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中的蜀汉,前期人才鼎盛,为何后期却少有出众的人才?

三国中的蜀汉,前期人才鼎盛,为何后期却少有出众的人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541 更新时间:2024/2/6 15:55:38

蜀汉的人才,在五虎上将老去战死后,在诸葛亮五丈原陨命后,出现了巨大的断层,蜀汉后期的政治形势是割裂的,费祎的死背后疑点重重。

士族集团是人才最大的产出方,蜀汉外来政权的本质,北方派系,荆州派系和益州本土派系始终不能整合,让北方和荆州的人慢慢老去后,最强大的益州派系人才不能充实蜀汉的人才库,诸葛亮的光芒实在太耀眼,他对蒋琬和费祎等的安排虽然合理,客观上也固化了蜀汉的高层。

另外蜀汉人口基数放在那里,四川当时并不是全国的人文文化中心,后期三国魅力相比前期大大的下降,都造成了蜀汉后期人才少成为了读者们心中固有的观点。

一.政治上的士族因素和丞相的安排

1.魏蜀吴的士族整合

对士族的争取和运用,是魏蜀吴三个政权头等的大事,是曹家,孙家和刘家最花心思的事情,九品中正制度对北方士族的妥协,孙家作为外来户,一直和江南大族的博弈,对陆逊的使用和打压,都是关乎国本的事情,曹老板这样著名的雄才大略之人,心狠手黑,对荀彧都不是直接的肉体消灭,可见士族的使用对政权是何等的敏感。

蜀汉在这一方面的问题,尤其的突出,他本来的派系就最为驳杂,得到安身立国之地也最晚,一直在整合上没有大的进展,这甚至影响了蜀汉的军政大策略,刘备死后,上庸事实上就脱离了蜀汉的掌控,刘备对法正,黄权等人的重用,就有拉拢益州本土派系的意思在里面。

他死后诸葛亮长期的把控军政大权,边缘化李严等人。接班人的蒋琬和费祎都是荆州派系。这造成了益州派在蜀汉后期不愿意提供人才上的支持了。

2.军事上重用曹魏降将

荆州派的根基在关羽那里,关羽的败亡和后期益州派系的抵制,让诸葛亮在武将方面,其实后期开始捉襟见肘起来,张飞和关羽的子嗣都寿命不长,丞相只好大胆的用姜维,王平,夏侯霸等魏国的降将,这些人在蜀国没有根底,能够得到丞相的信任。

这种任命本质上就是对益州派系最大的提防,这种大规模的使用曹魏派系人才是因为益州对于北伐这项蜀国基本国策的抵制,他们想当吃瓜群众,看丞相出丑,刘备征讨汉中时蜀汉对于益州民力极限的使用,无疑是触动了大量当地士族的利益的,军事高压才能压服那些益州的士族们,我们是可以从史书中看到诸葛亮和益州派系的矛盾的。

曹魏降将姜维在蜀汉后期是进攻战略最大的执行者和拥护者,但是同为丞相派系的费祎则严格控制他带兵不满万,并且在补给上也限制姜维的军需,姜维这个胆大如斗,野心勃勃的人在费祎的死中担当的什么角色就很难说了,毕竟刺客郭循也是一个曹魏的降将。

3.丞相的光芒过盛

在文官上,诸葛亮死的时候就订好了蒋琬和费祎的顺序,这两位也是根正苗红的荆州派系,益州士族不但在军事领域,在行政领域也被实在的边缘化了,诸葛亮本人的光芒实在耀眼,蒋琬和费祎虽然做得也相当不错,毫无疑问是蜀汉后期的人才,但是却埋葬在了历史的厚重中。

他们名声不但不能和诸葛亮相比,比起昙花一现的庞统和徐庶等人也大大的不如。

一个故事不可能全是高潮,高潮是大量的低谷形成的,诸葛亮的形象实在太高大上了,蜀汉大量的人才被隐藏在了这座大山的阴影中,国人对三国的知识主要来自演艺,演艺塑造的诸葛亮的角色实在太成功,后面的老兄只能受点委屈了。

二.蜀汉人口稀少从来不是人文中心

1.蜀汉的人口和统治人才的比例

蜀汉在灭亡的时候,人口大约是四百万左右,远远少于魏国的千万人口和吴国的大几百万人口,从人口基数的角度考虑,蜀汉人才出现的概率也是最少的。

蜀汉的荆州派系对益州都有殖民的色彩了,大量的外来士族占据了政权的最高层,人口让难得的益州本土人才也根本没有用武的地方,僬周就是益州本土的人才,他的投降主义言论是蜀汉灭亡的重要原因,这很可能就是益州派的反攻倒算。

蜀汉的末期,荆州派内讧,黄皓得势后,姜维避祸到了青藏高原边缘屯兵,他在蜀汉灭国的时候一系列的奇葩行为,汉中重要关隘实际上的放弃,都代表了蜀汉控制力的减弱,蜀汉的高层已经被撕裂成了万事不关心,只等投降的益州人,他们占据人口的绝大多数,军事上的精锐死硬派,以曹魏降将为核心的力量,和荆州苦苦维持派。

这么混乱的局面,哪有人才,放眼看去,蜀汉的灭亡,这些大佬们人人有责。

2.四川在东汉末不是人才中心

北方士族是当时的华夏,最顶尖的人才储备仓库,颖川士人集团,河北士人集团,南阳士人集团,关中士人集团是天下顶级的人才库,在国家教育机关太学事实上没有作用的情况下,家门的厚度才是出人才的保证。

看看钟会邓艾,司马家族的群星璀璨吧,他们是北方士人集团的核心,四川的世家培育体系,在当时也就是三流大学的水平,能出产什么和这些985.211的大才们抗衡的人才呢?

