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乌江自刎6年后,江东子弟重振旗鼓归来,最终与刘邦同归于尽

项羽乌江自刎6年后,江东子弟重振旗鼓归来,最终与刘邦同归于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809 更新时间:2024/2/6 15:54:48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项羽的一生,几乎都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在很小的时候就因为武力出众而被许多人敬佩,后来长大了,又在众多起义军当中脱颖而出,以至于最后成为西楚霸王。强悍的能力让其拥有充足的自信心,但同时也让其容易刚愎自用,难以采纳合适的谏言。

项羽的乌江自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其过刚易折的表现,以其当时的威望人气,若其自己愿意蛰伏,后续历史可能就真的会被改写。在项羽乌江自刎之后,刘邦遭遇了多次叛乱,晚年因病而去。

乌江自刎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一生的经历太过璀璨耀眼,在其很小的时候,其霸气就已经展露无疑,当时项羽的叔父项梁面对项羽的豪言壮志,不仅没有稍加劝阻,反而是暗暗觉得自豪,毕竟,项梁内心深处,就是想要造反的。

项羽不仅力气大,而且武艺非常好。在年少的时候,项羽就已经能够扛起大鼎,拥有“吴中子弟皆已惮”的才气和武力了。在当时,吴中一直是尚武的,吴中子弟,某种程度上就是强悍的代名词,就连武力出众的吴中子弟都在忌惮项羽,足以说明项羽的能力。

项羽在最开始跟随着项梁起事的时候,就展现了其出众的武艺。当时是会稽郡守殷通想要拉着项梁造反,本来是不谋而合的,但问题在于殷通想要自己拉大旗,让桓楚和项梁一起做自己的武将。

当时刚好桓楚正在逃往,一心想要自己造反当统治者的项梁表面上应和,说是项羽知道桓楚跑去了哪,实际上等项羽刚进来就给项羽使眼色,让项羽把殷通给杀了。

项羽在杀了殷通之后,作为郡守的殷通手下的侍从护卫们纷纷前来反击,项羽一人就勇猛无比地杀了一百多个人。

凭借自己的武力震慑住郡守府剩余人的项羽,在后来的作战当中,同样勇猛无比,引得许多人对其钦佩不已。“刚愎不仁,未肯用命。”过强的能力和极高的威望,使得项羽还来不及沉淀自己,就已经将自己摆在了一个极高的位置之上。

位置一旦摆上去了,想要在下来,就非常难。项羽占据大好形势的时候,曾有过机会杀掉刘邦,但当时刘邦处处谨小慎微,态度特别好,而项羽又已经把自己架在了较高的位置上。

如果范增能在劝诫的时候说一些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类,贬低刘邦的同时,又能够体现除掉刘邦才是成大事者需要做的事一类的话,说不定项羽就能顺着梯子下来,按原计划灭掉刘邦。

刚愎自用的项羽最终没能统一天下,在垓下一战兵败之后,就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打败项羽之后,刘邦的日子实际上过得并没有很好,其遭遇了非常多的叛乱。

叛乱众多

“大风起兮云飞扬。”在亲自带兵平定了英布的叛乱之后,刘邦心潮涌动,于是写下了《大风歌》。这首诗歌在展现了刘邦远大政治抱负的同时,也深刻地体现了其对于国事的担忧之情。

刘邦在称帝之后,并没有像部分起义称帝的统治者一样,对原来的功臣赶尽杀绝。实际上,刘邦在举行登基大典,成为汉高帝之后,对各大帮助自己的功臣都进行了封赏。其主要担忧的对象,是那些妨碍中央集权,拥有自己独立兵权,随时有可能谋反的异姓王。

那些被刘邦针对的异姓王们,部分是因为自己的担忧和属下的篡夺,以至于最终没有选择和刘邦坦诚以待,而是直接采取了类似于破罐子破摔的方法,真的开始造反。

韩王信(非韩信),直接跑到了匈奴,这当然不能为刘邦所接受,其了解汉朝情况,而匈奴历来有对中原大地虎视眈眈,于是刘邦便带兵亲征。

临江王共尉一直不肯归附刘邦,当项羽在乌江自刎后,同年12月,刘邦就开始派将领前去攻克。赵王张敖没能约束好部下,最终“因部下谋反而被废为侯。”

