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曾侯乙编钟”到“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曾国和楚国有何渊源?

从“曾侯乙编钟”到“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曾国和楚国有何渊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276 更新时间:2023/12/15 7:12:47

[var1]

曾伯克父青铜组器

两千多年后,曾伯克父才逐渐为世人所知。2016年,新出版的《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续编》著录了两件“曾伯克父簠(fǔ)”,并提及同坑出土同人所作之器数十件。2019年3月3日,国家文物局接到举报线索,得知这位“曾伯克父”所作的一件鼎、一件簋、一件甗、一件霝、两件盨、两件壶在东京被拍卖。国家文物局认定该组青铜器系近年被盗出土且非法出境的文物,遂与公安机关合作调查本案,至8月23日,八件流失的国宝终于被追回国内。

至此,“曾伯克父”作为一个随史册逝去的人物,终于在文物中回归到大众视野。而对于他所属的“曾国”,我们并不陌生。在《国家宝藏》节目中,湖北省博物馆展示的三件国宝之一就是“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系出土于曾侯乙墓中。1978年,位于今天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擂鼓墩的曾侯乙墓被发现,其中出土了一批乐器、礼器、兵器、车马器、生活用器、丧葬用品及竹简等,共15404件,其中乐器就占有1851件,为中国音乐史上举世瞩目的空前大观。

曾侯乙墓并非曾国文物第一次出土。早在1966年,湖北京山苏家垅就发现了97件青铜器,其中刻有表示器主“曾侯仲子斿父”身份的铭文,断代大致在西周末期至春秋早期之间。1970、1972年,湖北随州熊家老湾又两次发现曾国青铜器,其中有“曾伯文簋”;随后,在湖北枣阳、河南新野也发现曾国青铜器,其中有“曾侯絴伯戈”,断代大致在春秋早期;由此可以发现,这个“曾国”应该是随枣走廊(随州到枣阳一线平原地带)的强国。

有些学者认为,这个“曾国”就是《史记·周本纪》里与申国、犬戎一起灭亡西周的缯国。申国在今天河南南阳一带,与这个“曾国”正好邻近;“曾国”存在于西周末年至春秋前期,地域也横跨随枣走廊,也符合文献中作为两周之际的强国身份。然而,曾侯乙墓的发现,却使得这一观点站不住脚。为什么呢?因为曾侯乙编钟里有一件是楚惠王所赠,而楚惠王是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人,所以曾国的存续时间,从西周末期一直延续到了战国初年!

楚国作为南方大鳄,终春秋一代,在汉水流域灭国无数;现在却发现,楚国境内还存在一个曾国。为什么楚国唯独对曾国手下留情?更重要的是,如果曾国这么显眼,为什么在文献中却只字不提?比较可能的是,这个“曾国”披上了另一件外衣。一国两称的例子在春秋战国并不鲜见,比如吴国又称邗国、魏国又称梁国,等等。

曾国所在地的相关文献中有什么国家呢?《左传》说“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县、随州、随国,所在地也这么吻合了。随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我们知道有个成语“随珠和璧”,说的是齐名的两件宝物——随侯珠与和氏璧。东晋干宝的《搜神记》讲了这个随侯珠的来历。原来随侯出行时见到大蛇受伤,断为两截。随侯让人用药物治好了它,一年之后,大蛇就衔着一颗明珠赠给随侯。这颗白色的明珠直径长达一寸,晚上发出的光辉好像月光一样,后来就被称为“灵蛇珠”或者“随侯珠”。

当然,这个故事传说色彩比较浓重。在春秋史比较可靠的《左传》里,随国出场于公元前706年,当时楚武王打算进攻随国,故意扮猪吃虎示弱,但被随国大夫季梁看穿。但后来随侯却听信宠臣少师,以致被楚国大败求和。公元前640年,随侯背叛楚国,又一次被击败,之后彻底沦为楚国的附庸。公元前506年,楚国郢都被吴王阖闾攻破,楚昭王逃奔随国,随侯顶住吴国大军的压力,坚持没有交出楚昭王。

