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侯谋反,刘邦一时无将可用,于是重赏4个无赖,结果轻松取胜

诸侯谋反,刘邦一时无将可用,于是重赏4个无赖,结果轻松取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14 更新时间:2024/2/28 19:45:47

比如说他看到了从楚国投诚来的韩信有军事才能,就敢直接封他为大将军,统领千军万马,历史证明他的眼光是正确的,最终也是韩信帮他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

在得天下之后,刘邦也很有自知之明,说到: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善用人才,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为军队提供补充,我不如萧何。”

由于这段话,很多人都认为刘邦是因为管控住这些人才,而得到天下的,潜意识下就会忽略刘邦本身带兵打仗的智慧。

其实这种想法实在是大错特错了,一代帝王的智慧绝对非比寻常。今天笔者就给大家讲述一个故事, 从中看出刘邦的智慧是多么高强,尤其是对于人心的把控上简直堪称恐怖!

这件事要从一场叛乱开始说起。汉高祖七年,韩王韩信(不是兵仙韩信,后人为了区分,称之为“韩王信”)反叛,逃入匈奴,刘邦就封陈豨为列侯,以赵国相国的身份管理赵国和代国的事宜。陈豨作为早就追随刘邦打天下的臣子,对待刘邦也算是忠心耿耿,所以权势很大。

但是陈豨最早却是韩信的部将,韩信对他多次提拔,陈豨对韩信也是信任有加,在韩信反叛之后,多次劝说陈豨,跟他说,你管理的地方,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有人说你坏话告诉刘邦,刘邦一定会怀疑你的。

史书上并未记载陈豨听到这段话后的反应。不过韩信的话确实是应验了的。

就在陈豨回乡的时候,途经赵国,一个叫做周昌的赵国相国见到陈豨随行的宾客竟然有一千多辆车子,将邯郸所有的馆舍都住满了。

于是就在陈豨回到代国之后,赶紧上京,向刘邦造谣说陈豨宾客众多,在外独掌兵权,恐怕会有变故。此时的刘邦对异姓王侯以生忌惮,所以就在暗中调查陈豨。陈豨发觉之后,惶恐不已,先是装病一段时间躲祸,后来觉得不行,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就真的举兵叛变了。据史书载:

“及高祖十年七月,太上皇崩,使人召豨,豨称病甚。九月,遂与王黄等反,自立为代王,劫略赵,代。”

陈豨终究是谋反了,不过刘邦可是从项羽手中抢天下的人,怎么能是陈豨对付得了的?

在得知陈豨反叛之后,刘邦先是安抚当地的平民百姓,《史书》记载: “豨尝为吾使,甚有信。代地吾所急也,故封豨为列侯,以相国守代,今乃与王黄等劫掠代地!代地吏民非有罪也。其赦代吏民。”

刘邦先下令赦免了因为陈豨事件而受到牵连的赵国,代国的官吏和平民,这就让很多的当地的人立刻对刘邦充满了感激,自己本来就是被“赶鸭子上架”,而刘邦也能体谅他们,所以赢得了民心,让陈豨反叛的民众基础极大地被削弱了。

刘邦原来在常山一共有二十五座城池,而此时因为陈豨的反叛,居然短短时间内丢掉了整整二十座城池!所以当时周昌就向刘邦上书: 赵相周昌奏常山二十五城亡其二十城,请诛守、尉。上曰:“守、尉反乎?”对曰:“不。”上曰:“是力不足,亡罪。”

刘邦的心胸是非常人可比的。守卫们的失败并未他们也参与了谋反,而是力量不足,无法阻拦陈豨。于是就免除了这些亡城守将的罪。

刘邦的这一做法也让这当地的官员非常感激,更加卖命的为刘邦效力了。而刘邦还充分的延续了这一战术,用重金招降陈豨的部下,让他们临阵投降,有效的削弱了陈豨的军事实力。

除此之外,在这场战争中,刘邦还另辟蹊径,想出了绝妙的一招——封四个混混为将,并且每人赏千户。《史记》记载:

上令周昌选赵壮士可令将者,白见四人。上嫚骂曰:“竖子能为将乎!”四人惭,皆伏地。上封各千户,以为将。

这让刘邦的手下们犯迷糊了,很多弟兄们陪刘邦出生入死多年,都未能得到刘邦如此赏赐,如今新招来的四个混混,还未立下一丝功劳就给这么大的赏赐?实在有些不负,于是有些胆大的就问刘邦原因。

刘邦却并未解释原因,而是高深莫测地说道: “非若所知!”。大意就是说了你们也不懂,等着看好戏吧!

