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正史中的隋唐好汉:武功第一的秦琼,在勇悍凶残两方面,都不如他的两个战友?

正史中的隋唐好汉:武功第一的秦琼,在勇悍凶残两方面,都不如他的两个战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55 更新时间:2024/1/21 1:38:23

也许雄阔海左天成也有历史原型,只不过跟历史原型相差较大而无法考证,所以只能把他们放在一边不提,咱们今天只聊能轻松找到和勉强找到历史原型的九位好汉,并按照正史记载,给这九人搞一个综合排行榜,看看秦琼能位列第几。

熟悉隋唐正史的读者诸君自然知道,秦琼是当世第一单挑悍将,他的老上级来护儿对他格外器重:“此人勇悍,加有志节,必当自取富贵。”

秦琼曾为来护儿“帐内”,这是一个类似警卫副官的军职,能站在那个位置,说明来护儿对秦琼的武功比较有信心,我们细看两唐书就会发现,在真实存在的这九条隋唐好汉中,秦琼的武功可能是最高的,但是要比起勇悍凶残,他还真不如另外两位战友。

在按武功排座次之前,咱们还得简单地给他们来一个对号入座:李渊有个儿子叫李玄霸,说书人为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而称其为李元霸;隋朝右屯卫将军、自称大丞相、“大许天寿皇帝”宇文化及的长子叫宇文承基裴仁基有个儿子叫裴行俨,却没有个女儿嫁给程咬金;罗成应该是张须陀麾下头号战将罗士信,有的版本直接说“罗成字士信”;梁师泰的历史原型叫梁师都,《旧唐书·列传第六》和《新唐书·列传第十二》都有此人的记载,确实是一方土豪,比“挂锤庄庄主”的名头还响亮。

来护儿、秦琼、尉迟敬德、单雄信都是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本色出演”,就不用细说了,咱们先重点说一下梁师泰的历史原型梁师都:此人不是什么好鸟,跟汉朝的中行说、五代十国时期的石敬瑭差不多。

死太监中行说和儿皇帝石敬瑭的名字大家都听说过,梁师都的做法与他们如出一辙:“师都势蹙,乃往朝颉利,为陈入寇之计。自此频致突厥之寇,边州略无宁岁。颉利可汗之寇渭桥,亦师都计也。”

梁师都从建立“梁国”那天起,就是个儿皇帝,他接受了厥始毕可汗赐予的狼头纛和“大度毗伽可汗”称号,就一直充当带路党袭扰中原,说他是好汉,秦琼程咬金肯定会表示羞于与此人为伍。

梁师都原为隋朝鹰扬郎将,军衔就知道这厮武功不错。隋朝的鹰扬郎将原为骠骑将军,鹰扬副郎将(也叫鹰击郎将)原为车骑将军,梁师都身为大隋高级军官,却长了一脑袋反骨:“大业末罢归,结徒起为盗,杀郡丞唐世宗,据郡称大丞相,联兵突厥。导突厥兵居河南地,拔盐川郡。”

这里顺便解释一下,汉朝的骠骑将军和车骑将军位比三公,在隋唐的地位没那么高,只是四品武职,比秦琼在隋朝受封的建节尉高两级。

梁师都的武功战绩,在各家反王中排不上号,他和颉利可汗联手也打不过驸马柴绍:“绍逆击破之,其从父弟(堂弟)洛仁斩师都,诣绍降。

梁师都的人品武功,自然不能跟秦琼相提并论,其结局,也跟宇文化及的一对“宝贝儿子”宇文承基宇文承趾一样,死成了笑话。

宇文成都是宇文化及的儿子,李元霸是李渊的儿子,但是他们在战场的表现基本为零,跟秦琼的可比性也基本为零,这两个人都可以放在一边不提,还是留下时间来看看排名倒数的尉迟敬德和单雄信。

这两位隋唐名将,我们都很熟悉,也自然知道尉迟敬德是秦琼手下败将,单雄信曾被尉迟敬德“横刺落马”,所以他们三个的武功高下,是可以一目了然的:单雄信打不过尉迟敬德,尉迟敬德打不过秦琼,最后只好联姻。

有秦琼后面撑腰,李世民才敢跟尉迟敬德到窦建德军阵前嘚瑟:“太宗将挑战,先伏李勣、程知节、秦叔宝等兵。太宗持弓矢,敬德执槊,造建德垒下大呼致师。”

尉迟敬德跟李世民打了很多仗,最后连个子爵都没捞到,就是因为他只负责诱敌,真正收割人头的,还得靠秦琼程咬金,所以秦琼被李渊封为正二品上柱国、从一品翼国公(跟郡王平级),而尉迟敬德在玄武门之变前,只是秦王府左二副护军,那是个中低级武官:“秦王、齐王府官之外,又各置左右六护军府及左右亲事帐内府,其左一右一护军府护军各一人,正第四品下,副护军各二人,从四品下。”

