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代的尊老、养老:安济天下年老者,鳏寡孤独有抚恤,致仕有余俸

宋代的尊老、养老:安济天下年老者,鳏寡孤独有抚恤,致仕有余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047 更新时间:2024/2/5 11:44:59

中国自古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并深深地影响着现代社会的每一代人,将尊老敬老的美好品质代代相传。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家庭及个人,皆十分重视"养老",有对孤寡老人的关切,亦有对退休养老的生活保障,还有对年老之人的关怀。而实际上,这些深受重视的"养老"问题,并非是近现代才产生的,中国古代自先秦时期便开始有尊老之德,发展至代,已经有了相当完善的养老制度,其中的尊老敬老之德,值得学习与传承。

更为完善的养老制度,政府提倡,形式多样

宋代的养老体系甚为完备,无论是时间安排还是具体措施,皆有系统的安排。即使是南宋时期,南宋政权在南方稳定下来之后,就立刻开始计划恢复养老制度。根据史料记载,宋朝政府在每年的农历十月份之时,会统计全国的鳏寡孤独年老者的人数,范围涉及京师及其他州县。于次月,会由政府以皇帝御赐的名义,给这些老人发放粮食。其所展现的既有皇帝的爱民之心,亦有政府的社会责任与关怀。

与此同时,宋朝政府还在京师建立福田院,在地方州县建立广惠仓、居养院安济坊,专门负责所在地区的养老一事,包括粮食、住所和医疗救助等方面,十分完善。在养老制度中,宋朝非关注一些特殊群体,例如年老的科举士人、僧人、军人,以及战亡将士的父母,皆会由宋朝政府出资抚恤。而家中赡养有八十及以上的老人的家庭,可以享受免除一到五人的徭役赋税,这也算是对尊老敬老的一种鼓励和嘉奖。

宋代针对"体制内"的官员,亦有相应的养老制度,且有详细的规则。古代官员退休,即为致仕,而宋朝以前,并非所有官员皆可以致仕并享受政府养老待遇,多是限制于五品以上官阶较高的官员,且所得养老福利不超过四年。宋朝的养老制度打破前朝的官员等级的限制,所有官员皆可以享受致仕退休的养老福利。宋朝建国之初,便规定官员七十致仕:"应武职事官员恩许致仕者,并给半俸。"不仅如此,宋代的致仕养老福利不局限于经济,在政治上亦可恩荫子孙,每逢节日还会得到朝廷的布帛粮食等赏赐,可谓是十分周全了。

尊老养老,宣扬仁孝,安定四方

毋庸置疑,宋代的养老制度的完备离不开统治者以及政府机构的深度参与引导,而实际上,这种引导与传统孝道的共同作用,使得宋朝社会的尊老养老风气普遍存在。特别是在传统的血缘观念与孝道思想的维系之下,尊老养老深受重视。宋朝的养老制度,亦会讲究从血缘到地缘,再到官府有司的递进关系。例如,鳏寡孤独年老之人的的赡养,近亲是首选,其次是乡里,若前二者皆无法实行,才会由政府负责。也许是宋朝的养老福利制度相当完善,以至于大多时候,政府设置的养老机构已经成为社会主要的养老机构之一,"付亲戚、村坊养恤"反而没有那么突出了。

宋朝政府充满仁爱的养老制度,有助于整个社会尊老敬老的风气形成,尤其是对家庭供养老人的仁孝行为的倡导。这在官员家庭之中表现得尤为显著。赡养家中高龄老人,可享受政府的恩荫,对家族子弟的仕途有很大助益。而普通家庭之中,还可减轻徭役赋税。这让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尊老敬老,并成为一种传承。此外,宋朝政府致力于民间以及官员的养老抚恤,展现的正是统治者的仁政与爱民,极大地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

政策难行,间有阻碍,实效非尽如人意

不可否认,宋朝政府的养老制度从条例明文上来看,颇为完备系统,这却不代表着宋代养老情况的完善。毕竟,宋朝养老制度的制定并没有完全解决社会中的养老问题,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宋朝养老制度中,官员要到七十岁才可以致仕退休,享受政府的养老福利,而普通民众的条件更难,需要到九十岁,甚至百岁的老人才有资格享受政府的养老福利。就算以现代的人均寿命情况和物质生活水平来衡量,这一条件就具有不合理性,况是在千百年前。因此,真正可以享受政府养老福利的人数并没有很多。

而在京师以外的地方州县,是否真正按照制度规定,建立安济坊、居养院,并落实养老制度,这是很难确定的。地方州县"山高水长",在政策落实上,常有欺瞒谎报之弊,因此,宋朝的养老制度具有很强的地域限制和不平衡的发展状态?

宋代的养老制度是相对于唐朝及以前的制度而言,更加完备系统,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我们不能否认,宋朝政府的养老制度对当时社会的安定,尊老敬老的社会风气形成与传承有积极作用。同时,它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弊端,即值得学习,亦需引以为鉴。

参考资料:

《宋会要辑稿》

《宋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仁宗第一任皇后郭氏为何被废?不只是误打皇帝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仁宗郭皇后为何被废,宋仁宗与郭氏,赵恒的皇后郭氏

    皇后郭氏是仁宗养母为其选定的皇后,她出生于代北名族,其祖父乃是北宋初年名将、平卢军节度使、赠尚书令兼中书令、英国公郭崇。太后喜欢郭皇后,但是皇帝不喜欢,两人之间情感淡漠,仁宗有意疏远她,不过,她毕竟是太后选定的,可以依仗着太后的势力在后宫中作威作福,借助太后打压仁宗喜欢的张美人。 太后去世之后,皇