楚惠王正是楚昭王的儿子,所以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楚惠王要酬谢曾侯乙,并始终没有吞并掉随国。然而,也有学者不认同随国就是曾国,毕竟没有非常过硬的证据。但地不爱宝,曾侯乙墓之后,陆续又有支持曾随一国的文物面世。

1979年,随州义地岗发现一座墓葬,出土了“周王孙季怠戈”,季怠是曾穆侯之子,担任曾国“大攻尹”。“周王孙”代表曾与随一样都是天子同姓。2009年,文峰塔发现了战国前期的“曾侯与钟”,提到曾国始封君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的南公伯括。《史记》记载了一个南宫适(括),此人名气很大,在《封神演义》也有出场,应该就是“南公伯括”。2013年,叶家山发现“曾侯犺簋”,是曾侯犺为父亲南公所铸的青铜器,证明曾国确实是周初分封。

此外,“曾侯与钟”提到楚国在吴楚战争中失利,而曾国却站在楚国一方,这也反映曾随一体。更加过硬的证据是,2013年,文峰塔的“曾孙邵墓”出土了一件“随大司马戈”;2019年,义地岗的“曾侯宝墓”北又出土了一套“嬭(芈,mǐ)加钟”,“嬭加”是楚穆王的长女,出嫁到曾国,那么就是曾侯宝的妻子。而这个“嬭加”恰恰是熟人,原来早在2011年,就有一件“随仲嬭加鼎”被公布,这位排行第二的“嬭加”,正是嫁到随国!

至此,我们基本可以确定,随曾本就是一家。9月17日,曾伯克父青铜组器也开始亮相于国家博物院举办的“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当我们凝视着这套青铜组器时,终于归家的曾伯克父,或许也舒展开了紧锁的眉头吧!

(原标题:曾伯克父的“身世之谜”)

来源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03

更多文章

  • 齐桓公为什么会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呢?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的原因,齐桓公为什么称霸春秋,齐桓公是如何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的

    李贽是明朝一代很有影响力的儒学大师,他是一个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是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在李贽的著作《初潭集》中,有一段关于齐桓公举火求贤的记载,今天读来,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值得借鉴。[var1]春秋时期,齐桓公为了振国兴邦,准备遍招贤士,广纳英才。有一天,他听说卫国人宁戚是一个了不起的大贤,

  • 芈月传:芈姝是真心爱秦王吗?一个举动竟意外暴露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芈月传芈姝和秦王一见钟情,芈月传芈姝初识秦王,芈月传秦王为什么不爱芈姝

    [var1]她感觉自己的一片痴心付诸东流,秦王非凡不领情,还怒气冲冲地带着芈月离开了。这让身为王后的芈姝情何以堪?当着那么多嫔妃的面,自己被秦王如此冷落羞辱,颜面何存,以后还怎么在后宫立威?或许观众们都会为芈姝感到不平和不值,认为她是爱错了人,让她的一片痴心喂了狗。而实际上,芈姝给秦王举办生日宴会的

  • 逢泽之会,魏国称王,战国初年的最强国为何在短短3年后一蹶不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鼎盛时期的魏国,魏国三国鼎立,战国时的逢泽是现在的哪里

    战国初年率先崛起的魏国总是以礼贤下士的面目招揽来自四方的文武才俊。可是宰相公叔痤临死之前力劝魏惠王重用商鞅,魏惠王却对这位战国时代最伟大的改革家不削一顾。魏惠王为何错失商鞅,魏国“崇儒抑法”的抡才政策又让它错失了怎样的历史机遇呢?[var1]以国君之尊而把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尊为师友,魏文侯的“崇

  • 春秋战国时代那些当过囚徒的国君们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国十大杰出国君,春秋战国历史上的国君,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国君