尉迟敬德能打过单雄信却打不过秦琼,裴元庆的原型裴行俨,勇悍程度似乎还略逊程咬金一筹。

王世充与李密在偃师城北会战,单雄信当先遇袭(估计是投降了),裴行俨紧急驰援,被人家一箭撂倒,挥舞马槊杀入重围,抱起裴行俨就往回跑:“杀数人,世充军披靡,乃抱行俨重骑而还。为世充骑所逐,刺槊洞过,知节回身捩折其槊,兼斩获追者,于是与行俨俱免。”

程咬金虽然不是裴行俨的姐夫,但是打起仗来,还是肯为战友舍生忘死的。

偃师之战,足以证明程咬金不是只会三板斧,他在战场上发飙,表现出来的“凶残”,也真能让对手胆寒。

程咬金比秦琼“凶残”,还体现在此人“姜桂之性老而弥辣”,在打西突厥的时候,还玩儿了一把屠城,在抢掠了大批敌方资产后,被唐高宗李治撤了职——当然,那撤职也是给别人看的,没过几天,老程就带着抢来的财宝,到岐州当刺史去了。

老程并不是秦琼最勇悍凶残的战友,他跟小兄弟罗士信相比,简直像个吃斋念佛的老好人。

小说中的罗成绰号“冷面寒枪”,正史中的罗士信面更冷、枪更寒,而且开杀戒的时候年纪更小。罗士信加入齐郡通守张须陀队伍的时候,只有十四岁,他第一次杀人,就表现出了凶残本性。

长白山绿林中的王簿、左才相、孟让来攻打齐郡,双方刚摆开阵势,罗士信就冲了上去:“刺倒数人,斩一人首,掷于空中,用枪承之,戴以略阵。”

一个十四岁且比较瘦小的孩子(张须陀初见时说他“形容未胜衣甲”),用长枪挑着一个不该挑的东西耀武扬威,吓得绿林好汉腿肚子转筋,张须陀和秦琼发动总攻,一举将敌人击溃。

罗士信的勇悍凶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本加厉,别人冲锋陷阵捞人头,罗士信嫌挂着一串圆球太麻烦,就另辟蹊径:“每杀一人,辄劓其鼻而怀之;及还,则验鼻以表杀贼之多少也。”

罗士信面冷心寒,打起仗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在征讨王世充的千金堡之战中,他采取的战术,好像有些令人难以接受:“夜遣百余人将婴儿数十至于堡下,诈言从东都来投罗总管。因令婴儿啼噪。”

罗士信从哪里弄来这几十个小孩子,两唐书都没说,咱们也不好深究,反正罗士信攻克千金堡之后,是一个敌人的活口都没留:“士信伏兵于路,俟其开门,奋击大破之,杀无遗类。”

罗士信就像一个战争机器,他就是为杀戮而生,我们综合分析史料,能推断出他生于公元600年,被刘黑闼擒斩于公元622年,《旧唐书》说他“遂遇害,年二十”,《新唐书》则说“黑闼欲用之,不屈而死,年二十八”,也不知道哪个记载准确。

纵观在正史中存有记载的这九条隋唐好汉的战斗历程,我们不能不想起一句话:“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秦琼只杀大将,程咬金一怒屠城,罗士信则连小孩子都不放过,熟谙隋唐正史的读者诸君,对罗士信英年早逝,是不是也有更深刻的见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砍柴的小姑娘成了两位皇后的生母,卖柴的李渊成了唐朝开国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上李渊的生母真实情况,李渊起兵反隋,经典传奇李渊

    古代的时候,砍柴更是人们主要的劳动之一。历史上和砍柴有关的故事,也是非常多。比如夏侯渊的亲侄女兼养女夏侯氏,就曾经是砍柴的小姑娘。夏侯渊家族一开始也不是很富裕,也是要靠体力劳动赚饭吃的家庭。夏侯渊的弟弟死了,留下了一个侄女。夏侯渊为了养活侄女,忍痛把亲儿子扔了。有道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夏侯氏年仅十几

  • 李白、高适、杜甫,曾经的三个好兄弟,为何安史之乱后形同陌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白和杜甫与安史之乱的关系,杜甫安史之乱资料,安史之乱后杜甫写了哪些诗