公元前197年,阳夏侯陈豨在韩王信的鼓动下决定谋反,刘邦带兵亲征,因为陈豨是联合的韩王信和匈奴一起,这场战争一直打到公元前195年才打完。

韩王信和陈豨的声势浩大的叛乱,彭越的乌龙叛乱,韩信的想反而不敢反,以及其最不能接受的淮南王英布谋反,使得刘邦忧虑不已。

同归于尽

“渡淮南,英布、蒲将军亦以兵属项梁。”英布在很早的时候就跟着项梁起义了,实际上,刘邦也是从很早的时候就和项梁一起谋事了,后来英布在归降刘邦之后,刘邦一直都对英布很好。

然而不管是因为哪些原因,身边的异姓王们一个个在减少确实是事实。惊惧之下,英布最终也选择了造反。刘邦和英布隔着万千将士遥遥相对,刘邦无法接受的问道,“何苦而反?”英布淡定自若,“欲为帝耳。”刘邦气得不行,大骂英布,随即两军便开始交战。

英布的手下主要是江东子弟,大多善武,兵马强壮,布下的军阵,和当初项羽的霸王战阵相差无二。在最开始的时候,靠着英勇善战的将士们和英布本身强悍的作战能力,队伍一路西进,但当遇到刘邦的军队之后,刘邦亲自率军大败英布。

在平定了英布的叛乱之后,本就得了病的刘邦越发郁郁不振,凯旋路上还作下了《大风歌》以示心中悲愤。除了各大叛乱让刘邦不得志之外,家里的立后之事也时常令其烦忧不已。

吕后所生的孩子不够霸气,难以统治天下,但吕后羽翼丰满,年老病重的刘邦已经无力再改变局势。

忧虑交加的情况下,刘邦在平定了英布的叛乱1年后,就病重去世。“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如果项羽当初能够原因听取亚父范增的意见,也许就不会大败于刘邦。

事实证明,刘邦确实更加善于用人,汉朝在其治理之下,蒸蒸日上,因为战乱频仍而衰弱的人口,逐渐得以丰盈。

昔日项羽带领江东子弟的时候,威望极大,即使其落败,都有人拼死相护,但等到英布带着江东子弟,在项羽乌江自刎的6年之后叛乱的时候,落败便被人骗去诛杀了。

小结: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刘邦始终对汉朝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即使是年老体重,还不得不带兵前去平定英布的叛乱的时候,刘邦在悲痛交加之际,依然能够抒发其内心对于人才的需求和盼望。

项羽年少时就武力过人,得到众多江东子弟的钦佩,过早过高的声誉,以及造反以来较为顺利的造反历程,都使得项羽很容易刚愎自用。

垓下大败之后,项羽没有选择蛰伏以待时机,而是乌江自刎。6年之后,英布带着江东子弟重组霸王战阵,事不同情也不同,英布大败而死,刘邦在一年之后也病重而去。

更多文章

  • 她是汉朝最美公主,却死在亲生父亲刀下,行刑前受尽“煎熬”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四大传奇皇后,汉朝悲惨公主结局,汉朝最牛的公主

    在中国的古代,尤其是出身在帝王家,很多时候都是被人羡慕的对象。因为出生到长大,都是衣食无忧,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表面上确实很光鲜亮丽,但私底下为了争权夺利,手足相残的事情时有发生,今天小编介绍的这位是皇帝最喜欢的一位公主,却亲手把她送上了断头台,这是犯了什么大错,让亲生父亲下如此狠手。 他是汉

  • 三国中的蜀汉,前期人才鼎盛,为何后期却少有出众的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蜀汉后期将领,蜀汉的人才,三国时期蜀汉真的很弱吗

    蜀汉的人才,在五虎上将老去战死后,在诸葛亮五丈原陨命后,出现了巨大的断层,蜀汉后期的政治形势是割裂的,费祎的死背后疑点重重。士族集团是人才最大的产出方,蜀汉外来政权的本质,北方派系,荆州派系和益州本土派系始终不能整合,让北方和荆州的人慢慢老去后,最强大的益州派系人才不能充实蜀汉的人才库,诸葛亮的光芒

  • 唐朝皇帝为何无视赵云黄忠马超,但把诸葛亮当名将供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人对诸葛亮的评价,诸葛亮赵云黄忠,历史马超和赵云谁最强

