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告发朱元璋,为何那么难?

告发朱元璋,为何那么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61 更新时间:2024/1/17 16:04:55

我这到底是留还是走?是漫无目的地再次化缘,还是去投军?

签抽数次,留与走皆不吉,唯投军乃吉。但此时的朱元璋,觉得投军太危险啊,一个不小心,命都没了。稳当人办稳当事,《太祖实录》记载:

尽管上天的指示已很明确了,朱元璋仍未能下定决心,仍在“固守以待”,直到收到了一封信。

(朱元璋剧照)

有人说,这信是汤和写来的,但在实录里,只言:

信不长,很简单,意思是,当今兵荒马乱,想安安心心当农民做和尚已是不可能了,不如跟到我这来,一起干大事。

这信啊,差点要了朱元璋的命。

我们晓得,信是隐私啊。但得分时候。

比如,朱元璋这时候,就不可能要求还那么高。信带到了,就不得了了。

而且,从实录的记载来看,应该是转了几倒手,还在大街上被人拆开过。

当时的情况应该是:

送信的人在街上问谁认识朱重八?当和尚那个……

有人说,我认识,啥事?

送信的便交给了这人。

这人好奇啊,朱重八那家伙,孤苦伶仃的,谁给他写信?

打开,旁边凑过来好几个脑袋,就都看到了。

朱元璋呢,看过信之后,立刻就烧了,就跟咱们平时看的电视电影里一样。

他还是没能下定决心,到底去不去。

就在他坐立不安之时,有认识的人来提醒他——

觉,发觉,告发的意思。

怎么办啊?

这可关系到项上人头啊。

跑呗!

但朱元璋没跑,长叹了口气,很豪地来了句——

虽说是听命于天,生命随意,但他的长叹,当是觉得,哎,交了损友了。

没想到,这损友居然还跑庙里来了。

实录记载:

明明说要告发,为还来?来了也不谈信这事,只扯其它?

我在想着,大概,是来观察观察,探探朱元璋的口风,看他有无反心,再去首告。

(朱元璋剧照)

这一去,又是好几天,啥动静都没有。

但从后面的情节我们可以知道,此人回去之后,又跟他那些朋友说起了这事,于是,才有了最初来的那人,再次警告他:

列位,写到这,此事也告一段落了,大伙知道,不久之后,此地来了元兵,一片乱腾腾,各种谣言满天飞,小朱才终于跑去参军了。

但是,那人为何不愿亲自去告发?这难道不是功劳一件吗?此刻红巾军还不成大势,元朝的府县衙门,多数还在正上班,天下,还在蒙古人手中啊。他为何犹豫了?

我在想着,应该是,要告发一个朋友——再不济,也是认识的人,打过照面啊——且明确知道被告发者,会被得皮开肉绽,然后枭首示众,其实是很痛苦的。

跟他无仇无怨,何苦害死他?

可他从小就受着元朝的教育,认为谋反乃是大逆不道,作为一个元朝百姓,首告坏人,乃是义务啊……

因此,我相信,这人是有过激烈思想斗争的。

最终,他找了个折衷的办法,把功劳让给别人,就算朱元璋被抓了,被杀了,心理也好受一点,没那么自责。

(唐朝剧照)

又或者,这家伙,可能读过一些史书,看过武则天时代那些故事,明白告发他人者,没有一个好下场。

如果我告诉了,朋友们会不会疏远我、咒骂我?朱元璋的朋友会不会来杀我?

这一切,都是要考虑的呀。

可见,这种事,心理不强大的人,真做不来。

不管如何,朱元璋得感谢他的不“杀”之恩。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和朱元璋 谁才是汉字大写数字的发明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则天朱元璋关系,武则天与朱元璋挺像的,武则天自创的18个汉字

    一项发明专利,两个皇帝,该给谁呢?要想断好这桩官司,其实很简单。朱元璋是明朝的创始人,在这家公司成立前,他忙着要饭造反,不可能考虑反贪的事。如果在明朝之前出现汉字大写数字,那即可说明这些大写数字不是朱元璋发明的。鉴于目前声明这项专利的只有两人,结果就很明显了。其实,关于汉字大写数字是不是朱元璋发明的

  • 治理官员贪污腐败,光杀一儆百根本行不通,不信看朱元璋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由此可见,它的诞生绝不是偶然,有时代的影响,也有朱元璋个人的烙印。明朝建立之初,社会动荡,刚刚经历过大规模的战争,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片百废待兴的景象。为了尽快稳固政权,恢复国家各地的生产秩序,朱元璋以无情的大规模屠杀、严苛的法令和严酷的刑罚,来惩治贪官污吏打击地方豪强。之所以采取如此铁血的手段,有两个

