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解决这两个问题:
历史上一共有多少个晋国?为什么晋国的名气都这么小?
[var1]
▲司马懿剧照
一、历史上有多少个晋国
晋在历史上可算是抢手的名字,从周朝时的晋国到五代的后晋,再到今天的山西简称晋,很多国名、地名都喜欢这个字。
如果不算曹魏分封的晋国这种,没有割据之实的"晋国",历史上帝王诸侯级别的晋国出现过五个。
按照历史的先后顺序,分别是周朝(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三国之后的两晋、五代时期的前晋与后晋。
说来也巧,与晋相关的,都是分裂的状态,也都是融合的状态。
[var1]
▲山西(晋)地图
周朝(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周朝为分封国之一,老大是姬姓晋氏,首任国君为周武王姬发和王后邑姜(姜太公的女儿)之子唐叔虞,晋祠的便是为了纪念他而建。
最有名的事情莫过于"三家分晋" ,韩、赵、魏三家把晋国切了蛋糕,这件事儿也是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
[var1]
▲晋祠平面图
西晋。东汉末年分三国,这句歌词唱出了历史,华佗的五禽戏让司马懿超长待机,熬了曹操、曹丕、曹叡和曹芳四代。
等到公元265年时,司马炎登上帝位,改国号为晋。这也是晋国中的顶峰了。
比较有名的事件就是"司马昭之心",但却不是啥好词。在265年,司马懿已经去世了,所以,司马懿严格来讲,并不是晋朝人。
[var1]
▲朝代
东晋。司马懿用光了司马家的运气,他的后代一个比一个荒唐。
很快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就来了,国势渐衰,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KO,史称"五胡乱华"。317年,晋室南渡,司马睿在建邺建立了东晋。
但是,坚持了一百多年后,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南北朝来了。
东晋时好像没啥太有名的事儿。
[var1]
▲司马懿家族
前晋。唐朝末年,黄巢起义,李克用把各种黄金甲平掉,被朝廷任为河东节度使,然后体验到了黄巢的快乐。于是建立了晋国,史称前晋。
李克用病逝后,传位给李存勖,李存勖干得不错,把老爹的事业发扬了一下,但是觉得"晋"这个词来得不爽,于是改成了"唐",史称后唐。
好像还是没啥太有名的事儿。
//i1.go2yd.com/image.php?url=0Q9pLgbtyU
▲黄巢起义
后晋。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第三个政权,存在感极低的国家。
老大石敬瑭在历史上略有点名气,公元936年建国,12年后,就被突厥灭了。
更没啥太有名的事儿。
[var1]
▲石敬瑭的污点
二、为什么这么多晋国名气都不大
一是乱世本来就没有大一统的王朝名气大,像盛唐强汉大清,持续时间长,政权单一,很容易被人记住。五代十国,五胡十六国,记起来的难度实在太大。而不巧的是,各种晋国赶上的,基本都是乱世。
[var1]
二是缺少可以"代言"的作品。三国有《三国演义》,隋唐有《隋唐英雄传》,唐宋更有诗词,攀登上了文学的高峰。两晋却没有代表性的作品反应时代的底色。
最出名的,可能就是王羲之喝多了时候写的《兰亭集序》。
陈寿写的《三国志》名气不小,但这是帮别的朝代刷存在感的作品;
[var1]
▲《兰亭集序》
三是考试不怎么考。今天的历史教育重统一而轻分裂,兼顾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两晋与两宋政治类似,但经济与文化完全不能相比。精彩程度也难与之前的三国相提并论。
所以,在历年的高考大纲中,各种晋国基本都是一笔代过,没有占据一席之地;
[var1]
▲晋祠
四是年代都比较久远。朝代越近,史料越充足,历史的记录体系与管理也越完整,清朝大量的文物留存,有清史稿,清实录等。
民国甚至还有历史的见证人,以及后代可以去当面采访。这也是民国尽管乱的程度,不亚于五代十国,但是我们却很熟悉的原因。
而最晚的后晋,距离我们也有一千多年了。
以上。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晋史》、《2019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