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王朝》康熙和雍正为何都说过:死了张屠户就吃连毛猪?

《雍正王朝》康熙和雍正为何都说过:死了张屠户就吃连毛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617 更新时间:2024/2/4 16:39:46

而是雍正的确讲过:“你说没人替代他,朕就不信,死了张屠夫,就吃带毛猪。”这里的“张屠夫”和张廷玉无关,而是指的西北边将“阿尔泰”。

“阿尔泰”实际上是《雍正王朝》虚构的一个人物,和诺敏这一类的角色是一样的。

历史上的确有同名之人,但是“阿尔泰”是乾隆朝的“四川总督”,曾经参与平定过大小金川。但是在《雍正王朝》中,“阿尔泰”是康熙亲征准噶尔时的老军务,也是驻扎在布善的老资格,更是边军“养寇自重”,“讳败冒功”的典型代表。

事情的缘由因朝廷接到了一份让雍正愤怒不已的“捷报”而引起的。

西北大营的岳钟琪转呈了一份由北疆阿尔泰上奏朝廷的“捷报”。此前年羹平定的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但是罗卜藏丹津率领残部逃到新疆,投靠了阿布拉坦军中(也就是准噶尔)。但是他们贼心不死,带了三千兵马偷袭了驻扎在布善的阿尔泰大营。战斗结果是,敌人死了200人,被赶走了。但是清军死伤70多人,一座粮库被抢,抢走了3000石粮食,烧毁了7000石粮食。

因此阿尔泰请求朝廷拨10000石粮食过冬,另外嘉奖有功的作战人员。

这份“捷报”之所以让雍正愤怒不已,究其原因,实际上就是没了年羹尧之后,西北的真实状态,让雍正极度不满意。

首先,这是一份“讳败冒功”的“捷报”。

明明时候打了败仗,却硬是被说成了打了胜仗。关键真的死了200多敌人吗?未必。真的被抢走和烧毁了1万石粮食吗?更未必。反正阿尔泰可以找着由头跟朝廷要钱要粮要赏赐。明明阿尔泰自己打了败仗,结果要由朝廷买单,敌人死多少其实并不重要,关键自己可能只损失了1000石粮食,但是却要朝廷运去1万石粮食,而朝廷为了运去这1万石,至少要损失3万石粮食。

阿尔泰不但拿朝廷的粮食养肥了自己,还拿着朝廷的赏赐,笼络了下属。事实上这种事情一直存在,但是此前雍正根本不需要知道,因为年羹尧会替他管掉。万事有利有弊,虽然觉得了年羹尧这个巨头,但是雍正将面对无数个这种小头。现在没有年羹尧,而岳钟琪不管,那就只能雍正管了。如果雍正真的一窍不通,被蒙在鼓里,那雍正也不至于生气。关键是雍正眼里容不得沙子,他最痛恨的就是欺骗自己的人。

其次,这份“捷报”,压着雍正“七寸”要挟。

罗卜藏丹津率领残部逃到新疆和阿布拉坦合兵一处,这样一来,北疆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关键这责任不在阿尔泰,要怪就怪当初年羹尧要继续加大西北边防,雍正没同意,还把年羹尧搞掉了。而且北疆变得更重要了,也就更不能得罪阿尔泰了。

用怡亲王胤禩的话说,“讳败冒功”是边将多年的积习,他们不是冲着你去欺君的,意思是即便康熙在的时候,他们都是这么干的。布善那个地方是大沙漠,条件差,没人愿意去。而阿尔泰在那边有能力有威望,真的换个人,只怕是压不住台面,会惹出更大的乱子。

再次,所有人的态度实际上让雍正无奈。

岳钟琪的态度就显得特别玩味,按道理对于阿尔泰的奖惩是由西北大营定夺的。也就是说如果年羹尧还在,这个事情根本不会需要雍正亲自定夺。但是岳钟琪此刻的做法和当初胤禵转呈胤礽和任伯安信件一样,不置一词。那么岳钟琪实际上就变得谨小慎微,既不敢得罪边将,赏罚立威;也不敢对边疆战事发表任何观点。这样的将领放在西北大营,根本就不能临机专断,全靠朝廷兵部隔着千山万水指挥,大家都在躲避责任,那结果想而知。实际上这也为后来成立“军机处”埋下伏笔。