    不是说犯了法才会被抓,会当囚徒。打了仗当了俘虏会当囚徒,得罪了朝臣会当囚徒,违反了地方法律也会当囚徒。两千多年前说“刑不上大夫”,只是周天子和诸侯们为贵族们开的空头支票,要是贵族们惹了祸端,也是会被惩罚的,首先就是会被关起来,当了囚徒。当然,有的时候不是说只有法才能约束人。春秋战国时代,阶级层级清晰

  • 草包公子荡一无是处,为何秦王还是选他当太子,而不是嬴华和稷儿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嬴华的优势有成熟稳重,有军功。但是嬴华本人是有两个弊端的,一个就是他的妈妈魔障了,想尽办法让嬴华当太子,为此不惜得罪了秦王和魏国;另一个就是他总是跟秦国旧族联系,想要拉拢秦国旧族的势力,这跟秦国当时的国情是冲突的。这两个弊端已经表明,嬴华不适合当太子。[var1]嬴稷的优势是聪明绝顶,能

  • 古代最厉害的七位刺客,其中有四位成功,荆轲仅排第3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五大刺客是哪五位,历史上真实的荆轲,古代最厉害的五个刺客

    刺客,是历史上非常古老的职业之一。有史料记载的刺客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司马迁的史记中还专门为各大刺客单独列了一传,名为《史记·刺客列传》。秦朝之前的刺客,目的多为侠义之道,从而舍生忘死。秦朝之后,刺客逐渐变了味道,开始为利益去刺杀目标。刺客很神秘,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刺客,多半下场凄惨。今天史书凌

  • 勾践复国后,跟他度过艰辛岁月的妻子,为何不安享荣华却要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勾践复国存活了几年,勾践复国的残忍性,勾践复国后杀了谁

    不过复国后,勾践并没有忘却此前所遭受的屈辱,他依然坚持睡在干柴堆上,每天都要尝一口胆汁,以肉体上的痛苦以激励自己发奋图强,最终创造了奇迹灭掉吴国。[var1]不过当初,连同勾践一起被掳为奴的还有他的妻子雅鱼,雅鱼是典型的贵族女子,不仅生得婀娜多姿,又温良娴熟,当勾践还是太子的时候,她就嫁了过去,而后

  • 秦惠文王车裂商鞅之时,商鞅就没想过主动起兵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惠文王为何车裂商鞅,商鞅车裂图片,秦惠文王商鞅

    [var1]商鞅制定法律的时候,穷尽心血,把一切能想到的漏洞都堵上了——能想到漏洞,却不堵上,他还怎么实现抱负、赢取富贵?至于要付出多少代价,嘿,又不用他掏钱。而国君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还有什么吝啬舍不得的?[var1]当然,任何制度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商君之法”让秦国富强,可最终却逃不过“楚人一炬

  • 黄帝传说形成于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与秦汉时期黄帝形象也各有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新郑黄帝和陕西黄帝,总结黄帝人物形象,黄帝有什么历史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的记载《左传》载,僖公时,晋卜偃曾以“吉。遇黄帝战于阪泉之兆”,劝晋侯消除疑虑,与秦人战。昭公时,郯子在追述先祖少皞氏“以鸟名官”的缘故时说:“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云云。这时的黄帝,或是以卜筮吉凶的征兆而出现,或是存在于后人对先祖得名经历的追记之中,其形象是较为单一,

  • 春秋传奇:阖闾以万人为女殉葬,唐侯爱宝马被拘三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阖闾个人简介,吴王阖闾墓纪录片,吴王夫差和吴王阖闾

    [var1]孙武通过训练宫女,被封为上将军,号为军师,责成专以伐楚之事,伍员问孙武道:“伐楚当从何方而进?”孙武道:“大凡行兵之法,先除内患,然后方可外征。吾闻吴王僚之弟掩余在徐,烛庸在钟吾,二人俱怀报怨之心。今日进兵,宜先除二公子,然后南伐。”伍员以为然,奏过吴王,吴王曰:“徐与钟吾皆小国,遣使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