  • 她是宋仁宗女儿,历经七朝,因偏心长子被宋高宗骂不要脸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仁宗最惨的女人,历史上宋仁宗的女儿结局,宋仁宗最可怜的公主

    然而,就是仁宗这样一个百姓心中的好皇帝,却有一个最大的遗憾——自己的儿子都没有能够成人,只能将皇位传给别人的儿子。故而,仁宗过了四十岁之后,群臣们总是催着他选定继承人,他则是在治国之余,疯狂的想要生儿子,可是,他最终得到的还是女儿。嘉祐年间,后宫有两个妃嫔共为宋仁宗生下四个孩子,只可惜全部都是女儿

  • 大将替朱元璋挡了9箭,朱元璋为报恩,在抄家时留下他孙子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有多狠临终前毒杀2个儿子,明朝哪位大将替朱元璋挡箭,朱元璋为了给孙子铺路杀了多少人

    在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发生的鄱阳湖水战中,后来成为皇帝的朱元璋,就差点被击中而呜呼哀哉了,之所以幸存下来并且得以建立大明朝,是因为有一位叫做陈德的将领,用身体为他挡了9箭,才让他有机会从容逃走。 鄱阳湖水战是在整个中世纪,全球规模最大的一次水战,这是元朝末年由朱元璋与陈友谅分别率领的两支起

  • 嘉定三屠刽子手是个汉人, 后来还被明朝封侯, 死法很窝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嘉定三屠 此人生平比较复杂,他最早追随李自成参加了农民起义,隶属于高杰,后来高杰与李自成的老婆通奸被李发现,高杰无奈之下投降了明军,而李成栋也追随高杰成为明军的一员。后来高杰因明军内讧被杀死,李成栋就带着高杰的家属一起投降了清朝,入清之后,李成栋的战斗力被发挥到了最大,他一路随大军南下,从苏北、浙

  • 岳飞后代禁止跟这两个姓氏通婚:一个深仇大恨,一个亲如兄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岳飞后人禁止与哪两个姓通婚,岳飞的后裔有哪些,岳飞遭难后后人改了几个姓

    而在百家姓当中,一些特殊的姓氏之间是不能通婚的,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武家和潘家,还有岳家和秦家,但岳家除了秦家,还有一个姓氏就是贡氏,他们也不能通婚,但并非深仇大恨,这又是为何呢?这个原因还得从秦桧说起。南宋时期,此时的金国大军都已经逐渐撤离南宋领地,只有少数的金国人留了下来,而康王二帝又被掳走,岳飞

  • 他上梁山前武功盖世,上山后却从不上阵打仗,宋江也拿他没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江上山原因,梁山上最不讲义气的8位好汉,宋江身怀绝技上山后却从未施展过

    在梁山好汉之中,大多数好汉都有一身不错的本领在山下也是堪称地区一霸的存在,所以一旦对外战争,这些人一个个嗷嗷叫,像李云龙一样扑向对手,并且将对方击垮。正因为有这样一群人,所以梁山不管遇到谁都能够战而胜之,就算是辽国也拿他们没办法。然而,就在这帮热血汉子之中,却有一个打酱油的成员,他的武功非常高,在书

  • 明朝第一忠臣被冤杀,锦衣卫抄家时皆泪流满面,刽子手自杀谢罪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封建社会制度下,由于社会制度的弊端,总是会让那些善于阿谀奉承的奸臣,残害了一心为国的忠臣,如精忠报国的名将岳飞,就曾被一些国家奸臣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致死。虽然那时岳飞并没有被平反,但此后经过历史的沉淀,岳飞被人们所铭记,而那些残害他的奸臣则被铸成了人像,跪在了这位将军的墓前,千百年来都遭受人们

  • 外可御敌,内可平乱的保靖土司,在明代经历了哪些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保靖卢向荣,保靖土司王朝,保靖接受调查

    土司制度的起源土司制度简单来说,其实就是一种少数民族自治制度。其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公元225年,诸葛亮已经开始筹措北伐事宜,但在北伐之前,必须得先平定蜀国南方的南蛮之乱,这才不至于腹背受敌。而在马谡的计策之下,诸葛亮对南蛮王孟获七擒七纵,最终让孟获心悦诚服,甘心领死。但诸葛亮没有杀他,而

  • 他地摊捡漏宋朝“新华字典”,专家劝其上交,他转手卖2600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昌王大叔花一万捡漏宋朝字典,宋朝谁的字最值钱,宋朝手抄本字典

    古人有不认识的字也需要查字典,中国最早的字典是东汉文学家许慎编纂的《说文解字》,里面收了9353个字,许慎把这9千多个字分到540个部首里,开创了部首分类法。汉朝距离宋朝有几百年,有的文字早已产生了变化,再加上科举考试写诗作赋有很严格的字韵,宋朝人肯定不会拿着几百年前的字典查询现在的字,就需要编纂新

  • 这3位好汉恨透了宋江,上梁山前都身怀绝技,上山后却从未施展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宋江最怕的三位好汉,宋江在上梁山前遇到了哪些困难,宋江上梁山的原因和事迹

    并不是这样,凡是有人在的地方就会有江湖,梁山自然也不例外。在上梁山之前曾经是官府人员的人会自成一派,例如武松、林冲、鲁智深;曾经是草莽的人就会结为另外一派。跟随晁盖一同上山的人会结为一派,跟随宋江上山的人又会结为另外一派。从74回宋江招安的故事我们也能发现一些端倪:鲁智深、武松会直接当面说出对宋江招