而胤祥没有出席此次会议,实际上或许并不是真的感冒生病了。拼命十三郎轻伤都不下火线,却因为一个感冒,而不参加这么重要的会议。这是在避嫌。原因是雍正但凡感觉不顺,必然会怀念起年羹尧。的确剧情里雍正也是说了半段话,而生生地噎回去了。而胤祥就是卸掉年羹尧兵权的主要策划者。

再来看张廷玉、隆科多、马齐、胤禩这四人的态度,都是能不说话就不说话,力求安于现状。剧情给了隆科多好几次呆呆看着而不说话的镜头。张廷玉是没有办法,胤祥不在,他必须说话;而胤禩提出的方案实际上就是雍正最终只能妥协的方案。

虽然雍正是个爆脾气,眼里揉不得沙,但是说完狠话之后,也不得不接受现实。

雍正脾气上来,他要求回复岳钟琪,允许阿尔泰也死200个士兵,也去捣毁敌人一个粮库,抢回3000石粮食,如果败了追究阿尔泰责任。张廷玉及时提醒雍正,担心没人能代替阿尔泰。而雍正回怼张廷玉,“你说没人替代他,朕就不信,死了张屠夫,就吃带毛猪。”但是这话说完,气未散尽,又不得不接受现实。最后也只能按照怡亲王胤禩的方案,给粮给奖赏,然后在密旨里点出来,希望阿尔泰待罪立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从咸丰朝权力高层的满汉之争,解读权臣肃顺的崛起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恭亲王奕?自从“矫诏”为母请封后,被咸丰帝去职赶往上书房读书。此后,咸丰帝开始重用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不过这两个铁帽子王能力并不出众,遇事少有主见,汉文不通达。这个时候,能力出众的肃顺被推上了历史前台。肃顺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咸丰帝对他也是格外青睐。且肃顺性格果断,勇于任事,与咸丰讨论天下大事时

  • 曹雪芹舅爷欠一千两银子,雍正皇帝将他抄没家产,全家为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雍正下令抄家曹雪芹,雍正查抄曹雪芹的作用,曹雪芹与清皇室关系

    众所周知,雍正皇帝的皇帝位置来之不易。他继位后,马上就收拾了与八阿哥胤祀有紧密关系的一批人。首当其冲的,便是康熙皇帝的宠臣、当了30多年苏州织造的李煦。一李煦,字旭东,号竹村,生于1655年。李煦是广东巡抚李士桢的儿子,出身大富大贵之家。此外,李煦还有两个特殊身份。一方面,他母亲文氏做过康熙皇帝的奶

  • 康熙将皇位传给最平庸的儿子,为何他不传位给最能打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康熙临死把皇位真正传位给了谁,康熙皇位传位给了谁,康熙为什么不传位给最优秀的儿子

    因为此事没多久太子就被废掉了,后来康熙也没有想着再立太子的事情,在康熙69岁这一年,康熙的身体一直抱恙,虽然太医总是说些好话宽慰康熙,其实康熙也知道他的大限马上就要到了,此时康熙最为操心的就是传位给哪个儿子这件事。要说执政最有天赋的要数老八,最能赚钱的要数老九,最会打仗的要数老十四,最会吟诗作赋的要

  • 满清入关是否为内战?清朝到底是不是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满清入关是必然还是偶然,清朝皇帝入关指什么,清朝入关杀了多少老百姓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少数民族分离主义统治下的王朝,如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王朝。尽管这些汉字像汉字,但并不完全像汉字,它们仍然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元明战争是一场内战。如果没有外部势力的干预,外蒙古的班图人仍将留在中国。清朝打败了明朝。它继承了明朝的所有遗产,包括中华文明和传统,以及中国领土。中华文明是世界上