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反叛者陈豨众叛亲离,最终被刘邦轻松平定。

原来这一切都是刘邦的算计!他对于人心的把控实在是太强了!其实刘邦此时并没有拿得出手的大将可用了,首先兵仙韩信已有反心,称病不出;彭越英布同样如此,称病不出;萧何是“后勤大管家”,无法给他出谋划策;而刘邦的“智囊”张良也早早隐退,无法给他帮助。

因此,此战刘邦只能靠自己,手下无将可用。

可倘若你们认为刘邦只会管理人才,自己本身的作战能力差,那就大错特错了!

首先,他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当时的形势:对方突然谋反,导致自己失去了先机,想要稳定住局面,于是就先赦免了当地的官员,让他们继续为自己卖命;刘邦又认识到了自己的实力不够强,虽然贵为皇帝,但是在当地民心不足,于是赦免当地的群众,削弱敌方的实力;考虑到天下初定,民众应该也不愿再起干戈,让敌人的群众基础受到很大影响;而再之后,不战而屈人之兵,花钱招降敌人的将军,打听到他们都是商人的后代,肯定是见利忘义之辈,让敌方的硬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削弱。

最后最精彩的一个办法就是封赏了四个混混了,此时的刘邦缺乏人才,于是“千金买马骨”,向当地的人传达了一个讯息: 就连混混我都能重用,如果你是人才,来效力我肯定不会亏待你。

这招给刘邦带来了巨大的实力增长,让他手下多了很多人才。此消彼长之下,刘邦肯定是稳操胜券了。果然,在汉高祖十一年,汉军在曲逆城下大胜陈豨的队伍,陈豨谋反以失败告终。

刘邦从一开始就给自己造势,为之后赢下陈豨做好准备,可以说,这一系列操作真的是精彩至极!

刘邦的知人善用之术,不仅仅体现在他能发现每个手下的长处,安排合适的官职,让他们发挥才能,更体现在他明白什么时候该用什么人,并不是一味的追求能人,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他不愧为 “历史上最厉害的皇帝”。

各位看过刘邦的故事是否有感触?任何一位开国皇帝,能创建出属于自己的江山,绝对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背后都老谋深算。倘若读者们想增长自己的权谋,扩充自己的智慧,最好的方式就是——读史。

所谓“读史使人明智”,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权力是一时的,智慧才是永恒的。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他们都各有各的智慧,各有各的生存方式,这就是我们的文化根基。

曾国藩曾经说过:“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他能以中人之资,而成一代“圣贤”,就在于日夜勤学苦读。曾国藩的书桌上,就常年摆着这本奇书——《智囊全集》。

冯梦龙先生从先秦到明代,记录着1238则名人智慧故事,取材于帝王将相、士子儒生、女子平民,专门分析他们的锦囊妙计。

曾国藩日夜捧读,纪晓岚倒背如流,康熙只允许内部流传,都是为了传承《智囊全集》中智慧。因为,唯有智慧,才是“英雄不问出处”的立身之本。因此,笔者建议各位可以读一读这本奇书,唯有智慧才是处身不败的第一要素。

不过原版的乃是文言文叙述,理解难度较大。因此,笔者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一套,文、白对照版的《智囊全集》。需要《智囊全集》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横条,进行购买~

更多文章

  • 西楚霸王项羽,因为这几点性格缺陷,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西楚霸王项羽历史评价,西楚霸王项羽的悲惨命运,西楚霸王项羽的性格

    首先项羽的第一个性格缺陷就是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多数情况下都在坚持己见,这一点纵观项羽整个的征战史,处处都有体现,作为一个主公,虽说不能事事都听谋士的,但是也应该仔细地考虑谋士提出的相关建议,但是很明显项羽的做法向来不是这样,项羽的谋士是范增,也就是项羽的亚父,按道理来讲这种关系,项羽本身应该对范增

  • 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纯属虚构!反倒有一蜀将用此计大破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诸葛亮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分析,空城计诸葛亮为什么能骗过司马懿,诸葛亮空城计真的吓退了司马懿吗

    我们先来看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时间、地点、和原因:诸葛亮错用马谡,丢失了战略要地——街亭之后,魏军守将司马懿乘胜追击,亲帅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进发,而诸葛亮因为来不及撤退,便与身边的一帮文官滞留在了西城。眼见司马懿大军就要行至眼前,诸葛亮却依旧泰然自若,先安抚了城中的群臣,之后

  • 诸葛亮苦心培养20年的接班人, 却不幸英年早逝, 否则历史或将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的一生三大预言,诸葛亮一生成绩,诸葛亮死前留下的良训

