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听闻汉武帝要削藩,一王爷组织妻妾生120个儿子,事后才知真高明

听闻汉武帝要削藩,一王爷组织妻妾生120个儿子,事后才知真高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776 更新时间:2024/1/21 16:20:44

大家对刘备此言估计听得耳朵可能都起茧子的,但是真正知道这个中山靖王刘胜到底是什么人的,可能却是少之又少。在东汉史学家班固的评价中,刘胜是个“乐酒好内”的人,刘彭祖也说他是“但奢淫”,加上他一生育有120多个子嗣,就更加佐证了这一点。

说到底,很多人都觉得刘胜就是个贪图美色、骄淫糜烂的王爷,但真的是如此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看刘胜的出身吧。刘胜出生于公元前165年,是汉武帝同父异母的兄长,从小就生长在宫中,接受皇子应该学习的所有知识,从出身而言,刘胜就很难是个完全的无能之辈。

公元前154年,刘胜获封中山王,成为了后来刘备口中常常出现的刘家老祖宗,一年之后,刘荣被封为了太子,由此皇位跟刘胜就此无缘。但公元前151年之时,刘荣又被废为临江王,之后刘彻成为了太子,也就是后面的汉武帝。

而在这之中,薄皇后馆陶公主、窦太后等等势力都不断在立嗣之上做文章,而刘胜之母贾氏并不受宠,在一众皇子里,刘胜几乎是没有什么背景的,因此对于他来说,他只要能够在波谲云诡的宫中生活下去,就已经要花很大的努力了。

因此,刘胜长大之后就将自己放纵在声色犬马之中,把自己伪装成骄奢淫靡的模样,只有这样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和在皇宫中的位置,并且切实地度过了夺嫡风波,迎来了汉武帝刘彻即位的日子。

公元前141年,刘彻即位称帝。彼时各地诸侯王的势力依旧很大,在先皇汉景帝执政时期就爆发过“吴楚七国之乱”,因此刘彻上台之后自然对诸侯王多有防备。

底下大臣也知道刘彻心中的疑虑,因此不断挑各种诸侯王的刺,上报给刘彻,以此来获得刘彻的宠信。因此,各个诸侯王莫不是人人自危, 不知如何是好。而刘胜就想出了办法。

公元前138年,刘彻邀请各地诸侯王回京面圣,看到刘彻这番动作,刘胜深知包括自己在内的诸侯王要倒霉了。于是,在宴会进行之中,刘胜就哭了起来,哭得那是一个惨啊。

看着自己的兄长哭了,刘彻就赶紧问他为何,刘彻就说,我们本是兄弟,乃是手足之情,如今却因为大臣们屡进谗言,致使兄弟相衅,何其悲也!

说完刘胜就又开始哭,刘彻心中不忍,于是当时想要“处理”诸侯王的汉武帝决定使用主父偃的“推恩令”。推恩令是让地方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割传给膝下的多个孩子,这样慢慢传下去,诸侯王的封地就越来越小,自然也就无法作乱了。

推恩令虽然也是削弱地方诸侯的力量,但是比起刘彻一开始想的“处理”还是要温和不少的。但即便如此,各诸侯王心中也难免抗拒,他们也不笨,大概知道刘彻此举的用意,唯独刘胜在推恩令上却非常“勤奋”。

他“风流成性”,跟妻妾一连生下了120多个儿子,而这些孩子以后都要得到一部分封地,这意味着刘胜封地会因为推恩令而被分成上百块,而他的子孙又要再分,不消几代,刘胜一脉必定要落得个穷困潦倒的下场。

但刘胜其实早就意料到了,刘彻能够实行推恩令,这已经是他对自己的这些兄弟最大的容忍和退让,如若不然,他将动用皇权强行“削藩”,到时候就不只是封地被分割而已,那是要掉脑袋的!

而刘胜此举这让刘彻彻底放心了,刘胜也就能够一生享乐,最后在公元前113年安然离世,保全了一生的荣华富贵,死后还被加了个谥号——靖,从此便是完全的“中山靖王”了。

由此可以看出,刘胜自小长在宫中,即使权谋不至经天纬地,但是也是颇能揣测圣心,保全自己,而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智慧呢?而所谓的耽于逸乐,更多的或许只是他用来消除刘彻戒心的工具罢了。

而可怜的,倒是刘胜的后代了,因为生的孩子多,“推恩”没几代之后,刘生一脉的后人就落魄了,致使刘备身为皇室后裔,却沦落到靠卖草鞋为生,令人唏嘘不已。

更多文章

  • 王莽为何被质疑是穿越者?你看他杀死自己三个儿子的行为,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王莽是穿越者知乎,王莽为何斩杀三个儿子,王莽对自己的后代为什么那么残忍

    除了制度改革之外,他在期间还出现很多先进的发明,北京博物馆放着的“新莽铜卡尺”公元9世纪就被造出来,是世界上最早的卡尺,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经过专家检测,“新莽铜卡尺”和现代卡尺非常的像,不仅是用途相似,就连构造原理都很像,可以说“新莽铜卡尺”是现代卡尺的鼻祖。超短裙是现代女人最爱的裙子,但这都

