽然很横,但他还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不可能离开突厥人单飞。

正方一辩:突厥人和刘武周的举动到底如何,现在我们都仅仅是一种推测,太原是我们的根本,是我们的命脉,我们大家的父母妻小都在那儿,我们不能单单凭推测而置之不顾,现在咱们只是先退兵,以退为进,守好根本,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以后咱们还可以卷土重来,再攻取长安。

反方一辩:听完对方辩友的话,我想请在座的诸位听清楚,想清楚。我们从太原出后,肩负着父老们的希望,一路上声势浩大,士气如虹,其实,说到底,我们不过一支小小的地方武装,用来争天下,底子太薄,耗不起持久战。而凭着首次兴师的锐气,以闪电战定夺关中,号令天下,大事可成。现在遇到一点小小的麻烦就哭着闹着要回家,只结果只会让乘兴而来报名参军的义士们大失所望,只怕很快就会解体溃散了,还谈什么卷土重来?!。遇

反方二辩补充:如果我们不能一鼓作气取长安,而是撤军回太原,拖延时日,我们兵力单薄的底牌就会亮出来了,到那时,死守太原自守都成问题了,进,是正义王师;退,不过太原一贼耳!请大家想想杨谅杨玄感失败的惨痛教训啊。

正方一辩:就算对方辩友说得有理,可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现在连月大雨,我们粮草已断,前方无路,后方补给续不上,难道我们还呆在这儿坐以待毙,等着饿死吗?

反方二辩:现在秋高气爽,正是麦熟蟹肥时节,咱们可以提前去帮村民抢收,再出点钱,很容易的事情,不值得磨叽。

正方一辩:你说得轻巧,这雨也不知下到哪一天才是头,就算有粮食,每天大家吃了,也只是在这儿造粪,在粪上沤,倒是回家,还有些正事干。

正方二辩又补充:李密表面上虽然和咱们连和,但奸谋难测,咱们困守在这儿,难保他不会从背后捅咱们一刀呢。

反方二辩:李密顾恋仓粟,不是远见卓识之人,这一点可以放心。

反方一辩:现在我们打着义师的旗号合力向前,如果一往无前,就可以攻城拔寨,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如果一仗没打就往回撤退,我们这支队伍很快就会完蛋了……呜呜……那宋老生又不是傻子,要是在屁股后追杀来,……呜呜……大家不得都得玩完……

说着说着,李世民竟然放声大哭了,众人面面相觑。

辩论的最后结果是,看在李世民眼泪的份上,反方获胜。

李渊丢下一句话:我的成败由你决定了,既然你知道该怎么办了,一切由你安排。

苏东坡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因为李世民和李建成的坚持,历史的进程加快了一大步。

八月初一,太阳公公露出了久违的笑脸。

初二,全军抓紧时间洗内裤、晒衣甲、擦刀枪,整理行装。

初三,三更造饭,五更行军。

部队从贾胡堡南出,然后东南山麓的小道掉头向东,直逼霍邑(今山西霍州市)。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今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一场期待已久的大战一触即发!

更多文章

  • 正史中的隋唐好汉:武功第一的秦琼,在勇悍凶残两方面,都不如他的两个战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也许雄阔海左天成也有历史原型,只不过跟历史原型相差较大而无法考证,所以只能把他们放在一边不提,咱们今天只聊能轻松找到和勉强找到历史原型的九位好汉,并按照正史记载,给这九人搞一个综合排行榜,看看秦琼能位列第几。熟悉隋唐正史的读者诸君自然知道,秦琼是当世第一单挑悍将,他的老上级来护儿对他格外器重:“此人

  • 砍柴的小姑娘成了两位皇后的生母,卖柴的李渊成了唐朝开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上李渊的生母真实情况,李渊起兵反隋,经典传奇李渊

    古代的时候,砍柴更是人们主要的劳动之一。历史上和砍柴有关的故事,也是非常多。比如夏侯渊的亲侄女兼养女夏侯氏,就曾经是砍柴的小姑娘。夏侯渊家族一开始也不是很富裕,也是要靠体力劳动赚饭吃的家庭。夏侯渊的弟弟死了,留下了一个侄女。夏侯渊为了养活侄女,忍痛把亲儿子扔了。有道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夏侯氏年仅十几

  • 李白、高适、杜甫,曾经的三个好兄弟,为何安史之乱后形同陌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白和杜甫与安史之乱的关系,杜甫安史之乱资料,安史之乱后杜甫写了哪些诗