    作为一个边塞诗人,高适自然也是一个好汉,喜欢结交天下英豪。在公元744年之时,高适偶遇了李白和杜甫,并与李白相谈甚欢,成为了好友。而这一年,李白43岁,高适40岁,杜甫32岁,因此三人之中,当属李白为大哥,同时李白还最出名,因此高适和杜甫经常跟李白混吃混喝。天宝三年秋天,李白、杜甫、高适这三位好友相

  • 不是一家人,却要“攀”关系,宋越战争越南为何要“碰瓷”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与越南,宋朝时期的对越反击战,唐朝灭亡和宋的建立

    秦朝时期这里被称之为象郡,受南越武王赵佗管辖。隋唐时期,又被称之为交趾。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便是王勃在前往越南探望为官的父亲时所作。那么在宋越战争时,越南为何要打着大唐的旗号作战呢? (一)、搬出旧主,以示正统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唐朝在古代的影响力非同小可,

  • 不愿杀人,却灭后蜀、平南唐,为大宋立下汗马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上面一段介绍中,可以看出他的一生有战功,有败仗,可就算是打了败仗后的他也可以继续升任。曹彬与许多大宋武将一样,传说远多于真相,历史对他的记载也并不多。 灭后蜀 乾德二年(964年)冬,攻伐后蜀,诏令任命刘光毅为归州行营前军副部署,曹彬为都监。峡中郡县都被攻下,诸将都想屠城来逞其杀欲,只有曹彬下令

  • 不合儒家礼制,政府明令禁止,火葬为何还能在唐代盛行开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代为什么会流行火葬,古代人对火葬的评价,中国古代有火葬传统吗

    扬州汉广陵王墓出土的金缕玉衣 一、唐代以前的丧葬观念 对土葬的推崇:正统礼仪 迄今为止,土葬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丧葬习俗,长久以来都是作为主流的丧葬方式。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期的土坑竖穴墓和瓮棺葬,无一例外地用土来收敛遗体或遗骸。当时的人们就开始对土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土是人们耕耘的

  • 为证明太子清白,他竟剖腹自杀,终使太子顺利熬死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秘史杖责太子,武则天晚年最荒唐的事件,武则天太子升仙碑全文

    在被架空权力,消失于朝野之后武则天的儿子李旦仍然随时有可能掉脑袋,在武则天处理完外围事物以后李旦成为直接进攻目标。有人告发李旦私下发展反革命团伙,意图发动反革命政变,提前抢班夺权,"有告皇嗣潜有异谋者"。武则天手下的著名鹰犬来俊臣前去调查,不辱使命,将李旦身边的秘书、警卫、服务员一顿拷打,"左右不胜

  • 一封敦煌遗书,窥见大唐离婚之书,唐代女性地位之高可见一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敦煌莫高窟闻名世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营造了灿烂瑰奇的世界,敦煌文献的发现更是令世界震惊,而余秋雨的《道士塔》一文详细揭示敦煌文献是如何被外国人所窃取的悲剧历史,让人为之心痛。为此,陈寅恪也曾说:“敦煌者,吾学术之伤心史也。”敦煌文献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却被侵略者以各种手段窃走,也因此,现在世界各

  • 上官婉儿才貌双全,臣服于唐玄宗李隆基后,为何还是被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隆基和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在唐朝的地位,历史上的上官婉儿和李隆基

    对于上官婉儿的死,许多人都感到惋惜和疑惑。根据历史记载,上官婉儿才能出众,连唐代的名臣张说都评价她既有女史记功书过的能力,又具有女尚书的决断力。女皇在世之时,上官婉儿掌握诏命,能力权柄不输中书省官员,是武则天的得力助手,甚至人称“巾帼宰相”。在具有过人才华的同时,上官婉儿又具有不俗美貌,史书也记载,

  • 乃复坏汝万里长城!刘宋名将檀道济,是如何走向人生终点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檀 道济,道济最后的结局,道济吐血受伤晕倒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提到被皇帝冤杀的大臣,我们总会想起南宋的岳飞大将军。实际上,早在南朝刘宋的元嘉十三年,就有这样一位将军含冤被杀,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谈论的主角檀道济。作为曾经的屠龙将军,檀道济曾经被逼迫卷入谋害少帝的政治斗争中,由于他手上有兵权,又忠心于整个刘宋王朝,因此成了辅政四人组中

  • 专家打开李建成墓,墓志铭1字被多次涂改,明白李世民真正为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与李建成唐朝由李渊创建,当时的太子是李建成而并非李世民!虽然很多小说演义都说李建成没啥能耐,能力不如李世民,但是我们通过各种史料分析,可以发现,李建成这个人,能力还是非常强悍的,而且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的能力并不输于李世民!在唐朝的建立过程中,大家都知道李世民立下了大功,多次为唐朝出生入死,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