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封神演义,为什么姜子牙只保周朝800年?

封神演义,为什么姜子牙只保周朝800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001 更新时间:2024/2/9 17:14:33

而在民间故事中,这是另一番说法。说文慕名找到姜子牙,把太公扶上了车,姜尚会道术,把拉车的马镇住了,马不敢拉车,于是文王亲自推车,走了八百零八步,走不动了,就停了下来。这时,姜子牙说,你拉了我八百单八步,我保你子孙享天下八百单八年。

文王一听就急了,赶忙拉起车继续走,想多走几步,这时姜子牙又说了,不用白费劲了,天数已定。话说后来文王打下了天下(历史里是武王建立了周朝,尊父亲为文王,但那个故事是这么讲的),姜子牙就跟他说,等我死了不要把我埋了,把我装进棺材里,吊在王座的上方,让我每天听着上朝议事,我保你八百单八年,周文王照做不提。

八百多年后,周朝出了个大王,叫周懒王(故事里的人物,历史中有周赧王,并没有周懒王,不必较真~),这的大王很懒,每天上朝都躺在宝座上,一睁眼就看见那口棺材,觉得很不吉利,就叫人把棺材挪走了,结果没过几年,周朝就完了,刚好八百零八年。

更多文章

  • 封神演义,姜子牙辈分比闻仲高,为什么法力却不如他?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姜子牙和闻仲谁厉害,姜子牙在封神演义中实力如何,封神演义姜子牙的实力

    姜子牙和闻仲在某些方面,是有联系的。比如刚刚说的,他是元始天尊的直接徒弟,而闻仲的师祖则是通天教主。元始天尊又是通天教主的师兄,所以这么一算,姜子牙还是闻仲的师叔呢!但是,辈分高,并不意味着法力高。因为每个人的修炼方式不一样。闻太师跟随金灵圣母修道50年,深得金灵圣母真传。而金灵圣母乃是八部正身之首

  • 封神演义最强凡人,不把女娲娘娘放在眼里,还被姜子牙封为喜神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姜子牙女娲,封神英雄榜姜子牙和女娲谁厉害,封神演义最牛的神仙

    再比如说申公豹,由阐教转截教,凭借三尺不烂之舌,游说截教众仙下山送死,即便是死了,还得感谢他。还有苏妲己,当然了,我们说的是狐妖妲己,她连阐教仙人都不放在眼里,更别提朝中的文武百官了。而要说最厉害的,则是纣王了。纣王堪称是封神演义中最强的凡人,他杀妻诛子,群臣都可以用来下酒的,非常狠,而且还不把女娲

  • 封神演义,有些将士总跟姜子牙作对,为什么姜子牙还要封他们为神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姜子牙是代天封神,也就是说他是代替元始天尊下山来执行封神行动的,所封之神由封神榜而定,而非他个人意志而定。而封神榜就是元始天尊来制定的。二是封神的根本原因是修士太多,天地灵气供不应求,而老子和元始天尊门人少,则大部分应劫后修士则应落到截教门人之上或者凡间将士之

  • 晋国内部的矛盾和消极避战的态度导致其在邲之战中失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邲是哪里,晋国发生过的战争,晋国内乱的根源是什么

    权倾朝野的赵盾于周定王六年(前601年)去世。他死后,赵家的余威仍然笼罩着晋国朝野。《左传》在这一年的大事纪中赫然写道:“晋胥克有蛊疾,郄缺为政。秋,废胥克,使赵朔佐下军。”“蛊”字,《说文》的解释是“臬桀死之鬼”。所谓“蛊疾”,翻译作今天的话说,应该是被鬼物迷惑而致病。如果说胥克是因为“撞了鬼”而

  • 燕国战斗力如何?以史为凭,来看看燕国的几次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燕国战斗力,鼎盛时期的燕国,燕国到底多厉害

    [var1]一、败于山戎根据《史记》的记载,在燕庄公二十七年时,燕国遭遇了山戎的进攻。但是燕国却没有招架之力,最终还是在齐桓公的帮助之下,暂得以维持国土的安定,不得不说,如果没有齐桓公的帮助,燕国可能早就被山戎给亡国了。自古中原地区就受到边疆荒蛮势力的侵扰,南蛮北夷东狄西戎,无一不是扰乱安定的因素,

  • 魏、齐、楚:我们都是传统大国,秦国:为何不包括我?你不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齐楚联手能抗衡秦国吗,齐楚为什么打秦国,齐楚和秦国关系

    我们都知道在战国时代,整个中原地区盘踞着七大诸侯国,而这七大诸侯国也几乎占据着中原地区的所有势力,它们之间的争斗让整个战国时代的历史变得纷乱复杂,其实在那个时代并非只有这七个诸侯国,还有一些像卫国、宋国、鲁国、这样的小国,因国家发展和实力的原因并没有被人们纳入视野,只有这七大诸侯国因为强大的实力被人

  • 春秋战国时期,小国生存战略何其多,除了附庸、委质,还有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战国时期的小国生存之道,春秋战国最穷兵黩武的小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世界局势

    提起春秋时期,大家首先会想到春秋五霸,专业一点的会想到春秋三小霸,或者后来的战国七雄中那些大国,或者根据成语或典故会想到郑国、鲁国、卫国、宋国……,其实春秋时期的中原大地跟中世纪的欧洲一样,小国林立,诸侯满天飞;战争频发发生使大国兴衰无常,小诸侯国存亡更是朝夕可变。[var1]周朝曾分封“八百诸侯”

  • 燕国有位悲催勇士,智勇双全数十年无人问津,被重用后三个月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燕国为什么坐拥60万大军,燕国下都,燕国最牛将领

    春秋时期,群雄割据互相攻伐,不断上演着大国吞并小国的闹剧。等到了战国时期,周武王亲自分封的八百诸侯只剩下了楚、齐、秦、燕、赵、韩、魏这七国屹立于神州大地之上。到了战国后期,经过变法的秦国成为了天下最强的诸侯国,而燕国渐渐变成了七国中最弱小的国家。等到秦王嬴政继承了王位,就开始了扫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宏伟

  • 从“曾侯乙编钟”到“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曾国和楚国有何渊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曾侯乙编钟,曾侯乙编钟真实演奏,曾侯乙编钟价值多少钱

    [var1]曾伯克父青铜组器两千多年后,曾伯克父才逐渐为世人所知。2016年,新出版的《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续编》著录了两件“曾伯克父簠(fǔ)”,并提及同坑出土同人所作之器数十件。2019年3月3日,国家文物局接到举报线索,得知这位“曾伯克父”所作的一件鼎、一件簋、一件甗、一件霝、两件盨、两件

  • 齐桓公为什么会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呢?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的原因,齐桓公为什么称霸春秋,齐桓公是如何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的

    李贽是明朝一代很有影响力的儒学大师,他是一个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是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在李贽的著作《初潭集》中,有一段关于齐桓公举火求贤的记载,今天读来,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值得借鉴。[var1]春秋时期,齐桓公为了振国兴邦,准备遍招贤士,广纳英才。有一天,他听说卫国人宁戚是一个了不起的大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