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首歌的流行,导致很多孩子听到“关羽”的第一反应就是“红脸关公”,不过今儿小编不是要说关羽为何红脸,而是要说关公的雕像,为啥都是闭着眼睛(或半睁眼睛)的,这里面可有大学问,咱细细来说。
关羽,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早年因为犯了事儿逃离家乡,流落到幽州涿郡,在逃亡途中以卖枣为生,所以人们常说关二爷以前是卖枣子的。后来遇到黄巾起义,刘备在涿县建立了一支义勇军,关羽和张飞积极响应,从此三人结为好兄弟,创造了一番了不起的事业。
像关羽这样的人才,各大将领自然是求贤若渴,即使是对手曹操,都对关羽敬重有加,当年刘备败逃投奔袁绍,关羽战败被生擒,曹操却以厚礼相待,并任命关羽为偏将军,当然了,关二爷对刘备忠心耿耿,自然不会被曹操收买,于是出现了“千里走单骑”的经典故事,后人皆道关二爷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公元220年,关羽遭遇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被生擒,而后与长子关平于临沮被害,谥曰壮缪侯。
由于关羽生前骁勇善战,且仁义无双,死后逐渐被民间神化,人们尊其为“关公”,清代更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即“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世世代代被供奉于关羽庙中。
大家仔细留意会发现,关羽庙中的关公雕像,十有八九都是闭上双眼,即使有开眼的,那也是“二分开,八分闭”,其中又有什么讲究呢?
第一种说法,关公一生杀敌无数,戾气太重,不可随便直视他的双眼。相传当年关羽对战华雄的时候,怒睁双目,接下来瞬间就把对方的头斩了下来,于是人们普遍认为,“关公睁眼,必有杀戮”,久而久之,工匠们就不敢雕刻关公的眼睛了。
第二种说法,关羽是近视眼。这个说法其实可信度很高,在古代,大家白天要干活(打仗),根本没有时间看书,只有晚上才能点着灯看会儿书,可那光线实在太差,时间一长,不近视才是奇了怪。关羽本人十分好学,闲暇时间常常钻研兵书,看不清的时候就会眯起眼,久而久之,周围的人就觉得关羽是“眯眯眼”。
至于第三种说法,就是工匠们自认为没有将关二爷双目雕刻好的技术,体现不出关二爷眼中的杀伐和忠义之气,索性就让他闭起眼睛,留给人们遐想的空间。
各位读者朋友们研究过关二爷的眼睛吗?你们觉得关羽雕像闭眼还有什么原因吗?欢迎讨论。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