    根据《三国志》中记载,诸葛乔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的儿子,过继给了诸葛亮。其实诸葛亮也有一个亲生儿子,只不过诸葛瞻是诸葛亮40多岁时所生,之前他都是将诸葛乔视为嫡子。诸葛亮对诸葛乔的培养可谓用心良苦,管教甚严,时常将他带在身边,还让他参与到督运军粮地艰苦工作中,以此来磨练诸葛乔。然而诸葛亮的苦苦用心却

  • 曹操手下大将武力最强六人,徐晃位居第六,第二名出人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亲自把12万大军交给徐晃,曹操手下徐晃个人资料,曹操和徐晃什么关系

    徐晃,字公明,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本为杨奉帐下骑都尉,杨奉被曹操击败后转投曹操,在曹操手下多立功勋,参与官渡、赤壁、关中征伐、汉中征伐等几次重大战役。樊城之战中徐晃作为曹仁的援军击败关羽,因于此役中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第五、张辽张辽。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

  • 秦朝一将军:熬死秦始皇、汉文帝等9位皇帝,最终自己也成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朝著名十大皇帝列表,秦朝最残暴的皇帝是谁,秦朝是否有三位皇帝

    历史长河里,活到100多岁的老人还是不少,秦朝时期有位将军,熬死秦始皇又熬死刘邦活到103岁,自己还当了一国皇帝,他创建的这个国家现在耳熟能详,说不定你还去旅游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接下来准备平定岭南和百越地区,公元前219年命21岁的赵佗为副将率领50万大军征战岭南。岭南是现在的两广

  • 三国时期兖州为曹操贡献了多少顶级人才?两大名将,三大谋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最厉害的人物曹操,曹操的兖州在哪里,三国正史曹操有多强

    192年青州黄巾军大举西进,兖州刺史刘岱被杀,济北相鲍信和陈宫等人迎立曹操为兖州牧,在大败青州黄巾军并获降卒三十余万和人口百余万后,曹操终于稳定了兖州局势并把兖州彻底收入囊中,成为自己的大本营。兖州是东汉十三州之一,辖有陈留郡、济阴郡、山阳郡、任城郡、东平国、东郡、泰山郡、济北国等八个郡国,那么作为

  • 刘邦封了8个异姓王,杀了其中7个。唯独“长沙王”吴芮,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邦平定异姓七王,没有被刘邦杀掉的诸侯王,刘邦成功后为什么杀异姓王

    梁王彭越、楚王韩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燕王卢绾,以及韩王信。那为什么长沙王吴芮,得以善终呢?那是因为他还有价值,其它的理由都是虚的。·吴芮统治的区域,有许多之前都是蛮荒之地,尤其在长沙国的南面,更是存在着大大小小的越族政权。汉初长沙国的辖县,据《汉书·地理志》等史籍记载和《长沙国南部地

  • 赵云一直跟随刘备,刘备给赵云的官职却很低,可能是为刘禅考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云刘禅,正史中赵云什么时候追随刘备的,刘备临死前为啥要说赵云不可重用

    赵云说它合常理,是因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从资历和声望确实可入大将之列,魏延的才干也可担当拱卫京师的要职。之所以这样说,因为关羽、张飞最早跟随刘备起兵,南征北战,战功显赫,时人都称关张为“万人敌”的虎将,更何况当年关羽暂时依附曹操,在其麾下打工时,于万军之中取袁绍账下第一名将颜良的首级,对于一个武

  • 关羽和张飞没有拜师学艺,为何武功却是天下名列前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关羽张飞跟谁学的武艺,正史上关羽和张飞谁厉害,关羽张飞武功谁厉害

    高手出自民间,二人或有高人相助历史上有很多人,他们无论是武功,军事才能,亦或者是琴棋书画,他们的功底都非常精湛。但是,他们中有一大半的人却名不见经传,就这样默默无闻的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而他们之所以名不见经传,是因为他们没有做官的心思。他们一心向往自然,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所以他们到处“旅游”,四海

  • 秦朝又没有“混凝土”,为何能够让长城如此牢固,里面加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孟姜女哭长城发生在秦朝吗,孟姜女哭长城是秦朝哪一年的

    作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万里长城自修建以来,历经两千多年风雨,仍然屹立不倒,究竟是什么方法使之如此神奇呢?01先讲一下长城的历史。中华民族自始至终都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不仅内有洪水与战乱,而且外部的异族还经常的虎视眈眈。春秋时期,东部的日本还未有人迹,西部的的青藏高原还鲜有人烟,南部的百越内部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