  • 明朝神秘人物记:到底有没沈万三? 通过一字、两铭来辟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前言:明朝巨商沈万三有多重身份,除了富商外,其还是远洋贸易的先驱,茶马古道的开拓者,当年奢香夫人在黔南的财政师,亦是武当张三丰祖师的著名俗家弟子。关于他的传说很多,有历史记载的,还有坊间传说的不一而足。据江南民俗文化学者刘冻教授①多年长期实地研究和对地方志、正史及相关遗留建筑实物、沈氏后裔家谱的细致

  • 清平乐中的宋朝究竟是怎样一个王朝 专家为什么说宋朝是最斯文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平乐是宋朝的吗,清平乐开启宋朝极至美学的时刻,清平乐宋朝出现的文人

    在汉朝和宋朝以前,改朝换代是用武力征讨的形式,新朝的皇帝都是前朝的敌人,新朝和前朝之间没有继承关系,而汉朝和宋朝之间,中间则是出现了许多内部的禅让制的改朝换代,新朝的皇帝就是前朝封王封公的权臣。那么,在为什么宋朝之后就为什么没有出现过这种内部禅让制的形式呢?这就应该归功于宋朝的文官制度,因为宋朝完善

  • 甲骨文演变至今,汉字究竟是落后于时代,还是最具先进性的文字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字从甲骨文至今的演变规律,甲骨文到现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从甲骨文字到汉字的演变

    在商朝的晚期形成了中华民族最早的古老文字甲骨文,因为有了甲骨文的存在,我们才可以通过对当时文字的破译来了解更多那个时期的华夏历史。从甲骨文开始,中国的汉字经历了多次演变才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用的文字。在这个过程中汉字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而汉字又是不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先进的文字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一座城市,位

  • 牧野之战:一场传说中的正义之战,背后却有着不可见人的黑暗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牧野之战真的是正义吗,牧野之战意味着什么,如何评价牧野之战

    公元前1046年的一个拂晓,天色刚刚微亮一支由战车和步兵组成的大部队,悄悄逼近了朝歌郊外西南方的牧野。这是一场急袭,攻方军队的兵力将近五万人;但他们要面对的却是敌方十七万大军,成功或是失败,关系着中国历史的进程会朝着哪个方向转变。这是一次以少战多以弱战强的闪电战,天下人未来的命运都维系在这一战之中。

  • 妲己为何深受纣王独宠?只因在床上有一习惯,现代女人仍在效仿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妲己为何要迷惑纣王,纣王和妲己吻戏王丽坤,妲己纣王吻戏完整

    在人们印象中,妲己就是一个懂得玩弄人心、蛇蝎心肠的狐狸精。当然,这个说法并非没有根据,根据传说,苏氏就是以九尾狐为图腾的,而且根据《列女传·卷之七·孽嬖传》的描写,妲己是引导纣王残害王后,迫害各位忠臣的罪人。在《史记》中,有着对妲己更加仔细的描述。其中说道纣王为了妲己剖开了王叔的心,只为满足妲己的好

  • 姬昌说“讨厌姬发”,因他是第二个纣王,姜子牙用3字说服他传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姬发为什么能打败纣王,姬昌死前让姬发继承王位,姬昌与姬发关系

    电视剧《封神演义》正在热播中,这部剧中的姬发就是武吉,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剧中武吉,也就是姬发,被父亲姬昌赶出了西岐,从此开始了流浪。但即使姬发是在流浪,同时也没有放弃对父亲和大哥的关心,还绘制了山水图。在姬发眼中,自己从来没有做错过什么,可是一向疼爱自己的大哥和父亲却要赶走自己。对于这件事,姬发一直

  • 分封制与郡县制:大秦一统后政治道路的抉择与利弊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分封制和郡县制对历史的影响,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发展史,秦分封制的利弊

    帝国建立后,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摆在了秦廷君臣的面前:到底是沿用自周代就成熟的分封制,还是采用诞生不那么久的郡县制。以丞相王绾为首的一大批官员认为,山东六国刚刚被征服,如果不将皇室子弟分封为王,恐怕会让一些在暗中的势力蠢蠢欲动。这是基于天下初定的现实考量,是非常有道理的。但秦始皇还是拿不定主意,觉得有

  • 嬴政的生母最爱的不是他父亲,也不是吕不韦,却是野心勃勃的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嬴政最爱的女人,嬴政生母图片,皓镧是嬴政的生母吗

    [var1]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开创中央集权统治的封建制度。丞相李斯在提出郡县制后,还提出规范和统一民间言论的想法。秦始皇采取李斯意见,下令焚烧民间关于百家言论和其他文学书籍,后因被两位方士背后议论自己,秦始皇派人捉拿二人,却没能抓住,一经细查,还发现不少儒生也曾背后议论过他。秦始皇勃然大怒,下令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