  • 康熙的恋爱导师荣妃,十岁嫁给康熙,12 生孩子,牌子都被翻烂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康熙荣妃的孩子,康熙娶了离婚的谁,康熙秘史康熙结婚

    排版 丨 青黛编辑 丨 后宫冷婶儿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容妃,集康熙的万千宠爱于一身。容妃贤良淑德、万般温柔,让我们无时不刻地,感受到他们的幸福。但世事难料,因为她阻止康熙帝废黜太子,而彻底惹怒康熙被贬为奴。最后在刷马桶时被马桶砸死,在其死后被康熙封为皇后。那历史上真的有荣妃这个人吗?她的经历真的这

  • 姬昌对姜子牙有知遇之恩,为何姜子牙要害死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姜子牙和姬昌谁厉害,姬昌为什么要背姜子牙,姜子牙对姬昌有什么好处

    姬昌被纣王赦免后回到西岐,经武吉认识姜子牙这位奇人,并且拜他为丞相。此时的姜子牙可谓是完成了人生逆袭,姬昌对姜子牙有知遇之恩。然而从小说《封神演义》后面发展来看,最终却是姜子牙害死的姬昌。当姜子牙将侯崇虎的首级献给姬昌时,姬昌吓了一跳,毕竟是同朝为官的伙伴。“文王自见斩了崇候虎的首级,神魂不定,身心

  • 封神之战姜子牙封的两位神仙,纣王成仙可理解,另一位难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封神榜姜子牙讨伐纣王,封神榜中姜子牙封了什么神,姜子牙怒斥纣王十大罪状

    ???我们知道在当初整个的天庭之上是出现了很大的空缺的,正是在这样的一种机缘之下,姜子牙是奉命进行了这样宏大的一个封神大会,原本是计划要封365位神仙,当初是计划在三教之中选择,但是遭到了元始天尊等人的反对,最后是商议到,只要是在整个的灭殷商的过程当中的一些个修炼者或者是优秀的将领都是可以的,这其中

  • 司马炎篡位后善待曹操的孙子,刘裕篡位后是如何对待司马家族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裕杀了司马家多少人,刘裕评价曹操司马炎,刘裕对司马家族的态度

    司马炎在其父司马昭死后就迫不及待的逼曹魏皇帝曹奂禅让,曹奂退位后被司马炎封为陈留王,享有使用天子旌旗,行曹魏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皆如魏旧,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的特权。曹氏的陈留国历经两晋、刘宋,传至南齐,享国时间长达214年(265年—479年)。可见曹氏亡国后被历代汉人王朝所优待。咸熙二年(26

  • 李显一生中当过2次皇帝,第1次当皇帝,为何就当了36天?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显多大当皇帝,李显最后成皇帝了吗,李显的上个皇帝是哪个

    李显小时候也没有想过当皇帝,毕竟他有两个优秀的哥哥,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他的两个哥哥一个早死,一个被废,他一点没有心理准备就做了太子。可是当了皇帝,却一点不快乐,是啊,他怎么乐得起来呢?从中央到地方,从文臣到武将,没有一个不是母后武则天的支持者,上上下下,铁桶一般,他虽是名义上的皇帝,却四面受制,无人

  • 隋朝灭亡唐朝强盛,只因唐太宗与隋炀帝在同一件事上,用不同的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教训的话,唐太宗在位时吸取了隋朝的教训吗,隋朝和唐太宗

    同样是开疆扩土,同样的征讨高句丽。前者越大越盛,后者却越打越垮。到底是因为什么呢?第一,先讲一个笑话,调节一下情绪。话说,有一个土肥圆特想减肥。听到有个地方的减肥餐非常出名,效果特别好,很多人去吃后,效果盎然。土肥圆也想去吃一吃这个减肥餐。慕名来到,服务员很热情的推荐店里的照片减肥餐,一顿神清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