蜀汉的人才比起东吴都是稀缺的,东吴大量南迁的北方士族,和当地的士族底蕴也远远在四川的士族之上,陆家陆逊和陆抗的父子传承,体现了东吴士族的传承对国防的意义。

蜀汉有些不幸,五虎上将的后人,不是夭折就是没有才华,马超等人在蜀汉实际上是被边缘化的,他的羌族背景和蜀汉主攻的羌族聚居区战略方向,本来是可能擦除出绚烂的火花的,不知道为什么,马家后来也默默无闻了。

三.其实也有人才,但三国后期比起前期存在感太弱

1.客观上历史关注度的不同

和赵云齐名的陈到,著名的白毦兵统领,被认为可以取代姜维的阎宇,张松的儿子张表,也都是蜀汉末期的人才,他们在自己的职位上做到了尽忠尽职,王平击败魏国的入侵,是大量人才协力的结果。

但诸葛亮死后,蜀汉的剧本基本上没有魅力了,剩下的一点吸引力,姜维这个名声大于能力的人,也占据了百分之五十,其他的人,存在感实在的有限。

这和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政治倾向和喜好是分不开的。诸葛亮死后,蜀汉注定的悲剧让罗贯中减少了蜀汉具体人物的描写,开始突出那种末世的氛围了。

三国游戏是中国卖最好的游戏,有很多的剧本可以选择,193年的剧本最受玩家的喜爱,说明很多问题,三国是种情结,是种回忆,他的吸引力大量的集中在刘备身边的那些前期的名将身上,没有多少余地给后来的人了。

2.蜀汉失败的影响

诸葛亮死后,三国的看点基本在魏晋的身上,蜀汉的悲壮虽然也吸引了不少看官,毕竟从代入感来讲,人们还是喜欢站在胜利者的角度来解读历史故事的。

蜀汉的灭亡原因很多,大部分人来一句后主重用黄皓就解释了一切,人们怜惜那些英雄的政治成果,蜀汉得国太艰辛了,他的失国在很多人心中太沉重,人们不愿意过多的去探究其中真正的原因。

对于蜀汉来说,几乎全部的魅力都在将领本身的高光上,他的粉丝群是个人崇拜迷,不是历史研究爱好者,不是四川至上主义者,随着蜀汉高光一代的消亡,后来的人怎么样,算不算得上人才,其实并不重要了。

结语:

三国后期蜀汉的人才匮乏,是罗贯中给我们灌输的论点,他是突出蜀汉前期那些将领智慧勇敢的文学方式,对于大部分三国知识来自演艺的看官来说,谁关心什么蒋琬和费祎,他们宁愿关心关羽不存在的女儿关银屏,关心诸葛亮的续命灯到底是不是给魏延带风熄灭的。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是部非常著名的文学小说,不是史料,他的人物塑造方向压根没有突出蜀汉末代那一批文臣武将的意愿。

客观地讲,益州派士人的不合作,荆州派士人的衰微,也造成了三国后期,蜀汉确实人才没有魏晋高光的事实,这和蜀国人口稀少,不是重要的学术中心也关系很大。

读者心中的三国,大都是蜀汉前期一个个鲜明到能从书中跃出的将领形象组成的,他们的政治成果败亡者,蜀汉亡国一代勋贵,无论多么有才华,从读者的感情来说,也不可能认可是些什么人才的,这当然也是人之常情了。

参考资料:

《后汉书》

《三国演义》

《三国志》

更多文章

  • 唐朝皇帝为何无视赵云黄忠马超,但把诸葛亮当名将供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人对诸葛亮的评价,诸葛亮赵云黄忠,历史马超和赵云谁最强

    首先,马超入不了唐玄宗的“法眼”非常有道理。据《三国志》所载,马大帅哥是位害死了自己父亲的不孝子。历史上,曹操为了拉拢帅哥马超,特地把他的父亲马腾给安排到了许昌做了官。然而不安分的小马却联合韩遂一起攻向了许昌,也就在这个情况下,曹老板一刀劈了马腾。看到了吧,马超明知自己的父亲在曹操手里还去打别人,这

  • 为何关羽所有的雕像,双眼全都是闭着的?老工匠一语道破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关羽的雕像为什么是闭眼的,史上最大的关羽雕像,关羽雕像真实图片