    首先,马超入不了唐玄宗的“法眼”非常有道理。据《三国志》所载,马大帅哥是位害死了自己父亲的不孝子。历史上,曹操为了拉拢帅哥马超,特地把他的父亲马腾给安排到了许昌做了官。然而不安分的小马却联合韩遂一起攻向了许昌,也就在这个情况下,曹老板一刀劈了马腾。看到了吧,马超明知自己的父亲在曹操手里还去打别人,这

  • 为何关羽所有的雕像,双眼全都是闭着的?老工匠一语道破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关羽的雕像为什么是闭眼的,史上最大的关羽雕像,关羽雕像真实图片

    由于这首歌的流行,导致很多孩子听到“关羽”的第一反应就是“红脸关公”,不过今儿小编不是要说关羽为何红脸,而是要说关公的雕像,为啥都是闭着眼睛(或半睁眼睛)的,这里面可有大学问,咱细细来说。关羽,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早年因为犯了事儿逃离家乡,流落到幽州涿郡,在逃亡途中以卖枣为生,所以人

  • 曹操原本可以轻易除掉刘备,为何放虎归山,因为刘备有2个杀手锏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为何放走刘备,历史上的曹操为什么要杀刘备,曹操为什么没对刘备下死手

    建安六年和建安八年,曹操两次东征徐州,其中第一次他屠了好几次城。《三国志·武帝纪》载:六年,太祖东征,屠彭城。官渡之战,曹操剿灭袁绍大军后,直接坑杀了七万人。《魏略》载:时太祖坑七万,又云八万。除了这些大规模杀戮外,他还除掉了当时名震天下的名士豪族,孔融、祢衡、毛玠,甚至后来的荀彧,都是牵一发动全身

  • 苏轼的念奴娇,为何只写周瑜而不写诸葛亮?赤壁之战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以“念奴娇”为词牌的词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非常著名,这首词提到了赤壁之战并歌颂周瑜。可能有人要问了,词中“羽扇纶巾”说的不是诸葛亮吗?苏轼歌颂的为什么是周瑜,不是诸葛亮?首先“羽扇纶巾”并不是诸葛亮的专属形象,现在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误区主要是受影视剧影响,三国题材影视剧在塑造诸葛亮时,不给演

  • 为何说诸葛亮是千百年来无可替代的理想人格?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的人格特征,诸葛亮拥有着无穷的人格魅力,诸葛亮的品质与性格

    诸葛亮自然是整个故事的主角之1,此人在这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中出场份额很重。曾记否?借东风、草船借箭、空城计、七擒孟获等等耳熟能详的妙计皆是各位读者童年的经典回忆。据统计,全书有接近70个章节都和诸葛孔明军师有关。由可见此君在小说作者心目中地位之重。贯中通过刻画这位人物下为广大的读者传递了儒家以及道家的

  • 她是古代运气最好的宫女,歪打正着成为皇后,汉朝因其而奠定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宫女升为皇后,中国历史上最幸运的宫女,汉朝宫女的图片

    宋之前的朝代,男女的关系还不算过于不平等,所以难免平民女子也会有运气当上王妃甚至皇后。比如汉时的卫子夫,一个歌女被公主当玩物送出去,谁知道后来竟然可以变成一国之皇后,家里的兄弟也成了有名气的大将军。不过要说起运气好来,汉朝另外一个女人运气更是了得。01窦氏,也就是汉文帝的皇后,此人原本不是过一个农家

  • 诸葛亮最经典的一句“骂人话”,骂人不带脏字,你还以为是在夸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说的霸气的话,诸葛亮最霸气言论,诸葛亮十大霸气语录

    这里的“礼”字,蕴含着中国儒家的最高思想之一,即“仁义礼智信”的思想。这里的“礼”字,是一种自上而下形成的具有社会约束力的默认法则。只要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会自然而然以“礼”为行事之准则。不过,如果仅仅因此就认为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从来不动肝火,总是文质彬彬,也从来说不出半句“骂人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 张郃与赵云曾4次交手,3次惨败1次追着赵云打,其中有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郃怕赵云吗,历史上赵云和张郃谁厉害,赵云给张郃留下的阴影

    张赵第1次交手是在穰山之战。袁曹争霸之际,刘备趁机偷袭曹操,双方展开了激战,而赵云在这次争斗里展露出了他自己巅峰状态的武艺。那时赵子龙一出手就平了许褚,并且面对许、李、于3将的围攻轻松脱身。再后来,赵云还轻松秒杀了河北名将高览,同时在30回合内打败了张郃兄。高览曾可平许褚,武艺绝对不低;而张郃老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