    作为一个边塞诗人,高适自然也是一个好汉,喜欢结交天下英豪。在公元744年之时,高适偶遇了李白和杜甫,并与李白相谈甚欢,成为了好友。而这一年,李白43岁,高适40岁,杜甫32岁,因此三人之中,当属李白为大哥,同时李白还最出名,因此高适和杜甫经常跟李白混吃混喝。天宝三年秋天,李白、杜甫、高适这三位好友相

  • 不是一家人,却要“攀”关系,宋越战争越南为何要“碰瓷”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与越南,宋朝时期的对越反击战,唐朝灭亡和宋的建立

    秦朝时期这里被称之为象郡,受南越武王赵佗管辖。隋唐时期,又被称之为交趾。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便是王勃在前往越南探望为官的父亲时所作。那么在宋越战争时,越南为何要打着大唐的旗号作战呢? (一)、搬出旧主,以示正统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唐朝在古代的影响力非同小可,

  • 不愿杀人,却灭后蜀、平南唐,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上面一段介绍中,可以看出他的一生有战功,有败仗,可就算是打了败仗后的他也可以继续升任。曹彬与许多大宋武将一样,传说远多于真相,历史对他的记载也并不多。 灭后蜀 乾德二年(964年)冬,攻伐后蜀,诏令任命刘光毅为归州行营前军副部署,曹彬为都监。峡中郡县都被攻下,诸将都想屠城来逞其杀欲,只有曹彬下令

  • 不合儒家礼制,政府明令禁止,火葬为何还能在唐代盛行开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代为什么会流行火葬,古代人对火葬的评价,中国古代有火葬传统吗

    扬州汉广陵王墓出土的金缕玉衣 一、唐代以前的丧葬观念 对土葬的推崇:正统礼仪 迄今为止,土葬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丧葬习俗,长久以来都是作为主流的丧葬方式。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期的土坑竖穴墓和瓮棺葬,无一例外地用土来收敛遗体或遗骸。当时的人们就开始对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土是人们耕耘的

  • 为证明太子清白,他竟剖腹自杀,终使太子顺利熬死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秘史杖责太子,武则天晚年最荒唐的事件,武则天太子升仙碑全文

    在被架空权力,消失于朝野之后武则天的儿子李旦仍然随时有可能掉脑袋,在武则天处理完外围事物以后李旦成为直接进攻目标。有人告发李旦私下发展反革命团伙,意图发动反革命政变,提前抢班夺权,"有告皇嗣潜有异谋者"。武则天手下的著名鹰犬来俊臣前去调查,不辱使命,将李旦身边的秘书、警卫、服务员一顿拷打,"左右不胜

  • 一封敦煌遗书,窥见大唐离婚之书,唐代女性地位之高可见一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敦煌莫高窟闻名世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营造了灿烂瑰奇的世界,敦煌文献的发现更是令世界震惊,而余秋雨的《道士塔》一文详细揭示敦煌文献是如何被外国人所窃取的悲剧历史,让人为之心痛。为此,陈寅恪也曾说:“敦煌者,吾学术之伤心史也。”敦煌文献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却被侵略者以各种手段窃走,也因此,现在世界各

  • 上官婉儿才貌双全,臣服于唐玄宗李隆基后,为何还是被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隆基和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在唐朝的地位,历史上的上官婉儿和李隆基

    对于上官婉儿的死,许多人都感到惋惜和疑惑。根据历史记载,上官婉儿才能出众,连唐代的名臣张说都评价她既有女史记功书过的能力,又具有女尚书的决断力。女皇在世之时,上官婉儿掌握诏命,能力权柄不输中书省官员,是武则天的得力助手,甚至人称“巾帼宰相”。在具有过人才华的同时,上官婉儿又具有不俗美貌,史书也记载,

  • 乃复坏汝万里长城!刘宋名将檀道济,是如何走向人生终点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檀 道济,道济最后的结局,道济吐血受伤晕倒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提到被皇帝冤杀的大臣,我们总会想起南宋的岳飞大将军。实际上,早在南朝刘宋的元嘉十三年,就有这样一位将军含冤被杀,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谈论的主角檀道济。作为曾经的屠龙将军,檀道济曾经被逼迫卷入谋害少帝的政治斗争中,由于他手上有兵权,又忠心于整个刘宋王朝,因此成了辅政四人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