  • 为什么汉朝之后,游牧民族越来越强大了?真实原因史书不会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朝中后期 北方游牧,汉朝有哪些游牧民族,西方史书如何描述汉朝的

    万物之精谓之“华”,雄武之人谓之“夏”,而华夏族,指的就是世界上成百上千个民族中最为强大、高贵的民族。在汉朝之前,中华大地上的人都以华夏族自居,足见古人之自信。华夏之荣光但这份自信并非是没有来由的,公元前3000年,当黄帝统一华夏各部之时,中原之外的其他民族甚至还在茹毛饮血。公元前2000年,当我们

  • 魏延墓前跪着3座石像,一是马岱,二是杨仪,最后一人是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魏延死后墓前跪着三个人,魏延墓三个石像,魏延坟前跪着三个石像

    我们知道,魏延刚刚出场的时候,诸葛亮就动了要杀魏延的心。魏延原本是刘表的部下,后来又投靠了长沙太守韩玄。赤壁之战后,关羽奉命收复长沙,魏延便又斩杀了韩玄,向关羽献城,投靠了刘备。所以诸葛亮才要杀魏延,《三国演义》把这段说的很精彩:“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

  • “大一统”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并非秦朝与法家首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儒家关于大一统的主张,儒家思想在秦朝的发展,疆域变迁与儒家大一统

    据《史记·历书》记载,“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由此可知三代的历法并不一样,周朝人以十一月为正月,并且去帝号而称王。但到了东周时期,随着礼崩乐坏,历法也出现了混乱。其中郑国与宋国用殷正,晋国与秦国用夏正,只有鲁国仍与王室保持一致,坚持使用周正。所以,《春秋》里屡次强调“王正月”,指

  • 张飞大喊三声谁敢与我决一死战,为什么张辽与许褚,都不敢应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辽许褚打得过张飞吗,张飞真的比许褚厉害吗,关羽张飞联手打得过许褚吗

    在《三国演义》当中,刘蜀阵营的五虎上将, 各个都有自己的高光时刻。譬如关羽的高光时刻就极其之多,譬如阵斩颜良、水淹七军等,赵云也有单骑救主、七进七出的作为,而放到张飞身上,最高光的时刻,可能就要数“据水断桥”一事了。公元208年,此时的曹操已经以失去一个郭嘉的代价平定了北方乌桓,从此不用两方作战腹背

  • 为什么没能上“三国二十四名将排行榜”,他们都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二十四名将分别在谁的麾下,三国被低估的十大顶级名将,三国24名将的兵器

    都说乱世出英雄,三国也不例外。东汉末年,天下纷争,动荡的局势,早就了一大批英雄豪杰。比如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长沙王孙坚,忠义无双的关羽等。可以说三国的武将,在这个纷争的年代,是各路诸侯的中坚力量。让人不解的是,在三国下面这五个人也非常的勇猛,为什么没能上“三国二十四名将排行榜”,他们又都是谁呢?第

  • 为何说司马懿的能力要在孔明之上?从这两点就可以看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懿的三种能力,论司马懿的厉害之处,司马懿为什么会发挥隐忍

    可是似乎随着主公兼知己刘备一死,诸葛亮的辉煌人生巅峰也随着而跟着结束了,为何?一切因他遇到了生平难得一遇的宿敌对手。诸葛孔明军师曾和此强人前前后后的较量了数番,结果聪明一世的诸葛亮却屡屡难占上风,到底是何方神圣如此了得呢?此人便是可以称得上是诸葛心腹大患的司马懿,司马和诸葛是一对老对手,但也能做到惺

  • 司马懿诛他三族,却唯独漏掉一人,百年后,其子孙夺走司马家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懿灭他三族唯独漏网一人,司马懿的子孙下场有多惨,司马懿晚年最痛恨的武将

    桓范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文学家,也是非常有名的谋士,由于受到大将军曹爽的特别礼遇,所以桓范对曹爽忠心耿耿,多次提出重要的建议,被人们称为曹爽的智囊。不过曹爽尽管多次采用了桓范的建议,但是内心之中,却有很多不以为然的地方,所以两人关系并不是十分亲密。 当时皇帝曹芳才还很小,并没有处理政事的能力,所

  • 司马懿能与诸葛亮相抗,为何前期却无名声?只因曹操有这五大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没有能够与诸葛亮相抗的司马懿,那么三国历史极有可能会改写,诸葛亮能够真正实现他那“兴复汉室,一统天下”的夙愿,然而有了司马懿的阻击,诸葛亮最终还是只能帮助刘备三分天下而没能一统江山。这里就有个问题,司马懿如此厉害,为何前期却并无名声,等到三国进入后期才开始进入人们视野呢? 原因也非常简单,只

  • 司马懿分明识破了空城计,为何还选择撤军?专家:他不撤军就输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懿一眼就识破了空城计,司马懿识破空城计为什么撤军,司马懿空城计最大的疑点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自称自己是在南阳种地的一个农民。是金子总会发光,虽然身处田间,诸葛亮的光芒还是照进了刘备的眼里。举荐者称,他有大智慧,被称为卧龙先生。在三次亲自邀请之下,诸葛亮走出草庐,从此承担起了匡复汉室的重任。 诸葛亮擅长用兵,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