    由于这首歌的流行,导致很多孩子听到“关羽”的第一反应就是“红脸关公”,不过今儿小编不是要说关羽为何红脸,而是要说关公的雕像,为啥都是闭着眼睛(或半睁眼睛)的,这里面可有大学问,咱细细来说。关羽,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早年因为犯了事儿逃离家乡,流落到幽州涿郡,在逃亡途中以卖枣为生,所以人

  • 曹操原本可以轻易除掉刘备,为何放虎归山,因为刘备有2个杀手锏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为何放走刘备,历史上的曹操为什么要杀刘备,曹操为什么没对刘备下死手

    建安六年和建安八年,曹操两次东征徐州,其中第一次他屠了好几次城。《三国志·武帝纪》载:六年,太祖东征,屠彭城。官渡之战,曹操剿灭袁绍大军后,直接坑杀了七万人。《魏略》载:时太祖坑七万,又云八万。除了这些大规模杀戮外,他还除掉了当时名震天下的名士豪族,孔融、祢衡、毛玠,甚至后来的荀彧,都是牵一发动全身

  • 苏轼的念奴娇,为何只写周瑜而不写诸葛亮?赤壁之战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以“念奴娇”为词牌的词中,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非常著名,这首词提到了赤壁之战并歌颂周瑜。可能有人要问了,词中“羽扇纶巾”说的不是诸葛亮吗?苏轼歌颂的为什么是周瑜,不是诸葛亮?首先“羽扇纶巾”并不是诸葛亮的专属形象,现在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误区主要是受影视剧影响,三国题材影视剧在塑造诸葛亮时,不给演

  • 为何说诸葛亮是千百年来无可替代的理想人格?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的人格特征,诸葛亮拥有着无穷的人格魅力,诸葛亮的品质与性格

    诸葛亮自然是整个故事的主角之1,此人在这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中出场份额很重。曾记否?借东风、草船借箭、空城计、七擒孟获等等耳熟能详的妙计皆是各位读者童年的经典回忆。据统计,全书有接近70个章节都和诸葛孔明军师有关。由可见此君在小说作者心目中地位之重。贯中通过刻画这位人物下为广大的读者传递了儒家以及道家的

  • 她是古代运气最好的宫女,歪打正着成为皇后,汉朝因其而奠定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宫女升为皇后,中国历史上最幸运的宫女,汉朝宫女的图片

    宋之前的朝代,男女的关系还不算过于不平等,所以难免平民女子也会有运气当上王妃甚至皇后。比如汉时的卫子夫,一个歌女被公主当玩物送出去,谁知道后来竟然可以变成一国之皇后,家里的兄弟也成了有名气的大将军。不过要说起运气好来,汉朝另外一个女人运气更是了得。01窦氏,也就是汉文帝的皇后,此人原本不是过一个农家

  • 诸葛亮最经典的一句“骂人话”,骂人不带脏字,你还以为是在夸你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说的霸气的话,诸葛亮最霸气言论,诸葛亮十大霸气语录

    这里的“礼”字,蕴含着中国儒家的最高思想之一,即“仁义礼智信”的思想。这里的“礼”字,是一种自上而下形成的具有社会约束力的默认法则。只要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会自然而然以“礼”为行事之准则。不过,如果仅仅因此就认为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从来不动肝火,总是文质彬彬,也从来说不出半句“骂人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 张郃与赵云曾4次交手,3次惨败1次追着赵云打,其中有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郃怕赵云吗,历史上赵云和张郃谁厉害,赵云给张郃留下的阴影

    张赵第1次交手是在穰山之战。袁曹争霸之际,刘备趁机偷袭曹操,双方展开了激战,而赵云在这次争斗里展露出了他自己巅峰状态的武艺。那时赵子龙一出手就平了许褚,并且面对许、李、于3将的围攻轻松脱身。再后来,赵云还轻松秒杀了河北名将高览,同时在30回合内打败了张郃兄。高览曾可平许褚,武艺绝对不低;而张郃老板也

  • 张飞不怵吕布,马超可平张飞,那么马超能平吕布吗?答案有些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张飞能打过马超吗,新版马超和旧版马超,马超和张飞一起战吕布会赢吗

    李傕、郭汜大交兵之际,马腾亲自领着儿子马超前来讨伐叛逆。那时17岁的马帅哥还只是个少年,但他却轻松秒杀了2位成年武将李蒙、王方。如果不是那时候西凉人远道而来,他们粮食补给成问题,那么小马超可能会取得更多的成就。不过就他刚出道的那会儿表现而言,这位年轻人真的是位不可多得的猛将。若说到帅哥马超的真正成名

  • 听闻汉武帝要削藩,一王爷组织妻妾生120个儿子,事后才知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武帝削藩的措施,汉武帝下令削藩生了多少个儿子,汉武帝杀了哪些藩王

    大家对刘备此言估计听得耳朵可能都起茧子的,但是真正知道这个中山靖王刘胜到底是什么人的,可能却是少之又少。在东汉史学家班固的评价中,刘胜是个“乐酒好内”的人,刘彭祖也说他是“但奢淫”,加上他一生育有120多个子嗣,就更加佐证了这一点。说到底,很多人都觉得刘胜就是个贪图美色、骄淫糜烂的王爷,但真的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